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生产总结.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8323067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粮食生产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粮食生产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粮食生产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粮食生产总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粮食生产总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粮食生产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粮食生产总结.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道县2014年粮食生产情况汇报道县人民政府2014年3月12日道县被评为2013年度“全省粮食生产标兵县”,今年县委、县政府发展粮食生产思路更清,措施更硬,投入更大,并出台道县2014年发展粮食生产实施意见。目前,全县上下狠抓粮食生产任务落实、春耕农资准备、办点示范,我县粮食生产的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完成春播粮食54万亩,其中早稻37.5万亩,来势较好。一、当前粮食生产进展情况1、粮食任务落实实。2014年全县粮食播种计划面积113.2万亩,总产42万吨以上。其中:水稻播种面积80.2万亩,总产34.5万吨。早稻39.3万亩,晚稻39万亩,中稻1.9万亩。旱粮播面33万亩,总产7.5万吨,突出以

2、玉米、大豆生产为主,播面分别为12万亩、7.3万亩。县里相继召开县委经济工作会议和粮食生产会议,把粮食种植任务层层落实到乡镇、村组,确保完成粮食生产任务。农业部门加大春耕备耕服务力度,备足种子、化肥、农药、秧盘、农膜等农资21100余吨,满足春耕需求。目前,全县完成早稻栽插37.5万亩,完成95.4%;春播玉米9万亩、大豆7.5万亩,比去年同期增加1.7万亩、0.2万亩。2、早稻集中育秧效果好。县里投入财政资金400余万元,落实早稻集中育秧17.6万亩,比去年增加2.6万亩,落实秧田0.84万亩,落实育秧点950个,育秧主体396个,新建育秧大棚30个、新增大棚面积6000平方米,落实“一点两

3、人”数280个,举办培训班25期,印发资料2.5万份。提供优质种子10万公斤、秧盘800万片、壮秧剂30吨、催芽器160台。早稻集中育秧的推广改变了我县部分地方迟播、迟插的习惯,促进了合理密植,为早、晚稻生产打下坚实的基础。3、高产创建早到位。今年我县高产创建工作早开展,生产早落实,按照“办好点、抓好线、带好面”的原则,多方推进,以点带面,创建了万家庄、营江、祥霖铺、梅花等4个早稻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和蚣坝镇粮食高产创建整建制推进乡镇,万亩示范片内都落实好了1000亩以上的机插秧示范方。各乡镇、村组也按照县里发展粮食生产的要求分别落实好了千亩示范片、百亩示范方。目前,各高产创建示范片、点早稻来势

4、很好。4、夏收粮油喜获丰收。去年,我县大力秋冬农业生产,全省秋冬农业生产流动现场会在我县召开,全县秋冬种生产上了一个新台阶。据测算,预计2014年夏收油菜面积12.3万亩,比上年增加3万亩,预计产量11088吨,面积、产量分别比上年增长32.26%、54.83。今年全县夏收粮食播种面积3.6万亩,比去年增加0.045万亩,预计产量5189.4吨,比上年增加135.4吨,增长2.68%。其中,马铃薯种植面积0.83万亩,比去年增加0.005万亩,预计产量1311.4吨;蚕豌豆2.73万亩,较去年增加0.04万亩,预计产量3878吨。今年夏收粮油作物在种植面积、产量都呈现出稳步增长态势。二、我县发

5、展粮食生产的主要做法1、优化粮食生产布局,增强产业竞争力。通过优化粮食生产布局,可以集中优势资源,突出功能建设,挖掘生产潜力,达到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目的。一是调优结构。适当调整粮食与经作的比例,严格控制烤烟种植面积,减少与粮争田的矛盾,在去年基础上进一步减少烤烟种植面积,种植烤烟后必须种上晚稻。二是扩大面积。在潇水、濂溪、伏水、泡水、永明、九疑河等灌溉条件好、土壤肥沃的沿河流域,选择品质好、抗性强、产量高的高档优质稻品种,实行一片一种,发展高档优质稻35万亩,比去年增加2万亩,并与金穗粮油等龙头企业开展合作,抓好20万亩标准化优质稻订单生产基地建设,外销广东市场。同时,加强河流环境保护,确保“

6、米袋子”安全。三是改革耕制。因地制宜推广“油-稻-稻”、“肥-稻-稻”新耕制,在万家庄、营江、梅花、新车等乡镇发展“油-稻-稻”12万亩,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双季稻面积。在蚣坝、白马渡等乡镇推广绿肥种植18.5万亩,有效提升土壤有机质。四是发展旱粮。在桥头、仙子脚、洪塘营、横岭等高海拔山区旱地和高岸田发展优质玉米,同时减少大豆种植面积,提高粮食产量,增加种植效益,今年计划玉米种植面积12万亩,比去年增加2.7万亩,春播玉米已完成9万亩,目前长势好。2、强化政策支持引导,增强行政推动力。由于粮食生产经济效益低,社会效益高,是战略性基础产业,政府必须加强支持引导,才能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一是严格落实责

7、任。我县继续实行粮食生产行政首长负责制,坚持高位推动,把粮食生产任务层层落实到乡镇、村组、田块,同时,建好台账。县、乡、村层层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实行末位淘汰。二是切实保障投入。2013年我县产粮大县奖励资金是2161万元,比去年增加329万元,今年全部用于集中育秧、高产创建、农机推广等。年初,县财政投入400万元对水稻集中育秧种子、秧盘、农膜等进行补贴。同时,建立粮食发展基金,对发展粮食生产成效好的乡镇实行扶持、奖励,经过县粮食生产领导小组考核,每个乡镇奖励3-8万元,进一步调动乡镇的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三是大力培育农业新型主体。按照自愿、有偿、合理、有序的原则,大力引导、支持对外出打工的

8、土地、抛荒的耕地进行流转,促进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解决想种没得种和耕地抛荒的难题。大力培育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新型农业主体,目前全县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40余家。实行集中育秧等农业项目向新型农业主体倾斜,并对种植100亩以上的大户进行6000-10000元的补贴,提高大户的种粮积极性。3、筑实高产创建平台,增强示范带动力。通过“办点、抓线、促面”的原则,示范带动全县粮食生产均衡发展。一是抓好办点示范。突出抓好万家庄、营江、祥霖铺、梅花等9个粮食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蚣坝镇粮食高产创建整建制推进乡镇及23个千亩片,112个重点村100亩示范点,整合高产创建、水稻集中育秧、测土配方施肥、

9、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等项目资金、技术,实行资金向示范区倾斜、项目向示范区集中、技术配套向示范区聚集,树立示范样板。二是抓好“七线六走廊”双季稻生产。“七线”是道贺高速、厦蓉高速、国道207、省道323、洛湛铁路及道清、道滴等县乡道,“六走廊”即潇水、濂溪、伏水、泡水、永明、九疑河沿河流域,也是道县的粮仓,通过推广优质高产品种及先进配套技术,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目前县“两办”及农业局已开展了一次调查摸底,对“双改单”、耕地抛荒现象进行全县通报,被通报的乡镇负责人须向县长具体说明原因。4、推广集成配套技术,增强科技支撑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通过强化科技支撑,减少种粮风险,提高粮食单产,提升粮食品质,

10、增加种粮效益。一是突出抓水稻集中育秧。进一步推广水稻集中育秧、合理密植、安全齐穗等三项关键增产技术,引导支持集中育秧专业户、合作组织、种粮大户开展集中育秧示范,解决我县部分地区迟播、迟插及种植密度稀的问题,确保晚稻安全齐穗,增加产量。全县完成早稻集中育秧示范17.6万亩,较去年增加2.6万亩,辐射带动全县软盘盖膜育秧10万亩。二是推广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目前全县已成立6个专业合作组织,防治队伍80余个,队员900余名,落实专业化统防统治20万亩。三是普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全县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推广面积140万亩,其中粮食79万亩以上,为粮食增产奠定坚实基础。四是重点突破机插秧。进一步推进农机农

11、艺的融合,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购置农机,大力推广机耕、机播、机插,重点推广机械插秧,全县补贴购置插秧机200余台,落实早稻机插秧育秧1300余亩,完成早稻机插8万亩,比去年增加2万亩。5、强化农资市场监管,增强发展保障力。加强农资安全,保证粮油产品质量量安全是发展粮食生产、切实维护农民群众的利益一项很重要保障。一是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从2月下旬开始,县农业局大力开展放心农资宣传下乡赶集、宣传进村入户活动,出动人员120余次,出动宣传车30台次,悬挂横幅45条,张贴宣传单2300张,发放各类资料1.6万份,营造了良好氛围。二是加大源头治治理。我县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大队大力开展农资打假

12、护春耕活动,强化源头治理。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出动执法人员220人次,在县内检查种子总代理商9家,经营摊点120余家,查获不合格种子1000公斤、肥料25000公斤、农药1000公斤,价值7.8万元。我县打击假冒伪劣,护航放心农资进入农村市场,确保了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三是开展农资经营示范店建设。大力开展法制宣传,向农资经营户宣传相关开展农业法律法规。同时,在乡镇创建“放心农资经营示范店”20余家,规范经营行为,倡导守法经营、诚信经营,杜绝购进、销售假冒伪劣农资。农资产品经营企业配送优质放心农资产品5000余吨,让农民放心购买“信得过”农资。三、存在问题一是受气候影响较大。近来我县春季低温阴雨,

13、对春播、早稻栽插有一定影响。二是土地流转有难度。由于一家一户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国家实行土地承包长期不变,农户对土地私有化倾向,土地流转慢、规模不大,且不规范,家庭农场、种粮大户不仅没有得到种粮补贴,还要出土地租金,制约了土地流转。三是农业基础设施滞后。部分地方农田基础设施差,没有水源灌溉,因旱不能种双季稻,有些地方由于交通不便,不利于推广机械化生产,不利于挖掘生产潜力。四是种粮效益较低。尽管今年农资价格与去年相比,稳中有降,但是由于劳动力成本增加,外出打工更划算,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不过国家出台了提高了粮食最低保护价3-5元的政策,随着粮食价格有所回升,对粮食生产是一种利好。四

14、、下阶段重点工作1、进一步加强农资市场监管。由农业局牵头,联合工商、质监、物价、公安等部门继续深入到全县各农资生产企业、农资批发市场、农资经销点等全面开展农资打假护春耕行动,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及乱涨价、哄抬物价的行为,切实维护农民的利益,保障粮食生产顺利进行。2、进一步强化技术服务。积极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服务,扎实抓好早稻、玉米、大豆等作物田间管理等工作,并抓好农资供应等服务,做好抗旱防汛准备工作,切实解决农民在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3、进一步抓好高产创建工作。重点抓好4个部级早稻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及蚣坝镇粮食高产创建整建制推进工作,积极抓好田间管理技术措施的落实。4、进一步加强惠农政策的落实。认真做好早稻、玉米种植面积的核实、登记造册工作,积极落实良种补贴等强农惠农政策,同时抓好高产创建、新增粮食产能田间工程等惠农工程的落实,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增强粮食生产发展后劲。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