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8315525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丝绸之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丝绸之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丝绸之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丝绸之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丝绸之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丝绸之路》.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6课 丝绸之路的开辟 教学设计一、教材简析1、课标要求讲述张骞通西域等史实;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2、课标解读:新课标突出张骞出使西域和丝绸之路的开辟,在教学中,应以课标为依据,对教材内容进行大胆整合与取舍.3、教材地位与作用本课介绍了“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的开辟,带动了西域少数民族和边疆地区开发建设。同时,从世界范围来说,它是地理大发现之前一条世界文明交流的主要通道,沟通了东西方文明,所以本课在中国古代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和开拓精神具有重要的作用。 4、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比较全面地了解张骞通西域的背景、目的和意义,知道

2、中央政权对西域的管辖,掌握丝绸之路的路线及其作用。培养正确认识、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能力。过程与方法: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学会自主学习;利用多媒体课件组织教学,创设生动活泼的历史情境,扩大知识视野,提供丰富的历史学习材料,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和心灵体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张骞等人为报效祖国,不屈不挠、不惧艰险、勇于开拓的精神,强化爱国意识和刚毅坚强、开拓进取的意识。感受丝绸之路在中外和平交往中的重要作用,增强民族自豪感。5、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的开辟突出重点的方法:张骞出使西域的艰苦历程、重大意义和所体现的精神,通过视频创设历史情境,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发现并解决

3、问题。丝绸之路的路线通过多媒体直观生动地演示,并指导学生自主完成丝绸之路途经地点和路线示意图以内化知识。 难点:如何认识丝绸之路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重要地位突破难点的方法:通过学生探究“丝路之旅”,介绍丝绸之路的路线、沿线风光和名胜古迹等,并进入历史角色,如果你是丝绸之路上的一名商人,你将如何规划自己的致富商旅。以此深化对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的认知。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了西汉“大一统”措施后,对本课中关于民族交往的学习易于接受。但七年级的学生以感性认识为主,在教学中应借助多媒体演示路线图和人物肖像图,帮助学生有趣而有效的学习。七年级的学生自学能力不强,在教学中应进行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

4、力。可设置一些活动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寓教于乐。 三、教法学法1、教法:图示法: 运用图片化抽象为具体,引导学生掌握丝绸之路的路线。问题教学法: 通过层层设问,由浅入深,引导学生理解丝绸之路开辟的意义。情境设置法: 引导学生从历史情境中感受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2、学法:观察法:通过观察图片,归纳特点问题探究法:通过问题探究,理解概念分析归纳法:通过分析归纳,提高能力四、教学设计直观导入:在课堂上展示实物葡萄、黄瓜、石榴、胡萝卜、大蒜,提问:这些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水果和农作物,同学们知道它们的故乡在哪里吗?为什么中亚的葡萄、黄瓜、胡萝卜、大蒜等能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踏上对古代丝

5、绸之路的寻觅,一起走进第16课 丝绸之路的开辟。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以直观导入集中学生的的课堂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授课与活动: 引导:“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是谁第一个勇于开拓地走出了丝绸之路?一、 张骞通西域 播放视频。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从视频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检查导学案的完成情况后,课件出示西域的位置,并结合学生熟知的有关阳关和玉门关的诗句,抽象了解西域的位置。介绍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探究问题:张骞在出使西域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你最钦佩他哪一点?以此突出教学重点和情感教育。由第一学习小组展示合作探究的成果,对学

6、生的结论予以肯定和鼓励,并总结提升: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历时13年,遭受了非同寻常的艰险和屈辱,但他“持汉节不失”,坚贞不屈的爱国情怀、无畏勇气与开拓精神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他也被誉为“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接着分析张骞出使西域的意义,并从中引出西汉西域都护的设置和东汉班超经营西域,出示“投笔从戎”的图片,学生看图说史,通过历史故事,积累成语知识。为了进一步升华情感,我深情过渡:正是因为张骞、班超等热爱祖国、勇于探索的英雄们的不懈努力,才为我们开辟了让世界了解中国,中国走向世界的丝绸之路。二、 丝绸之路播放视频凯撒大帝的丝袍,创设生动活泼的历史情境,感受丝绸之美,激发民族自豪感。检查导学案的完成情

7、况,巩固基础知识。指导学生完成丝绸之路途经地点和路线示意图,加强学生对地域、地理位置和地名的掌握,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掌握丝绸之路的路线,设置探究问题二:【丝路之旅】请你以导游的身份向大家介绍你所了解的丝绸之路,内容可包括路线、沿线风光和名胜古迹等。由第二、三学习小组派代表扮演小导游,向游客介绍丝绸之旅。感谢小导游的精彩介绍,真期待有一天在你的带领下,重走丝绸之路,重温丝路风情。在予以肯定的同时,补充和深化相关知识。为了突破“如何认识丝绸之路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重要地位”这一教学难点,设置探究问题三:假如你是这条丝绸之路上的一名商人,你将从中原带上哪些货物启程?将带回哪些货物?

8、如果用一种颜色来描绘丝绸之路,你觉得哪一种颜色更好呢?为什么? 由第四学习小组展示其合作探究后的成果,对第四组的出色展示予以肯定,鼓励其他各组参与讨论,各抒己见,将和谐、平等、自由、活泼的的课堂氛围引入高潮。在此基础上,我进行小结:丝绸之路就是一条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让西方了解中国,也让中国接触西方。 为了延伸课堂,升华知识,带着书本所学,走出课堂走进现实,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设置探究问题四:你认为古老的丝绸之路在今天还有哪些资源可以开发和利用?在开发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对第五组的出色见解予以肯定,并小结:丝绸之路即使在今天也依旧发挥着她重要的作用,为我国西部大开发提供了重要的旅游、文

9、化资源,我们在开发这些资源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保护环境,爱护文物,合理开发和利用。课堂小结:最后,请第六学习小组总结本堂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归纳知识点的能力,并消化所学知识。为了丰富学生知识,开拓视野,延伸课本所学,将知识进一步内化。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知识链接内容,发现问题,并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利用课余时间查阅相关资料予以解决或者与老师、同学讨论解决。板书设计: 丝绸之路的开辟丝绸之路的历史作用丝绸之路张骞两次出使西域西域都护的设置西域的地理位置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的开辟五、教学反思:最后,我对本课教学有这样一些思考:本课教学中应用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艺术,直观生动,并注重了语文知识的渗透。以学生为依托,充分体现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问题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教学原则。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开动脑筋,自觉地学习知识和思考问题。学生在课堂中的兴趣得以发挥,主体作用得以展示、思维得以训练,情感和人格得以升华。在轻松、活泼而有竞争的氛围中完成课堂教育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由于学生对历史地图的空间位置不十分明晰,所以对古今地名的转换还十分困难,这对他们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作用有一定的限制。“寓史于图而识乎图”是今后教学中应着重注意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