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第一课时).docx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8326503 上传时间:2022-12-2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74.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巴西——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第一课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巴西——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第一课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巴西——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第一课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巴西——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第一课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巴西——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第一课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巴西——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第一课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巴西——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第一课时).docx(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巴西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珠海市第九中学 马诗妍【教材分析】标准关于本节课的内容标准是:“在地图上指出某国家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国家的种族和人口(或民族、宗教、语言)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特点;举例说出某国家在自然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教训。”经过对课标的认真研读,对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制定如下:1.在地图上准确指出巴西的地理位置,描述巴西的位置特点。2.运用图文资料,了解巴西独特的地域文化。3.运用地图,联系自然条件,分析巴西热带雨林的成因,并通过角色扮演,分析巴西在开发利用热带雨林和保护环境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培养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这节课上,

2、主要关注的是学生空间思维的建立、地理现象与自然环境之间的联系以及科学的资源观和环境观的培养。【学情分析】初一年级的学生,对感性认知的事物比较容易理解,并且对有趣多样的学习方式更感兴趣。新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是:倡导学生主动学习,鼓励学生积极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在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后,本节课利用情境贯穿全程,安排学生在三维世界地图上找出相应的地理事物,帮助学生构建空间思维,提高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运用图文资料,分析地理现象背后的自然原因及自然要素之间的联系;利用合作探究的方式,通过角色扮演,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和环境观。【教学

3、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在地图上指出巴西的地理位置,并描述巴西的位置特点。2.运用图文资料,了解巴西独特的地域文化。3.运用地图,分析巴西热带雨林的自然成因。4.通过角色扮演,分析巴西在开发利用热带雨林和保护环境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培养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二、过程与方法:1.运用三维地图,指出巴西的地理位置,并分别描述巴西的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和半球位置。2.通过学生活动,在图文资料中了解巴西的人种构成来源及狂欢节、桑巴舞、足球运动。3.运用地图,联系地理环境,分析巴西热带雨林的自然成因及自然要素之间的联系。4.通过角色扮演,分析巴西在开发利用热带雨林和保护环境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培养正确的资

4、源观和环境观。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小组合作探究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结意识。2.利用热带雨林的案例,通过角色扮演,培养学生科学的资源观和环境观。【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在三维地图上指出巴西的地理位置并正确描述巴西的位置特点。2.运用地图,联系地理环境,分析巴西热带雨林的自然成因及自然要素之间的联系。3.通过角色扮演,分析巴西在开发利用热带雨林和保护环境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培养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二、教学难点:1.运用地图,联系地理环境,分析巴西热带雨林的自然成因及自然要素之间的联系。【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教学资源】教学软件(希沃白板、希沃授课助手)、视频、

5、无线网卡、手机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设计目的课前准备自主预习。制作白板课件和视频、在班级安装“希沃白板”、“希沃授课助手”等软件、用无线网卡连接手机和电脑。为课堂教学做好准备。导入(1min)1.观看视频“巴西美景片段”,并进入情境:前往巴西游览。2.齐声朗读并明确学习目标。1.播放视频“巴西美景片段”,创设前往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巴西游览的情境,引入课题。2.出示学习目标。1.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眼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自主学习(3min)1.完成导学案“自主学习”。1.指导学生完成导学案“自主学习”。1.引导学生了解巴西的位置等基础知识,为后续的

6、学习奠定基础。学生活动(3min)1.进入“寻找隐藏的列车长”情境。2.学生代表上台,在三维地图上找到巴西的位置,并准确描述巴西的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和半球位置。1.创设“寻找隐藏的列车长”情境,用小礼物吸引学生争当“列车长”。2.对学生的指图和回答进行补充和评价,同时在黑板上进行板图。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用三维地图帮助学生构建空间思维。3.通过地图的阅读和板图帮助学生明确巴西的地理位置。问题探究(2min)1.在情境中认识巴西的朋友们,并分别说出他们所属的人种。2.联系地理环境,分析巴西的白种人与混血种人从外表上很难分清的原因。1.在情境中带领学生认识巴西的朋友,并提问:巴

7、西人酷爱日光浴,因此从外表上看,有些白种人与混血种人很难分清,这和巴西的哪方面地理环境有关系?1.延续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培养学生利用地理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学生活动(5min)1.学生代表一扮演巴西华人,上台介绍巴西的人种构成来源。2.学生代表二扮演参加狂欢节的巴西朋友,上台介绍狂欢节与桑巴舞。3.学生代表三扮演著名足球运动员内马尔,上台介绍巴西的足球运动。1.提前对学生代表进行相应指导。2.对巴西的独特文化进行总结:巴西的文化来源于世界各地,经过长期的融合和发展才形成独特的地域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1.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了解巴西的人种构成、狂欢节、桑巴舞与足球运动。2.通

8、过上台介绍,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自信。问题探究(5min)1.进入游览热带雨林的情境,明确亚马孙热带雨林的位置。2.观看视频,了解热带雨林的现状及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3.利用地图等资料,结合巴西的地理环境,共同探究巴西北部存在大面积热带雨林的自然原因。1.在情境中带领学生进入热带雨林,在板图上画出亚马孙热带雨林的位置。2.播放热带雨林相关视频。3.提供巴西气候类型图和巴西地形图,引导分析亚马孙热带雨林的自然成因。4.结合板图和思维导图,明确形成热带雨林的自然因素之间的联系。1.通过板图,帮助学生明确亚马孙热带雨林的位置。2.通过视频,形象的展示热带雨林的现状和重要性。3.通过思维导图,帮助

9、学生明确形成热带雨林的自然因素之间的联系,对地理环境的综合性形成概念。合作探究(5min)1.阅读探究活动第2题材料。2.小组代表抽取角色卡,明确角色。3.以小组为单位,从相应的角色角度讨论对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的见解,并在导学案上做好记录。1.小组讨论期间教师针对性的适当指导。2.选取相应的小组代表导学案拍照。1.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对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进行学习和有效突破。2.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学生展示(10min)1.每个角色对应的其中一个小组代表上台展示,并在白板上对自己的笔记进行关键词批注。2.同一角色的另一个小组代表进行补充。1.把学生在导学案上做的笔记拍照同屏到白板上,引导

10、学生展示时用虚拟笔在屏幕上做批注。2.教师对学生的观点进行点评和补充。3.教师进行总结:对待热带雨林,应该以保护为主,适当开发。1.利用同屏技术,把学生的讨论成果及时投影到课件上,并用虚拟笔进行批注,让课堂上的学情和“生成”更加可观。2.小组之间进行展示和补充,集思广益。3.通过上台展示,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互动游戏(2min)1.两个小组的代表同时上台PK,通过白板上的互动游戏,选出正确的对待热带雨林的具体措施。1.提前在白板课件上设计好互动游戏。2.学生PK结束后,及时进行反馈和总结。1.通过互动游戏的环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课堂小结(3min)1.学生分别谈谈自己在本节课的收

11、获。1.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对照学习目标和课堂板书进行课堂小结。1.及时进行课堂小结,帮助学生对本节课形成结构性的知识网络。2.通过对照学习目标,了解本节课的目标达成情况,以便查缺补漏。课堂结束(1min)1.为课堂表现最优秀的小组鼓掌。2.课后完成练习。1.通过“小组加分栏”找出积分最多的小组,呼吁全班同学为他们鼓掌,并鼓励其他小组下节课继续努力。2.布置课后练习。1.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自豪感。2.通过课后练习检测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以便突破。【课堂板书】【教学评价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基本体现了自主学习的教学理念,教学环节条理清晰,教师掌控课堂能力强,学生有较

12、强的学习主动性、参与程度高,基本达到了教学的三维目标。本节课的亮点有以下几点:1.以前往巴西游览的情境为引入,并把情境贯穿整节课,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参与程度高。2.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机结合。本节课使用了两款教学软件:希沃白板和希沃授课助手,这些软件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效果明显:利用“希沃白板”中的三维地球模型,引导学生转动地球,找到巴西的位置,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不同的课堂环节中,使用“希沃白板”中的“计时”功能,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可控。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生展示环节中,通过“希沃授课助手”把学生的答案拍照,即可马上上传到课件上,教师可以即时了解学情,实效性强。学生展

13、示讲解时,配合“希沃白板”的批注笔的使用,突出关键词,使课堂上的“生成”更加可观。在“希沃白板”中设计小组PK的互动游戏,帮助学生明确对待热带雨林的正确措施的同时,通过现场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和辩论,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语言表达的能力,在学生的讨论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在展示的过程中对学生给予适当的鼓励,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4.利用热带雨林的案例,通过角色扮演,培养学生科学的资源观和环境观。5.在课堂的最后,回顾学习目标,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小结,帮助学生形成结构性的知识网络,并能检测课堂目标的达成情况,为接下来的查漏补缺做好准备。在这节课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1.在环节与环节之间的语言的过渡上还需要加强。2.在阐明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的时候,应该多让学生来进行,形成地理要素之间的综合性的概念。3.学生展示时,老师的点评不够深入。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必须多向有经验的前辈请教,及时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整改,促进自身教学水平的提升,朝着成为一名优秀的地理教师的目标前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