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年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252页).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8282787 上传时间:2023-03-06 格式:DOC 页数:100 大小:4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2020年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252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0页
人教版2019-2020年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252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0页
人教版2019-2020年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252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0页
人教版2019-2020年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252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0页
人教版2019-2020年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252页).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2020年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252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2019-2020年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252页).doc(10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一年级下学期数学全册授课设计全册授课理念:让不同样的孩子在数学上获取不同样的发展。全册授课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第二册全册教材解析:本册教材一共分为十个单元,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图形,20以内的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100以内数的认识,摆一摆、想一想,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找规律。数学实践活动。本册的授课重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看法,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10

2、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授课,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认识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相关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全册授课目的: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的,1掌握100以内数的序次,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平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

3、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责问题。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平常生活的亲近联系,感觉数学在平常生活中的作用。4、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地址,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物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珍爱人民币。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7、会研究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8、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解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依照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

4、并回答简单的问题。9、领悟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210、养成仔细作业、书写齐整的优异习惯。11、经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平常生活的亲近联系。重点: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难点:时间的认识和人民币的认识。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单元授课目的:1、让学生在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的某一个面和圆柱的底面,以及用这些几何形体的面画图形等活动中,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2、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画图等数学活动中发展空间看法,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积累对数学的兴趣。3、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4 、经过把长方形或正方形折、剪、拼等

5、活动,直观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这两个图形的名称;并能鉴别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初步知道它们在平常生活中的应用。5、在折图形、剪图形、拼图形等活动中,领悟图形的变换,发展对图形的空间想象能3力。6、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同学交往、合作的意识。7、使学生领悟所学平面图形的特点,并能用向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8、经过观察、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领悟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的一些特点;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9、经过大量拼摆图形,发现图形可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及联系,感觉图形的美。经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

6、研究和创新的意识。授课重点:引导学生从物体中分别出头,再从表面抽象出平面图形。直观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它们的名称,并能鉴别这些图形,知道它们在平常生活中的应用。领悟所学平面图形的特点,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点。进一步牢固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及平行四边形的知识。授课难点:4丰富直观体验,发展空间看法。让学生着手在钉子板上围、用小棒拼平行四边形。授课用具:积木(长方体、正方体、平行四边形、圆柱)、水彩笔、方格纸、白纸、各样彩色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圆)。授课方法:实验研究法。知识与技术:经过认识七巧板的组成及拼摆七巧板,进一步牢固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7、和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空间看法及着手操作能力和创立能力,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过程与方法:经过拼七巧板使学生牢固已经认识的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经过摆给出的图案和自由摆图案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看法,让学生领悟图形之间的关系。感神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研究精神和合作意识。51认识图形(二)第一课时: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预习要求:看课本第2、3页,与同学说一说自己看懂了什么。授课目的:1、让学生在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的某一个面和圆柱的底面,以及用这些几何形体的面画图形等活动中,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2、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画图等数学活

8、动中发展空间看法,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积累对数学的兴趣。3、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授课重点:引导学生从物体中分别出头,再从表面抽象出平面图形。授课难点:丰富直观体验,发展空间看法。6授课用具:积木(长方体、正方体、平行四边形、圆柱)、水彩笔、方格纸、白纸、各样彩色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圆)。授课过程:一、游戏中梳理回顾(1) 小朋友,你们喜欢搭积木吗?今天我们就来搭积木。先请每组的小朋友商讨一下,你们准备搭什么。学生小组内商讨后,教师提出要求:请小朋友边搭边注意观察这些积木的形状,有哪些是自己认识的?(2) 在学生活动后,指定几名学生拿出已经认识的积木,并介绍它们的形状

9、,相机也让其他学生找一找同样形状的积木。二、研究中合作感知(1) 引导认识长方形。看一看、摸一摸。表达介绍:(教师依次指长方体的几个面)这是长方体的一个面,这是长方体的另一个7面,这也是长方体的一个面,长方体有6个面。部署操作:请你随意选择一个面,正对着自己,仔细看一看它的形状,再用手摸一摸。画一画。动一动脑筋,把自己选择的面的形状在纸上画下来。想一想,该怎么画呢?让我们来着手试一试吧。比一比。请小朋友把自己画下来的图形在小组里交流,互相看一看获取了什么样的图形。教师借助实物投影仪进一步显现学生画出的各样各样的长方形。让我们一同来欣赏一下,大家画的长方体的一个面,有的是这样的,有的是这样的,揭

10、穿名称。想象:让我们闭上眼睛把刚刚看见的图形再想一想。指出:像这样的图形诚然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横着,有的竖着,但我们都把它们叫作长方形。找一找。你们手中的长方体还有哪些面的形状也是长方形的?找到后看一看、摸一摸。(2) 自主认识正方形。发言启示方法。刚刚我们用了“先看一看长方体一个面的形状,再摸一摸,尔后把8它画下来”的方法认识了长方形,那么你们想不想知道正方体的面是什么形状的呢?请小朋友每人拿起一个正方体,用刚刚认识长方形的方法去认识正方体每个面的形状。学生活动,教师注意观察指导。交流后概括。让学生将画下来的图形在小组里交流,教师再选择一部分学生画出的正方形在投影仪上显现。提问:我们画下来

11、的这种图形叫作什么呢?概括:这些图形都是正方形。再看一看,正方体的其他面是什么形状的?(3) 放手认识圆。引导回顾方法。刚刚我们从长方体上认识了长方形,从正方体上认识了正方形,那从圆柱上又能认识什么图形呢?请小朋友拿出一个圆柱来,找到圆柱的这个面(底面)。想想刚刚我们是用什么方法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请你也用这样的方法去认识圆柱底面的形状。学生活动,教师注意观察指导。9集体交流。交流方法:说一说你是怎样认识这个面的形状的。交流图形:互相看一看画出的图形。揭穿看法:我们画的这种图形又叫作什么呢?(圆)找一找圆柱上还有哪个面也是圆,指给同桌看一看。三、联系生活,拓展延伸(P3做一做)(1) 在平面图中找学过的图形。其实今天我们认识的长方形、正方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