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专题训练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8327156 上传时间:2024-01-0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91.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专题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初中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专题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初中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专题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专题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专题训练(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细心整理初中化学物质的变更和性质专题训练【相关学问要点】 1.化学:是一门探究物质的组成、构造、性质以及变更规律的根底自然科学。 2.物理变更: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更。 3.化学变更:生成了新物质的变更,又叫化学反响。 4.物理性质:物质不须要发生化学变更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等。 5.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更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复原性、稳定性、酸碱性等。【解题思路方法】1.物理变更和化学变更的辨析方法例1以下变更中,属于化学变更的是 。A分别液态空气 B高粱酿酒 C轮胎爆炸 D金属导电 解题思路 抓住“物理变更和化学变更的根本区分是看是否有

2、新物质生成”的本质特征进展逐项分析。解 高粱酿酒生成了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更。分别液态空气是物质的状态变更,轮胎爆炸是因为轮胎承受不了过大的内部压力而发生的裂开,金属导电是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均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更。所以,答案为:B。 说明 此题易错选C,缘由是没有弄清爆炸的实质。爆炸可分以下三类:化学变更引起的爆炸,如火药爆炸、瓦斯爆炸等;物理变更引起的爆炸,如轮胎爆炸、气球爆炸、锅炉爆炸等;核反响引起的爆炸,如氢弹、原子弹的爆炸。例2 以下现象,必需能作为化学变更的依据的是 。A.褪色 B.发光发热 C.潮解 D. 风化解题思路 抓住能说明必需有新物质生成的现象才能作为化学变更的

3、依据。解 褪色和发光发热不必需发生化学变更,例如: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被木炭吸附而褪色,电灯在通电时发光发热,均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更。潮解是指某些固体物质吸取空气中的水分而在固体外表形成溶液的现象,由于固体本身的成分并没有变更,应属于物理变更。风化的本质是结晶水合物的分解反响,属于化学变更。所以,答案为:D。例3 以下各种制备方法中,前者是物理变更,后者是化学变更的是 。A.工业制氧气;试验室制氧气 B.工业制氢气;试验室制氢气C.工业以CO2制干冰;试验室以水制冰 D.工业开采金刚石;试验室以石墨制金刚石解题思路 通常状况下,自然界大量存在的物质如:水、氧气、氮气、某些矿石等,工业上

4、均用物理变更的方法制取;自然界不存在或存在很少、难以提取的物质,工业上常用化学变更的方法制取;而在试验室里,常用气体的制取一般接受化学变更的方法。解 A.工业制氧气接受蒸馏液态空气的方法,由于氧气原来就是空气中存在的物质,把它分别出来的方法属于物理变更;试验室制氧气常用KClO3、KMnO4或H2O2分解的化学变更方法。B.工业制氢气常用碳与水蒸气反响的方法,试验室制氢气常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响的方法,均是化学变更。C. 工业以CO2制干冰和试验室以水制冰都只发生了物质的状态变更,均是物理变更。D.工业开采金刚石是物理变更方法;试验室以石墨制金刚石,由于反响物石墨中的碳原子经过重新组合而生成了新物

5、质金刚石,属于化学变更。所以,答案为:A、D。说明 化学变更的本质特征是生成了新物质,“新物质”是指原物质中的原子经过重新组合而生成的物质,如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就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更。2.物质变更和物质性质的辨析方法例4 在以下表达中:镁带在空气中可以燃烧;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石蜡受热熔化;石蜡受热易熔化。属于物理变更的是_;属于化学变更的是_;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_;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_。解题思路 依据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中所叙镁的性质,只能在中的化学变更中才能表现出来,是化学性质;中所叙石蜡的性质,不须要发生化学变更,在中的物理变更中就能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解 答案为:

6、;。说明 物质的性质是物质本身固有的属性,而物质的变更是物质所进展着的一个过程,两者在文字表达上是不同的。描述物质性质时,一般用“能”、“易”、“可以”、“具有”等词。3. 试验现象的视察与描述方法例5 以下记录的平凡蜡烛燃烧的试验现象与事实不相符合的是 。A.平凡蜡烛是手感滑腻的固体 B.平凡蜡烛放入水中会下沉C.蜡烛燃烧的火焰可以分为三层 D.熄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可以被点燃解题思路 依据自己亲历的对平凡蜡烛燃烧试验现象的视察,可知平凡蜡烛放入水中不会下沉。熄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可以被点燃。解 答案为:B。例6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时,以下试验现象描述错误的选项是 。A.发出刺眼的白光 B.产生大

7、量的白烟 C.放出大量的热 D.生成固体氧化镁解题思路 现象一般是指人的感觉器官能干脆感觉到的事物的外表状态,在化学试验中常伴随的是颜色的变更或气泡的产生,或沉淀的生成等,至于气体沉淀等生成物是什么,单凭现象是不能确定的。此题中,“生成固体氧化镁”是试验得出的结论,结论是依据试验现象经过推理而得出来的。解 答案为:D。说明 在描述试验现象时,不要将试验现象与试验结论相混淆。4.物质变更和性质的试验探究方法例7 视察一根生日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的颜色、状态、构造,然后点燃,经几分钟后把蜡烛熄灭。1请上网搜寻后答复:生日蜡烛燃烧时,为什么会呈现多种颜色? 2请用试验证明:平凡蜡烛燃烧时,为什么不会呈

8、现多种颜色?要求写出有关的推想、试验步骤、现象、分析和结论。解题思路 1这是一项家庭小试验的探究活动,可用“生日蜡烛”的关键词上网搜寻获得答案。2依据收集到的有关生日蜡烛成分的资料,对平凡蜡烛的成分提出推想,设计用平凡蜡烛制作生日蜡烛并进展燃烧的比照试验。解 1上网搜寻后可知:生日蜡烛中掺入微量其它物质后,燃烧时发生焰色反响而使火焰呈五彩缤纷,如掺入食盐火焰呈黄色,掺入氯化铜火焰呈绿色,掺入氯化锶火焰呈洋红色。2提出推想:平凡蜡烛中不含微量食盐、氯化铜等发生焰色反响的物质。试验步骤设计:取三小段平凡蜡烛分别点燃,待蜡烛熔化后,分别将微量食盐和氯化铜粉末撒在熔化的其中两段蜡烛上,视察三段蜡烛燃烧

9、的现象。现象:平凡蜡烛燃烧产生白色火焰,撒有食盐的蜡烛燃烧产生光明的黄色火焰,撒有氯化铜的蜡烛燃烧产生绿色火焰。分析和结论:依据平凡蜡烛、撒有食盐的蜡烛、撒有氯化铜的蜡烛分别燃烧产生不同颜色火焰的现象,说明平凡蜡烛中不含微量食盐、氯化铜等发生焰色反响的物质,证明推想正确。所以,平凡蜡烛燃烧时,不会呈现多种颜色。说明 自己设计试验方法和步骤,通过分析和推理,得到结论,这是一种探究式的学习,这种方法须要提出与问题有关的推想,并运用试验来证明或否认这种推想。【典型习题训练】 1.以下变更属于物理变更的是 。 A.瓦斯爆炸 B.牛奶变酸 C.碱式碳酸铜受热变黑 D.霓虹灯通电发出红光 2.以下变更中,

10、必需属于化学变更的是 。 A.爆炸 B.燃烧 C.发光发热 D.固体受热变成气体 3.以下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 。A.物理变更和化学变更必需同时发生 B.发生化学变更时,必需发生物理变更C.物理变更和化学变更中都可能产生新物质D.析出沉淀的变更必需是化学变更4.有关铁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北京中考题A.有导电导热性 B.有良好延展性C.具有银白色光泽 D.在潮湿空气中易生锈5.依据物质的哪些物理性质,可以区分以下各组物质,请把这一性质写在横线上。1铜片和铁片:;2蔗糖和食盐:;3汽油和清水:;4银块和铝块:;5金刚石和玻璃:;6水银和白银:。6.把黄豆粒大的一小块金属钠投入到盛有水的烧

11、杯中,钠很快熔化成一个银白色的小球,浮在水面上,四处游动,并发出“嘶嘶”的响声。由上述试验现象可归纳出金属钠的物理性质是 ;化学性质是。7.1在空气中点燃镁条时用 夹住镁条,视察到的现象为 。2一瓶澄清石灰水,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视察到的现象为 。3从冰箱中取出的杯子,放在空气中,视察到的现象为 ,缘由是 。4由上述三个试验现象,可以说明空气中含有 等成分。 8.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展了如下探究。请填写以下空格(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人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物理性质是 。(2)点燃蜡烛,视察到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

12、烛的火焰中(如右图)约1秒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两端处最先变黑炭化。结论:蜡烛火焰的 层温度最高。(3)再将一只枯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取下烧杯,快速向烧杯内倒人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结论:石蜡燃烧后必需生成了 和 。江西中考题9. 小明、小鹏和小芳三位同学在一起探究蜡烛燃烧,他们将短玻璃管插入焰心,发觉另一端也可以点燃。 1提出问题 导管里必需有可燃性气体,气体成分可能会是什么呢? 2揣测 小明认为:可能是蜡烛不完全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气;小鹏认为:可能是蜡烛受热后产生的气体;小芳认为:可能上述两种状况都有。 3设计试验方案 请你帮他们设计一个简洁的试

13、验方案,来判定哪一种分析是正确的。 。 4现象与结论 假如小明的揣测正确,现象应是 。假如小鹏的揣测正确,现象应是 。假如小芳的揣测正确,现象应是 。 5假如用CnH2n2表示蜡烛的主要成分,那么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2004年全国天原杯初中化学竞赛题附参考答案与提示:1.D 2.B 3.B 4.D 5.1颜色 2味道 3气味 4密度 5硬度 6状态 6.银白色固体、熔点低、密度比水小;钠跟水反响生成气体 7.1坩锅钳;猛烈燃烧,发出刺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热,得到白色粉末状的固体 2澄清石灰水外表生成白色沉淀物质 3杯子外壁有水珠形成;从冰箱中取出的杯子温度较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遇冷变成液态水,凝合在杯子外壁上 4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8.1硬度低、密度比水小 2外焰 3水;二氧化碳 9.3换一根较长的导管,并用湿毛巾包住导管,然后在导管另一端做点火试验 4导管口同样能点燃,去掉毛巾,导管内壁看不到冷凝的固体;导管口不能点燃,去掉毛巾,导管内壁可看到有冷凝的固体;导管口能点燃,但火焰较小,去掉毛巾,导管内壁能看到冷凝的固体 52CnH2n23n1O2点燃2n CO22n+2H2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