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十四五”规划.docx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8326246 上传时间:2022-11-0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7.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州市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十四五”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湖州市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十四五”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湖州市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十四五”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湖州市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十四五”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湖州市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十四五”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州市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十四五”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州市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十四五”规划.docx(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州市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十四五”规划根据湖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浙江省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浙江省教师队伍建设“十四五”规划湖州市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总体部署和要求,结合湖州市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实际,制定本规划。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和强化党对教师工作全面领导,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最重要的基础工作。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师成长规律,以数字化改革和系统方法赋能教师评价改革和综合管理改革,整体提升教师队伍质量,加快实施教育现代化战略

2、,擦亮“学在湖州”品牌,为湖州创建教育现代化先行市、建设“重要窗口”的示范样本和共同富裕示范区提供师资保障和人才支撑。二、建设目标(一)总体目标。到2025年,教师的综合素养、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教师培养培训体系更健全,教师职业发展通道更畅通,教师待遇保障更充分,教师岗位吸引力更强,教师社会地位更高,建成一支能模范履行教书育人使命的高素质创新型教师队伍,充分适应并引领湖州市教育高质量发展,引领正确教育理念,展示教师队伍建设的湖州实践、湖州样本、湖州经验。(二)具体目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更加过硬,师德师风第一标准更加凸显,师德师能培养培训体系更加健全。教师配置更加科学,教师数量和学科结

3、构满足湖州教育现代化需求,满足学校办学需要。教师质量更加优化,幼儿园教师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比例达到70%,持有教师资格证比例达到100%;义务教育优质师资配置更加均衡,小学教师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比例达到95%,初中教师具有研究生学历(含硕士学位)比例达到10%;普通高中教师满足特色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需要,具有研究生学历(含硕士学位)比例达到22%;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比例达到90%。高层次人才更加充足,适应湖州教育跨越式发展需要,新增湖州教育领军D类及以上人才超500名。教师管理机制更加完善,学校用人自主权更加充分,实施中小学教师综合管理改革,实现教师管理数字化、信息化,建成具有

4、湖州特色的教师管理体系。三、主要任务(一)健全师德长效机制,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水平全面加强教师党支部和党员队伍建设。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审核把关作用,在教师考核、职务晋升、岗位聘任、职称评聘、评优奖励等工作中征求党组织意见,构建全覆盖的日常监督体系。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进一步健全教师党支部建设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党支部教育管理监督党员和宣传引导凝聚师生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将教师纳入党管人才范畴,选优配强教师党支部书记,深入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加强对教师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重视在优秀

5、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工作,努力提高中小学思想政治课党员教师比例。实施中小学思想政治课教师提升工程,建立中小学校与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结对机制,建设一批中小学思想政治课教师实践教育基地,打造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选树一批“最受师生喜爱的书记”“中小学思想政治课教师年度人物”,进一步彰显榜样的力量。全面加强师德师风长效机制建设。坚持师德是评价教师的第一标准,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定期注册、业绩考核、职称评聘、评优奖励的首要要求。实施师德水平提升工程,加强教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法治和心理健康教育,加强教师师德涵养,建设一批师德涵养基地,推动师德师风建设

6、常态化和长效化,让遵守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准则成为每一名教师的思想自觉和行为自觉,争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完善师德表彰机制,树立师德典型,创新师德宣传方式,弘扬师德先进事迹,讲好师德故事,努力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探索建立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四位一体”的师德考核评价机制。健全教师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和教师个人信用记录制度;健全师德监督检查机制,定期对师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和情况通报。加大对教师违规违纪行为的惩处力度,推进不合格教师退出机制,对出现严重师德师风问题的教师实行教育全行业禁入制度。专栏1: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健全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教师培养成业务骨干的“双

7、培养”机制,选优配强中小学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培育10个市级“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推动教师党支部“双带头人”配备全覆盖,整体提升教师党支部和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质量。专栏2:中小学思想政治课教师提升工程加强中小学思想政治课教师培训,培训500名市级骨干教师,培育20个市级名师网络工作室,遴选6个市级大中小学思想政治课教师一体化建设示范团队,实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小学校”结对工程,建设一批实践教育基地。每两年选树15名市级思想政治课教师年度人物,择优推荐参评省级荣誉。专栏3:师德涵养基地建设工程发挥湖州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优势,遴选建设一批教师师德涵养基地,定期组织教师开展涵养实践,加强

8、“四史”教育,增强“四个自信”,提升职业素养,引导教师潜心教书、静心育人。(二)完善教师引育体系,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提高专业化水平、育人能力、创新能力、教科研能力。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国际化、信息化素养,增强适应未来改革发展、人工智能、线上教学等新技术发展的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高与线上教学相匹配的观念认识、课程(内容)整合、教书育人、家校沟通、信息技术等方面的能力和素养。积极改革教师招引机制,拓宽、优化新教师来源渠道,充分利用市人才新政4.0,加大教育领军人才培养及引进力度,改善教师队伍结构。加强与高校合作,拓展教师培养模式,鼓励支持中小学教

9、师在职提升学历层次,拥有一定数量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学位)的高中教师。鼓励支持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企业实践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完善企业经营管理者和技术人员与学校领导、骨干教师双向交流兼职制度。完善优秀骨干教师、班主任、校(园)长培养机制,实施“三名(名师、名班主任、名校长)双特(省特级教师、省特级校长)”培养工程,进一步推进“三名工作室”建设,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加强中小学、幼儿园校级领导梯队建设,建强校级领导干部人才储备。加强市、区(县)两级教研队伍建设,严格教研员准入制度,探索建立教研员定期到校任教制度,建立一支专兼职结合的教研队伍,促进教研员专业发展。加

10、强教师培训机构专业化建设,优化市、区(县)、校三级教师培训分工,激发教师培训的比学赶超意识和补短提升意识,形成“层级分明、各司其职、管理有序、富有活力”的中小学教师培训体系,同时加大对培训机构的质量监控。加强新入职教师岗前培训、中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中小学班主任和教研员能力培训。开展教师培训实践研究,组织全市教师培训需求诊断,提升培训精准性,不断提高培训质效。强化校本研修,提高学校对教师成长和培训的规划与指导能力,强化教研体系对教师成长的系统引领,提高校本研修水平,推广优秀校本研修案例。深入实施“浙派教育家培养工程”、省“中小学双名双特工程”“初中校长素质提升计划”“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

11、力提升工程2.0”,落实省“教师教育攀登计划”。加强农村教师培训提升,组织名师送教活动,加大对农村教师帮扶,全面提升农村学校师资水平。做好教育对口支援工作,通过选派优质师资支教、开展教师培训等活动,提升受援地区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专栏4: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实施“三名双特”培养工程,着力培养新增省“万人计划教学名师”、“特级教师”、“特级校长”20名,市级名师、名班主任、名校长200名,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教育情怀深厚、业务水平高超、育人成效显著的在全省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湖州基础教育领军人才队伍。专栏5:中小学教师培训提升计划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质量监控,提高培训精准性,强化教研体系对教师成长

12、的引领,提高校本研修水平,总结推广优秀校本研修案例100个,培训市级骨干教师500名,选派15名校长参加长三角名校长培训,轮训初中校长150名,推荐参加省级培训骨干教师150名。(三)深化教师管理改革,提升教师整体智治水平深化教师管理制度综合改革,推进教师队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立与集团化办学、城乡教育共同体等办学体制改革、现代化教育治理体系相适应,人权事权财权相统一的教师管理制度。进一步创新编制管理,坚持补充与挖潜相结合,建立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区域统筹和动态调整机制,配足配齐各学科教师。完善“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制度,推进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促进优质师资均衡配置。进一步扩大学校在教师招录、

13、职称评聘、绩效考核、岗位聘用和收入分配等方面的自主权,激发教师动力和学校活力。全面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精神,深入推进教师评价改革,更加突出教育教学实绩,推行不同岗位教师分类评价机制,正确看待人才和人才称号的关系,用科学评价引领教师发展,坚决破除“五唯”顽瘴痼疾。进一步完善职称(职务)评聘、骨干教师评选等向一线教师、班主任、乡村学校教师倾斜政策。全面实施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探索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确保职级评定标准和职级评定工作的科学性、严谨性,切实发挥引领激励校长发展、规范学校管理、科学绩效考评的作用。推进教师工作数字化改革,配合省教育厅建成伴随式收集、跨层级使用的教师信息系

14、统,建立教师从入职到退休的全程专业发展电子档案。全面实现各类教师推荐“无纸化”在线遴选,加大教师数据深度挖掘和开发力度,提高教师队伍建设决策的智能化和科学化水平,推进教师工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专栏6:中小学教师综合管理改革扩大中小学校用人自主权,丰富“县管校聘”管理内涵,实施高级及以下教师职称自主评聘,赋予中小学校教师招录主导权,推进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入轨,引导收入分配向班主任、教学一线和教育教学效果突出的教师倾斜,充分激发教师动力和学校活力。专栏7:教师管理信息化建设依托“教育魔方”,实时更新教师大数据库,为每位教师建立电子档案,实现教师评优评先、职称评聘、人才选拔等在线遴选,做好

15、数据开发使用。(四)完善教师薪酬制度,提升教师职业吸引力和竞争力进一步完善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教师薪酬制度,提高教师工资待遇,确保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吸引优秀人才从教。建立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完善中小学教师工资与公务员工资同时同步同幅调整联动机制。优化绩效工资结构和发放办法,进一步完善绩效工资和绩效分配制度,坚持向一线教师、关键岗位、实际绩效突出者倾斜,强化激励功能。多渠道、多方式改善公办幼儿园非在编教师工资待遇偏低情况,引导和支持民办幼儿园提高教师工资待遇,确保队伍稳定。建立健全教师生活需求调查制度,以养老保险、医疗和住房等保障为重点,优化教师发

16、展的生活环境。将符合条件的教师纳入住房保障范围,落实建设乡村教师周转宿舍和为乡村教师租赁周转房政策。继续实施乡村教师任教津贴、特岗补贴、乡镇补贴制度,切实保障乡村教师的地位和待遇。统筹考虑青年教师的生活、住房、职称等问题,促进教师安教、乐教。切实减轻教师的不合理负担,使教师安心、静心、舒心从教。四、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最重要基础工作,建立党政领导联系教师制度,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究教师工作。明确部门职责分工,强化履职考核,定期向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汇报教师工作,形成强大合力。学校要把教师工作摆在首要位置,关心教师身心健康,保障教师合法权益,提升服务教师水平。(二)加大经费保障。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投入重点予以优先保障,完善教育支出结构,重点用于提高教师工资待遇和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能力。巩固中小学教师工资与当地公务员工资长效联动机制,确保义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