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发表)例谈文本开发三部曲.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8317459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已发表)例谈文本开发三部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已发表)例谈文本开发三部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已发表)例谈文本开发三部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已发表)例谈文本开发三部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已发表)例谈文本开发三部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已发表)例谈文本开发三部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已发表)例谈文本开发三部曲.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例析文本开发“三部曲” 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已成了我们对阅读教学的共识,但不是每个环节的简单均衡,在各个环节中应有不同的侧重,应有一个恰当的合理分配。笔者从这个角度作了些实践尝试,把这称之为 “文本开发三步曲”。现以苏教版国标本第八册语文教材中的三顾茅庐一课为例,浅析它的特征、应用策略。一、立足文本语言,回归作者思绪,充分感受人文内容1、扫除阅读障碍,朗读文本感知文字先简要导入新课,在检查了学生对课文的预习后,再巩固生字音和新词。接着就组织学生初读课文,从范读到个别开火车分句读、齐读课文,面对全体,带领学生熟悉本课的语言文字,熟悉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的感情基调和有关基本元素:师:在这个故事中,

2、有哪些人物?给你印象较深的有谁?你感觉刘备、诸葛亮是怎样的人?在初读课文中,只要学生能读顺,大体读懂,从直觉中把握几个基本元素,此时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是零碎的、浅层的、初步的。2、整体感受文本,整理概括主要内容整体把握文本,走出烦琐分析的老路,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整体感受其实质就是对几个基本元素的序列化和主体化。在学生了解文本的大意基础上,是可以整体感受课文的,其最终的标志就是概括出主要内容,在第一课时中必须完成这个子目标。师:快速默读课文,思考:1、课文主要写了谁的故事?2、课文具体写刘备第几次拜访诸葛亮,经历了哪些事?还涉及到哪些人?3、最后的结果是什么?4、用几句话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整体感受文本,教师应作必要的启发,启发程度视文本的难易度和学生的准备而定。这篇课文难易度还是适中的。组织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同时就在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用文本内容为资源,体现了用教材教的教学理念,学生在组织语言时,必定要用上积累的词语,这样就体现了语言在运用中表达的问题,课堂的开始充满了浓浓的“语文味”。3、结合有关背景,综合归纳文本中心在这一环节综合归纳出文本中心,是对上一教学环节的继续深化,也为下面的教学环节的展开作好准备,文本人文内涵的感悟及语言的领悟都得从文本的中心出发。作者组织语言形式如此,读者体悟语言形式也应如此。从语言的角度讲,文本中心的归纳显然比主要内容更精练概括,语言表

4、达的要求更高。归纳文本中心,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不同难度的文本内容应有不同的要求。在小学课文中,很多课文有现成的中心句在课文开头或结尾,学生读了几遍课文后,就能够自主找到。如须自己归纳,可在这时穿插课文的有关写作背景,再与课文主要内容整合,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师:请大家讨论一下,简要地说说课文写了谁的一件什么事?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主人公刘备和诸葛亮有怎样的态度?生:(讨论后交流)(教师同时在语言表达上给予规范)师:课文中也有相关的词语表现了作者的态度,快速找出来。在这一环节,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给一个较理想的范例中心句,是必要的,也是自然的。再对中心句加深印象,这句话是作者的根本态度,是贯穿全

5、文的“灵魂”。把握了文本中心,也就与作者站在了同一立场,与作者同喜同忧,同呼吸共命运,学生也就进入了文本的情景之中。这第一步从课文语言文字的整体入手,以归纳主要内容和中心内容为牵引,理解文本语言,感悟人文信息,侧重在人文内容里咀嚼,旨在得“意”,即充分感受人文内容。二、赏析文本,顺应作者思绪,体悟“文本内容与语言表达的和谐”这一环节,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联系全文,抓住少量重点、难点、精彩的句段,引导学生在朗读课文中积极思考,再展开对话,充分体悟文本丰富的人文、精致的语言,巧利用文本资源进行语言表达训练,读、思、说、写、演合理安排。这些话题都是与文章中心相扣,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巧妙的暗

6、示熏陶,利于实现三维目标。由于有第一步的人文内容感受基础的保证,此时体悟“意”与“言”的和谐就顺畅有效了,再去习得语言表达规律,也就默会了。重点章节是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关键所在,也是语言表达的精彩所在,在第二课时的开始就进入重点部分,也是突出教学重点的表现。这篇课文的第3小节是重点小节。师:课文第3小节一开始写了诸葛亮住处的环境,请哪个同学读一读?生:(一生读)师:这部分可以删掉吗?这部分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烘托中心,衬托诸葛亮的性格特点)生:师:结合课文的中心,想想作者的出发点,诸葛亮有卧龙的雅号,就不难理解了。生;师:第一句是比喻句吗?把什么比作什么?有什么作用?生:师:有感情地练读这两

7、句话。(练读后就进行检查)师:从“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到“同诸葛亮见面”这部分中,你觉得哪些话有力地表现了文章中心,默读这一部分,找出来,做上记号,再交流。生:(从原文中找原句是不难的,应该找到也可以找到。)师:从文中找出刘备动作的词?生:(圈点并交流)师:在这一过程中,刘备的动作应很多,为什么只简要地写了这几个细节?(这一环节,学生只要综合课文中心,不难作出推理,文本的中心就像潜藏的前提条件,始终影响着学生的对文本的感悟。)生:最能表现刘备的心理,其它无关的话就不要写了。师:刘备动作有什么特点?如:敲门是轻轻地。师:有感情地练读这几句话,读出刘备动作细节的特点!紧扣中心赏析课文内容,

8、边体味语言表达的精妙,在精要的分析演绎中,领悟语言表达规律,是阅读教学的重点所在。三、走出文本,回归语言表达,实践“语言工具”的运用1、整理文章结构此时整理课文结构,水到渠成。在文章中心的统领下,对已领悟的语言材料进行意义归并,体会文章的谋篇布局及特点,与习作教学相结合,紧接着进行运用语言的表达训练,学生思维连贯,传统阅读教学在分析讲读之前就分段概括段意,再逐段讲解,支解了文章,这里的做法是:师:课文哪几小节直接表现了中心内容中的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生:24小节。师:为什么与第1小节和第5小节分开?生:第1节是前两次的拜访情况,第5小节写诸葛亮出山以后的事。师: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生:

9、(个别交流,评议。)2、拓展文本空白文本中有很多空白,留有想象的余地,围绕文章中心,进行恰当的想象,既深化了对文本内涵的感悟,又训练语言表达,为随文练笔作好准备。一篇课文中可拓展延伸的地方很多,面面俱到不可能也没必要。对这篇课文可抓住这一点处理,师:刘备在门外等诸葛亮时,重点写了刘备的动作和神态,关羽、张飞也在旁边等,根据他们的性格与心理,会有什么动作和神情呢?完成下面的延伸题:改写第4小节,想象关羽、张飞等候诸葛亮时的情景,增添相关动作和神态。3、迁移仿写文本。以上根据中心赏析文本的目的,在于领会文本是如何做到在人文与工具的统一中有力地表达中心的。迁移仿写文本是反馈和巩固学生领会的有效途径,

10、如没有这一环节,以上的内化积累就缺少了最后的外化运用,教学结构是不完整的。文本中可仿写的资源很多,可以扣住中心内容和重点段落,也可以仿写全文。师:回忆一次你走访亲戚或同学等人家的经过,围绕中心写一段话,抓住动作、神态细节,表现你的礼仪修养。阅读教学的本质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这里的语言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这一环节,充分利用文本情境资源,拓展文本空白,紧扣文本中心,延伸人文内涵,同时训练口语表达。再创设情境,尝试运用本课的语言规律特点,从语言文字出发,又回归到语言文字。此时,文本开发完成了一个“周期”文本的“开发三步曲”,可简要的表述为:1、立足文本语言,回归作者思绪,得“意”2、顺应作者思绪,领悟文本语言,用“意”得“言”3、走出文本,回归文本语言表达,用“言”。 作者:杨建华单位:江苏省通州市石港小学 邮编:226351 联系:13861959561发表于小学教学参考(语文版)2009年第10期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