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西师附中2022年化学九上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8321234 上传时间:2023-08-2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63.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西师附中2022年化学九上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重庆西师附中2022年化学九上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重庆西师附中2022年化学九上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重庆西师附中2022年化学九上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重庆西师附中2022年化学九上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西师附中2022年化学九上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西师附中2022年化学九上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九上化学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将下列各组气体的混合气点燃,可能发生爆炸的是AH2、COBCO、CO2CH2、O2DN2、O22下列用途中,主要是由物质的化学性

2、质决定的是( )A用铜丝作导线B用干冰作制冷剂C用氢气作燃料D用金刚石裁玻璃3下列成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滴水成冰B钻木取火C斩钉截铁D聚沙成塔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称量氯化钠B倾倒液体C点燃酒精灯D读取液体体积5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C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6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撕碎纸张B冷水烧开C干冰升华D铁丝生锈7化学与能源开发、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B实现化石燃料的清洁利用,就无需开发新能源C生活垃圾应集中后露

3、天焚烧处理或向海里倾倒处理D提倡步行、骑自行车、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低碳”出行方式8水变成水蒸气,从分子角度分析,正确的是A分子数目增多B分子变大C分子间间隙变大D水分子变成氢分子和氧分子9下列四种金属中,有一种金属的化合物溶液与另外三种金属单质都能发生反应,该金属是 ( )AFeBAgCCuDAl10化学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市场上有“高钙牛奶”、“加氟牙膏”、“葡萄糖酸锌”等商品,这里的“钙、氟、锌”应理解为A分子B原子C离子D元素11如图是水的电解实验。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 )A观察水分解的现象B研究水分解产物的性质C探究水分解的条件D验证水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12在书写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

4、时,规定应使用碳素墨水。是因为A炭为黑色B炭能在氧气中燃烧C碳能与某些物质反应D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用如图装置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已知:白磷着火点为40,红磷着火点为240。(1)实验中,利用了铜片的物理性质是_。(2)该实验能证明可燃物燃烧的一个条件是_。(3)用该装置验证可燃物燃烧的另一个条件,应补充的操作是_。14小亮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他先在燃烧匙中放入足量的红磷,塞紧橡皮塞,然后用凸透镜聚光照射集气瓶中的红磷。(1)燃烧停止后,燃烧匙里仍有红磷,燃烧停止的原因是_。(2)待完全反应冷却到常温后,打开

5、弹簧夹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说明_。(3)实验中_(填“能”或“不能”)用木炭代替红磷,原因是_,该装置的优点是_。15从 2019 年 8 月上中旬开始在大半个月的时间里,南美洲亚马逊热带雨林出现了超过 7 万次的火灾,超过 80 万公顷土地被火焰吞噬。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利用和控制燃烧,减少灾难的发生。为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化学小组同学做了如图 1 所示实验。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 40 ,红磷的着火点是240 。)(1)红磷燃烧的现象为_,实验中热水的作用是_;(2)图 1 中实验 1、3 对照能得出燃烧需要的条件是_;(3)图 1 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 O2的实验现象是_;(4)为了进

6、一步探究燃烧的条件,老师展示了如图 2 所示实验:通过用力上下振荡锥形瓶可以看到白磷燃烧、水火相容的场景,停止振荡则火焰熄灭。该实验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_(填序号);A 必须用力上下振荡 B 要有可燃物C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D 与氧气(或空气)接触(5)老师和同学们又一起完成了图 3 所示的趣味实验:已知蜡烛的着火点约为 190,蜡烛的火焰由气态蜡燃烧形成。如图所示,在温度示数为 280以上时,快速推动活塞,观察到蜡烛立即熄灭,其主要原因是_(填序号);A 隔绝氧气 B 撤离可燃物 C 降低温度 D 降低着火点(6)在实验时,有同学不小心在燃着的酒精灯上方撒落了铁粉,观察到火星四射。铁丝

7、在空气中不能燃烧,铁粉却能在空气中燃烧,由此说明在某些工业生产中将原料粉碎的目的是_,铁粉燃烧的方程式为_。16据如图A、B所示的化学实验(装置B铁架台已略去),回答以下问题。(1)装置A 中,对比现象说明物质燃烧需要_;对比现象说明两种可燃物的_不同;实验中热水在其中的主要作用是_ 。(2)装置B是二氧化碳的制备和性质实验。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人”字管左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右端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3)装置B的干燥管中被石蕊溶液浸湿的纸质小花的颜色变化为_;请你设计实验证明小花颜色发生变化的原因,写出主要操作过程、实验现象和结论;操作过程实验现象实验结论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

8、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试管中固体质量随时间变化的数据见下表。完全反应后,将残留固体溶解、过滤,得到二氧化锰固体及100g氯化钾溶液。加热时间/min0t1t2t3固体质量/g13.011.78.28.2(1)制得氧气的质量是_g。(2)求氯化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18若5.6g粉末为铝和铜,加入97.6g足量的稀硫酸,完全反应生成氢气0.3g,求:铜粉质量及所得Al2(SO4)3质量要求有计算过程。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化学来源于生活,通过学习化学,你会发现化学就在身边。用化学知识可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事例和现象。(1

9、)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的更快_;(2)篝火晚会结束时,用水将篝火浇灭,原理是_;(3)口服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4)人体内含量最多的微量元素是钙还是铁_;(5)大蒜中含有一种有效成分辣素“硫化丙烯”,其化学式为C3H6S,硫化丙烯中碳、氢、硫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最简整数比)。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C【解析】A、氢气和一氧化碳在点燃条件下不能反应,不会发生爆炸,故错误;B、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在点燃条件下不能反应,不会发生爆炸,故错误;C、氢气和氧气能反应,放出大量的热,点燃后可能爆炸

10、,故正确;D、氧气和氮气在点燃条件下不能反应,不会发生爆炸,故错误;故选:C。2、C【解析】A、铜线作导线是利用了铜的导电性,是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B、干冰升华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气体冷凝,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C、氢气作燃料是利用了氢气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符合题意;D、用金刚石裁玻璃是利用了金刚石的硬度大,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故选C。3、B【解析】化学变化的特征是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详解】A、滴水成冰是水由液体变成固体,状态改变,物质本质不变,不符合题意; B、钻木取火,是木材温度达到着火点而燃烧,有新物质生成,符合题意; C、斩钉截铁是把铁斩断截断,铁的形状改变,物质本

11、质不变,不符合题意; D、聚沙成塔是沙子被聚集成堆,没有新物质生成,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分,区分方法是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的是化学变化。4、D【详解】A、托盘天平使用,左物右码,图中操作错误,A错。B、倾倒法取用液体药品,瓶塞需倒放,瓶口需紧靠试管口,图中操作错误,B错。C、不能用一盏酒精灯,去点燃另外一盏酒精灯,容易引发火灾,C错。D、读取液体体积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D正确。故选:D。5、A【详解】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故A正确;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黄色火焰,产生大量白烟,故B不

12、正确;C、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没有白烟,故C不正确;D、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故D不正确。故选A。6、D【详解】A、撕碎纸张,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冷水烧开,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干冰升华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D、铁丝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通常是物质的形状、状态发生变化。化学变化: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变化中常伴随有放热、发光、颜色变化、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两种变化判

13、断依据:有没有其他物质生成。7、D【详解】A、可供人类使用的淡水资源不足总水量的1% ,淡水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故A错误;B、实现化石燃料的清洁利用,但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资源,仍需开发新能源,故B错误;C、生活垃圾应集中后露天焚烧处理或向海里倾倒处理会污染空气和海洋,故C错误;D、提倡步行、骑自行车、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低碳”出行方式,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保护环境,故D正确。故选D。8、C【解析】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只是物质在外形和状态方面发生了变化。【详解】A、水变成水蒸气,分子数目不变,故A不正确; B、分子大小不变,故B不正确;C、水变成水蒸气,分子间

14、间隙变大,故C正确; D、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水分子没变,故D不正确。故选C。【点睛】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9、B【详解】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排在前面的金属能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故铝、铁、铜的单质能与银的化合物溶液反应。故选B。10、D【详解】食品、药品、营养品、矿泉水等物质中的“钙、氟、锌”等不能以单质、分子、原子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故选D。11、D【详解】电解水实验中,通过生成物是氢气和氧气,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证明水的组成,即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选D。12、D【分析】碳素墨水的主要成分是碳,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即化学性质稳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