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敬畏自然3.docx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8301876 上传时间:2024-03-0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4.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1 敬畏自然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11 敬畏自然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11 敬畏自然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11 敬畏自然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11 敬畏自然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 敬畏自然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 敬畏自然3.docx(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敬畏自然教学设计合肥六十三中 高明一、 教学目标:1、深度理解敬畏自然一文中作者所提出的观点,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2、品味文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和段落,通过讲读结合的教学方式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3、了解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关系,增进学生对自然的认识,树立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科学的理性精神与人文关怀。二、教学重点:1、辨证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看作者是如何得出“敬畏自然”这一观点的。2、了解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关系,增进学生对自然的认识,树立环保意识。三、教学难点:1、理解“为什么要敬畏自然”的内涵。2、品味文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和段落,引导学生对于“敬畏”两字的思考。 四、教学设备 多媒体教学、录播

2、教室五、教学过程一、导入 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一篇议论性散文敬畏自然。新中国成立初期,大屏幕上的这些句子就像是现在的流行歌曲一样,人人都会吟诵。请同学们齐读!读的很整齐。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些句子像不像口号?我们读口号的时候声音要洪亮,请再读一遍。这一遍读出了气势。古人有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两遍的朗读,我们来尝试的说一说这些句子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怎样的关系。【设计理念】旨在引导学生从教师所罗列出的句子中明确新中国初期人们对于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片面化解读,认为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是真理。正如同学们所说的,在那个年代,人是万物之灵、人定胜天被认为是真理,人们相信自然可以被改造、被征服。自此,新中国开

3、始了轰轰烈烈的大建设。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屏显:新中国成立初期进行建设的组图。) 面对此情此景,有一位学者发出了不同的声音,他就是严春友,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文章,去听一听他说了些什么?二、 读课文、明观点请同学们齐读文章的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思考,面对人类想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这一想法,作者是如何看待的?教师引导学生筛选出关键词语:天真幼稚、不自量力。在作者看来,人类想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这些想法都是天真幼稚的、不自量力的。那么作者是如何看待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呢?明确作者观点:敬畏自然。作者的观点也就是我们文章的题目,其实,文章的最后一个自然段,作者也明确的强调了这一观点,请同学们齐读,注

4、意,读到能表明作者观点的句子或词语请重读。原来,在作者看来,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那么,我们为什么要敬畏自然呢?如何去理解敬畏这两个字的含义呢?三、 深解读,重探究请一位同学根据自己的理解为我们解读一下“敬畏”一词如何理解?(引导学生说出尊敬、敬重、敬仰、畏惧、害怕等理解。)我们先来解读“畏”。顾名思义,畏,畏惧;害怕。问题来了,面对大自然我们因何生畏?(学生最容易想到的答案是大自然的力量太强大了,人类在一些自然灾害面前无法干预和组织,只能接受。这一环节,教师可以让学生列举出一些实例,去体会自然力量的强大。)(预设生成:人类滥砍滥伐致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日益严重。大气污染致全球变暖。这一切

5、都说明了人类破坏自然的行为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你还能列举出哪些人类破坏自然,自然惩罚人类的例子吗?)【设计理念】文章的阅读难度比较大,如若让学生直接去谈敬畏自然的原因,没有切入点,学生可能没有办法进行深度思考。教师应该着手降低问题的难度,分层剖析作者的观点,找准依据。过渡:同学们的想法和作者不谋而合,请同学们齐读文章的第三自然段。人类发明种种工具的目的是什么?挖掘各种矿物质对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但是人类没有注意到这些矿物质都是不可再生资源,挖完了就没有了。所以作者发出感慨这些人类挖掘的矿坑是人类自掘得陷阱啊!请全班男生用愤怒的语气朗读。请全班女生用无奈的语气朗读。请同学们

6、根据屏幕中给出的示例创设出一句话朗读。(教师引导学生现场仿句,通过出示示例,指导学生完成。2分钟后教师让学生展示完成的作品。) 同学们完成的很棒,老师也仿写了一些句子,大家边读边感受,自然被破坏后,自然对我们无情的惩罚。(配乐朗读) 试想一下,如果这些句子都变成了现实,你们害怕吗?畏惧吗?所以敬畏自然我们首先要学会保护自然!文章第七段,作者向我们发出呼吁,敬畏自然就要爱护自然,爱护自然就是爱护我们人类本身。 总结:通过刚才的解读,相信同学们对于“畏”有了深刻的理解。我们再来说说“敬”。敬:敬仰;敬重。我们面对何种事物会萌生出敬仰之情?(学生可能会说出的答案:伟大的、神圣的事物)老师给大家一些引

7、导:革命志士值得我们敬重吗?因为他们用鲜血创造了新中国;老师值得我们敬重吗?因为他们用汗水塑造了一批批人才;大自然值得我们敬重吗?因为它用它的智慧创造了世间万物。请全班男生齐读文章第五段,女生做朗读指导。大屏幕出示朗读要求:把握节奏、语气和重读。【设计理念】旨在朗读中让学生去感受大自然的智慧,去体会作者对于大自然智慧的敬仰之情。四、 品字词,挖主旨 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个耐人寻味的句子。屏显:看着人类这种狂妄的表现,大自然一定会窃笑就像母亲面对无知的孩子那样的笑。教师通过肢体语言让学生理解狂妄的含义,让学生说出最真实的感受。同时引导学生思考窃笑一词的语体色彩,解读破折号后面的句子含义。让学生明确自

8、然母亲面对人类狂妄行为时的宽容和仁慈。教师总结:人类的狂妄行为自然母亲给予了高度的宽容和仁慈,这让我们怎能不心生敬畏之情;但是这种仁慈不是毫无节制的,面对人类超出限度的行为,自然母亲会生气会发怒,大自然会无情的惩罚我们人类,面对这种景象,我们又怎能不心生畏惧之情呢?过渡:其实早在古代,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一个哲学问题就被广泛的讨论、研究。我们来看一下两则材料:屏显:我们都是幸存者、驳人类要敬畏自然五、 重延伸、说观点依据材料引导学生归纳三种观点:敬畏自然、顺应自然、征服自然。(这一环节旨在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做到有理有据即可,鼓励学生在这些观点的基础上得出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辩证的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六、 板书设计: 观点:人应该要敬畏自然敬:敬重、敬仰畏:畏惧、害怕敬畏自然就是保护自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