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3-2-4免疫调节学生版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8289844 上传时间:2023-04-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3-2-4免疫调节学生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必修3-2-4免疫调节学生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必修3-2-4免疫调节学生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必修3-2-4免疫调节学生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必修3-2-4免疫调节学生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3-2-4免疫调节学生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3-2-4免疫调节学生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吉林省实验中学生物学科必修3新课学案(6)内容:必修3-2-4 免疫调节 学案设计:瞿玉堂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4节 免疫调节一、 学习目标与重难点:明确目标,反思效果(一) 课标考纲要求课标要求:概述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考纲要求:人体的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二) 学习目标:1. 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说明免疫细胞之间的关系。2. 概述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概述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基本过程。3. 举例说明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4. 概述免疫的功能过强或过弱引起的疾病(自身免疫、过敏反应、免疫缺陷)。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5.

2、举例说明免疫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免疫预防,免疫检测,器官移植)。关注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进一步探讨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三) 重点: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免疫功能过强过弱所引起的疾病。(四) 难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二、 本节聚焦:明确我们要探究的核心问题本节要探究的重要问题:免疫调节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免疫调节依赖的结构为免疫系统,免疫系统的组成是怎样的?免疫系统的两个功能:防卫功能和监控清除功能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免疫功能失调会导致哪些疾病?免疫学在日常生活中有怎样的应用?免疫调节免疫功能失调导致的疾病监控和清除功能相关结构防卫功能免疫系统的组成功能特异性免疫非特异

3、性免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免疫学应用功能三、 课堂知识互动探究免疫调节具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所不能完成的两项功能分别是:1)、2)。免疫调节是依靠来实现的。想一想!1. 上述第一项功能就是免疫系统的;2. 上述第二项功能就是免疫系统的;3. 你如何理解病原体?有哪些种类的病原体?。(一) 免疫系统的组成1. 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免疫器官有:、。想一想!1. 体内有炎症时,扁桃体会肿大;患腮腺炎时,颌下等部位出现淋巴结肿大。这是为什么?。2. 伤口感染后会化脓,脓液是什么?。3. 为什么淋巴细胞还位于血液中?。2. 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B淋巴细胞转移至淋巴

4、器官中T淋巴细胞骨髓中的 转移至淋巴器官中抗原刺激进入发育留在发育效应T细胞浆细胞记忆T细胞记忆B细胞抗体总结:淋巴细胞均来自。T细胞和B细胞的场所不同。(二) 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1. 人体的三道防线三道防线组成功能及特点名称第一道;某一类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免疫第二道第三道出生后接触病原体入侵后才能形成的免疫。特定的病原体。免疫想一想!1. 唾液、胃液中均有杀菌物质,它们属于第二道防线吗?为什么?。、2. 特异性免疫之一:体液免疫(1) 相关概念l 抗原: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的物质叫做抗原。例如病毒、细菌的等物质。l 抗体:浆细胞合成并分泌的,针对的分子;具有,即一定的抗体

5、只能和一定的抗原相结合。分布:主要存在于血浆中,其他体液和外分泌液(如乳汁)也存在。种类很多,例如:抗毒素:能特异性中和外毒素的成分;凝集素:使细菌发生特异性凝集的成分。抗体的作用:和抗原特异性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可阻止病原体的扩散,并吸引吞噬细胞将病原体吞噬。(2) 体液免疫的过程想一想!阅读课本绘制以下各细胞的关系图l 大多数抗原1)大多数抗原经过吞噬细胞等的和,暴露出这种病原体所特有的;2)吞噬细胞等将抗原传递给细胞,刺激细胞产生;3)细胞再将抗原传递给细胞,同时在T细胞释放的的作用下,这个受到双重刺激的细胞开始一系列的和,大部分分化为细胞,产生。小部分形成细胞。4.1)浆细胞分泌

6、的抗体可以与病原体结合从而抑制或抑制。多数情况下抗原抗体结合后会发生进一步的变化,如形成,进而它们会被吞噬消化。4.2)记忆细胞可以在抗原消失很长时间内保持对这种抗原的记忆,当再接触这种抗原时,能迅速成,快速产生大量抗体。l 少数抗原1)少数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抗原的刺激导致B细胞开始一系列的增殖和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小部分形成记忆细胞。2)同上述的4.1)和4.2)。3. 特异性免疫之二:细胞免疫细胞免疫的必要性:病毒会侵入机体细胞,有一些致病细菌如结核杆菌、麻风杆菌等是寄生在宿主细胞内,而抗体不能进入宿主细胞。这些病原体必须依赖细胞免疫才能消灭。1)T细胞或地接受刺激后通过

7、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和记忆T细胞;2)效应T细胞可以与靶细胞(被病毒感染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这些细胞裂解死亡,从而将病原体释放出来,这样就能被吞噬、消灭。4. 记忆细胞与二次免疫反应(1) 记忆细胞的特点:寿命长,对抗原刺激敏感。某些抗原诱发产生的记忆细胞可对该抗原记忆终生,从而使动物或人体对该抗原具有终生免疫能力,如天花、麻疹、伤寒等。(2) 二次免疫反应: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消灭抗原,这次免疫反应就称为二次免疫反应。(3) 二次免疫反应特点:比初次反应快,也比初次反应强。能在抗原入侵但未导致身体出现疾病前就将抗原消灭。(4) 初次免疫和二次免疫反应

8、过程中抗体的浓度变化可用下图表示。5. 各种免疫细胞的比较细胞名称来源功能吞噬细胞B细胞T细胞浆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1) 上述细胞中仅有不能识别抗原;能识别抗原的细胞中,仅有细胞不能特异识别抗原。(2) 细胞既参与了非特异性免疫也参与了特异性免疫。(3) 细胞是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分水岭,T细胞之前的步骤相同,而T细胞之后的步骤就不同了。6.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比较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区别作用对象作用方式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相应的抗原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作用原理抑制病菌的或是对宿主细胞的,使病菌或病毒失去感染性。多数情况下会形成。效应T细胞通过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等,诱导靶细胞凋亡;或释放穿孔

9、素,使靶细胞裂解死亡。联系(1)在病毒感染中,往往先通过体液免疫阻止病原体通过血液循环而散布,再通过细胞免疫予以彻底消灭;(2)细胞免疫作用使靶细胞裂解、死亡,抗原暴露,与抗体结合而被消灭(二者相互配合,共同发挥免疫效应)对应训练1. 如图表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依据此图,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中为细胞免疫,A为淋巴因子;为体液免疫,B为抗体B与B加工、分泌有关的膜性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C图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b、c、d、e、f、gD病毒入侵人体时往往先通过免疫,再通过免疫,才能消灭抗原(三) 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免疫系统除具有防卫功能外,还具有监控和清除功能:监控

10、并清除1)的细胞,2)以及的细胞。想一想!1. 艾滋病患者由于缺乏免疫力,许多人死于病菌感染,也有不少死于癌症。为什么这些病人还会死于癌症呢?。2. 抗原只能来自体外吗?。(四) 免疫系统功能的异常1. 免疫失调的三种类型比较导致疾病的原因免疫功能过强免疫功能过弱过度敏感敌我不分免疫失调病类型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概念已产生免疫的机体,接受的抗原时所发生的或。抗原结构与正常细胞表面结构相似,抗体消灭抗原时,也消灭了正常细胞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疾病。发病机理过敏原刺激下产生的抗体吸附在某些细胞表面,当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就与吸附的抗体结合,导致上述细胞释放大量组织胺,导致了严

11、重的炎症反应。略艾滋病是因为HIV破坏淋巴细胞,导致免疫功能。举例花粉、室内尘土、青霉素、海鲜等引起的过敏反应。例如过敏性鼻炎,哮喘,荨麻疹。对应训练2. 重症肌无力患者由于体内存在某种抗体,该抗体与神经肌肉突触的受体特异性结合,使该受体失去功能,最终导致( )A刺激神经不能引起肌肉收缩 B出现全身性过敏反应C肌肉对神经递质的反应性提高 D机体对病原体的反应能力提高2. 过敏反应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的抗原物质叫做过敏原。例如花粉、室内尘土、鱼、虾、青霉素等过敏反应特点:1)、;2)一般不会破坏,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3)有明显的和(有的天生就容易过敏过敏体质)。3. 艾滋病(AIDS 获得性

12、免疫缺陷综合症)发病原因:HIV侵入人体后破坏淋巴细胞,导致大部分的免疫和全部的免疫受到抑制。直接死因:因为免疫功能几乎全部丧失,艾滋病人由或等疾病。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传播。对应训练3. 如图所示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侵入人体后病毒和T细胞的浓度变化曲线。对该图的分析,正确的是()AHIV对人体T细胞有攻击作用,所以人体一旦被HIV侵入就丧失了细胞免疫功能BHIV的增殖速率与T细胞的增殖速率成正比C人体的免疫系统不能识别HIVD艾滋病病人的T细胞大量减少,免疫系统功能被破坏,该病人的直接死因往往是其他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等疾病(五) 免疫学的应用1 免疫(疫苗是物质如灭活的/减毒的病毒)。|免疫:输入、等调节人的免疫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2 各种疾病的临床检测和科学研究:用人工标记的抗体对组织内抗原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