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建设反思.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8297259 上传时间:2023-11-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组建设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组建设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组建设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组建设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组建设反思.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组建设反思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石奎随着课改的逐步推进和深入,教师对合作学习的认识已经跨越理念走向行动;从盲目尝试到有序运作,从注重形式到讲求实效。如何真正让学生的行为、认知、情感参与到小组合作中来,使合作学习具有实效,是大家十分关注的问题。一、教学中我的小组建设方法:1.分组策略:要使各小组学生的平均成绩大致相同,小组间不能出现较大的差异;遵守异性效应,实行男女搭配;外向与内向互补,爱说的与不爱说的互补。2.选择组长原则:学习必须优秀、佼佼者;性格必须外向,能积极的发言者;有责任心、善组织、能管理者。3.组员分工:每个小组内设立组长、记录员、卫生员、纪监员、语、数、外代表各一名,确定

2、每个成员职责,明确每个岗位任务。如组长负责组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记录员负责记录本组的得分;卫生员负责本组的卫生;纪监员负责本小组的课堂纪律维护,及时制止上课出现的说话、嬉笑等现象,各科代表负责单科的学习及与老师的联系。同时做到定期对各类人员进行培训,使其快速融入小组,进入合作角色。4.学生角色定位:一个小组长如一个小老师,小组长学习上帮扶,纪律上管束;在交流中,原则上组员都要发言,小组长作总结;组员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学会倾听别人的述说,学会讨论与交流。5.教师的定位:在学生的合作学习中,老师应深入到学生之中,了解学生的合作进程、讨论的焦点,为下一个教学环节的安排做好充分的准备,担负起更

3、大的管理和调控的职责。二、目前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1.“旁观”现象:学生在进行合作学习时,往往有部分学生漫不经心地看着别人进行,听着别人发表意见,自己却不参与到活动中去,像一个旁观者。中等生和学困生与优生相比,缺少合作交流的机会。我通过观察发现,在学生合作交流中,优生积极思考、积极交流、积极合作,是主角;中等生观望,附和、随大流;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干脆不合作不交流,仅做观众和听众。2.“热闹”的合作交流失去了应有的效果。在学生热闹的合作交流中,教师听懂了每个学生的想法,可是,学生之间彼此相互明白了吗?事实上,在学生交流合作的过程中,有时我们的课堂是很热闹。但仔细一想,其实都是优秀学生的

4、“专利产品”。大多数学生成了“配角”,他们听得一知半解,只是顺从别人的想法,当时有点理解,但过后便忘记了。热闹的合作交流只是表面现象,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合作交流,大多数学生没有产生思维的碰撞和思想的交锋。当然就谈不上有效的合作交流了。3.学生没有进行充分的自学,就完成活动单,然后组织小组讨论、展示。大部分学生没有经过独立思考、深思熟虑,结果要么坐享其成,要么人云亦云,盲目随从。对小组内的不同见解根本无法提出真正意义的赞同或反对,也无法做到吸取有效的成分和修正自我的错误。这样的合作学习不但解决不了疑难,反而在无形中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机会,有悖于合作学习之真谛。三、今后改正的方向1.在讨

5、论之前安排足够的时间进行自学,并对自学情况进行检查,然后再安排学生交流讨论和展示。在展示前还要对展示的问题进行单独辅导,使其展示更具合理性。2.采用加分或口头表扬等方法多鼓励学困生,建立起我能行的积极欲望,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同时教育优秀生为学困生提供更多的帮助,让他们感到小组学习的成绩是他们共同努力的结果,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3.加强检查监督力度,落实每节课的知识,避免学生出现不懂装懂的情况。安排本组的小组长课后对本组成员每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检查,同时安排课代表课后对一些小组进行抽查。老师自己也抽时间对一些小组进行抽查,对抽查的结果及时进行加分和扣分。所以,只有科学分组、充分发挥学习小组长的作用,小组合作学习才可能成为教师得力的教学帮手,教学才可能活而不乱、活而有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