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老师不会放弃你.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8306789 上传时间:2023-11-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孩子老师不会放弃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孩子老师不会放弃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孩子老师不会放弃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孩子老师不会放弃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孩子老师不会放弃你.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孩子,老师不会放弃你 李镇西老师在爱心与教育这本书中曾写道:“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那么这颗心的最大空间留给的往往是那些家庭情况特殊,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有待进一步培养的孩子们。秦铭敬就是我班的“宝贝”级的人物之一,接手这个班的第一天,我便“领教”了他的能耐,一堂课40分钟的时间他运用的非常充分:一会儿扮作听课状,一会儿折腾文具盒,一会儿又和削笔器交上了劲儿,此时,凳子似乎又不合心意,小屁股坐在上面已经有些不安生了伴随着美妙的下课铃声,老师和同学们互道“再见”刚结束,他便飞奔出教室。“唉,这又是一个不省心的孩子!”我在心中暗下结论。果不其然,经过多方面了解,

2、知道他从小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爸爸妈妈年轻爱玩(爸爸现在只有26岁),老人的娇惯,父母的不尽其责,养成了他“为所欲为”的性格。这样的成长环境,要想使这个懵懂无知的孩子有所转变,只能使用心理战术,用教育的明灯指引孩子前进的道路。针对他逆反性特别强的特征,我改用“怀柔”战术,“感人心者,先莫乎情。”抓住他上课时的点滴精彩表现,及时给予表扬,能写出一个较为工整的生字,画一颗五角星给予肯定,能流利的读完一段文字,称之为“小小播音员”,渐渐地,他上课专注听讲的时间越来越长,我便评他为“进步之星”。慢慢地,课间他会主动到我跟前凑一凑,跟我讲一讲他身边的小趣事,甚至表露出想帮老师干活的愿望,看着他一点一滴

3、的改变,我喜上心头。可就在教育初显成效时,一场车祸降临在孩子的身上,家访时,看到他强忍着疼痛,试图坐起来和我说话时,我感动的眼泪直在眼里打转,他却安慰我说:“牛老师,比昨天晚上好多了,星期一我就能去班上课了。”孩子的奶奶在一旁插话道:“我们秦铭敬今天早上躺在被窝里还给我背课文呢!”看看现在病床上的他,想想一年前刚接这个班时他的表现,我明白:孩子在爱的感召下进步了,作为老师,我已经向教育的成功迈出了一大步。由于病情较为严重,孩子不得已卧床休息,一周后,只能由爷爷奶奶背着他来学校上课,以前课间在班里呆不住的他,现在只能稳坐位置上了,可我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以前特爱上厕所的他,现在竟然一上午、一下午

4、的不去厕所。问其原因,他吞吞吐吐地说:“我害怕麻烦老师和同学们,就不敢喝水。”以前那么顽皮的一个孩子,现在却学会为别人着想了,怎能不让人感到欣喜呢?我何不以此为契机,继续对孩子进行教育呢?每天放学后,除了对他进行正常的功课补习以外,同时渗透德育方面的熏陶,给他讲成长、成才方面的道理。他也变得越来越认真了,家庭作业不仅能够按时完成,而且字体工整、错题量少,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期末考试竟然考了100.5分。正是由“情”出发,顽皮的孩子从老师那儿感受到了一种期待、一种力量,从而转换成学习的内在动力。暑期开始后,为了能使孩子的好习惯能够坚持,我们两个制定了“师生协定”,计划好他的暑假生活,力图做到

5、劳逸相结合:一定量的暑假作业+课外阅读+适当安全的户外活动,尽量少看电视、少玩电脑。如果坚持的好,老师在家访本上画一个星号,攒够十颗星,换一面小红旗,五面小红旗换一个神秘礼物。刚放假的几天,孩子借着新奇劲儿,根据他奶奶的描述,表现得较好,每天还催着奶奶给我发短信来汇报他的情况,可是没过多久,他的爸爸妈妈一接走,孩子的生活规律被打乱了,他也很少和我联系反馈情况了。此时的我越发感觉到家庭这方面对孩子的影响是多么大,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其实就是孩子的“榜样”,有内涵、懂教育的家长,能培养出“小绅士”、“小淑女”,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思考着孩子的教育问题。而那些把教育看成是学校事情的家长

6、,没有一种对孩子负责任的态度,想培养一个成功的孩子是困难的。临近开学,孩子又回到爷爷奶奶的身旁了,当我们再此联系上的时候,我获悉很多学习任务他并没有完成,最近几天正在家里“恶补”,虽然有些生气,但我不能放弃,电话里的我在指出他不足的同时,还是想方设法地为他“打气”,希望他再接再厉,在假期的最后一段时间在奶奶的帮助下调整好自己的学习状态,开学时向老师交一份较为完整的答卷。我深知,每位孩子和老师相识是一种缘分,我们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不能轻言放弃的,教育的成功只是一种结果,其中包含着艰难和酸辛,付出努力的过程也只有自己才能体会,但为了他们将来能活得更加精彩,暂时的“反复“又算得了什么,艰辛、苦楚我们可以深埋在内心,只等待将来能和孩子们一起分享成功的甜蜜。此时,我想告诉每一位孩子:老师不会放弃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