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现状与原因的分析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8304438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课程现状与原因的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幼儿园课程现状与原因的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幼儿园课程现状与原因的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幼儿园课程现状与原因的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幼儿园课程现状与原因的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幼儿园课程现状与原因的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课程现状与原因的分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园课程现状与原因的分析中国幼儿园开始建立在20世纪初,幼儿园教育主要照搬外国的教育模式。从教育内容、方法、到设施和玩具都是仿效西方和日本。那么中国当前的幼儿园课程是什么现状呢?我认为当前幼儿园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1、教师对幼儿园课程的理解不够深入。现在中国的幼儿教师的知识结构层次大多数都是中师或幼师毕业,他们在学校进行的是技能技巧的训练,对理论层面的理解不够深入,有的幼儿园有时会请些专家来讲座,但部分教师还是觉得专家的讲座有点晦涩难懂,这就是教师理论基础薄弱的原因。由于教师的理论基础薄弱,因此对幼儿园课程的理解也不够深入,这是中国当前幼儿园存在着的重要问题。2、教师在实践活动时是“以孩子

2、为中心”还是“以教师为中心”,这点分不清楚。虽然我们的口号是以“幼儿为中心”,但是在进行课程实践时,过于强调以“幼儿为中心”会使孩子无法无天。就拿我们的常规教育来说,对孩子进行常规训练是无视孩子主动性的表现,把孩子的行为举止禁锢在一些规则中。可是,对于广大的教师来说,常规教育很重要,幼儿可以通过常规教育的训练有一定的规则意识,这样就会避免在组织活动时的混乱。其实,常规教育对我们的幼儿园活动的开展是十分必要的,如果没有常规教育的开展,幼儿就会没有规则意识,这对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会造成一定的影响。3、片面追求知识技能。当前的幼儿园为了招生,幼儿家长也要满足虚荣心,都热衷于进行幼儿培优。幼儿教育存在着

3、急功近利的心态,无论是智能开发也好,好事艺术培养也罢,都是片面追求知识技能的培养,追求立竿见影的教育效果,甚至以识字、数数、背古诗、唱歌、跳舞等看得见、摸得着的显性行为作为考评幼儿教育成效的唯一指标。4、忽视学习品质培养。正因为幼儿教育普遍存在着急功近利的心态,片面追求知识技能的培养,因此忽视了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学习品质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培养的,需要长期坚持、反复强化,建立稳固的动力定型,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自动化,即“习惯成自然”。这是一种由内而发的驱动力,是孩子学习成长的内在动力源泉。 在世界全球化、一体化的今天,我国幼儿园的课程改革呈现一种对现有的课程进行反思,对一些主流的教育观念进行质

4、疑,并崇尚多元性和差异性的思维方式,幼儿园课程呈多元化趋向、保育和教育相整合、课程标准化、课程全纳化、课程个性化、课程科技化和信息化。幼儿园课程多元化现状的体现为以下内容:1、课程理论基础多元化。 受当前社会全球化、信息化的影响,我国幼儿园课程的理论基础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对前苏联教育相关理论的“独尊”发展到现在“百花齐放”的趋势。就20世纪80年代以来,除一些基本思潮如新科学观、新知识观、终身教育理念、以人为本理念等对我国幼儿园课程产生深远影响之外,一些著名的社会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的思想对我国幼儿园课程乃至幼儿园教育的影响更加深刻。 2、课程模式多元化。目前我国幼儿园课程模式主要形态有

5、分科课程、主题综合课程、五大领域课程、主题网络课程以及区域活动课程等。各地的园所在课程模式的采用上一般会各种模式并存,同时根据幼儿园教育条件、特色以及其他具体情况有所偏重。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幼儿教育工作者在幼儿园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借鉴了许多国外有关的课程理论与实践经验,并在课程本土化上做了很多有意义的工作。在中国引起广泛关注的外国课程模式或理论包括瑞吉欧方案教学模式、以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为基础的高瞻课程、以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为基础的光谱方案、蒙台梭利教育教学法等。 3、课程价值取向多元化。当前我国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呈现多元整合的趋势,概括而言有三种,即知识本位的价值取向,重系统知识的

6、学习,强调为未来生活做准备;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重课程与外部因素的互动;人本位的价值取向,认为应从幼儿的兴趣、需要出发安排课程,并把课程作为发展人的个性的基本手段。 4、课程教材选择多元化。与我国的义务阶段教育不同,当前我国幼儿园课程没有法定的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各幼儿园及教师主要从幼儿园自身的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各种可以利用的资源来构建课程,所以各幼儿园课程的相关教材各不相同。多数幼儿园的课程教材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公开发行的较权威的幼儿园课程的有关教材;地方或区本教材、园本课程、网络资源及其他资源等。这使得教师在设计和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时可以充分根据幼儿的特点和发展水平,灵活选择适当的教材,充

7、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更好地促进幼儿和谐并富有个性地发展。根据当前幼儿园课程的现状,了解幼儿园课程的发展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我认为幼儿园课程的发展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1、历史原因,在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中,幼儿园课程的改革主要有3次,分别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50年代和80年代至今。这些改革对我国的幼儿园课程的发展有深刻的影响,一些教育思想还受到教育家的实践和运用,同时改革留下来的问题也影响着课程的发展。2、社会原因,经济、政治和文化、幼儿园的课程(文化)传统和幼儿教师的素质、也影响着幼儿园课程的发展。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必然会带来教育发展的不平衡,而幼儿园课程的发展也必

8、然会受到影响。幼儿园课程不仅受制于政治,也作用和服务于政治,因为,作为培养人得一个载体,幼儿园课程的目的之一就是为政治服务。在当今社会文化呈现多样化,因此在设计、编制和实施幼儿园课程时,既要立足于自身文化的传承,又要吸取其他文化中存在的精髓。任何幼儿园都会存在课程方面的(文化)传统,如课程结构、课程方法、课程理念等。这些课程领域的文化要素会制约着教师的课程实践。如,以学科课程为主的幼儿园多强调目标导向,体现的是忠实取向。而以主题、方案为主的幼儿园多强调教师与幼儿的创造,体现的是创生取向。在幼儿园的园本教研中,教师之间的氛围传统如果是相互攻讦,或者言不由衷,是不利于适应者进行课程的调整的。特别是

9、在忠实取向背景下,强调对传统的尊重、对权威的顺从等,是不利于教师对既有课程计划、方法的变动与革新的。相反,开放的、民主的氛围更有利于教师进行反思,进行适应性的课程调整,继而超越现有课程计划。3、哲学依据,国内外的各种儿童发展和教育理论,比如蒙台梭利、杜威、皮亚杰的思想广泛传播,对我国的幼儿园课程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也为我国幼儿园课程的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实用主义、逻辑实证主义、日常语言分析和批判理论等哲学流派,它们也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幼儿园课程的发展。因为哲学作为幼儿园课程的基础,为课程提供有关知识的来源、知识的性质、知识的类别、认识过程以及知识的价值取向等方面的理性认识,所有这一切,对

10、于幼儿园课程的理论和实践,特别是对幼儿园课程的价值取向的判断、幼儿园课程设计模式的确定、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和选择等都会起到直接的指导作用。4、心理学原因,在幼儿园课程编制的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对个体儿童的发展和学习过程的本质等问题的思考,由是,心理学对幼儿园课程的影响自然不言而喻。而对幼儿园课程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心理学流派主要是认知心理学、成熟理论、行为主义心理学和心理动力理论等。作为幼儿园课程基础之一的心理学,为课程的设计、编制和实施停工了儿童心理学发展的原因和规律,以及儿童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过程等方面的有关信息,幼儿园课程的理论以及整个幼儿园课程的设计、编制和实施过程都与这些信息有关,因此,幼儿园课程的发展也受到心理学因素的影响。 了解了当前幼儿园课程的现状和影响因素后,我认识到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为(1)幼儿园课程管理多元化、自主化 (2)幼儿园课程改革更多地将立足点放在儿童一边 (3)0-6岁学龄前儿童教育课程一体化 (4)幼儿园课程与社区教育和服务相融合 (5)重视教师职业水平的提高。(6)关注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7)在强调课程有效的前提下幼儿园课程走向平衡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