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题库天津中医药大学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8300528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63.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匮要略题库天津中医药大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金匮要略题库天津中医药大学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金匮要略题库天津中医药大学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金匮要略题库天津中医药大学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金匮要略题库天津中医药大学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匮要略题库天津中医药大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匮要略题库天津中医药大学(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匮要略选读练习题库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综合练习一、名词解释1五常 2.风气 3.元真 4.客气邪风5.疢难 6 .导引7. 吐纳 8.膏摩 9.未至而至 10.阳病 11.阴病 12.五劳13.七伤 14.六极 15.谷饪 16.五邪 17.厥阳 18.卒厥19.脉脱 20.四季脾王 21.痼疾 22.卒病二、填空题1. 若,。客气邪风,中人多死。2. 病人脉浮者在前,浮者在后,腰痛背强不能行,必短气而极也。3寸脉沉大而滑,沉则为实,滑则为气,实气相搏,血气,此为卒厥。4. 师曰:夫治未病者,。5. 夫肝之病,补用,助用 ,益用之药调之。6. 清邪,浊邪 ,大邪 ,小邪中里,谷饪之邪,从口

2、入者,宿食也。7 .师曰:病,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体疼痛者,;后身体疼痛,清便自调者,也。8. 夫病痼疾,加以卒病,当先治其,后乃治其。9. 夫诸病在脏欲攻之,当,如渴者,与猪苓汤。余皆仿此。10. 五脏病各有愈,五脏病各有所恶,各随为病。三、单项选择题1. 金匮认为杂病发病的主要因素为()A .客气邪风侵袭B.七情 C.房室竭乏D .五脏元真不足E.虫兽、金刃灾伤2. 冬至之后,“有未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不去,有至而太过”中的“至而不去”是指( )A.以得甲子,天未温和B .未得甲子,天因温和C .以得甲子,天大寒不解D .以得甲子,天温和如盛夏五、六月时E.未得甲子,天大寒不

3、解3. 金匮脏腑经络先后病中的“六微”是指()A 六种疾病B 六淫 C.六经 D 六气 E.六腑4其性散漫,中人肌表,发病常在午前的病邪是(A .风邪B .寒邪C.湿邪D .雾露之邪E.热邪5. 其性清轻上浮,易伤人上部和皮腠的病邪是()A .风邪B .湿邪C.寒邪D .雾露之邪E.热邪6. 其性紧束,常在暮时发病,多中于经络之里的病邪是()A .风邪B .寒邪C.湿邪D. 饪之邪E.雾露之邪7. 望诊见鼻头色微黑的病机是()A .虚劳 B .肝病 C.肾水反侮脾土D .瘀血 E.痰饮8. 肝病乘脾,临床上望诊常见()A .鼻头色白B .鼻头色青 C.鼻头色黄 D .鼻头色赤E.鼻头色黑9病在

4、中焦属实者的呼吸特点为(A.其吸而微数B .其吸远 C.其吸促 D .呼吸动而振振摇E.喘10.病在下焦的呼吸特点为()A.其吸而微数B .其吸远 C.呼吸动而振振摇D .息引胸中上气E.其吸促11. 病人语声寂然,喜惊呼者,属()A .头中病B .骨节间病C .心膈间病D .腹中痛 E.肝胆病12病人头中有病,闻诊可见()C .语声洪亮)D .色青脉弦E.色青脉洪D .气血通畅E.亡阴)A .语声喑喑然不彻B .语声寂然,喜惊呼D.语声啾啾然细长E.语声低微13. 春季,下列各组色脉中,何者病情最重(A .色青脉石B .色青脉毛C.色白脉毛14. 卒厥见身和、汗自出的病机为() A .表卫不

5、固 B .阳气涣散 C.阴阳离决15. 早春时,出现色白,脉毛的机理是(A.肺气郁闭 B.邪犯肺卫C.肺气虚 D .金克木E.风邪恋肺16. 病者素不应食,而反暴思之的病机是()A .邪热消谷B .脏气为邪气所改变C.胃阳渐复D .邪气渐退E.虚阳浮越17卒厥见唇口青,身冷的机理是()A .血液郁滞,阳气闭阻B .气血逆乱C .邪气闭阻,血液郁滞,阳气涣散D.阳气虚衰,阴寒内盛E.气随血脱18其性重浊,易伤人关节及下部的病邪是指()A 寒邪 B 雾露之邪C.热邪D 风邪E.湿邪19.对虚劳望诊,可见()A 色白 B 色黑C.色黄D色赤 E色青四、多项选择题1 “治未病” 的含义是()A 未病先

6、防B 早期治疗C.已病防传D 适时治疗 E.谨防误治2金匮提出疾病的预防方法有()A .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B .保持五脏元真通畅C .无犯王法,避免禽兽灾伤D.房室勿令竭乏E.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3. 金匮脏腑经络先后病提出杂病的治疗原则有()A 治未病 B 虚实异治 C 表里应分缓急D 新久宜有先后E.攻邪当随其所得4根据金匮对阳病的与阴病的分类,下列何种病属阳病()A .头痛 B .腰痛 C.肠鸣 D .脚挛急 E.啰5.金匮脏腑经络先后病篇对面部望诊指出()A .色青为痛 B .色白为亡血 C .色鲜明者为有留饮D .色黄者便难E.色赤者为热 6金匮指出“非其时色脉,皆当病”。下

7、列属非其时色脉的有()A .春季色青脉弦B.春季色白脉毛C.夏季色赤脉洪 D .秋季色白脉毛E.冬季色赤脉洪7卒厥预后佳的标志是()A唇口青 B 汗自出 C.身和 D身冷 E.无汗8金匮中指出疾病的治疗、护理方面,应根据脏腑特性而调治,以下何者符合此原则()A 肝病虚者食用辛辣B.脾病湿困用辛燥C 胃阴不足用甘寒D. 肺病气虚而食寒凉E.肾虚水泛而居温暖之处9攻在脏之邪时,遵循审因论治原则,“随其所得而攻之”的例子有()A 风寒外束,用麻黄汤B 水热互结伤阴用猪苓汤C下焦热与血互结,用桃核承气汤D 宿食下利用承气汤E. 阳明热盛用白虎汤10金匮的“五邪”不包括()A 风邪 B 寒邪 C.暑邪

8、D 湿邪 E.燥邪11根据“治未病”的理论,临床上对肝实证的治疗,除泻肝外,还可采取何种治法()A 柔肝 B 滋水涵木 C.清心 D 实脾 E.宁肺五、简答题1 1 为什么金匮认为“脉浮者在前,其病在表,脉浮者在后,其病在里” ?2. 2.简述五邪中人的特点。3. 3.试述“厥阳独行”的含义和临床意义。4. 4.什么是“心膈间病” ?其在闻诊方面有何异常表现?请简述其机理。5. 5.为什么“脉脱入脏即死,入腑即愈” ?6. 6.请简述“病者素不应食,而反暴思之,必发热”的机理。7. 7.试述“设微赤非时者死的病机与临床意义。六、论述题1试述金匮首篇以脏腑经络先后病命名的意义。2张仲景对疾病的病

9、因及发病途径有何认识?与陈无择的“三因学说”有何异同?3试述金匮对肝虚证的具体治法。4谈谈表里同病的治疗法则。5整体观念在金匮脏腑经络先后病篇中体现在哪些方面?6谈谈张仲景对疾病的预防有哪些主要观点?7试述脏腑虚实相传的基本规律,并举例说明。8请解释“卒厥”的病机与预后。9谈谈你对“夫诸病在脏,欲攻之,当随其所得而攻之”的理解,及临床如何运用?10请分析新旧同病时的治疗原则。11为什么说“在上焦者,其吸促,在下焦者,其吸远,此皆难治” ?12如何正确理解“五脏病各有所得者愈”,“各随其所不喜者为病” ?参考答案三、单项选择题1D 2C 3E 4A 5D 6B 7C 8B 9A 10 B 11B

10、 12D 13C 14 D 15 D 16B 17 C 18E 19 B四、多项选择题1 ABC 2 ABCDE 3 ABCDE 4 ABD 5 ABCD 6 BE 7 BC 8 BCE 9 BCD 10 CE 11DE五、简答题 1为什么金匮认为“脉浮者在前,其病在表,脉浮者在后,其病在里”?“脉浮者在前”指浮脉见于关前寸部。寸脉属阳主表,所以寸脉浮,病邪多在表,是正气抗邪于表的 征象,脉多浮而有力。“脉浮者在后”是指浮脉见于关后尺部。尺脉属阴主里,所以尺脉浮则病在里,多 由于肾阴不足,虚阳外浮所致,脉多浮而无力。金匮意在指出,临床诊脉要注意分部,而且辨证还应 注意结合临床症状。该条条文提出

11、“腰痛背强不能行,必短气而极”的肾虚症状,是为了说明只有脉证相 参,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2简述五邪中人的特点。五邪是指风、寒、雾、湿、饮食五种病邪,又分别称作清、浊、大、小、 谷饪之邪。五邪侵袭人体, 各有一定的规律,即“五邪中人,各有法度”之谓。风为阳邪,其性散漫,多中于午前而侵犯肌表,令人 脉浮缓;寒为阴邪,其性紧束,常在暮时中于经络之里,令人脉紧急;湿邪类水,其性重浊下流,常伤于 下而流注关节;雾露之邪轻清居上,易伤于上而犯皮腠;饮食之邪即 谷饪之邪,从口而入,易损伤脾胃, 而形成宿食。以上五邪中人的法度,体现了同气相求,以类相从之共同规律,所谓大小、表里、上下,午 暮等,都是相对而言,

12、不必拘泥。3试述“厥阳独行”的含义和临床意义。“厥阳独行”指阴气衰竭,阳失所附,有升无降,独盛于上的病机。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处于“阴平 阳秘”的状态,阴与阳相互维系,其升降保持相对平衡。如果阳盛阴竭,就会导致阴不敛阳,阳气上逆, 所谓“有阳无阴”,就形成了“厥阳独行”的病理状态。金匮论述厥阳的意义,是为了强调阴阳失去 平衡是一切疾病发生的基本病机。临床上见到的肝阳上亢而面赤、眩晕,跌仆,甚至昏不识人,即属这一 类性质的病证,如果进一步发展到阴阳离决,就会导致死亡。4什么是“心膈间病”?其在闻诊方面有何异常表现?请简述其机理。 “心膈间病”,指结胸、心痞等一类病证。这类疾病在闻诊方面有“语声喑喑

13、然不徹”之状,即语声 低微而不清彻。由于膈间为心肺所居,肺主气,司呼吸,实邪闭塞心胸,导致气道不通畅,肺气出入升降 失常,产生了语声低微而不清彻的临床症状。5为什么“脉脱入脏即死,入腑即愈”? 脉脱,指一时性的脉象乍伏不见,脉绝似脱,并非真正脉绝或脉脱,多由正邪相争,邪气阻遏正气, 脉中气血一时失去通利所致。如邪气深入难出,气血不易一时通畅,脉道运行难以恢复正常,脉乍伏不 见,提示疾病深重,所以说:“入脏即死”;若邪未深入,病位较浅,容易外泄,气血迅即通利,脉道运 行恢复正常,则预后较好,所以说:“入腑即愈”。说明病邪轻而病位浅者,易治;病邪重而病位深者, 难治。6请简述“病者素不应食,而反暴

14、思之,必发热”的机理。 所谓“素不应食”,指未病前不喜爱的食物,个体有差异。如见患病之后,突然想吃平素所不喜爱的 食物,这是“脏气为邪气改变”所致。食了平素所不喜爱的食物以后,可能反助长邪气而引起发热,应加 以注意。临床上有的患者,突然想吃平时不喜欢的食物,往往会出现发热现象,对重病人来说,可能预后 不佳。一般情况下,视为病理状态,有临床诊断意义。7试述“设微赤非时者死”的病机与临床意义。 赤为心之色,又属火热之色,此处指亡血病人,本应面色白,反见微赤,是阴虚血少,虚阳不敛而上 浮所致。“非时者”,说明既非炎热季节,又非远行急走或酒后、饭后,以及急躁暴怒时的面“微赤”, 而是病情危重的表现,预后不佳,若不及时救治,将有阳脱之虞,故曰“死”。六、论述题 1试述金匮首篇以脏腑经络先后病命名的意义。金匮一书是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来论述杂病的证治。就人体而 言,脏腑在内,经络在外,是一个整体。就疾病而言,虽然内伤杂病多自内而发,病变多在脏腑,但常因 外感“客气邪风”而来。病邪侵袭,往往先中经络,肌肤腠理,而后入脏腑,所以杂病的产生,都是脏腑 经络病理变化的反映。因此在分析杂病的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