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语文教学模式的圈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走出语文教学模式的圈子.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走出语文教学模式的圈子 秦卫红笔者从事语文教学多年,目睹了语文教学模式的“改朝换代”,尤其是近十几年来,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已形成了很多模式。如魏书生的“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的“自学六步法”,宁鸿彬老师的“熟读质疑解疑总结运用”的教学模式,黎世法老师的“六课型模式”,以及其他“五步三课型反复式”,“三阶段九环节”模式等等,这些教学模式都是语文教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思考和探索的结晶,具有合乎思维规律的合理内核,其产生和运用,对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无疑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但许多语文教师在敬佩、仰慕之余,便不管三七二十一,只管“拿来”使用,群起而效仿之,这样不但未能提高课堂效率,反而带来了“
2、东施效颦”的负面效应。在教学改革的探索中,甚至有人认为:教改的目的就是要探索出一种“科学”的、“现代化”的、“不变”的教学模式,以此来规范教学过程。笔者认为,这种追求教学模式化的看法是错误的,其理由是:教学模式化不符合语文教材的特点。教材中的课文是编者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语文学习规律和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而精心选编的,是语文教学的依据。教材中课文内容包罗万象,形式也多种多样,涉及古今中外,程度深浅不一。并且每课的教学目标和重点不尽相同:有的重主题把握,有的重结构安排,有的重情节设置,有的重语言文采不同文体的文章区别更加明显。无法想象,五彩纷呈的课文能够进行“模式化”教学。对一篇较浅显的记叙文,你可
3、以采用先布置自读,再层层设疑、解疑,最后得出几个结论的模式,但对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诗,用这样的模式来教则将尽失韵味;对一首脍炙人口的经典诗歌,你可以采用充满感情的朗诵、边诵边赏析的模式,而如果用这个模式来教一首儿歌,则显得小题大做,令人啼笑皆非。面对不同主题、不同风格的课文,有什么样的模式能一统天下?教学模式会压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细唱三遍无人看”,教师遵循教学模式进行机械化的课堂操作,天长日久,哪怕是再好的模式也会导致学生的思维麻木。学生的大脑皮层对教师发出老一套的信息方式再也不能产生兴奋,甚至产生厌倦情绪。在这种情绪下学习,怎么可能有“创造性”思维活动?新世纪教育肩负的重任,就是要培养一
4、大批富有创造性人才。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随机应变地、灵活机智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可以设疑引导,可以创设情景,可以深情描述,可以评论时事-凡此种种,都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法,这么多灵活的方法能规范成某种教学模式吗?尤其,作文教学更是充满活力的领域,难道我们能用一种现代化的、一成不变的教学思路和训练方式来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吗? 教学模式化会扼杀教师的个体特点。教师受知识、经验、兴趣、情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对课文的理解、重点的把握、难点的处理等都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一千个读者就能读出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语文老师也能把一篇课文上成一千种模式,这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个性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针
5、对自己的特点设计教学,做到扬长避短,使学生受到良好的影响。文艺界主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教师的教学也应如此。模式化教学要求教师遵循定下的操作过程去实施教学,完全扼杀了教师的个性特点。魏书生老师的“自学六步法”固然因他的学生语文能力普遍提高而获得了成功,但这并不是意味着这种模式就是无可挑剔的,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也不能因此就要求全国的语文教师都如法炮制,成为张书生、李书生有的教师在教学实际中为了追求“模式化”,体现自己教学观念的“现代化”,不惜牺牲自己的个性特点去模仿名家的名模式,生搬硬套地实施,其结果必然是既未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又失去了自我特色。 可见,在内涵丰富的语文教学中,“教学模式化”的做法实在不可取。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走出模式化的圈子,因“课”制宜,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自身的特点设计教学过程,不人云亦云,才能使课堂富有生命力,才能培养出思维活跃的、有创造性的语文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