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民主平等教育思想的再认识和再实践.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8292113 上传时间:2023-09-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民主平等教育思想的再认识和再实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对民主平等教育思想的再认识和再实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对民主平等教育思想的再认识和再实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对民主平等教育思想的再认识和再实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对民主平等教育思想的再认识和再实践.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民主平等教育思想的再认识和再实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民主平等教育思想的再认识和再实践.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民主平等教育思想的再认识和再实践浅谈我的办学理念与实践路径公园路小学 冯红新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在教学实践中提倡“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以德服人”,开创了民主平等教育的先河,并一路传承和发展。经过朱熹、韩愈、陶行知等历代教育先贤的提炼和丰富,形成了民主平等的教育思想。从踏上讲台的第一天起,我就立志做一个亲和的老师,走教育先贤的路,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和朋友;当我走上教育管理岗位后,我默默践行民主平等的教育思想,并自诩为我的办学理念。今天,借助市教育局“校长论坛”大胆抖露出来,希望得到专家的指点和帮助。一、我的办学理念坚持民主平等的教育思想二、我的办学理念的由来1、民主平

2、等的教育思想是历代教育家智慧的结晶民主平等的教育思想是古今中外教育先贤们智慧的结晶,是众多教育思想的核心。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民主平等思想,至今仍闪耀着教育真理的光辉;韩愈“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的论断,也渗透着民主教育的智慧。被誉为“中国近代史上一代巨人”的陶行知先生用四颗糖果教育学生的故事,可谓民主教育的典例。当代教育改革家魏书生的民主教育思想及实践,已结出硕果,产生了较大影响。美国教育家杜威、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旗帜鲜明地指出“教育是民主的”“教育是人学”。由此可见民主平等的教育思想是跨越千年,横贯东西,被众多教育家考证过

3、的正确的思想。2、民主平等的教育思想与新课程改革一脉相承新课程改革强调人文性,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创建和谐的育人环境,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协调、健康的成长。民主平等的教育思想核心就是建立和谐、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也是以人为本的,新课程改革与之一脉相承。3、民主平等的教育思想符合当今人际关系的要求当今社会文明程度和现代化水平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但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追求民主和平等,不管你的财富和地位如何,人与人之间都是平等的;民主平等的教育思想就是要求教学活动中老师和学生地位平等、方法民主。只有树立民主平等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才能彻底更新,教育的方法、手段才能得到改

4、革,教师才能真正把教育看做是“人学”,才能在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的前提下培养人。也只有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培养出来的人才才具有民主、平等的情怀,才符合当今社会的对人才的需求。4、民主平等的教育思想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孵化器积极推进创新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创新教育的宗旨就是要培养和造就二十一世纪的创新型人才。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创造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实施创新教育应抓住核心解决根本问题,那就是确立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确立教育的一切工作为学生发展服务的思想。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无疑是创新型人才成长的良好的人际氛围。但传统的师道尊严式的师生关系依然普遍地存在于教育活动中,

5、这种关系中的教师并没有真正关注到学生本身的发展,以致严重阻碍了创新教育理想的顺利实现。因此,创设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已成为创新教育的强烈要求。5、民主平等的教育思想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儿童身心发展在小学阶段可塑性最大,历时最长,给予他们什么样的教育环境对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有利呢,无疑民主平等的教育环境是最适合孩子们成长的环境。民主平等的教育思想指导下的校园内的所有人与人的关系都是平等、尊重的,尤其是师生关系的调整到彼此平等的地位后,会使少年儿童的人格得到健康发展。同时民主平等的校园是人文的校园,人文关怀、心灵沟通、生命互动、精神感召构成的育人场,更是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精神家园。基于以

6、上认识,我把坚持民主平等的教育思想作为我的办学理念。三、我的实践路径走在践行民主平等教育思想的路上1、蹲下身来为学生服务教育就是服务,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这是新时期对教育提出的新课题,新理念,我们教育工作者就是从事服务行业的一员。新时期的校长应该站在当今教育改革前沿思考教育工作,坚持教书即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把教师从“天地君亲师”的神坛上拉下来,既能改变教师的工作态度又能很好的落实把学生当着学习的主人的这一教学理念。学校和教师蹲下身来为学生服务,学校集中财力为学生服务,赢得的是学生对学校和教师的喜爱与尊敬,学生对待学习、学校和老师的情感和态度就会有质的改变。蹲下身来为学生服务不仅是一个新的教学理念

7、,更是一个哲学命题,也许我们学校用的是钱,老师们用的是心血,但是我们赢得的是学生的心,其实我们是四两拨千斤。在南岗路小学工作的六年时间,我和南小一班人蹲下身来为学生服务,我们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用哲学的观念去思考问题。六年里,我们学校没有自主收学生的一分钱,没有一个老师参与有偿家教,没有逼一个学生到校住宿,没引导一个孩子到食堂就餐,我们学校也许少收了那么点钱,但是我们赢得了学生的喜爱,我们赢得了家长的信任,赢得了领导的认同,我们把一个个顽劣的农村小孩的心拉回了课堂,留在了校园。2、赏识每一个学生心理学家威廉杰姆士说: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和赞美。因此,当教师能够以“赏识”的言行

8、对待学生,就会激励起学生无穷的勇气,唤醒他深埋的潜能,鼓舞他向着成功之路大踏步前进。赏识好似一道阳光,能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赏识犹如一剂良方,能唤醒学生的自信;赏识是一种爱,是教育的艺术。罗丹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今年秋季,我在公园路小学开展赏识教育尝试,给老师们讲赏识教育的理论,我们要求每个教师在每个孩子身上找优点,关注每一个孩子, 用心赏识每一个孩子;讲陶行知先生“四颗糖”的故事,引导教师赏识孩子错中的“美丽”,适时纠正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3、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当今中小学教育中,教师民主平等教育思想的缺失仍然十分严重,“师道尊严”、“唯我独尊”的思想

9、在某些教师心中根深蒂固,戴着“师道尊严”的面具奴化我们的孩子,用教育的功利主义思想把我们的孩子变成创造质量的机器和接受知识的容器。我们教育工作者忽视了教育的主体学生,忽视他们的学习权利和情感需求,忘记教育是“人学”,是“心灵的艺术”。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积极营造教育民主的氛围。教师改变居高临下的传统习惯,真心诚意地与学生平等交往与交流,“蹲下来和学生说话”,在和谐融洽的气氛中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为学生提供一个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把课堂由教师的“讲堂”变成学生的“学堂”,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自主学习、自由讨论,在课堂上畅所欲言,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学得轻松、

10、学得快活、学得主动、学得扎实。今秋,我们公园路小学开展了“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观”大讨论,小组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设问导学、目标驱动,各种学习形式灵活应用,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4、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古人云:“亲其师则信其道”。 传统的师生关系,教师总是高高在上,是绝对的权威者,学生和老师之间总存在着一条界线,令学生不敢亲近老师。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我们教师应该转变教师的角色,转变自身的观念,从统治者的“神坛”上走下来,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融为一体,和学生平等地交流,成为学生的学友,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快乐,一起分享、一起成长。热爱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是构建民主平等师生关系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理解就没有民主;没有尊重就没有平等。在担任校长期间,我坚持每天早上早到校迎接师生,向他们说声早上好,每天放学,我总是在校门前送别学生,和他们说声再见。看似细微之举,拉近了我和同学们的距离。坚持民主平等的教育思想,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新的时代,已经把教育推到了风口浪尖上,我们教育工作者只有理智分析,乘难而上,才不愧历史,不愧时代,才能不误孩子们的前程。如果我的观念正确,我将永远行走在践行民主平等教育思想的路上。四、我的办学理想:坚持民主平等的教育思想,把校园建成家园、学园、乐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