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报道手册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8288696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3.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台风报道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台风报道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台风报道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台风报道手册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台风报道手册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台风报道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台风报道手册(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台风报道手册一、台风是什么?台风,教科书上的专业解释:是热带气旋的一个类别。按世 界气象组织定义:热带气旋中心持续风速达到 12 级称为台风。 每年从5 月至11月,热带气旋持续影响我国东部沿海一线。将专业概念转化为有效的采访常识可关注一下几个关键点:1、台风常规态下为逆时针旋转,这可以延伸出一个现象,台 风生成的风圈,右上角的部分往往是最大风力。(备注:由于地球的自转影响,北半球产生的气旋为逆时针 方向,而南半球产生的气旋为顺时针方向,所以,处于北半球的 中国,所见气旋均为逆时针方向旋转。如上图,台风莫拉克生成的时候,随时间推移,福鼎、台州 方向依次风力、雨量最大。2、明白了上面的概念后,大

2、家就会知道,为什么每次我们报道台风扑到“登陆点”和“台风中心点”的时候总是风平浪静了因为,台风的右上角风圈风力才是最大,越是中心往往越是风平3、台风对中国的影响:从南到北,沿海的海南、广西、广东、 福建、浙江、江苏、山东和辽宁都属于台风影响的范围,其中, 对海南、广西、广东、福建、浙江五省最为频繁。台风威力大, 破坏性强。4、普通台风和南海土台风。普通台风:夏秋季节一般的台风都是在太平洋海面上生成 的,这类台风在未靠近陆地时移动较慢,移动方向相对比较好预 测。南海土台风:南海上生成的台风则完全相反,生成以后移动 速度很快,方向难以辨别,且路线诡异。广东、广西以及海南一 带的居民称之为土台风。二

3、、台风的分级根据国际惯例,依据其中心最大风力分为:热带低压,最大风速8级;热带风暴,最大风速89级;强热带风暴,最大风速1011级;台风,最大风速12 13级;强台风, 最大风速1415级;超强台风,最大风速三16级。因此,并 不是所有的热带气旋都叫台风。在实际报道中,记者应关注台 风的最新中心风力,洞察风力变化,而不应贸然称呼“某某 台风”。三、台风报道的流程(一)台风生成未登陆时我们该准备什么?台风在太平洋生成后,一般需要5-10 天,最快也要2 到3 天 才会登陆。这时,台风处于我们通常所说的 48 小时警戒区之外, 这阶段,台风路径飘忽不定,风力也会加大或者变小。1、设备测试A 卫星车

4、、海事卫星和所有摄像器材的性能一定要提前测试 好。B 车辆也要进行检测,要选用涉水性能好的越野车。在车上 要准备绳索,拖钩,警戒线、安全帽等辅助设备。C 连线用的手机,一定要准备好耳机和备用电池。现在流行 的触屏手机一来费电,二来在手湿的情况下触摸屏操作不灵活。可考虑准备一台传统的按键手机。耳机一定要多准备几个,以防 潮湿或进水后失灵。2、防护装备卫星车锅的抗风等级一般为8级,台风为12级,所以在台风 中心位置卫星车在空旷的场地上无法使用,应该寻找一个能 够两面挡风的建筑物较为合适。一般在沿海有居民区的地方 离海面的距离不会太远,卫星车可以选在躲在民房后面。 给话筒防风,要给每个话筒都配上防风

5、罩(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毛毛套”)。最好有备用的防风罩,以供替换下已经湿透 的防风罩。此外,也可以准备一些保鲜膜,套在话筒上,可 以最大限度地减小风雨侵袭。 雨鞋和雨衣也是必备的装备。台风报道中,随身装备也非常重要,鞋子应该2-3 双,一双 正常情况下使用的户外鞋(防水),一双可在台风中使用的凉鞋 或沙滩鞋(全包式带孔的凉鞋,一定要带鞋帮)以及一双上车就 能穿的拖鞋。因为夏季台风过后,有时天很快放晴,气温迅速回 升。虽然可能很多地方还有积水,但穿雨鞋非常炎热憋脚,不利 于开展后续报道。另外,可多准备几套换洗衣服放在车上、站里, 台风要连续作战,千万不能生病。可选择速干服,外面穿的雨衣、 雨裤一定

6、要颜色鲜艳,最好带反光。餐巾纸,这是台风必备品。一定要准备一些在车上,最好摄像随身携带。虽然有防雨罩,在风雨中,镜头很容易弄湿。在 拍摄和直播的间隙,需要及时擦拭。 吹风机,可备一个在车上,用于快速吹干潮湿的摄像机等设备和急用的衣物等,防止设备结露。 多备干粮,水。因为追台风的过程,很难保证吃饭时间,基本都在车里。我们要保持体力。3、气象信息台风尚未进入 48 小时警戒区内,动向和风力多变,这个时 候,每半天关注一次气象信息即可。4、采访准备A、热络各地线人,保证信息及时通达。调动各个地市台和 县级台,以及通讯员的积极性,遍布的线人可以离现场最近,保 证不错过每个值得放大的新闻。B、放大沿海人

7、和转移的故事。防抗台风,并不是简单的渔 船归港和人员转移。渔船归港,渔民们有什么抗台的招数?台风 到来,渔民又受什么影响?转移人员,有没有波折和故事?这些 都可以放大成台风报道的符号化传播。C、提前布局技术设备,抓住灾难到来的此时此刻。我们的灾害报道有一个通病,就是大多是灾难过后的残砖断瓦、房屋桥 梁被损毁,却很少能抓到灾难袭来时的景象,因为台风在一定程 度上是可以预判的灾难,是否可以提前布好技术摄备,为屏幕和 受众多提供印象深刻的图像。全国各地的边防系统都有沿海全球眼监控系统,在边防的指 挥中心就可以看到各地的时时动态,建立联系,让这些监控系统 成为监测台风最前沿的有力支撑。部分地区的电视台

8、,如福建台、 浙江台,因为常年进行台风报道,在当地防汛指挥部、海洋渔业 厅都有专门的线路,将沿海的监控系统信号直接引入演播室。(目 前福建台已经与海洋渔业厅达成共识,所有信号福建沿海的几百 个全球眼可以直接送达北京总部。)卫星车的最大承受风力是8级,而台风往往在11、12 级甚 至以上,在卫星车“失灵”的状态下,如果能够将全球眼监控系 统的画面通过光缆直接传回北京,将大大增加台风到来时的可看 性,并可以时时观测沿海各地台风的走势与动态。对我们的直播 大大有利。因此,在台风季到来之前,沿海各站应与当地的边防、 交警、地方台等提早建立联系,就这个问题达成一致。D、摸清所在地区实际情况,有哪些容易内

9、涝的地点,提前 踩点,早作准备。一是提前选好直播机位,测试好信号。二是提前联系相关市 政部门,了解积水内涝点形成的原因。以及每当台风来临附近居 民会受到哪些影响。E、直播安全要实事求是,如果风力特别大,我们首要做的 是找到合适的掩体,能保证整个直播系统的播出安全,人员安全。 如果实在不行,哪怕有再好的现场,从技术角度上要根据现场的 实际情况确定能否直播。(二)台风临近登陆 我们要怎么干?台风进入48小时至24 小时警戒区,这个时候,受外围风圈 的影响,沿海开始风浪潮大作。1、核心的“防指中心” 必须安排蹲守记者(最好是负责人)台风进入48 小时至 24小时警戒区,即使人手紧张,也必须 安排一组

10、“自己人”、最好是负责人,蹲守省防汛抗旱指挥部, 了解台风的最新动向、灾情统计以及各地的防抗台风举措。此路记者责任重大,因为防指是所有地方信息的“第一汇总 领地”,发生灾情,这里第一时间掌握信息,比如最关键的登陆 点也是在这里决定何时发布的,即使是中央气象台也要等到地方 防汛抗旱指挥部给出具体信息后他们才会发布登陆信息。(这就是为什么刚刚过去的“南玛都”台风,我们频道的新闻不仅快于 所有的媒体,而且几乎与中央气象台同时发布信息的原因。)备注:之所以建议这里安排负责人的原因还有,这里掌握的 海量信息需要化为有效的“采访指挥布局”,不是负责人很难做 到这一点。2、前方记者 如何布局?出动的时机:大

11、动+小动,“两步走”战略。此时台风动向还不确定,过早动身,万一风向变化,报道团 队不但走冤枉路,而且对于“士气”也会有影响。所以,建议采 用两步走战略。第一步,“大动”在台风预计登陆前 30 小时左右的时候,先移动到可能登陆范 围内的交通要冲。这个时候台风路径还可能变化,守住交通要冲 一方面可以就地进行防范台风的前期报道,另一方面可以随时移 动到其他地方。第二步,“小动”在台风预计登陆前6、7 个小时的时候,登陆地点基本就可以 确定下来了,这个时候对卫星车所在的位置进行微调,可以比较 从容地抵达预计登陆地点。前方记者布局两组报道形成相互呼应。为什么需要至少两组记者?为了扑准台风登陆点!台风移动

12、路径飘忽不定,登陆点更是没谱。沿海布局两组报 道团队,每组辐射半径200 公里左右,两组覆盖沿海一线的直径 就可达到 800 公里,基本能够守住一个省的海防线。另一方面, 每组200 公里的辐射范围,一旦需要转移阵地,最多只需要3 到 4 个小时,如此布局,扑准台风登陆点基本没问题。这里大家还要明白一个概念,即使是登陆点,也不是小小的 一个区域,他也是一个镇或者一个县,这个区域可不小,只要抵 达相对确定区域即可。 接力报道 有张有弛。两组记者,都做直播吗?还是都做特写呢?每个省只有一辆卫星车,一般情况下,卫星车可以跟随台风 登陆点的采访记者,因为这是台风采访中,最被看重的一个重要 标志。因为有

13、卫星车的跟随,这路记者将以直播为主;另外一路 可以安排海事卫星设备跟随,这样即使台风登陆点不确定,两路 记者也可以实现互补。都可以实现直播。如何权衡直播和特写,在人力比较少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接 力进行“你直我特”这是因为连续的直播容易让记者疲 惫,如果两组记者每半天进行交接,前半天做直播报道,后半天 就可以沉下心,挖掘一些新闻细节和特写,这样屏幕呈现效果也 更佳。前期报道突出防抗台风的地方特色。很多防范台风报道,虽然在不同的地点报道,但内容都大同 小异。其实台风登陆时的情况,各地都差不多。反而登陆前的防范工作却是各具特色。这时的报道重点应该 是各地独特的防台措施。例如,在一个渔排特别集中的地方

14、,就 应该把重点放在渔排之上;在一个特别有名的景点,就要把目光 放在景区里;在台湾轮船集中的码头,协助台轮躲避风雨就是重 点。总之,要做出各地方与众不同的特色。选定重点之后,再“小” 和“细”来反应“特色”。比如渔排人家防抗台风,可以通过船 上的轮胎,防护网等小细节来生动直观地告诉观众,这样漂浮在 海面上的小木屋是怎么防范台风带来的大风浪的。 提前选定直播地点。直播点需考虑这些因素:第一、安全,特别是卫星车能有一个避风的地方,不然卫星 天线的大锅展开后吃着风,容易有危险。一般在沿海有居民区的 地方离海面的距离不会太远,卫星车可以选择躲在民房后面。记 者也不要站在可能发生危险的堤坝、树木、广告牌

15、下出镜;第二、测试摄像机的微波设备在该地形环境下能否使用。第三、现场有一些可以介绍的新闻点,如集中回港避风的渔 船,紧闭大门的渔家,转移人员安置点等,如果有救援、抢险或 转移的现场那就最好不过了;第四、能看见海。如果要描述海浪之大,最好有一个参照物 可以进行对比。第五、交通。包括从记者的暂驻地到选定的直播地点需要多 少时间,通往直播地点的道路在大风大雨中是否好走等,都需要 提前判断。在台风报道中,沿路都可见台风对当地造成的影响,坐在副驾 驶位置的摄像一定要注意做到及时拍摄,记录,可在后面的 直播中,由记者回述时切出播放。 在台风中拍摄空镜或直播时,切记应多人同行,一人负责拍摄,一人负责注意观察周边情况。直播过程中,几个机位附近一定要有人员看守,例如出镜机位边,除了记者和摄像,边上一定要有一到两个人观察周围情况,因为记者和摄像都无法 看到自己背后的情况如何。如能避免晚上直播尽量避免。如果是晚上做直播,则应提前协调景观灯的照明设施。因为一般台风来临前,当地为了安全 考虑一般会考虑关闭电力设施,给夜晚直播带来难度。 可重点记录“受灾群众转移”,台风期间往往在报道中听到这里、那里转移了多少多少受灾群众,而如此规模的受灾群众是怎么转移的?这个过程在屏幕上呈现得不多,可在这一季台风季里尝试完整记录过程,应该能以记录态手法做出很多 故事。(三)台风登陆了 我们有什么可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