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课《生物的睡眠》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8289474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四课《生物的睡眠》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十四课《生物的睡眠》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十四课《生物的睡眠》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第十四课《生物的睡眠》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第十四课《生物的睡眠》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四课《生物的睡眠》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四课《生物的睡眠》教学设计.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四课生物的睡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学习生字词语(蝙蝠;来临;旷野;热烘烘;躲避;偏僻;蠕动;睡眠;赖以;千里迢迢;生机盎然;方式;本事;昏昏沉沉),重点词语要求会读会写,完全理解运用。2、丰富学生的词汇知识,能用所学过的词汇量提高口语交际能力。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根据不同的词性(名词,形容词,动词,词组)对词语进行讲解,具体名词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讲解,抽象词汇通过造句,课文语句讲解。2、与已经学过的形声字象形字对比加深印象,避免混淆。3、结合词语的同义词,反义词对知识进行扩展延伸。三、情感与价值观目标:了解新课词语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书写汉字的能力

2、,增强语言的实用性,增强对汉语的认同感。教学时间:四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大家都知道人一般都是在晚上睡觉,白天工作,不会一睡几天不吃不喝。可是大家是否知道有的动物就能一睡几个月不吃不喝,这是不是很有趣呢?这些动物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呢?学完这课,你们就会知道。(板书课题)为什么将睡眠打上引号呢?有谁知道?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自由读课文。(1)数一数课文一共有多少个自然段。(2)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三、学习本课生字。1、读准字音。(1)出示卡片、指名认读。(2)老师范读。(3)指导重点读音。2、记忆字形。(1)借助熟

3、字和偏旁学习生字。(2)分析重点生字。四、学生汇报初读的感悟。1、学生快速默读课文。2、学生汇报。布置作业:抄写词语两行熟读课文内容板书设计:第十四课 生物的睡眠课后反思:第二课时一、复习生字,积累词语。千里迢迢:形容路途非常遥远。昏昏沉沉:指蝙蝠们头脑迷糊,神智不清。金蝉脱壳:比喻用计逃脱而使对方不能及时发觉。蠕动:指海参像蚯蚓爬行那样动。二、朗读感悟,理解课文。1、学习课文第13自然段。(1)自由读第13自然段,思考问题。(同学之间可相互讨论)动物睡眠是为了什么?蝙蝠是怎样进行冬眠的?(2)学生汇报。(动物睡眠是为了休息,但又不全是为了休息)老师引导:动物睡眠,特别是进入休眠期。睡眠的目的

4、就不是为了休息,而是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老师总结:蝙蝠睡眠比较奇特,一是集体睡眠奇,二是睡觉方式奇,三是睡眠时间奇。(3)观看蝙蝠冬眠录像,增强对课文理解。2、学习课文第47自然段、看看海参是如何冬眠的。(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看看海参是如何冬眠的,并作汇报。(海参靠吃海底下的虫子浮游生物维持生命)(2)老师总结:因为海参是一种生活在海底的动物,靠吃海底的浮游生物维持生命。到了夏天,海底的浮游生物都浮出海面,而海参只能蠕动,不能浮出海面,所以要进行夏眠。(3)观看海参夏眠录像资料,自由探究蜗牛的睡眠。3、合作学习第三部分,自由探究蜗牛的睡眠。(1)自由朗读。(2)自由组合合作探究蜗牛的睡眠,并

5、作汇报。(蜗牛在冬天的时候要进行“冬眠”)(蜗牛在夏天不下雨时要进行“夏眠”)(蜗牛称得上是“睡觉大王”)(3)观看蜗牛冬眠和夏眠录像,加深对课文理解。三、课程深入。1、你还知道哪些动物的睡眠方式?请给同学们介绍一下。2、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为什么蝙蝠要进行“冬眠”而海参要进行“夏眠”?四、课后作业。完成可是测试复习课文内容板书设计:第十四课 生物的睡眠自由读第13自然段学习课文第47自然段、看看海参是如何冬眠的。观看海参夏眠录像资料,自由探究蜗牛的睡眠。第三课时一、以插图导入新课。大家见过这个东西吗?(出示课文插图)谁能说说它是什么?现在,就请大家把搜集到的有关琥珀的资料跟全班同学交流一下吧

6、!(指名学生交流收集到的资料。)请仔细观察这块琥珀,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你所观察到的。在这块透明的琥珀的背后,还有一段耐读的故事呢,你想知道吗?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琥珀这篇课文吧。(板书课题)(1)识记课题。(2)就课题质疑: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可能会提的问题:琥珀是怎样形成的?怎么被发现的?有什么用处(3)解决学生能通过预习解决的问题。二、学习生字,读通课文。昨天晚上大家已经预习过了,老师想检查同学们自学生字及朗读课文的情况。1、检查生字自学情况。(1)小组自学生字。(2)汇报:主要抓住容易读错、写错的字来谈。2、检查朗读情况。(分角色个别读课文)三、学习琥珀样子部分。1、刚才同学们仔

7、细观察了这块琥珀,也观察得很仔细,下面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样描绘这块琥珀的?2、读文并画句。(1)找出详细写琥珀样子的自然段。(2)请大家自由读这个自然段,在文中画出写琥珀样子的语句。(出示)3、这个自然段除了写琥珀的样子,还写了什么?能找出有关的词句吗?四、尝试想象琥珀形成的过程。想必很多同学都跟刚才那位同学一样,很想知道这么漂亮的一块琥珀是怎么形成的。前一课黄河象科学家能根据黄河象的化石展开合理的想象,推想黄河象化石形成的过程。今天我们大家都当一回科学家,推想一下这块琥珀是怎样形成的?五、对照比较。1、读文中琥珀形成的部分。2、与自己想象的进行比较。板书设计:第十四课 生物的睡眠(1)找出详

8、细写琥珀样子的自然段。(2)请大家自由读这个自然段,在文中画出写琥珀样子的语句。(出示)3、这个自然段除了写琥珀的样子,还写了什么?能找出有关的词句吗?第四课时一、复习旧知识。出示琥珀图片,生描绘琥珀的样子。二、了解琥珀的形成。1、通过这块琥珀,科学家推测了琥珀形成的过程,哪些自然段写琥珀形成的过程的?请迅速浏览课文找一找。2、自由读2-12然段,然后说说自己在读的过程中知道了什么?3、学生汇报,师相机板书。(板:松脂球、化石)4、请学生当科学家,研究松脂球形成所需要的条件。那么具体来说,介绍形成松脂球的是哪些自然段?(软件出示)我是科学家:找一找,议一议,松脂球形成所需要的条件,并说出理由。

9、5、学生汇报:太阳光、松脂、苍蝇、蜘蛛、6、默读2-9自然段,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读读。7、提出汇报要求:我会读:有感情地朗读你喜欢的句子,再说说原因。我会演:动手表演写得精彩的部分,可以加入自己的语言,自由发挥。8、学生汇报。(1)“一个小苍蝇展开柔嫩的绿翅膀,在太阳光里快乐地飞舞。后来,它嗡嗡地穿过草地,飞进树林。”(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小苍蝇写生动)(2)“忽然有个蜘蛛慢慢地爬过来,想把那苍蝇当做一顿美餐。它小心地划动长长的腿,沿着树干向下爬,离小苍蝇越来越近了。”(读出小心翼翼)(3)“蜘蛛刚扑过去,突然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情。一大滴松脂从树上滴下来,刚好落在树干上,把苍蝇和蜘蛛一齐包在

10、里头。”(一切发生得很凑巧)(4)“小苍蝇不能掸翅膀了,蜘蛛也不再想什么美餐了。两只小虫都淹没在老松树的黄色的泪珠里。它们前府后仰地挣扎了一番,终于不动了。”(你觉得这两只小动物怎样?谁还想读?哪位同学能动作表演“前俯后仰”?师:这么说,就会留下黑色的圆环,这就与我们观察到的吻合,原来科学家是这样推测的。同桌互读。)9、用朗读的方式汇报的同学读得真棒!不知道表演的同学会怎样呢?请表演的同学戴上头饰表演。10、如果松脂早滴或晚滴一点会怎样?(这说明事情发生得很巧。)11、请默读10-12自然段,找一找松脂球变为化石需要哪些条件,画出有关句子。(1)学生标画。(2)学生汇报,老师相应板书。12、软

11、件播放琥珀形成的过程。同学们想看一下琥珀形成的过程吗?请看屏幕,认真观察后要作复述。13、同桌互相复述,看谁说的好。14、我们知道,这一块琥珀的形成过程是科学家推测出来的,这样的想象有哪些依据?(有两个方面:一是在海滩发现的,由此想象大水淹没森林,松脂球淹没在泥沙里,逐渐变成化石;二是从琥珀的样子可以想象“它们在黏稠的松脂里怎样挣扎。)15、小结:想象要合理,要以现实为依据。三、了解课文在叙述顺序上和黄河象有哪些不同。1、(出示)动脑筋:黄河象这篇课文的叙述顺序是:先讲_,再讲_,最后讲_。琥珀这篇课文,作者是先讲_,再讲_,最后讲_。四、当解说员。这一个罕见的琥珀现在就放在博物馆里,吴老师昨天上网,看到一则招聘广告,我想:假如我们班有同学被招聘上了,那该有多棒啊!同学们想试试吗?(出示)招聘广告:北京自然博物馆招聘优秀解说员,应聘内容:以“琥珀”为题材,运用优美语言,按一定顺序向参观者解说琥珀。(1)学生练习。(2)汇报。(3)假如你是馆长,你会招聘谁?(颁发聘书)五、拓展延伸:课文中描写的琥珀还有可能是怎样形成的?你是怎样想象的,和同学交流交流。布置作业:完成练习册预习课文二板书设计第十四课 生物的睡眠自由读2-12然段,然后说说自己在读的过程中知道了什么?介绍形成松脂球的是哪些自然段?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