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一片爱的天地.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8310698 上传时间:2023-08-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给学生一片爱的天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给学生一片爱的天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给学生一片爱的天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给学生一片爱的天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给学生一片爱的天地.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给学生一片爱的天地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们的任务不仅仅是教书,更主要的是育人。怎样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已成为当前教育工作的一件大事。搞好德育工作是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每位班主任的“重头戏”。我相信,只要我们大家用火的热情,慈母般的爱心去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与学生融洽相起,拉进师生间和谐、友善的距离,我们就能完成“教书育人”的光荣使命。在班级管理中,我用这样的标准要求自己,也在用自己的行动去证明着。一、给宽容 日本教育家池田大佐说过:“伸出充满热爱的双手,这就是英才教育。爱,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反之,则可能泯灭学生的天才。 去年,我接的那个班,由于基础差,学生的自理能

2、力较弱,班级纪律涣散,看到这种情形,我心急如焚,当即决定来个“新官上任三把火”。认为“严师必然出高徒”,于是,我便找出几个差生的典型,抓住他们的一些小缺点大做文章,想来个“杀一儆百”。一番声色俱厉之后,全班同学个个静静的看着我,我还沾沾自喜,以为大功告成了呢。殊不知,我的呵斥拉远了我与他们的距离,表面上的顺从与实质上的真正转变差距甚远,对此,我一筹莫展。一切的改变都缘于一幅画。一次,我因病住进了医院,躺在病床上的我并没有因不用再为学生们层出不穷的过错大伤脑筋而感到轻松,反而极其牵挂他们,担心他们上课纪律的好坏、卫生做得怎样等等。我多想看到那些天真灿烂的笑脸啊!未曾想,下午输完液,回到学校,几个

3、同学出现在我的办公室,拿出利用课余时间精心绘制的一幅画:画的正面六十颗红红的心,背面则是一句句真诚的祝福语。一下子,我的眼睛湿润了。孩子们又说:“老师,你不用担心我们,这几天大家可乖了,大家都盼望着你早点回来呢!”霎时,我突然明白了,我差点就失去一群多么可爱的孩子们呀。他们能如此宽容的对待我的严厉,我为什么就不能对孩子们的过错多点宽容呢?自那以后,我就试着换一种态度去对待犯错的学生,我发现宽容比对学生严加斥责更为有效。我们班上有一位叫季晓伟的学生,平时表现较差,上课经常玩东西,不能专心听课,有一天上课,他趁我在黑板写字时,悄悄拿出图画本在画画,当我转过身时,他马上装出一幅认真的样子。当时,我当

4、作没看见,继续上课。下课时,我轻轻走到他身边,对他说:“晓伟同学,你画的画可真漂亮呀,让我看看吧。”他意识到刚才上课“不务正业”的错误,耷拉着小脑袋,准备接受批评。可我没批评他,继续说:“国庆节快要到了,老师要出墙报,你的画技不错,你能画几幅画给老师用来出墙报吗?”开始他以为我在开玩笑,但当他看到我认真地样子时,欣然地接受了。几天后,他认真的画了几幅不错的画交给我。当我把这几幅画在国庆报栏上展出时,同学们都啧啧称赞,晓伟同学也乐滋滋的。从那以后,晓伟一改过去上课“不务正业”的坏毛病,学习成绩也慢慢跟上了。“犯错是凡人,宽恕乃神明。”人非圣人,岂能无过?渐渐的,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让孩子们感受到爱

5、与关怀,教育便成功了一半。二、给尊重 当母亲抱起啼哭不止的婴儿时,哭声便会嘎然而止,这是潜意识中希望得到母爱。学生也这样,他们也希望得到老师的尊重。教师的态度和蔼可亲,大方自然,才有利于学生和你接近,才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才能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这才是学生喜欢老师的前提,才会爱屋及乌,喜欢你所教的学科的前提。有一句名言叫:蹲下来看孩子。教师要蹲下来和学生保持一样的高度,用学生的眼光看问题,看世界,这样才能真正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也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教师才能用心去主动创造更充裕的时间和空间来了解、剖析、关爱学生,为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教育的平等不只是学生之间的平等,更重要是教师与学生间的平等

6、。在课堂教学中,老师真正走到学生中,营造一种和学生“等高”的平等气氛,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里,率真的袒露他的一切,这就是因材施教的基础。“亲其师,信其道”。在此基础上,教师深入钻研教材,掌握教材内容,选择恰当的教法,课堂上只要想学生所想,站到学生的角度去考虑如何学习,这样,才能把你和教材融为一体,这样才能上好课,管好班。 我班有一个男生,性格内向,他有一种自卑心理,使他远离集体,怎么改变他的这种状况呢?我特意安排了一个乖巧的女孩子坐在他的身边,交待她凡事都尽量让着他。没想到,第二天,那个女孩子就哭着来到我的身边,说他经常欺负她,我就把那个男孩子找来,问他为什么这样?没想到他鼻子轻轻一哼,嘟嚷着说

7、:“我才不要你们的可怜。”我一愣,恍然大悟,他需要的的确不是形式上的爱,而是一种出自内心的尊重,这样才会让他发现自己的优点,逐渐消除自卑心理。于是我就暗自注意并观察他,有一次,班上的粉笔擦散了,许多同学就拿一团布擦黑板,只有他默默地找来胶水,一圈一圈细心地缠好、粘好,我当场大大地表扬了他一番,他第一次羞红了脸,从此,同学们更主动地邀请他一块儿玩,他也不再拒绝了。三、给方法 过去,在班级管理上,对于干部的帮助采取“看、管、跟”,后来转变为“教、扶、放”,即先教小干部“走路”,再“扶着走”,最后,放手让他们自己走,班上独生子女多,“小皇帝”们在学校不知道为别人服务。在班级管理方法上,我以培养学生的

8、主人翁精神为主线,让每一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班上事务多而细,我给每一个学生都封个“官”,落实到人,比如说,窗官、灯官、抽屉检查官。职务没有高低之分,人尽其职,学生明白了自己的职务所在,也明白了每一个人都是班上不可缺少的一分子,可能一个人有闪失,就给班级抹黑。例如:灯官忘了关灯,被学校值日生发现就要被扣掉30分,在一定程度上,这为良好的班风班貌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增强了班级凝聚力,每一个人都在积极地为班级、为老师、为同学服务。这样一来,班上的事情“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日渐一日,整个班级发生了改变,每个学生在处理事务各方面的能力上也都有了质的飞跃。 除了全方位的发展每个学生的能力之

9、外,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还注意培养班级骨干,比如说,班长、生活委员、劳动委员、组长。在班级工作中,实行层级管理,设立了“评分制”,以小组为单位,组长根据制定的“十优”项目,比如说,桌椅摆放,课堂纪律,作业情况等,组长根据组员的表现,每天给组员评分,每周统计一次,上交班长,班长给组长评定每周表现,根据这些量化评比,班上的红花栏就有了先进和后进之分,这一竞争机制,激发了学生争当先进的积极性。 从小教给学生工作方法,培养他们独立工作的本领,既有利于形成孩子们的自主能力,也为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了有益的基础,这得到了家长们的好评,都说看到了孩子们以前看不到的好现象,觉得自己的孩子在家除了会做自己力

10、所能及的事情,还懂得怎样去关心人,照顾人。如我班生活委员兼组长焦姗同学在学校要负责班上的粉笔,还要管理、协调组员工作,每次工作都不用老师操心,能有条不紊的做好。在家表现也进步多了,能照顾好弟弟,安顿弟弟休息。在妈妈生日时,用自己积攒的压岁钱为妈妈买礼物。周日休息时,自觉帮爷爷奶奶干家务活。四、给“镜子” 教师在教育学生的同时,还要成为学生的表率。我认为在教师的各种榜样中,教师的人格力量是最重要的,它仿佛是一面镜子,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作用,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起着直接的示范和导向作用。我给班级制定了各种不同类型的管理制度,我要求学生遵守,我首先第一个遵守,每天早上我

11、都第一个到班,安排好学生的值日和晨读工作,学生一到校就有任务可干,不会茫然的无所事事。每天下午放学,我都会陪着学生值日、打扫卫生,我会用行动告诉学生什么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不正确的。学生在我的影响下,不管是纪律,还是卫生都是学校的模范班级,同时,我还利用业余时间积极进修本科。每当我要考试的时候,学生都会问:“老师,你还用学习吗?”我都会告诉学生,“人的一生就是要不断的学习,这样才能满足你的工作需要。”学生都似懂非懂的点点头,虽然他们不是很利己,但我知道我将会在他们心里种下一颗“学习”的种子。因为他们看到的是爱学习的老师。“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总之,教育是一门科学,需要以理服人,它更是一门艺术,需要以情感人,学生需要教师慈祥温和的笑容,文雅亲切的话语,善解人意的目光。教师只要给学生以情感、道理和方法,就会为他们营造一片爱的天地,就会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只要心中有爱,荒漠也会变绿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