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早期古建筑木结构区域特征(文字部分).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8297502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210.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早期古建筑木结构区域特征(文字部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山西早期古建筑木结构区域特征(文字部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山西早期古建筑木结构区域特征(文字部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山西早期古建筑木结构区域特征(文字部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山西早期古建筑木结构区域特征(文字部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早期古建筑木结构区域特征(文字部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早期古建筑木结构区域特征(文字部分).doc(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西现存元以前木结构建筑区期特征李会智文物建筑是人类文化遗产中的重要部分,包含着历代传递下来的匠作技术和政治、经济等社会信息,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文物建筑遗物比任何历史文献记载都真实明了,是历史真实铁证,是历史实物教材,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文物建筑结构体系的形成,来源于历代匠师们的技术传承及在实践中的不断总结和提炼,凝聚着劳动者的智慧,体现着民族创造性的伟大成果,这一成果又还原及指导于实践,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文物建筑能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重要的文物建筑往往形成一个民族和国家的象征,具有永恒的纪念意义和民族情感价值;人们在欣赏不同类型的文物建筑和反映其建筑载体内涵的壁画、彩塑等文物珍品时,

2、从中得到多种美的感受和创造性的启迪,具有重大的艺术价值。中国古代建筑以独特风格居于东方建筑之林,形成了东方建筑文化圈之中心。建筑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特征,反映着各民族劳动人民的创作智慧和审美观,是共性和个性统一的文化载体。故具有强烈个性的民族建筑,往往其生命力最强、影响力最大。中国古代建筑,形制多样、类型繁多、造型优美、个性强烈,其中造型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建筑结构,即建筑结构决定着建筑造型,有什么样的建筑结构就一定有与之相适应的建筑造型,故中国形制多样的传统木结构建筑结构之美,决定着其类型繁多的造型之美。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建筑风格、构造及营造手法多样化,这些多样化的地域性

3、特点,形成了不同民族和区域性建筑的特殊语言,只有掌握这些特殊性的建筑语言,才能作到科学和有效地保护及传承我们祖先留下来的独特且厚重的建筑文化遗产。山西地处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现存元以前建筑居全国之首,研究山西古建筑区域性结构特征,是整理和挖掘传统文化的一项重要工作。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科学、艺术等财富的真实创造者是社会劳动者。总结、整理民族文化遗产,就是在众多的遗产中归纳出其共性和个性规律,既具有历史意义,也具有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感召力的现实意义。考山西古代木结构建筑技术和手法特点的地域性,大体可划分为北部区域(忻州、大同、朔州)、中部区域(太原、吕梁、晋中、阳泉)、东南部区域

4、(长治、晋城)和西南部区域(临汾、运城)四个区域。而区域建筑特征的形成是由地域自然条件和历史条件以及民族文化的氛围所决定。本文主要从个性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山西境内地域风格和营造特点。一、平面柱网布列的几种形式建筑平面柱网的布列,不但反映了建筑物的平面使用功能 ,同时也反映着建筑物的空间效果、决定着建筑物主体构造形制。宋营造法式中规定有多种柱网布列,其中以严谨的对称性为主,但也规定了很多不对称的平面柱网布列。殿堂建筑中的身内单槽式柱网布列及厅堂中规定的乳栿对四、六椽栿类的柱网平面布列,即为不对称之布列。这类平面柱网布列的建筑,不但增加了平面使用功能,同时也扩大了整体建筑的内部空间。这种不对称性的柱

5、网布列,即木结构建筑中的减柱造和移柱造。1、宋营造法式中规定几种主要柱网布列平面柱网布列图,宋营造法式称地盘图。在大木作图样“殿阁地盘分槽等第”中列有四幅图样,即身内分心斗底槽、副阶周匝身内金箱斗底槽、副阶周匝身内单槽、副阶周匝身内双槽,其中身内分心斗底槽和副阶周匝身内单槽的柱网布列不完全对称,增加了不同部位的使用空间。与地盘图相应的有“草架侧样”,即建筑物横断面图,也就是说建筑物平面柱网的布列,决定着建筑物的梁架结构形制,这些“侧样”加之尽间不同的梁架结构形制,形成了庑殿式、歇山式、悬山式、硬山式不同的建筑造型。实物中唐代木建筑遗构的建筑平面的布列规整统一,为身内“分槽”系列;宋代以后多属于

6、“柱梁式”结构系列的殿堂式和厅堂式,建筑造型富于变化,平面柱网布列灵活,一种是继承唐代柱位整齐划一的规整形,一种是减柱和移柱的不规整形的布列形式。宋营造法式卷三十绘有厅堂式木构架“侧样”十八幅,即十架椽屋五幅、八架椽屋六幅、六架椽屋三幅、四架椽屋三幅,其中八架椽屋乳栿对六椽栿用三柱、六架椽屋乳栿对四椽栿用三柱、四架椽屋剳牵对三椽栿用三柱明显为减柱造的柱网布列形式。2、山西境内建筑遗物中减柱及移柱布列的四种类型实例山西境内现存元以前木结构建筑平面柱网布列灵活多样,既反映了宋营造法式中规制的布局,也反映了山西民间创意性的灵活布局,其中五台佛光寺的柱网布列,即典型而严谨对称的“金箱斗底槽”布列形式。

7、笔者通过山西境内木构建筑遗物的考察,认为山西境内减柱布列五代有之,移柱布列见于金代。大体可归纳为四个类型。1、减去前向(后向)内柱式这种不对称的平面柱网布列,遗构中较早的实例见于五代,如东南部长治市平顺县大云院大佛殿(图一),即减去了前内柱,增加了殿内前向平面使用面积及室内空间使用功能,与之相对应的构架是,四椽栿后对乳栿用三柱。现存宋代遗构中减柱造实例非常之多,中部区域太原晋祠圣母殿(宋崇宁元年1102年),是一座体量中等的木结构建筑,为扩大廊部空间,前向四老檐柱不直接落地,制成蜀柱立于剳牵之上,平面柱网布列亦显减柱造。山西现存宋、金、元各时代木结构建筑遗构中三间为多,多减去前向或后向内柱,扩

8、大使用空间。盂县普光寺现存正殿为宋代遗构,其中椽、飞之间所遗大连檐,是目前已发现木构建筑中不多见之原构实物。殿面阔三间,平面近方形,单檐九脊屋顶,平面柱网减去前内柱。重建于宋宣和四年(1122年)阳泉市关王庙正殿,面阔、进深各三间,身内三柱三梁式抬梁结构,平面正方形,减去后内柱,形成四椽栿前对乳栿用三柱的结构形制。五台佛光寺文殊殿,建于今天会十五年(1137年),面阔七间、进深四间,因处于配殿位置,殿前不设月台。其柱网布列为:前向只设内柱两根,形成了前内柱横跨中三间的大开间;后向设于明间设根内柱二根,形成了后内柱横跨次、稍、尽三间的大开间。这种内柱的布列,大大地增加了室内空间。太谷县范村镇蚍蜉

9、村贞圣寺正殿金正隆二年(公元1157年)建、西南7公里的北洸乡白城村光化寺大殿元泰定三年(1326年)重建等多座金、元遗构,平面柱网均减去前向或后向内柱的布列形式。晋东南地区现存宋、金建筑居全省之首,多三间规模。亦多为减柱式柱网布列,殿内多为三柱三梁和三柱二梁构制。以晋城清莲寺(宋)、高平开化寺(宋),凌川二仙庙(金)、吉祥寺(金),沁县普照(金)等寺内主体建筑为代表。这些遗构中很少施以移柱造。这种平面布列特征,在晋中及与晋中相临的吕梁周边数县基本相同,榆次永寿寺雨花宫(宋),文水则天庙后殿(金),汾阳上庙村太符观正殿(金)、虞城村五岳庙五岳殿(金)、见喜乡普会村禅定寺正殿(元),其中文水则天

10、庙后殿移柱减柱并用。晋西南地区以金代遗构降县太阴寺大雄宝殿为代表,该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前向内柱全部减去,使室内前厅扩大。2、前(后)向内柱左右移动山西境内木构建筑遗物移柱做法见于金代,移柱做法是在减柱造基础上发展的,主要是通过移动内柱来调整内柱间或减柱后内柱之间的尺度,从而达到最佳梁架结构的大空间建造目的。前、后向内柱左右移动的布列方式,是与减柱做法相结合的,是减柱后对室内柱子的合理调整,从而达到扩大室内前、后部使用空间的目的。这一做法多用于三间以上建筑中,有的施于前向、有的是施于后向,有的前、后同时移动。如山西北部的朔州崇福寺弥陀殿(金)、山西南部的洪洞广胜下寺后大殿(元),即具代表性。

11、崇福寺弥陀殿(图二),建于金皇统三年(1143年),面阔七间、进深四间,前设月台,室内前向设内柱四根,且中间两根反方向外移至次间中部;后向因设佛坛,其内柱对称谐调。广胜下寺后大殿,元至大二年(1309年)重建,面阔七间、进深三间,前向只设明间内柱两根,余皆减去;后向东、西各减内柱一根,且东、西次间内柱均外移半间,以扩大使用空间。3、后内柱后移这种做法实例并不多见,一般用于三到五间之殿,以吕梁地区现存的文水县南徐村则天圣母庙后殿和西南部绛县太阴寺大雄宝殿为代表。圣母庙后殿,板门背后题记,西扇为:“徐村庙门维那正升”,东扇题为:“皇统五年四月日置”。故该殿为金皇统五年(1145年)遗构无疑。殿面阔

12、三间、山檐进深三间,绛县卫庄镇张上村阴寺大雄宝殿金代遗构,殿面阔五间、山檐进深三间,殿内施以减柱与移柱结合的布列方法,减前向两根内柱,并将后两根内柱向后移一步架,扩大殿内空间(图三)。4、内柱前后、左右同时移动 这种柱网布列,是将减柱和各种移柱方法集中体现在一个建筑之中,从而实现最大可能的使用建筑室内空间的目的,一般用于体量为中小型建筑中。典型实例是山西北部繁峙县天岩村岩山寺文殊殿(图四),殿金大定七年(1167年)建,面阔五间(1498)、山檐进深三间(1189),虽五间之殿,但规模不大。殿内采取减柱与移柱相结合的做法,其柱子布列是殿内前、后向各设内柱2根,且各柱前、后移置,前内柱前后左右同

13、时移置。前向内柱向前移一步架,同时两柱反方向移半间;后向内柱向后移一步架。使殿内中心面积和空间集中扩大。 以上四种类型的平面柱网布列是山西境内主要的典型实例,这些布列特点虽无绝对的地区差别,但确有偏重,如晋东南地区现存宋、金木结构建筑多三间之殿,基本上是采取减柱造,几乎不采取移柱造的做法。相应规模及时代的建筑遗构,在中、北部地区就有所不同,其柱网布列灵活多变,将减柱、移柱并用,其创造性更强。实物中繁峙县天岩村岩山寺文殊殿的平面柱网布列,集中体现了山西境内所有的减柱和移柱的特征,是典型的减柱和移柱造教学实例。而这些建筑平面布列的特殊性决定着整体建筑构架的特殊性。二、梁架结构及建筑部件的主要特点山

14、西古代建筑在全国享有重要地位,除所遗建筑时代早、数量多以及建筑本身结构的完整性和建筑类型的多样性等因素,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就是建筑结构、用材尺度和制作手法的区域性。而区域特征的形成受地域自然条件和历史条件以及民族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山西古代木结构建筑从唐代发展到清代的历史过程,形成了明显的时代和区域性梁架结构的差异。其梁架结构技术和做法大体可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唐代,平梁之上结构及托脚的使用及结构点的技术和做法,是脊部施大叉手直接捧戗,托脚与栿头相接闭合,与栿形成协调而比例适宜的梯形状态。梁栿之间施驼峰或方木及斗栱隔架。第二阶段是五代,山西境内现存五代建筑遗构分布于晋中及晋东南。平梁之上

15、设蜀柱且立于驼峰之上,宋代普遍延续这一结构。梁栿之间结构产生了区域性的变化,中部地区梁栿之间设驼峰及纵向出跳斗栱隔承,栿头与令栱相交且梁栿不出头由托脚斜撑,托脚与栿头相接闭合,与栿形成梯形状态。东南部区域五代开始梁栿之间使用蜀柱,而西南区域梁栿之间基本施以驼峰及斗栱隔承。第三阶段是辽、宋、金代,辽袭唐、五代之传统,但不同的是于脊部设有丁华抹頦栱,托脚上移捧戗于平槫外侧,脊部普遍设有丁华抹頦栱,梁栿之间所设斗栱为完整的“十字”形制。宋代北部建筑脊部设丁华抹頦栱,中、南部不设,整体梁架结构基本上是继承五代的做法,但个别遗构脊部蜀柱脚施以合踏,宋代中期平梁之上结构发生变化,出现复合式叉手的结构技术,

16、且延续至金代初期,即下叉手结构点与五代、宋初相同,上叉手直接捧戗脊槫,金代中期复用单叉手,且叉手与脊部结构点上移至脊槫。这一时期托脚的使用及结构点的技术和做法也发生了变化,唐、五代的栿头与令栱相交且梁栿不出头由托脚斜撑,托脚与栿头相接闭合所栿形成协调的梯形状态退化,形成了随意化的托脚结构,东南部几乎不用托脚,其他地区有的托脚斜撑于槫下,有的斜撑于栿头之下,且用材规格减小。金代中部地区梁栿结构件形成了两种风格,一是继承了本地区宋代的基本做法,一是与东南部区域风格接近,梁栿之间施蜀柱并施合踏稳固。第四阶段是元代,元代梁架结构件于金代相近,但自然朴实、粗糙随意是其主流风格。(一)、唐代建筑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其政治的稳定,促进了生产力的迅猛发展,这一时期中国营建技术进入了新地高潮。山西因地理环境和位置的优势,佛教文化得以迅猛地发展,佛教各宗派的代表人物频频来往山西讲经说法,佛寺建筑也随之发展。资料记载唐代山西佛寺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