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教案).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58311105 上传时间:2023-11-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教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教案)一、教学目标(一)能力培养1、学会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关系原理分析历史问题。2、通过赎买政策的学习培养学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3、培养学生归纳史实、分析原因的能力。(二)教学重点1、过渡时期总路线;2、“一五”计划的制定;3、三大改造的完成;4、经济建设成就;5、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三)情感教育1、认识中国共产党改造旧社会,建立新社会的决心和勇气。2、说明社会主义制度解放了生产力从,而使学生提高对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3、认识宪法充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二、板书设计过渡总路线1953一化三改造 指 导“一

2、五”计划19531957重 农工工 社会主义改造业 商 落 实一届人大(1954)社会主义类型宪法建设三大改造19531956农业:互助组 合作社建设农:完成计划手工业:互助组 合作社工:开始改变落后面貌保护资工商业:公私合营(赎买)成就交:铁路、公路建设 标 志社会主制度基本建设(私有制公有制)三、教学导入回顾前两节内容导入1、从新中国成立到1952年,党和政府领导人民通过哪些措施巩固了人民政权,恢复了国民经济?(基本解放大陆;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三反、五反运动;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稳定物价;统一财经;合理调整工商业;工矿企业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农村互助合作、兴修

3、水利)2、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准备了条件四、内容教学(一)过渡时期总路线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度1、问:过渡时期是哪一历史阶段,过渡时期的根本任务是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建立社会主义制度)2、问:完成这一任务的基本前提条件是什么?(人民政权巩固;国民经济好转)3、问:怎样才能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1953年,党制定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它有哪些主要规定?(学生阅读回答。略)4、导:“相当长的时期”。当时估计至少要用15年的时间(实际上只用了3年)。这说明当时党犯了右倾保守错误吗?(不是,新中国生产力水平不高,经济基础不雄厚,党充分估计了建设困难,

4、做到了实事求是)5、导:总路线中“一化三改造”体现了什么哲学原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一化”和“三改造”相互关联,相互促进,不可偏废)6、1949年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从思想和理论上解决了新民主义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重大问题;1953年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则已在实践上推进了这个转变。根据总路线,中央人民政府制定了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五”计划(要求学一阅读计划内容并观察图表,认识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必要性)(二)三大改造的完成1、过度:总路线是照耀新中国各项工作的灯塔,“一五”计划是具体实施“一化三改造”的蓝本。那么,在工业建设的同时,国家是怎样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

5、义改造的呢?(学生用10分钟阅读本目,教师用谈话法弄清问题,加深理解)2、农业社会主义改造(1)1953年以前新中国农业状况如何?(封建土地制度已消灭,个体小农经济大量存在)(2)为什么要改造农业?(根本原因:土地私有、分散经营,个体劳动束缚农业生产力发展,制约了工业化步伐和城市建设。直接原因:出现“粮荒”(3)如何改造的?(方针:积极发展,稳步前进;原则:自愿互利;方法:典型示范,逐步推广;步骤: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释:初级:土地入股,统一经营;高级: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3、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教师略提,与农业步骤大体一致即可)4、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

6、改造(重点和难点)(1)回顾:新中国政府对私人资本主义曾采取过哪些政策和措施?(保护私营工商业的合法经营;通过“五反”打击不法资本家;合理调整工商业,使其有计划发展)(2)对资本主义工商业为什么不采取如同对官僚资资本企业那样没收的政策,而是赎买呢?(原因: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具有一定先进性,实行改造有利于发挥其积极作用;民族资本主义在历史上是先进生产力代表,其实业救国实践有益于民族经济的振兴;民族资产阶级是民主革命的动力之一,为中国地命作出过贡献;民族资本阶级原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拥护党的领导)(3)赎买政策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重要创举,其步骤是从实行初级国家资本主义到实行高级国家资本主义再

7、到全行业公私合营。教师指导学生看图:被誉为“红色资本家”的上海纺织业巨头荣毅仁第一个把荣氏纺织企业捐献给了国家。(4)导:三大改造的实质是用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私有制,是采取和平手段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取代旧的生产关系的革命。(5)观察“1956年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成分的比较”。反映了什么现象?如何认识这一现象?(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绝对优势,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但单一的公有制形式,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从长远看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三)经济建设计划的超额完成1、学生阅读本目,按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三方面归纳建设成就。2、要求学生观察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思考:成就有何特点?(

8、建立了东北重工业基地;交通建设成就巨大)3、分析: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工业成就突出的原因有哪些?过渡时期总路线和一五计划制订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要求加强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党选派大批优秀干部领导、参加工业建设。经过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工人积极性空前高涨,热火朝天地开展劳动竞赛和技术革新运动广大农村和各行各业大力支援工业建设。科技人员的努力奋斗。苏联的援助。(四)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诞生1、要求学生联系政治常识回答,现行我国社会主义根本制度是什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003年国家修改宪法,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是什么时候制定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何时确立的呢?2、学生阅读本目,教师指导学生把握:宪法的内容;宪法制定的意义;政协职能的变化;(小字)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政协代行人大职权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人民政权巩固社会主义宪法制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民经济恢复发展一化三改造建设成就总路线一五计划上层建筑五、教学小结经济基础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