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期末模拟测试.docx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8313918 上传时间:2024-02-25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32.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基础理论期末模拟测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中医基础理论期末模拟测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中医基础理论期末模拟测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中医基础理论期末模拟测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中医基础理论期末模拟测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基础理论期末模拟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基础理论期末模拟测试.docx(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基础理论考试模拟题库1、属于五行相生规律传变的为A. 木旺乘土B. 土虚木乘C. 木火刑金D. 水不涵木E. 土虚水侮【答案】D2、“火热内生”概念内涵是A. 火邪伤人B. 阴火内生C. 火热之邪亢盛D. 火邪由外而入,伤及内脏E. 脏腑阴阳失调,火热内扰【答案】E3、心藏象的系统联系包括A. 在志为喜B. 在体合脉C. 在窍为舌D. 在液为汗E. 在季为春【答案】A B C D4、在助阳剂中适当佐以补阴药是A. 滋阴B. 温阳C. 阴中求阳D. 阳中求阴E. 阳病治阴【答案】C5、关于阴阳亡失,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亡阳即机体的阳气发生突然大量脱失B. 亡阴即机体阴气发生突然大量消耗或丢

2、失C. 汗出过多可导致亡阳D. 汗出过多可导致亡阴E. 亡阴不会导致亡阳【答案】E6、饮停于胃肠的病证名是A. 悬饮B. 痰饮C. 溢饮D. 支饮E. 留饮【答案】B7、精与气的关系表现为A. 精能化气B. 气能生精C. 气能摄精D. 精能行气E. 精能载气【答案】A B C8、称为“将军之官”的脏是A. /心B. 肝5D. 肺E. 肾【答案】B9、在五神脏中,脾所藏的神是A. 神B. 魂C. 魄D. 意E. 志【答案】D10、与食物消化密切相关的两脏是A. /心与肾B. 肺与脾C. 脾与肾D. 肝与脾.心与脾【答案】D11、与血液生成密切相关的脏有A. 肝B. f、5D.肺E. 肾【答案】A

3、 B C D E12、手三阴经的走向规律是A. 从足走头B. 从头走足C. 从胸走手D. 从手走头E. 从足走腹【答案】C13、十二经脉中,每一经脉的名称,包括A. 阴或阳B. 内或外C. 手或足D. 脏或腑E. 里或表【答案】A C D14、液能够濡养的部位主要有A. 脏腑B. 骨髓C. 脊髓D. 脑髓E. 皮毛【答案】A B C D15、“金水相生”说明的两脏关系是A. /心与肾B. 肝与肾C. 脾与肾D. 肺与肾E. 肝与肺【答案】D16、使人体脏腑.经络.官窍间传递信息,相互感应.相互影响的是A. 精B. 气C. 血D. 津E. 液【答案】B17、在脉中运行迟缓涩滞,停积不行的血是A.

4、 血府B. 瘀血C. 离经之血D. 鲜血E. 以上都不是【答案】B18、胆汁的分泌与排泄取决于A. 胆贮藏胆汁的功能B. 胆排泄胆汁的功能C. 脾主运化的功能D. 肝主疏泄的功能E. 以上都不是【答案】D19、可用阴阳转化来解释的是A. 阴胜则阳病B. 阴损及阳C. 阴胜则寒D. 阳损及阴E. 重阴必阳【答案】E20、诊断疾病可通过经络阳性改变的表现包括A. 压痛B. 结节状反应物C. 条索状反应物D. 局部皮肤的形态改变E. 局部皮肤的色泽改变【答案】A B C D E21、结石引起疼痛的性质是A. 灼痛B. 绞痛C. 重痛D. 窜痛E. 刺痛【答案】B22、阴阳互济的补虚方法有A. 阴病治

5、阳B. 阴中求阳C. 阳病治阴D. 阳中求阴E. 扶阳制阴【答案】B D23、人体之精的功能有A. 化湿作用B. 化气作用C. 化神作用D. 化血作用E. 抗邪作用【答案】B C D E24、循行于上肢内侧后缘的经脉是A. 手少阴心经B. 手厥阴心包经C. 手太阳小肠经D. 手少阳三焦经E. 手太阴肺经【答案】A25、周易分别用符号“-” “一”来表示的是A. 寒热B. 日月C. 阴阳D. 天地E. 南北【答案】C26、按五行生克规律,肺的“所不胜”之脏是A. 心B. 肝5D. 肾E. 大肠【答案】A27、常见血虚证的两脏是A. /心.肝B. /心.脾C. 脾.肾D. 肝.肾E. /心.肺【答

6、案】A28、属于血虚的症状有A. 失眠多梦B. 面色苍白C. 视物昏花D. 唇舌紫暗E. 妇女经少【答案】A B C E29、运用阴阳对立制约理论解释的治法是A. 阴中求阳B. 阳病治阴C. 阳中求阴D. 阴阳双补E. 回阳救阴【答案】B30、素问气交变大论说:“善言天者,必应于人;善言古者,必验于今;善言气者,必彰于物;善言应者,同天地之化;善言化言变者,通神明之理。”此段文字体现的思维方式是A. 形象思维B. 意象思维C. 应象思维D. 整体宏观E.恒动变化【答案】D31、影响人体的外环境因素有A. 气候变化B. 地域特点C. 生活环境D. 工作环境E. 社会环境【答案】A B C D E

7、32、慢性肾虚水肿的患者病情加重,又出现烦躁不安.抽搐,其病机变化是A. 阳损及阴B. 阴损及阳C. 阳偏衰D. 阴偏衰E. 阳偏胜【答案】A33、房劳过度,临床常见症状包括A. 腰酸腿软B. 眩晕耳鸣C. 精神萎靡D. 性功能减退E. 纳呆便溏【答案】A B C D34、手厥阴经的分布部位是A. 上肢内侧前缘B. 上肢外侧前缘C. 上肢内侧后缘D. 上肢内侧中线E. 上肢外侧后缘【答案】D35、脾与胃的生理关系包括A. 精神情志活动B. 水谷纳运协调C. 气机升降相因D. 阴阳燥湿相济E. 血液运行调畅【答案】B C D36、五脏与奇恒之腑相同的生理功能为A. 藏精气而不泻B. 传化物而不藏

8、C. 泻而不藏D. 实而不满E. 传化水谷【答案】A37、与胃通过经脉相互络属的脏是A. /心B. 肺55E. 肾【答案】C38、545:后天各种因素使体质具有A. 可变性B. 同一性C. 复杂性D. 普遍性E. 相对性【答案】A39、据素问五脏生成,皮槁而毛拔,其原因是A. 多食酸B. 多食辛C. 多食甘D. 多食咸E. 多食苦【答案】E40、肺气虚损,可出现的症状有A. 自汗B. 痰饮C. 少气D. 呼吸气急E. 易患感冒【答案】A B C D E41、与湿浊内生关系密切的内脏有A. 肾B. 脾55E.胃【答案】A B42、影响发病的因素有A. 气候变化B. 情志异常C. 体质虚弱D. 环

9、境污染E. 水土不服【答案】A B C D E43、在五神脏中,脾所藏的神是A. 神B. 魂C. 魄D. 意E. 志【答案】D44、暑邪为病多见汗多.气短.乏力等症,其机理为A. 暑为阳邪,其性炎热B. 暑性升散,易扰心神C. 暑多夹湿,易困脾土D. 暑性升散,耗气伤津E. 暑为阳邪,化火伤阴【答案】D45、气的运动称A. 气化B. 气机C. 聚散D. 升降E. 转化【答案】B46、不属于内风的是A. 肝阳化风B. 热极生风C. 阴虚风动D. 血虚生风E. 感冒伤风【答案】E47、起于胞中的经脉有A. 冲脉B. 带脉C. 任脉D. 督脉E. 阴维脉【答案】A C D48、具有同一本原和普遍联系

10、的宇宙整体,其内涵包括A. 人B. 生物C. 环境D. 社会.自然【答案】A B C D E49、与女子胞的功能关系最为密切的是火心肝脾.冲脉.督脉B. M肺肾.阳明脉.带脉。.心肾.冲脉.任脉.督脉心脾.冲脉.任脉.带脉&心肝脾肾.冲脉.任脉【答案】E50、中医学构建经脉“子午流注”理论,所体现的思维方式是A. 整体宏观B. 天人合一C. 恒动变化D. 动静相召E. 辩证唯物【答案】B51、饮停于肌肤媵理的病证名是A. 悬饮B. 痰饮C. 溢饮D. 支饮E. 留饮【答案】C52、说明阴阳互根关系的是A. 阴在内,阳之守也B. 阳在外,阴之使也C. 阴胜则阳病D. 无阴则阳无以生E. 阴虚阳亢

11、【答案】A B D53、居处海拔低,气候潮湿的人群,易伤气伤阳,其影响疾病传变的因素是A. 环境因素B. 生活因素C. 体质因素D. 病邪因素E. 诊治因素【答案】A54、春夏季节,气候由温渐热,阳气升发,人体媵理疏松开泄,即使外感风寒,也应注意慎用麻黄.桂枝等发汗力强的辛温发散之品所体现的治则是A. 治病求本B. 未病先防C. 既病防变D. 因时制宜.异法方宜【答案】D55、阴阳双方自动维持和自动恢复其协调稳定状态的能力和趋势是A. 阴阳交感B. 阴阳互根C. 阴阳转化D. 阴阳消长E. 阴阳自和【答案】E56、中医学的系统思维包括A. 天人合一B. 以人为本C. 恒动变化D. 整体宏观E.

12、 动静相召【答案】A D57、“中焦如沤”所概括的是A. 胃的受纳功能B. 脾的散精功能C. 小肠泌别清浊功能D. 脾胃肝胆等脏腑消化饮食物的生理过程&心肺输布气血的作用【答案】D58、与月经关系最密切的奇经是A. 冲脉.督脉B. 任脉.带脉C. 阴维脉.阳维脉D. 冲脉.任脉E. 阳跷脉.阴跷脉【答案】D59、经络的感应传导现象体现气的功能是A. 推动作用B. 中介作用C. 温煦作用D. 防御作用E. 固摄作用【答案】B60、治疗某些出血性疾病时,常用止血药配合补气药的原理为A. 气能生血B. 气能行血C. 气能摄血D. 血能养气E. 血能载气【答案】C61、属于偏阳质的表现是A. 面白体胖

13、B. 胆小易惊C. 性格内向D. 性欲偏弱E. 畏热喜冷【答案】E62、不属于疠气侵犯人体而致病常见途径的是A. 空气传染B. 饮食污染C. 蚊虫叮咬D. 皮肤接触E. 脏腑失调【答案】E63、在重病的恢复期,邪气已退,但正气被消耗的状况尚有待恢复。其疾病转归是A. 正胜邪退B. 邪胜正衰C. 邪去正虚D. 邪正相持E. 正虚邪恋【答案】C64、有表里关系的经脉是A. 阴维.阳维B. 阴跷.阳跷C. 太阴.阳明D. 厥阴.少阳E. 少阴.太阳【答案】C D E65、主司妇女带下的经脉是A. 督脉B. 冲脉C. 带脉D. 任脉E. 跷脉【答案】C66、某男,73岁。素有头胀头晕病史,突发昏仆,手足抽搐,眼歪斜;半身不遂,中医诊断为“中风”。本病命名的思维方式是A. 形象思维B. 意象思维C. 应象思维D. 抽象思维E. 逻辑思维【答案】A67、肺与肾的关系包括A. 水液代谢B. 精微输布C. 呼吸运动D. 津液排泄E. 阴液互滋【答案】A C E68、脏腑之间的传变包括A. 脏与脏之间的传变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