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2)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8308068 上传时间:2023-09-0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2)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2)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目标:1、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2、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3、结合自身学习实际,积极争取做一名注重实践、有开拓精神的人。教学重点:1、理解作者观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教学难点: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正确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教学过程及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课文前几天,我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四川省的一名女高中生今年以比较高的分数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物理专业。入学后,她的高超的计算能力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交口称赞。可是,她做实验的能力非常差,一连三周下来,她竟未能

2、完整地做好一个实验,这又使她的老师大为恼火。这是一个典型的高分低能的例子,造成这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丁肇中先生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篇文章,或许,我们能从中找到答案。二、作者简介。 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生于密执安州的安阿伯。196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69年后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J粒子),并导致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现阶段。因此于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三、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1)生字。 肇(zh

3、o) 埋没(m) 彷徨(png hung)(2)理解词义。2、速读课文,对课文进行圈点批注,找出标示论题的语句、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承上启下的段落、各段的关键句等,本文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标题)全文分四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论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第二部分(25段):举例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弊端是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第三部分(612段):理例结合,证明真正的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精神。第四部分(第13段):强调我们要培养实验精神的重要意义。四、小结五、作业:抄写生字词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二、探讨课文1、课文论述的话题是什么?谈谈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2、作

4、者的观点是怎样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实验!3、“格物致知”在大学里早已提到,这种精神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是否得到了大力传扬?为什么?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即自然科学的实验精神。以王阳明“格”院子里的竹子为例。(事实论证)原因是: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4、实验精神(“格物致知”精神)为什么很重要?应该怎样进行实验?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你能举一些例子吗?实验的方法:(1).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

5、2).实验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5、既然实验精神如此重要,当今的中国学生是否很重视它了呢?为什么?(1).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思维而不愿动手。(2).误以为埋头读书可以应付一切,结果对实际毫无帮助。以自己的经历为例(事实论证)6、格物致知精神仅仅应用于自然科学研究吗?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都不可缺少。7、那么怎样才是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三、小结1、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2、论证结构:提出论题(1-2) 谈谈中国

6、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首先,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端。分析问题(3-12) 然后,分析科学上的实验精神的重要性。接着,指出当今的中国学生依然轻视实验精神。得出结论(13) 必须重视格物致知精神3、论证方法:举例论证 . 道理论证四、延伸拓展,开阔视野;联系实际,体验反思1、讨论:你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吗?请结合自己的经历给大家讲一讲。2、讨论:课文说:“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讨论一下,这是不是符合实际?如果是,应该怎样改进?教师总结: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就贯穿在我们日常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关键是看我们每个人头脑中究竟有无这种意识、观念。只有有了这种精神,我们的,生活才是多彩的,思维才是开阔的。江泽民主席曾说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在于创新。我们只要立足于实际,努力探索,勇于实践,大胆创新,就一定能取得成功。五、作业:完成“全品练习”和“练习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