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专应用英语专业建设方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8324367 上传时间:2023-04-15 格式:DOC 页数:64 大小:2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专应用英语专业建设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高专应用英语专业建设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高专应用英语专业建设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高专应用英语专业建设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高专应用英语专业建设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专应用英语专业建设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专应用英语专业建设方案(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建设项目 应用英语专业一、项目描述1、 项目名称: 应用英语专业建设2、 专业带头人:戴明元3、 重点专业:应用英语(国际工程承包方向、国际工程招投标方向、国际工程设备安装方向、外事方向)4、 相关专业:中澳合作建筑工程技术、城市管理与监察、景区开发与管理、社区管理与服务、建筑文秘、旅游英语(导游方向)、商务英语(国际贸易方向)。5、 项目服务本项目主要服务于英语环境下的建筑行业,旅游行业,商贸领域及城市监察、社区服务等相关产业链。6、项目建设主要内容与任务本项目以应用英语专业(国际工程承包方向、国际工程招投标方向、国际工程设备安装方向、外事方向)为代表,带动相关专业

2、如中澳合作建筑工程技术,旅游英语专业(导游方向),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商务英语专业(国际贸易方向),城市管理与监察专业,社区管理与服务,建筑文秘专业等专业建设,建成产业覆盖广、办学条件好、产学结合紧密、人才培养质量高的特色专业。(1)、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创新英语环境下的建筑类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2)、建成技术领先,融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研发功能为一体的英语类专业校内、校外实训基地。(3)、组建高水平的、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团队。(4)、大力实施课程建设与改革,建设精品课程和特色教材,形成优质教学资源。图1.1 专业关系示意图带动专业:中澳合作建筑工程技术、城市管理与监察

3、专业、景区开发与管理、社区管理与服务。拟开发专业:旅游英语专业(导游方向)商务英语专业(国际贸易方向)涉外文秘专业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核心专业:应用英语专业(国际工程承包方向、国际工程招投标方向、国际工程设备安装方向、外事方向)二、项目建设意义1、提升行业国际竞争力的需要当今世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加入WTO,英语不仅仅是人们交流和沟通的工具,更重要的还在于它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手段。在国际交往中,英语被广泛使用,已成为世界上几乎通用的语言,其普及性体现在国际政治、经济商贸、信息交流等各个领域。国际上85%以上的学术论文是用英语发表或宣读的,各学科的主要学术期刊也以英语为主。因此,掌握了英语

4、这一“武器”,就能使我们更加有效地参与国际竞争。应用英语类重点专业的建设旨在培养能适应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 ,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知识和较强的英语语言交际能力,具有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和必要的人文知识,具有较强的相关行业基本操作技能,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职业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在涉外建筑、外事、经贸、旅游等涉外业务活动中,能熟练使用英语从事行业服务和管理的高等技术运用人才,提升行业的国际竞争力。2、建筑行业国际化的需要中国加入WTO,北京申奥、上海申博成功,标志着中国更加开放、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更加密切。建筑业是我国最早“走出去”的行业,建筑

5、市场也不断地在向国外拓展,而国外公司也不断进入国内建筑市场,国际监理公司也因国际项目等原因介入了国内工程项目的管理。建筑市场国际化离我们已不遥远。然而,我们却面临着巨大挑战:一方面,国外建筑企业进入国内市场,带来全新的管理模式,需要我们去适应;另一方面,国内建筑企业要进入国际市场,需要熟悉国外的管理方法,施工规范,需要懂外语的专业技术人员,但“语言”却成了相互沟通的最大障碍。“语言”与专业知识脱节十分突出,懂“语言”的不懂工程,懂工程的不懂“语言”,严重制约了建筑业的对外发展。应用英语类重点专业的建设,其目的就是要培养既懂英语、又懂专业的应用性人才,“外语结合专业,专业结合外语”的培养模式无疑

6、会加快我国建筑行业国际化进程的步伐。3、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发展的需要目前国际工程承包市场潜力巨大,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全球建筑投资的增长速度比全球经济的增长速度要快。我国加入WTO,一些国家取消了或正逐步取消在市场准入方面对中国公司的限制。因此,国际工程承包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越来越开放的国际工程承包市场为国内大型企业参与国际工程承包业务提供了更好的发展机遇。在这样的环境下,培养一批既熟悉国际承包业务,掌握工程技术,同时又会外语交流的应用性人才是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发展的迫切需要。4、应用英语类专业发展的需要应用英语专业开办以来,创新“英语 + 专业”的教学改革模式,坚持培养“会英语、懂工程、知管理、

7、善交际”的技术应用性人才,实施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实行“双证书”制度,已基本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和专业优势。外语界、建筑业、广大学生对该专业十分关注。北京城建集团海外公司、云南建工集团国际工程部、华西集团海外部、吉林石化总公司等大型建筑企业对该专业毕业生十分感兴趣,纷纷来我院招聘该专业毕业生。该专业能主动服务于建筑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形成了良好的就业市场氛围。近五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7%以上,部分毕业生签约国际承包公司,直接到国外工作。 但是,该专业和学院其他专业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在实践教学、“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课程体系设置、实验实训室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等方面还远远满

8、足不了人才培养的需要,必须进行改革和建设。三、建设基础1、师资力量经过几年的建设,该专业集群已初步形成一支团结上进、爱岗敬业、业务能力强的师资队伍。2、基础与优势根据社会需要,围绕国际工程的发展开办专业。应用英语(国际工程承包方向)已开办多年,发展形势良好。该专业采用“英语专业”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既有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又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在教学过程中两方面的知识相互贯通,部分建筑专业知识采用英文原版,双语讲授。教学计划的整体要求则以增强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为前提,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实验实训基地基础与条件(1)、校内实训基地语言训练:语言实训室6个,共370余座,能满

9、足语音训练、综合听力理解训练、口语表达能力训练、阅读训练等基本语言训练。工程训练:学院有功能齐全的工程训练中心,能满足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2)、校外实训基地在华西集团海外部等多家涉外建筑单位建立了实训基地,能满足学生综合实训的需要。四、项目建设1、建设思路与建设内容及目标(1)、建设思路服务英语环境下的建筑行业、旅游行业、商贸领域的发展,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大力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应用英语类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打造精品和特色专业,建成产业覆盖广、办学条件好、产学结合紧密、人才培养质量高的特色专业,使我院应用英语类专业的改革和建设在四

10、川乃至全国的高职院校英语专业中有示范和带头作用。(2)、建设内容及目标 以应用英语专业(国际工程承包方向、国际工程招投标方向、国际工程设备安装方向、外事方向)为龙头,带动城市管理与监察、景区开发与管理等专业,开发英语环境下的旅游专业、商贸专业以及建筑文秘等专业的共同提高与发展。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富有高职特色的应用性人才培养方案,创新应用英语类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探索涉外企业与高职院校的合作方式,实施专业共建和人才共育,形成产学研合作模式。 积极培养和引进高素质“双师素质”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打造

11、高水平的、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团队,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建成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根据应用英语专业实训和企业的需要,建设真实性、高技术性和通用性的实训基地,使其贴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体现真实的职业环境,反映应用英语类专业市场领域的新动态,新需求。积极探索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模式,由学院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以企业为主组织实训,提高实训基地开放和使用的效率。 根据行业需求决定专业培养目标,遵循课程教育目标服从专业培养目标,课程教学内容服务课程教育目标,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服务于课程建设教学内容,素质教育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的原则,实施课程体系、教学内

12、容和教学手段改革,建设精品课程和特色教材。 完善“4X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改革教学内容,提高教学团队水平,完善实验实训条件,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4X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4”是指前4个学期在校内进行的专业基本知识教育和基本技能训练,“X”是指第五学期根据就业市场需要选择的专业方向课程教育,“1”是指第六学期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 面向社会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增强社会服务功能。2、建设成效(1)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转变教育观念,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和管理一线需要

13、的高技能人才。构建富有高职特色的应用性人才培养方案,在学院“4X1”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框架内,完善“英语专业”教学模式,培养“会英语、懂工程、知管理、善交际”的复合型人才,主动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按照“专业服从于市场,课程服务于专业”的原则,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体系,明确课程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创新应用英语类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2)实训基地建设在已有实训基地的基础上,建设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开放型的实训基地。拟新建以下实训基地: 视听说实训室。实训内容:视频跟读语言训练、综合听力理解训练,口语表达能力训练,写作训练等基本语言训练; 口

14、译实训室。实训内容:基本知识运用、语言表达能力训练,应变能力训练; 导游模拟实训室。实训内容:熟悉团队导游服务程序、导游技能、导游艺术等能力; 英语教学软件系统;(3)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建设一支高学历、高职称、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具有“双师素质”的专业师资队伍,并保持师资队伍的相对稳定。引进和培养23名专业带头人;引进和培养8-12名骨干教师,使专业课“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85%以上。聘请12名行业技术骨干作为兼职教师,建立兼职教师库。建设方式: 专业带头人:引进、外派出国学习、企业交流学习、主持研发项目。 骨干教师:引进、外派出国学习,或访问学者、企业锻炼、参与研发项目。 “双师”教师:引进、

15、外派业务进修、企业锻炼、参与研发项目。(4)专业图书、文化建设购置专业图书杂志、专业规范、专业标准、职业资格标准、为教师查阅资料、学生实习提供服务。专业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陶冶奋发进取的高尚情操,培养学生“诚信、敬业、务实、创新”的精神。五、经费预算本项目预计投入经费200万元人民币。其中,实训基地建设100万,师资队伍建设30万,课程建设30万,教学科研10万,专业图书、文化建设10万,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实施10万,校企合作制度与管理建设10万。(具体预算见下表)应用英语类专业建设经费预算表 单位:万元建设项目建设内容20122013合计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带头人引进与培养(2名)549骨干教师引进与培养(4名)6612“双师”教师培养(7名)549课程建设职业能力标准研制(10个)437课程评价标准研制(10个)527教学文件编制224教材建设(3本)336教学模式改革426实训基地建设视听说实训室2个4040口译实训室1个30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