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教案设计.docx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8280337 上传时间:2024-02-2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8.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爱莲说教案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爱莲说教案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爱莲说教案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爱莲说教案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爱莲说教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爱莲说教案设计.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爱莲说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字词,背诵并默写课文 2、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感受作者洁身自好,不同流俗的思想情操。 3、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教学内容: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出示莲花的图片)莲花又称荷花、芙蓉。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描绘过它,赞美过它,并把它当作高洁脱俗品格的象征,借以表达自己的志向。同学们能说出哪些诗句 如“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我国宋代的哲学家周敦颐对莲也可谓是情有独钟,他写的爱莲说就是一篇脍炙人口、经世不衰的赞莲佳作。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这篇文章(出示课题爱莲说)二、 文体简介 1、作者

2、:(出示周敦颐的介绍。)周敦颐(10171073),宋代著名哲学家,字茂叔,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他任职南康郡(今江西星子县)时,曾率属下在府署东侧开辟四十余丈宽的莲池(后被称为“爱莲池”),池中建“赏莲亭”,南北曲桥连岸。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清香扑鼻。作者触景生情,写下爱莲说,借花述志。2、解题:文章的题目是爱莲说。“说”是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三、 读准1、范读课文,激发朗读欲望,同时要求学生给生字注音,并标出难句。 2.仿读课文,提出要求:A、注意读准下列加点词的读音。 可爱者甚蕃不蔓不枝濯清涟而不妖 亵玩淤泥隐逸陶后鲜有闻 (指名稍差的同

3、学读,订正读音。) B、把字音读正确的基础上做到声音响亮,口齿清楚,感情充沛,语速适中,停顿得当 (指导朗读。骈文的节奏按意义划分。骈句要读出节奏(四字句的节奏一般是二二,五字句的节奏多为二一二,上下句节奏一致,韵脚要读出延长音,相邻的两组骈句之间须有较长的停顿。排比句要注意节奏鲜明,重点突出。) 3. 指名朗读,其他同学注意听读,哪里读得好,哪里读得有待改进,读的是否正确,停顿是否合适。读完后请同学点评发表自己的看法。 4. 全班齐读课文。四、读通 1、老师指导疏通文义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学疏通文章的文义。遇到不会的,问旁边的同学,再不能解决的留到课堂上,师生共同解决。 自学指导:结合课下注解

4、,用译讲的方法自学,疏通文义。译讲:读出句子讲重点词义.翻译句子(需要加、改、调、省。)(具体讲解一下)v 2、学生自学,老师巡回指导,帮助解疑答难。 3、质疑,师生共同解疑。强调文章中的疑难点。 疑点:予:我。中通外直:茎中空通外面直。鲜:少。 强调难点:(1)、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者也 是判断句式可以译为是(2)、菊之爱按语法顺序应该是爱菊,之,在这里是宾语前提的标志。 4、(出示练习)检测巩固对文义的理解。 读出句子,解释重点词语,翻译句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5、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5、通读全文,读懂文义,加深对文义的理解。五、读美(一) 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 托物言志文章的一般写法,首先要准确生动地描写出所托之物的形象,揭示出内在的精神品格。本文所托之物是什么?“莲” 1、请同学们把文中具体描写莲的语句找出来。(齐读) 2、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花的?赋予莲花哪些品格? 同学们可以相互讨论,在讨论的基础上完成屏幕上的表格。 3、总结:这些描写,句句写莲,而又句句喻人。不但写出了莲花美丽的外表、芬芳的气质,而且对她那高洁的品德、美好的情操、正派的风度,作了惟妙惟肖、尽善尽美的描绘,充分表达了作者对莲花的赞美之情。这也正是作者爱莲的原因。 4、请同学们把

6、这些语句再齐声朗读一遍,注意把握莲花的高洁品格,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 (二) 理解运用“菊“和”牡丹“来正衬和反衬的作用。 过渡:作者主要描写和赞美莲花,开头却为什么写了菊花和牡丹?这有什么作用? 这是一种衬托的写法,用“菊”和“牡丹”来衬托莲花。 1、 分析“菊”正衬的作用。 谁爱菊花?陶渊明是什么人?我们学过他的一首饮酒诗,当中有一句话能表现出陶渊明爱菊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师:作者写陶渊明独爱菊,正是赞颂他不苟同于世俗的高洁品质,也是用菊花来正面衬托莲花,用陶渊明来正面衬托他自己。 2、分析“牡丹”反衬的作用。 然而能洁身自好的封建士大夫,从晋朝以来极少,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

7、丹,为什么? 因为牡丹色彩艳丽,妩媚动人,象征富贵。也就是说世人都追求富贵,作者愿不愿意像世人那样贪慕富贵呢?文中哪一个字能体现作者的这种感情?“独” 师:作者写世人甚爱牡丹是从反面衬托莲的高洁品质,表明自己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下面请同学们齐声把第一节朗读一遍,注意体会作者对这三种花的不同态度。 (三) 理解作者如何以物喻人,抒情言志。 过渡:以上是托物部分,但是托物言志的文章描写事物并非根本目的,而是要通过对所托之物的描写来歌颂人。同样,爱莲说一文作者写莲不是根本目的,而是要借莲颂人。请同学们看第二段 1、 就表达方式来说,第一段侧重于记叙、描写,那么第二段呢? 议论,文中哪一个字能集中体

8、现出来?“谓” 抒情,文中有哪一个字作了提示? “噫” 2、作者以物喻人,抒情言志。把菊花比作什么?作者对陶渊明的这种隐逸的生活态度是不是完全赞赏呢?他也愿意隐逸吗?作者赞赏的只是陶渊明这种不苟同于世俗的人格,而对于他的隐逸,作者更多的则流露出什么情感?“惋惜” 牡丹,作者把它比作什么?对于世人都贪慕富贵,作者流露出的又是什么情感?“鄙视” 而莲,作者则把它比作君子,流露出的是对莲的什么情感?“赞美” 3、 同学们注意体会作者对这三种花的不同看法和不同情感,有感情的齐声朗读第二段。指出:a、文中有一个叹词“噫”,朗读时声音应该延长。 b、最后三句运用了三种不同的句式来表达作者内心复杂的情感。“

9、菊之爱,陶后鲜有闻。”是什么句式?(提示:一般句式有陈述、疑问、祈使、感叹四种)陈述句在朗读时应读平调,这一句重音应放在“鲜”字上,应读出“惋惜”的语气。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是什么句式?疑问句朗读时应读升调。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是什么句式?感叹句朗读时应读降调,要读出“鄙视”的语气。 请同学们注意体会,齐声把最后四句再朗读一遍。 4、 小结:这一部分是作者所言之志。作者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做一个隐逸者,更不屑于向世人那样贪慕富贵。在当时浑浊的世间,他以莲自喻,志在坚贞不逾的保持正直的操守,做一名君子,实在难能可贵,难怪他能写出这样经世不衰的佳作。 六、读熟: 指导学生按照板书脉络快速

10、背诵。 同学们读的很投入,老师再给你们几分钟时间,同学们能不能把它背出来。 七、 布置作业 1、熟练背诵并默写课文。2、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花,采用托物言志手法进行描写 八、 板书设计 爱莲说陶渊明 独爱 菊 (正衬) 隐逸者 惋惜 世 人 甚爱 牡丹(反衬) 富贵者 鄙视 予 独爱 莲 君子者 赞美 托物 言志反思收获 1、 学生总结 我们学完了周墩颐的这篇千古传诵之作。从内容上或写作上,大家有哪些收获呢? 从中我们懂得了莲花高洁脱俗、正直纯真的品格。 写作上明白了作者托莲花抒情言志的写法。此外,这篇文章比喻、拟人、排比修辞手法的运用,衬托、对比手法的运用,陈述、疑问、感叹句式的变化,记叙、议论、抒情的有机结合,文字的洗练而又一字不可易等,都值得我们借鉴。 2、 教师总结 同学们,周墩颐盛赞莲花为君子,当然有独家的见解和他所处时代的特点,但他表现出的对贪慕富贵的鄙弃,对高洁志行的推崇,至今仍对我们有积极的教育意义。我们应保持高尚的情操,做像莲一样正直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