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科学地评价学生行为.docx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8317762 上传时间:2023-12-2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1.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正确科学地评价学生行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正确科学地评价学生行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正确科学地评价学生行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正确科学地评价学生行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正确科学地评价学生行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正确科学地评价学生行为.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正确科学地评价学生行为兴趣不同、智能有别、性格迥异的一定数量的学生编成的教学班,是学校教学思想品德教育、生产劳动以及课外活动的基本单位。作为这个单位的教育和组织者的班主任,要使之成为一个坚强的集体,就须对班级进行严格的管理。要管理好学生,就得了解学生,可以说班主任的工作就是从了解学生开始的。可是,班主任根据什么来了解学生呢?我们认为,要了解学生,就得了解学生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生外部特征的观察,二是对学生内心世界的透视。一般说来,对学生外部特征的观察,是对其内心世界理解的序幕,因为学生的内心世界是深层的,不外露的,故对学生的内心世界的真正理解,则是对学生外部特征观察结果的综合。班主任只

2、有用自己敏锐的目光,捕捉学生瞬息万变的外部特征,才能获悉学生的心灵秘密,具体来说有三点:一、准确地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 莎士比亚曾说:“世界还没有一种方法,可以从一个人的脸上探察出其居心。”而近代心理学研究表明,面部表情是能够暴露一个人的情绪、情感,反映人的内心世界的。事实上,学生的情绪情感都会不同程度地在学生的面部得到反映。所谓的喜形于色、眉开眼笑、怒发冲冠等既是内心的反映,同时相伴的生理变化,如额角出汗,面红耳赤,青筋暴起等也是内心的反映。班主任重视学生的面部表情,如同在买一件商品时,常要看其包装一样重要。从学生的面部察端倪、循踪迹、察颜观色、从而达到揣测学生心理的目的。但班主任观察学生面部

3、表情时,不象观众看戏剧舞台上的人物脸谱,一瞧就能知道是好是坏。二十世纪,瑞士的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荣格早就指出:一个人公开展示的一面,并不一定是他本人的性格,为了隐蔽其内心活动,人们总是带着一副给他人很好印象的面具。察颜观色虽能从一定程度帮助我们了解学生,但难以准确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二、捕捉学生言谈有效信息,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学生的内心活动有其隐蔽的一面,正如美国大文学家马克吐温所说:“每个人象是一轮明月,呈现着光辉的一面,但另有黑暗的一面从不给别人看到。”学生喜欢掩饰自己,甚至完全以假象出现,但学生的心理机制毕竟不成熟,知识、经验、能力还不足。尽管有意识地调节和控制自己、压抑自己,但当其内心的

4、郁闷淤积到一定程度时,必会以某种方式释愤抒怀。由于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约束,除有个别学生行为偏激外,好友间的情感倾诉或独自一人与日记簿说悄悄话等方式,就成了学生情感交流、心理取得固体平衡的主要途径。班主任要经常深入到学生中去,有目的有计划地找学生或学生干部谈话。谈话时班主任要注意辨声析音,既要关注学生说话时的语调、节奏,又要注意分析学生言语的内容,“言为心声”然而这言是真言乎?假语乎?班主任要启发学生讲真心话,及时捕捉其言谈中的有效信息,以其提高班主任工作的针对性,切忌只听一面之词,轻率地下结论。三、洞察心迹,科学评价学生行为学生的外部表情、语音声调只是学生内心活动的浅显外露,且有很强的荫蔽性和

5、不确定性。但因学生的情绪情感极不稳定,其内心活动又易在外界的诱惑下见之于行,常会出现一些幅度过大或过急的行动,那些自制力较弱的学生尤甚。因此,班主任要密切关注那些行动诡谲,举止粗暴者,要从他们的举手投足间读出其动作的隐义,以增强班主任工作的预见性,对那些公然横冲直撞的违纪者,一定绳之以“法”。当然人非完人,生理和心理还未成熟的学生更易出现“是非”。因此,班主任既要追踪言行以察心迹,也要科学评价学生的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正确地认识、了解学生,并非一件易事,而且因班主任工作上的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甚至会出现各种认识上的偏差、失误。为了减少或避免这种认识上的偏差、失误,科学地评价学生的行为,我们认为

6、,班主任在认识、评价学生时要遵循以下两个原则:一、全面性原则。就是班主任要努力把自己的视野扩展到360度,消除视觉盲点,减少环境背景的影响,洞察学生的方面面,并试图在脑海中形成对学生的立体形象。否则就会轻率地将井蛙之见断言为全貌和整体。二、发展性原则。即历史的看待学生。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变化发展的,成长中的学生更是如此。因此,班主任对学生的认识应是不断发展的,是动态的判断。既要纵向的看待学生的自身发展及其发展趋势,也要横向地看待学生的某一阶段与其它学生间的差距。坚决克服“优先效应”、“习惯心理”等经验背景,情感背景的干扰,体察学生的细微变化,肯定优点、成绩,指出缺点、问题,力争使对学生的评价与学生的实际相符。最后,要科学的评价学生的行为,就要了解认识学生。要减少或避免认识的偏差就须正确地透视学生的心理,只要了解其人,就不难知其心;我们班主任既要做学生的良师,亦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班主任工作的针对性和主动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