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七律长征》教学设计姜文娟.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8327488 上传时间:2023-11-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5《七律长征》教学设计姜文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5《七律长征》教学设计姜文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5《七律长征》教学设计姜文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5《七律长征》教学设计姜文娟.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5《七律长征》教学设计姜文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5《七律长征》教学设计姜文娟.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5、七律长征设计理念:新的课程理念提倡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书面文字、观看音像资料、选择和把握重要信息的能力,这个能力是信息化社会每个人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本教案依据课文自身的特点,在开发教学资源,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方面做出尝试,在教材的许多疑难处,引导学生思考,补充大量相关的信息资料,在教学中不断丰富和生成新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深化情感。学习目标1、 认识3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2、理解诗句的意思,能联系重点词语体会诗歌的感情3、初步理解诗歌具有的艺术概括性和夸张手法的巧用教学重点:理解长征中红军遇到的艰难险阻和战士们对待困难的态度,领会全诗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体会红军的革命英

2、雄主义和乐观精神。课前准备:飞夺泸定桥的情景录象;PPT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了解“长征”1、谈话:毛泽东是我国第一代领导人核心,是我国著名的诗人、革命家、外交家,今天我们就学习他写的一首诗七律长征。【板书课题】。2、关于“长征”,你了解多少?【指名说】3、【出示“长征”简介及长征示意图】二、简介“七律”1、【出示绝句与七律长征让学生说说这两首诗有什么不同之处。2、简介“七律”。看着课题,同学们从中知道了什么?(设计意图:揭题导入,认识诗人毛泽东;了解长征,了解七律,建立知识结构。)三、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读,正音

3、。“磅礴”的“磅”;“更喜”的“更”多音字的读法。 3、齐读,读准确,读通顺。四、再读课文,读出韵律1、再读课文,读出节奏及韵律。2、指名读。五、整体感知1、读后,想一想:这首诗是围绕哪两句诗来写的呢?【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2、【出示注释】让同学们根据注释理解句意。3、全文围绕这两句诗,写了几个典型事件,我们一起来看看相关材料【出示相关材料】4、诗中展示了红军在长征途中克服困难的五幅雄壮图片,你能结合这些材料来概括一下吗? (可以采用用动词加地名的方式概括,如:翻过五岭)5、学生概括,相机板书。六、小组学习,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1、小组成员,每人选择一幅图先自主学习,试结合注视理

4、解其意思,然后与小组成员谈谈自己的体会,最后,派代表发言。 2、小组汇报:【相机板书】A、重点引导体会“细浪、泥丸”这种夸张的写法及其作用,还有其中体现的红军的精神;B、引导体会“暖”字的几层含义;C、播放“飞夺泸定桥”的视频,结合视频,理解“寒”字。3、理解全诗大意及包含的情感。七、拓展阅读1、清平乐、六盘山2、阅读材料:P162巧渡金沙江P165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P168长征中最惨烈的一仗湘江战役八、有感练笔,抒发情感是啊,毛泽东率领红军战士一次次克服重重困难,才打败了国民党,才能获得今天幸福的生活。今天咱们坐在这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在这里安安静静地学习,此时此刻,对着伟人毛泽东,你想说什么?(播放课件)一边看,一边把最想说的话写在书上。生自由写作,交流(设计意图: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拓展学生的视野,使语文走向生活。一堂课是结束了,但那仅仅是学生学习的中点,而不是终点。拓展性作业的设计将这堂课的句号改成了省略号,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让他们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认识那些感人至深的情感,或许能给他们带来一生的启迪。)板书设计:25、七律长征翻过五岭越过乌蒙 渡金沙江 不怕艰险 乐观夺泸定桥喜过岷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