如何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8328049 上传时间:2022-08-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如何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如何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必不可少的内容,也是许多学生头痛的问题。因为阅读几乎包含了语文的所有知识与能力,而且经常涉及到其他学科的知识与能力,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在此我提出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通读,把握中心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尤其对文中出现的字义、词义、句义和文章的主旨的理解,应先把字词句放在特定的环境里来。也就是把文字放在词里,把词放在句里,把句放在文章里,好的词句,讲究一个特定的语言环境来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主旨。对句子进行结构分析,可以运用学到的语法知识对句子进行结构分析,读通材料,能否准确把

2、握,就看学生能不能抓住主要内容或主题思想,抓住文章的主干和灵魂。我想:第一抓题目,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读懂了它,文章大概意思就知晓了三分之一;第二抓中心句,中心句是文章内容的主要基石,常常是文章题目的阐释和延伸;第三抓议论、抒情句,议论抒情句往往起突出中心深化主题的作用,是作者感情倾向最鲜明的体现之所在。所以,抓住这类句子,往往能明了文章的立意,有助于理解文章的中心。二、 重视阅读感受在平时教学工作中,我们强调阅读方法,归根到底是为了突出学生阅读行为的自主性,重在感受体验,整体把握,大多数的阅读文章都包含着浓厚的感情色彩。如果我们在阅读中不去引导学生体验这种感情,阅读的功能就减少了许多;如果没有

3、受到情感的熏陶、感染,学生就不可能对文章所描写的景物、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留下深刻印象,更不会对表现这些内容的语言文字留下深刻印象。首先,初读知大意,理思路。让学生反复读课文,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感受,理清文章的思路,建立起对课文的初步印象。其次,细读品词句,动情感。在初读的基础上,让学生细细品味这些句子。这样,学生就会受到感染熏陶,情感得到升华。然后在初读,细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让学生经历一个“自由读-学读-练读-美读”的提高过程。学生自然进入作者和课文的情感世界,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三、 加强训练,可以模仿阅读课文前,教师根据文章主旨、人物、情节、线索等提出问题,让学生读后掩卷沉思

4、,复述课文,既达到了锻炼口头表达能力,也达到了掌握课文要旨的目的。在阅读中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通过形声的摹拟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印象。阅读后对重点片段进行必要的模仿训练,这也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一个好方法。我们亦可以要求学生进行课堂训练:刻画一个人物的性格特征,要通过人物的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手法刻画出来。若学生在这方面能认真对待,不但训练了他们的写作能力,同时也提高了他们阅读分析能力。四、 全面检查学生阅读完一篇短文后,通过做练习题来检验阅读能力。解题得出答案,并不是最后的工序。必须全面检查,认真验证。检验审题有无偏差,符号、字形等有无错漏,答案是否符合要求。验证一般采用复校(即再换角度做题),代入(即将答案代入原题中阅读),析因(即重新思考答案正误的原因等方法)。粗读每一道题目,要确定方向,选定题目进行阅读,思索求解,解答每一道题目。最后还要全面检查,进行验证。把自己得出的答案与文中的内容再一次进行比较,或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反问。总之,阅读能力的提高绝非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只有随时贯穿能力培养的方方面面,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才能逐步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