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头括约肌小切开结合气囊扩张术治疗胆总管结石体会.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8273793 上传时间:2023-09-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乳头括约肌小切开结合气囊扩张术治疗胆总管结石体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乳头括约肌小切开结合气囊扩张术治疗胆总管结石体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乳头括约肌小切开结合气囊扩张术治疗胆总管结石体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乳头括约肌小切开结合气囊扩张术治疗胆总管结石体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乳头括约肌小切开结合气囊扩张术治疗胆总管结石体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乳头括约肌小切开结合气囊扩张术治疗胆总管结石体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乳头括约肌小切开结合气囊扩张术治疗胆总管结石体会.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乳头括约肌小切开结合气囊扩张术治疗胆总管结石体会作者: 冉繁荣 单位: 辽宁省抚顺矿务局总医院消化内科 邮编: 113008摘 要目的:探讨经内镜括约肌小切开(EST)结合气囊扩张(EPBD)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安全性。方法::2008年至2009年,所有因胆总管结石而行ERCP的患者,经EST(乳头括约肌小切口一半为0.5cm左右,以能暴露胆总管和胰管开口为限度)和EPBD共治疗胆总管结石。结果:38例,其中单颗结石26例,2颗结石10例,3颗以上结石2例(最多1例6颗结石)。采取一次取石法(取石或碎石取石术)均获得成功。术后无一例发生出血、穿孔或胰腺炎,其中术后高淀粉酶血症3例(7.9%)经药

2、物治疗后痊愈。结论:EST小切开联合EPBD治疗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并发症少,是目前治疗胆总管结石的重要手段之一。关键词:内镜括约肌小切开(EST) 气囊扩张(EPBD) 胆总管结石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总胆管结石的外科治疗已经很大部分由内镜治疗所取代。其中经内镜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在治疗胆总管结石中应用最为广泛,单纯行内镜乳头气囊扩张术(Endoscopic Papillary Balloon Dilatation,EPBD)取石治疗由于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及术后胰腺炎的发生率高于EST,应用受限,我院近2年来采用EST小切

3、口联合EPBD)共治疗胆总管结石38例,避免了EST切开时的出血和穿孔的危险和EPBD的术后胰腺炎的发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自2008年5月2009年12月,我院采用内镜治疗胆总管结石38例,38例患者中26例为单颗结石,其中有3例为壶腹部嵌顿性结石,10例为2枚结石,2例为3枚或3枚以上结石,最多1例6枚结石。本组患者男性18例,女性20例。年龄2382岁,其中60岁以上老年患者28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1例。患者在内镜治疗前均有典型的胆管梗阻症状,伴白细胞计数升高,经腹部超声、CT、MRI或MRCP检查确诊为胆总管结石,结石最大者3.0cm。1.2方法采用

4、日本Olympus公司,TJF-240十二指肠镜,拉式电切刀和COOK公司产品斑马导引丝及8-12mm胆道或食管柱状扩张气囊。取石、碎石网篮及7.0Fr的直形鼻胆引流管。患者术前禁食8-12h,检查前利多卡因胶浆咽部麻醉,定安5-10mg肌注,盐酸哌替啶50mg肌注, 654-2 10mg肌注。采用俯卧位,当内镜插入十二指肠后,将内镜拉直,找到乳头并仔细观察,用带黄斑马导丝的切开刀插管,先行ERC检查,充分显影肝内外胆管,明确胆管内有结石数量、大小及分布情况,观察胆总管末端形态,明确有无壁内段狭窄及狭窄长度,沿胆总管轴向行EST,一般约为0.5cm,暴露胰管。保留导丝,沿导丝送入气囊,使气囊中

5、部恰好在乳头狭窄区,从气囊导管内注入生理盐水达58大气压,扩张23min,间隙30s后再扩张2min即可。然后拔出导丝及气囊,用碎石网篮碎石(应用Olympus,BM-20Q型碎石篮),网篮或气囊取石。置入鼻胆引流管,退镜,将鼻胆管交换后自鼻腔引出,胶布固定,接负压吸引。术后2小时及24小时行血清淀粉酶、脂肪酶检测。结果:本组共治疗38例,单颗结石26例,多发性结石2例,其中有6枚结石直径分别在2026mm不等,其它结石直径分别在1319mm大小,38例患者均一次取石成功。全组无死亡和胃肠穿孔及出血。少数病人经内镜治疗后有腹胀,轻微腹痛,恶心,低热37.5,禁食24小时及抗炎、补液后消失。3例

6、患者有高淀粉酶血症,经药物治疗后痊愈。讨论: Oddis括约肌是十二指肠乳头的主要组成部分,有着调节胆汁、胰液的流量,防止肠内容物想胆、胰系统反流的重要作用。自1974年Kawai等1报道了内镜括约肌切开术(EST)后,经过不断发展、完善,以其创伤小、并发症少,住院期短、痛苦少、死亡率低等优点,现已广泛应用于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尤其是对于手术后胆总管周围粘连和年老体弱的患者,尤为适用。国内外EST已成为治疗胆总管结石的首选方法。但是其本身有一定的条件限制。首先,必须是一个熟练的ERCP操作者,熟练的应用EST技术,不宜将技术全面推广,新手不易掌握全部要领,操作的危险性和并发症的出现均增高。ES

7、T将乳头括约肌切开,必须选择正确的方向和切口大小,否则极易造成出血和穿孔,切口过小达不到治疗目的,后期还易引起十二指肠内容物的反流引起慢性胆管炎,胰腺炎等。对于部分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和胆总管壁内段狭窄的患者,单纯EST根本无法彻底解决。1983年Staritz3等设想经内镜乳头气囊扩张术(EPBD)较EST危险性小和并发症少。EPBD乳头扩张,基本保留乳头括约肌的正常生理功能,避免了EST术后并发症的出现。但是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和胰腺炎的发生率高于EST组,使得ENBD术一度受到冷落。近年来由于EPBD治疗较EST方便,相对容易操作,减少了括约肌的切开和并发症,所以许多医生主张年轻的、需要保留乳

8、头功能的患者,8mm的胆总管结石或有十二指肠憩室、扁平样乳头和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采用EPBD后立即将胆总管结石取出2,4,达到了解除梗阻的目的。但EPBD因乳头扩张后数小时内括约肌就会收缩恢复,影响自然排石,造成胆总管结石在乳头处嵌顿的并发症。单纯EPBD取石的患者很可能较采用EST残留结石多,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如何充分发挥EST和EPBD的优势,又能减少并发症及各自的局限性,我们医院做了一定的探索。十二指肠乳头小切开结合气囊扩张取石术是一种好方式。首先,乳头小切开,减少了出血和穿孔的危险,安全性高,操作简单。气囊扩张取石基本保留了括约肌的功能,使得术后反流的发生明显减少,慢性胰腺炎、慢性胆管

9、炎以致其可能诱发的胆管癌的发生得以避免。本组试验乳头小切开结合气囊扩张取石治疗,成功率高,创伤小,术后无一例出血,穿孔和胰腺炎发作,与单纯EST或EPBD相比术后风险明显减低。但操作中应注意,1.切开方向准确、切开以能充分暴露胰管开口即可。不可过度或过小。2.气囊压力和持续时间要达到,以使胆道开口可以暴露充分,为下一步取石创造条件。3.取石要迅速,避免加重乳头水肿。4.术后常规放置鼻胆引流管,保证引流充分。十二指肠乳头小切开结合球囊扩张取石术操作简便,安全性高,并发症少,术后合并症的发生率低,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好方法。参考文献1,Kawai K,Akasaka Y,Murakami K,et

10、al.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 of the ampulla of Vater.Gastrointest Endosc,1971;20:1481502.王永光,消化内镜治疗学,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031203,Staritz M,Ewe K,Meyer Z,et al.Endoscopic papillary dilat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common bile duct stones and papillary stenosis.Endoscopy,1983;15:1971984,姚礼庆,张波,高卫东,等.经内镜乳头气囊扩张术治疗胆总管结石.中华消化内镜杂志,1999;16:808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