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_2013年春季学前游戏理论与指导(专科)_形成性作业一.二三doc.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8314775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大_2013年春季学前游戏理论与指导(专科)_形成性作业一.二三doc.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电大_2013年春季学前游戏理论与指导(专科)_形成性作业一.二三doc.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电大_2013年春季学前游戏理论与指导(专科)_形成性作业一.二三doc.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电大_2013年春季学前游戏理论与指导(专科)_形成性作业一.二三doc.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电大_2013年春季学前游戏理论与指导(专科)_形成性作业一.二三doc.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大_2013年春季学前游戏理论与指导(专科)_形成性作业一.二三doc.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_2013年春季学前游戏理论与指导(专科)_形成性作业一.二三doc.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题:多选题1、以下属于社会学视野中的游戏理论的观点的是 游戏是儿童社会化的基础 游戏促进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 游戏是自发、自由的,由内在动机引起 游戏对儿童的成长和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 2、成型玩具根据其特点和用途,可分为 模拟材料 运动材料 教育类材料 娱乐性玩具 3、小班幼儿需要选用逼真、贴近生活的材料,如 家具 布娃娃 可爱的动物 积木 4、游戏的描述性特征包括 游戏是内部动机所控制的行为 游戏行为不同于探究行为游戏是重过程、轻结果的令人愉悦的、有趣的主动性活动 游戏区别于工具性行为,是一种幻想的、假装的行为 5、角色游戏的基本特征有 以物质材料为基础 以操作各种结构材料为主要手段 高度

2、的独立自主性 特殊的想象性 6、游戏的本质性特征包括 游戏具有主动性,是一种自发行为 游戏具有愉悦性,是一种娱乐行为 游戏具有虚构性,是一种假装行为 游戏具有有序性,是一种有规则行为 7、按游戏使用材料的不同,可以把智力游戏分为 利用实物的智力游戏 利用图片的智力游戏语言与动作配合的智力游戏 纯语言智力游戏 8、幼儿体育游戏按幼儿发展的基本机能,可以把体育游戏分为 奔跑游戏 跳跃游戏 投掷游戏平衡游戏 9、游戏环境创设的原则有 确保幼儿身心安全 吸引幼儿主动参与,促进其发展 具有丰富刺激性,可开展多样游戏空间密度适宜 10、幼儿园户外游戏游戏环境的特点有 自然性 挑战性 安全性 趣味性 第2题

3、:是非题1、游戏不同于学习,但两者关系密切。 正确 错误 2、幼儿游戏能发展道德思维,促进道德认知的发展,但会阻碍道德行为的产生。 正确 错误 3、游戏可以促进儿童学习道德知识,但对幼儿道德意识形成起阻抑作用 正确 错误 4、幼儿园户外游戏游戏环境最突出的特点是挑战性。 正确 错误5、未分化型游戏是一种把片断性的游戏活动连接起来的游戏类型,一般在儿童2-3岁时比较多见。 正确 错误 6、我国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园孩子每日户外活动时间不能低于1小时。 正确 错误7、文化视野中的游戏认为游戏不仅是一种儿童的娱乐方式,也是成人的一种闲暇文化。 正确 错误8、儿童处于被动地位愉快地欣赏所见所闻的游

4、戏是一种接受性游戏。 正确 错误 9、听童话故事,看画册、听音乐等都是接受性游戏。 正确 错误 10、我国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园孩子每日户外活动时间不能低于3个小时。 正确 错误 11、儿童的运动能力表现为对肌肉的控制力、身体的平衡力、动作的协调性等 正确 错误12、我国相关法规规定,幼儿户外活动空间人均不少于2平方米。 正确 错误 13、空间密度越高,说明人均占有的空间越多。 正确 错误14、搭积木、堆雪人、用沙土筑城堡等是一种表演游戏。 正确 错误 15、象征性游戏的主要特征就是模仿和想象。 正确 错误16、感觉运动游戏一般处于从儿童出生到两岁阶段。 正确 错误17、幼儿园户外游戏游戏

5、环境创设的首要原则是趣味性。 正确 错误18、游戏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 正确 错误 19、游戏反映儿童的发展,也强化了幼儿的发展。 正确 错误 20、2-7岁学前儿童最典型的游戏形式是感觉运动游戏。 正确 错误第3题:论述题试述游戏、学习与发展的关系.(一)游戏和学习的关系。 对于游戏和儿童学习之间的关系问题,研究者主要存在以下三种观点。 1、游戏不是学习,是一种嬉戏性行为; 2、游戏不同于学习,但两者关系密切; 3、游戏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目前学界已经达成共识,即儿童在游戏中学习,游戏活动是儿童学习的重要方式。但是儿童如何从游戏中获得经验,游戏本身具有哪些结构特征以及游戏内容如何

6、更好地适应儿童的学习等问题还未得到充分研究。游戏与学习的问题仍亟待研究。 (二)游戏和发展的关系。 现代游戏理论认为游戏和发展的关系存在三种可能性。 1、游戏反映儿童的发展; 2、游戏强化儿童的发展; 3、游戏促进儿童的发展。 在某种程度上,以上三种观点都有其合理性,但是他们又不完全一致,至今没有一种游戏理论具有足够的说服力。我们必须根据具体的情境和问题对以上三种观点进行评价和应用,而不能独立地想象游戏在发展中的作用,也不能孤立地宣扬它的作用。第1题:多选题1、幼儿园游戏评价包括 对教师指导游戏的行为评价 环境及游戏材料的创设与提供的评价游戏计划制订的评价 游戏时间安排的评价 2、根据在观察记

7、录方式上能否将原始资料信息保留下来,可将幼儿园观察分为 封闭式观察 非参与观察 实验室观察 开放式观察 3、对幼儿角色游戏的评价内容包括 游戏能否正确反映生活经验,并促进幼儿纵向发展。幼儿的角色意识和行为表现,特别是游戏对幼儿品德和行为习惯的促进作用。 游戏材料和玩具的使用与制作水平游戏情节,特别是游戏中幼儿交往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4、根据观察者是否直接参与观察对象的活动,可将幼儿园观察分为 参与观察 非参与观察 实验室观察 封闭式观察 5、对幼儿规则游戏的评价内容包括: 评价幼儿模仿力、想象力与独立性表现 评价幼儿能否遵守规则 评价幼儿对规则打破后的反应 评价幼儿对规则与自由的认识6、婴幼儿早

8、期社会性交往的特点有 模仿父母,易受成人影响 借助动作 自我中心化 易被玩具吸引 7、小班角色游戏的指导要点有 减少玩具种类,增加相同玩具有数量 游戏主题要鲜明,尽量不要频繁更换主题 要及时处理角色关系与现实关系,减少冲突 游戏结束时教师要带领幼儿整理游戏场地,培养幼儿良好的游戏习惯。8、对幼儿游戏教育作用的评价包括 判断幼儿是否能按自己的意愿进行游戏,并能正确、创造性地使用和爱护玩具 判断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能否克服困难,遵守规则,是否有较强的组织性和独立性判断游戏内容是否丰富、积极向上,益于幼儿身心发展 判断幼儿在游戏中是否懂得谦让,以及与同伴合作而不妨碍他人9、以下关于游戏与儿童道德启蒙的关

9、系说法中正确的是 游戏可以促进儿童学习道德知识,发展道德思维,促进道德认知的发展 游戏有助于幼儿积极的道德情感的发展 游戏对幼儿道德意识形成起阻抑作用 游戏可以有效促进儿童良好道德意志品质的发展 10、班幼儿角色游戏的特点有 游戏主题明确,情节丰富 喜欢与人交往但不善于分配角色常常发生冲突。 幼儿游戏的独立性强,可以自主确定主题、分配角色等 主题不稳定 第2题:是非题1、教师可以通过表演、师幼共同表演来培养幼儿的表演技能。 正确 错误 2、结构游戏是教育者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有组织、有计划创编的,以规则为中心的游戏。 正确 错误 3、表演游戏的环境主要包括游戏的场地和表演需要的道具、

10、服饰等。 正确 错误 4、表演游戏的场地可以是在教室里的表演区搭建的小舞台,也可以是教室中间的空地。 正确 错误 5、角色游戏中的主题和内容主要源自儿童日常生活经验中,是家庭和社区生活经验的反映。 正确 错误 6、表演游戏主题及内容主要来自文学作品、幼儿自我想象创编的故事。(正确 错误7、表演游戏与角色游戏的主题及内容来源相同,游戏规则也没有差别。 正确 错误 8、观察者固定在游戏的某一地点进行观察,见什么观察什么,只要来到这个地方的幼儿都可以作为观察对象,这是游戏观察法中扫描法。 正确 错误 9、表演游戏中,幼儿以儿童文学作品或自己创编的故事为线索来展开的游戏活动。 正确 错误 10、通常情

11、况下,教师根据本班幼儿情况,每学期可以系统地观察每个孩子2-3次。 正确 错误 11、机能性游戏分为两类:指向自身的动作游戏和指向外物的游戏。 正确 错误12、事先提供几个观察的要点,让观察者在观察游戏时根据提示对照使用,啬观察的目的性。,这是游戏观察法中扫描法。 正确 错误13、观察者事先确定1-2个幼儿作为观察对象,观察他们在游戏中的活动状况。被观察的幼儿走到哪里,观察者就追随到哪里。这是游戏观察法中扫描法。 正确 错误14、象征性游戏以3-6岁幼儿阶段为主,0-3岁婴幼儿期也有象征性游戏。 正确 错误15、角色游戏又称象征性游戏,是幼儿期典型的游戏形式。 正确 错误 16、扫描法又称即时

12、段定人法。 正确 错误17、游戏治疗是以游戏为媒介,为幼儿创设一个充分自由的环境,借助游戏让其在自由玩耍中把内心的问题和焦虑“玩”出来,在游戏活动中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暴露内心存在的问题,使问题得以缓解和消失,以促进健康发展。正确 错误 18、基于幼儿生活经验不足,因此,幼儿角色游戏主题的选择应由教师硬性规定。 正确 错误19、体育游戏是指以促进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协调发展为主要目的的游戏。 正确 错误20、小班幼儿在角色游戏过程中,教师要以参与者的身份价入游戏。 正确 错误 第3题:论述题试述表演游戏与角色游戏的联系与区别表演游戏与角色游戏都属于象征性游戏,并在角色扮演、象征方法上有相似之处

13、,但是主题及内容来源,规则上存在一定的差别。 1、在主题来源上,角色游戏中的主题和内容主要源自儿童日常生活经验中,是家庭和社区生活经验的反映。表演游戏主题和内容主要来自文学作品、幼儿自我想象创编的故事。 2、在游戏规则上,表演游戏中,故事是先行的,它基本确定了游戏的整体框架。在游戏过程中,幼儿可以发挥想象进行自发扩展延伸,将自己的言行与故事中的人物角色和情节发展联系起来。在每次表演之前,幼儿之间会有一个基本达成共识的脚本,角色行为多少受到脚本的规范,不能胡乱进行。所以表演游戏有一定的故事结构框架来进行规范。角色游戏中,幼儿的自由度相对较大,可以根据情节发展,自由选择、改变内容、切换主题,之前没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脚本,不需要商讨一致。 3、在游戏形式上,表演游戏是“游戏”而不是“演出”,如果不能保证最基本的游戏性,那么表演游戏就失去了游戏活动的目的。所以,表演游戏是幼儿自娱自乐的活动,重在好玩有趣,至于观众满意度,幼儿不必考虑。比如,歌舞戏剧表演的重点是栩栩如生的画面感和生动形象的表现力。角色游戏则看重幼儿扮演角色的逼真程度,大灰狼要有大灰狼的凶恶,小绵羊要有小绵羊的温顺。第1题:多选题1、以下属于现代游戏理论的是 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 知发展游戏理论 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游戏理论游戏的觉醒理论和元交际理论等 2、以下属于认知发展理论观点的是 游戏是认知活动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