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实习调研.docx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8307118 上传时间:2023-01-1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7.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实习调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教育实习调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教育实习调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教育实习调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教育实习调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实习调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实习调研.docx(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实习调研报告 学校:陕西师范大学 学院: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班级:09级物理姓名:马 军学号:40906010时间:2012年11月25日职中生厌学心理原因及对策初探2012年11月25日 【摘要】 我于2012年9月至11月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市职教中心实习,实习期间,我所担任临时班主任的班级是12光伏四班,我共授课的班级有11光伏一、二班,12高中光伏班,12电工1班,这几个班的学生给我的印象很深,有很多学生跟我聊天,说出了他们的迷茫和不安,向我征求意见。通过我代课的亲身经历和学生的自白,我觉得很有必要对该校的学生进行一次职中生厌学心理原因的调查。通过调查,使我对职中生的学习状况及心

2、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职中生学习心理成因,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提供了客观依据。厌学不仅是职中生的专利,在其他教育机构中也普遍存在。厌学使学生冷落学习,敌视学校,甚至仇视老师,学生一旦产生厌学情绪其后果十分严重。本文重点探讨了职中生产生厌学情绪的原因及克服厌学心理的对策。通过对其家庭问题、教育方式等方面的解析,让我们认识造成孩子厌学情绪的根源所在,只有找到了正确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彻底医治好学生的厌学心理问题。 【关键词】职中生 厌学 原因 对策 一、职中生厌学心理表现厌学是指学生在主观上对学校学习活动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和冷漠态度,并在客观上明显表现出来的行为。轻者,厌学的孩子

3、对上学不感兴趣,但迫于家庭或外界压力又不得不走进学校。在校学习状态消极,学习效率低下,人也会变得烦躁不安,多思多虑,容易发怒,注意力不能集中,甚至看什么都不顺眼,对自己和别人都感到厌烦,每天如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重者,当觉得自己无论如何再也学不进去的时候,当他觉得上学学习对他来说简直就是一种折磨的时候,他就可能会从心底产生对上学和学习的厌恶情绪,最终可能会选择退学、离家出走等极端行为。这种情况在初中高中都有,但在我们职业高级中学尤为突出。下面我们先看两个实例。本班学生马小平,男,家在农村,他平时上课迟到,两操不按时站好队,班主任说话也总是装作没有听见,过了几周,他就退学了,经过跟他谈话,他觉得

4、上职中没有用,还不如去外面或者去其他的学校。当问他当初为何来这个学校时,他说他不想来,也不知道这个学校,是父母让他来的。范修宁,初中都没有毕业,经常在上课的时候无精打采,提不起学习兴趣,作业不交,安排的任务也不完成。他自己调到焊接班去了,结果一周以后又回来了。他说上课听不懂,所以渐渐的就变得学习态度很不端正,并且屡教不改。 当然班上像这种情况的学生不是就这两位,还有几位也总是整天我行我素,对学习从不过问的。学习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沉重的负担,老师的批评、教育对他们来说基本上是无效。老师心燎火急,可他们却无动于衷。老师真的有点束手无策。多么希望他们能变勤快点呀!在他们的眼中,学习本身是一个什么样的

5、过程呢?在一些调查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约占总体学生的1/3或更多)认为学习是被动、烦恼的事。二、职中生厌学心理原因分析 这种厌学情绪在中学就较为严重,现在是更为严重。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1、严重的家庭问题。生活在一个经常发生纠纷的家庭,孩子会心事重重,而无力顾及功课。由于安全感丧失,家庭不断地激烈争吵和高度紧张气氛,使焦虑的孩子无法再对学校发生兴趣。并且在职业学校父母离异的学生很多。平时没人管,有时跟爷爷奶奶住,有时还没生活费。2、家长缺乏对孩子心理的关注。大多数孩子进入学校是以一种新鲜感走进校园的,如果此时父母对小孩的要求过低,整日忙于自己的事,而忽视了孩子入学后的心理变化,一旦孩子在学习

6、过程中遇到困难,认为学习太苦而失去了兴趣和动力,渐渐的什么都不愿干,学习成绩跟不上,久而久之情绪和情感消极,由于学习成绩跟不上,受到来至老师、家长的批评训斥和同学的鄙视,会产生消极情绪体验,这种消极情绪不断积累,严重妨碍学习,导致学无动力,把学习视为一种负担。害怕学习,惟恐失败构成对自尊心的威胁,于是对学习产生过度焦虑,从而害怕、讨厌学习。然而很多家长此刻对孩子焦虑、恐慌的心理却一无所知,缺乏和孩子的正面沟通,对孩子心理变化没有及时给予正确的疏通和引导,致使这种焦虑不安的情绪长期侵害着学生的心理,厌学心理也“自然”而生。3、部分老师的教育观念。经过与在校部分老师的交流发现,很多老师上课的时候拖

7、拖拉拉,上课铃响了才从办公室出发;有的老师觉得职中生基础差,没有必要讲授过多的知识,觉得上课很轻松;有老师在上课的时候,有部分学生不认真听讲,老师就以学生没有考上大学为由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严重的伤到了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敌视老师,对自己,对学习没有了信心。4、社会环境的影响。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家长对孩子往往只注重学习成绩的结果而忽略了对孩子的理解和关爱。当孩子的学业成绩上的表现达不到父母的要求时,父母便会不停地批评,不断地否定孩子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却不知这样会导致孩子对自己的学习行为做出不正确的归因。长期生活在这样压抑的环境下学生会更为消极对待自己的学习,从而导致厌学情绪的不断增长,

8、最后便不愿意主动地接受学习,得过且过,最终放弃自己的学业。其次,父母的榜样作用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态度。父母是学生的启蒙老师,因而,父母的学习行为与学习态度对学生的学习心理有重要的影响。如果家长对知识不重视,对本身对自身素质的提高不重视,在平时生活中也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学习的动机和学习行为,那么孩子也会遵循家长的学习态度,对学习表示轻视,没有端正的学习态度作为指导,学生就会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厌学情绪,那就更不可能有良好的学业成绩。5、缺乏自主学习意识。不知道什么是学习,以为学习是为父母,为老师。看到父母或身边社会上一些没读书而赚了大钱的人时,他们更是迷茫,觉得读不读书无所谓,也许长大后做生然会发

9、大财,这样自然就对学习没什么兴趣,极易产生厌学情绪。三、改变职中生厌学心理对策原因虽然众多,但归结起来无外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针对职业学校的学生接受能力差,基础差,懒惰,课堂上喜欢说话做小动作,非常厌学等状况,我们只要抓住其心理特征对其给予正确的分析、评价,采取积极引导的外部教育和以鼓励为主的内心唤醒教育相结合的办法,对症下药就一定能“治好”其心理顽疾。具体措施有:1、 理论策略对于中学生厌学心理的预防与矫正,理论上策略很多,但各有不同。刘玉敏认为消除厌学情绪的方法有要关心、爱护学生,树立典范;明确学习目的,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培养专业兴趣;采用“乐学法”教学。杨平提出唤醒学生心灵深处的自我向

10、上意识是治理厌学的内动力;树立新型教学观,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治理厌学的启动力;让学生感受关爱,亲其师信其道是治理厌学的助动力;积极为学生创设表现长处、发挥特长的舞台是治理厌学的支持力;学校、社会、家庭相互配合是治理厌学的凝聚力。认为解决厌学的对策有优化社会文化环境;更新教育观念,修正学校教育目标;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寓教于乐;加强学校联系,使家庭教育科学化、合理化;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心理素质。朱盘安认为厌学的对策措施包括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全面发展的人才观;教师进行成功强化;学生全面提升自我;家长正确评价孩子;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提高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李开学注意到对厌

11、学的转化方法有帮助学生树立自尊心,增强自信心,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注重教学的科学性,及时填补必要的基础知识。2、倾注爱心,与学生亲和(1)以身作则。爱是教育的真谛,爱是师德的核心,爱是教育学生的起点。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和认识的堆积。”在课堂教学工作中,教师的事业心、责任心及其人格力量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动力。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倾注满腔热情,相信每个学生都会发展成才,是对学生成长、对教育事业、家庭社会负责、对自己负责的具体体现。教师要用高尚的师德、渊博的学识、良好的仪表、为人师表的形象影响和带动学生;用先进的教育思想、全新的教育理念、饱满的教育热情、严谨的

12、教学态度,营造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启迪激励的课堂环境和关爱和谐的学习氛围。(2)尊重关爱。中学生正处在人格趋向健全、心理逐步成熟的发展时期,尊重和关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乐学、师生情感沟通的基础,教师要面向全体,善待每个学生,关爱每个学生,帮助每位学生树立成才的信念,让每个学生都产生幸福感和安全感,才能赢得所有学生的尊敬。(3)欣赏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缺点和问题属于正常现象。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工作中,要不断地向学生提出合适的期望目标,采取与学生情感接近或兼容的态度和方法,在理智闪光的同时给予感情投入,善于发现其长处并由衷地欣赏,形成和谐的情感基调;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不

13、能一味地指责或当众训斥,少一点审查责备的目光,多一些欣赏鼓励的热情,从思路方法、兴趣态度等方面寻求闪光点给予肯定,使学生每次学习都有充足的信心和愉悦,帮助他们在学习中取得进步,在成功或失败的体验中不断努力3、激发学习动机学生都有学好的动机,教师要发掘教材思想性素材,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学习责任与国家建设的使命是紧密结合的,要帮助学生将个人目标同学习目标结合起来,唤醒学习的内部动因,强化其内驱力,增强其自制力,提高学习自觉性,让学生在不同的时期有所发展、在不同的领域有所提高。这样学生认为学习有必要、感兴趣时,便会积极主动且心情愉快地去对待,而不是只当成一种沉重的负担。4、全面评价,给学生激励 新课

14、程倡导发展性评价学校要积极应对新课改,关注学生个体发展的处境和需要,创设宽松民主的教学环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降低考试频率,实施发展性综合评价,克服为教育而教育、教育为升学的不良思想,改变考试是获取分数的唯一来源的现状。要通过评价制度的改革,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价值。()相信学生人人是才。评价是调动学生主体性的有效机制。传统教学没有正确认识教学评价的作用,把教学评价本身当作目的与终结。实际上,每个学生都有可资发展的潜力,只是表现的领域不同而已。教师不能以传统的文化课成绩为唯一的标准尺度去评价学生,要对学生的不同见解留有空间,要确信学生“人人是才”,绝

15、不用一把尺子去度量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发展速度,要在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终极关怀的参照下,从不同视角和层面看待每个学生,促进个性质量的形成与发展,促进学生某一领域的优秀质量向其它领域迁移。(2)激励学生天天向上。学生是一张未成形的作品,他的学习潜能正处在不断被认识、被开发、被提升的地位。“当学生知道自己所取得的成绩将会以一种适当的方式来评价时,学生的学习动机将会维持在一个很高的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环境的变化、心理的逐步成熟,“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绝不仅仅是一个美好的期望。不少学校借鉴西方采用“成长记录袋”,由学生、教师乃至家长共同收集并对学生做出相应评价,充分肯定学生一次次、一步步、一天天的进

16、步过程、努力程度、反省能力,鼓励式地描绘出其最终发展水平,将给学生以莫大的激励和鞭策。(3)引导学生个个成功。考试作为教学评价的一种手段,实质是收集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的信息,对教学效果做出价值判断。考试应从多形式进行,可制定弹性的水平测试卷,实行模糊等级考试,把单一的分数制变为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考察与考核,从各个层面对学生的成绩、成果、成就给予肯定和赞扬,让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和欣喜。总之,中学生厌学是普遍存在而且十分复杂的一种社会现象,涉及到家庭、社会、学校及学生等多个方面;课堂上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互动与交流只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教育工作者进行深入细致的探讨研究,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关注,更需要中学生本人的自信自强与不懈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