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慈善是权利还是义务.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8272904 上传时间:2024-03-0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做慈善是权利还是义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做慈善是权利还是义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做慈善是权利还是义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做慈善是权利还是义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做慈善是权利还是义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做慈善是权利还是义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做慈善是权利还是义务.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做慈善是权利还是义务?中国慈善文化之源是儒家还是佛家?中国传统的慈善家是哪些人?追问做慈善的动机有无价值?做慈善究竟是可以自由选择的权利还是必须做的义务?企业家如何在使用财富上有品位?著名学者易中天接受本刊专访,追根溯源,纵论古今中外,解析中国慈善文化与商业伦理。撰文:宋厚亮 摄影:尚文谈传统慈善家:主要是地主和商人慈传媒中国慈善家:近年,你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恢弘的易中天中华史的写作中,在研究与写作中,除了重点关注王侯将相和士大夫文人,是否关注到慈善或慈善家?易中天:没有,因为我不可能那么全面地、方方面面都注意到。我写中华史更多的还是写制度、理念、核心价值观,这是最最重要的。牵涉到慈善这个问题,

2、我会谈到;牵涉不到,不会谈。慈善这一块将来谈不谈到,不好说,因为中华史现在只完成了四分之一。慈传媒中国慈善家:如此写下去,到明清两朝商业繁荣,或许就要谈到。易中天:明清可能会谈到,不是很肯定,因为我不是在写商业史。慈传媒中国慈善家:尽管没写到慈善,但有一个重要人物涉及慈善,就是孔子的弟子子贡,他经商,据说资助孔子到处布道,有这事儿吗?易中天:对,有这么个说法,学术界有这个说法。子贡赞助了孔子。严格的说,这不是慈善,如果慈善的范围很宽泛的话,就是,算公益范畴,非营利行为。孔子倒是自己做慈善的。慈传媒中国慈善家:孔子做慈善的提法很新,不知有哪些具体内容?易中天:孔夫子资助学生。一方面子贡资助孔子,

3、另一方面孔子资助学生。因为孔夫子做过大夫,退下来后是有退休金的,会拿出一部分给学生。有一个很穷很穷的学生,孔子一直资助他,最后让这个学生当了管家。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孔子的一个学生叫公西华,做了外交官。孔子的另一个学生叫冉有,当时是孔子的管家。冉有就向孔子申请资助公西华的母亲。公西华很有派头,坐着“豪车”,一身“名牌”,哪里还需要资助?没有道理的。不过冉有有冉有的道理,他说,公西华的衣装啊、车啊、马啊都是公款,是国家出的 钱,因为公西华是一国之大使,但这些不是给家里人用的。冉有还是拨了一笔款给公西华的母亲。慈传媒中国慈善家:除了孔子及弟子之外,还有一个慈善家值得关注。史记记载,陶朱公范蠡“

4、十九年中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可以说范蠡是最早的知名慈善家。他对后世商人影响如何?易中天:细节已经不清楚了,还不如孔子这个有意思。慈传媒中国慈善家:许多官员也都做慈善。例如宋朝的范仲淹,在苏州捐赠千亩良田设立范氏义庄,教养宗族的贫穷人,延续千年。怎么看官员的慈善?易中天:因为宋朝的俸禄比较高。如果是清朝官员资助他人就可疑,钱的来历搞不清楚,明清两代是低薪制。很多人做官是家里另有家产,所以严格地说他们不是以官员身份做慈善。还有一种情况,在东汉末年、魏晋南北朝时,高官都是世族,世家大族出身,自己有钱,不靠俸禄。现在也不能讲官员做慈善,官员做慈善的钱,要么是公款,要么是赃款。我不提倡官员以

5、官员身份做慈善。慈传媒中国慈善家:士绅阶层应是做慈善的主体吧?慈传媒中国慈善家:所以地主并非我们所听到的都是恶霸。易中天:也有为富不仁的,也有为富有仁的。为富不一定不仁。我们一定要纠正“为富不仁”、“无奸不商”这些错误的观点。慈传媒中国慈善家:教育内容有问题?易中天:那是为了阶级斗争的需要。地主做了很多慈善,是有传统的。一旦到了灾年,地主、商人都要把粮食拿出来,熬粥、施粥。民间的这个传统一直有。慈传媒中国慈善家:所以我们往往忽视了一个“下面的问题”,在县政之下,是否主要依靠士绅阶层主持修桥铺路、教育和公益等,以此达到优良的秩序?易中天:是,我们传统社会一直严格实行政权只到县,郡县制最基层的就是

6、县。可能是到了明代以后,县官是不能出城的,一旦出城叫做扰民。那么县以下的乡村就是自治。要知道小农经济是男耕女织、四世同堂、聚族而居,各个乡村就是一个宗族组织,严格说宗族组织都是家人,有的富一点,有的穷一点,但是有血缘关系,慈善是本家族的调节,所以更多还不是我们现在意义上的慈善概念。所以会有慈善这个传统,很自然。谈传统商人:富而不贵慈传媒中国慈善家:宋朝之后,尤其明清时期,徽商、晋商等商人群体出现,他们资助各地的民间书院,甚至资助文人学子和艺术家的创作。他们对更为宽广的公益也有很大贡献?易中天:对,对。包括民国时期杜月笙这些人都做,资助文化事业。意大利的美第奇家族也是这样。钱多了就会资助文化事业

7、。有人曾做过研究,认为美术史应该写成美术赞助史。没有这些人来赞助,包括皇族、王室、世家大族、巨商,很多艺术品不可能完成,像建筑艺术品、雕塑、壁画,都是需要钱的,自己搞不了。但是资助和慈善还是两个概念,不能混为一谈。艺术家可以接受资助,不可以接受慈善,因为在大多数人心目中,接受慈善的应该是弱势群体。慈传媒中国慈善家:资助文化艺术都是公益。易中天:对,都是。做公益和做慈善还是不太一样。从心理层面来讲,做慈善是一种爱心,有情感;公益是认为这个事情是有意义的,这个事情需要钱,而做这个事情的又没有钱。做公益更是为了事业,比如文化艺术事业,不能说从事文化艺术事业的人是弱势群体,并不是需要同情和怜悯的对象。

8、慈传媒中国慈善家:自明朝出现了“儒贾”,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儒商,他们对儒学和文化表现出足够的亲近,结交文人,对社会公益有热情。怎么看独特的儒商?易中天:行商坐贾,到处行走的叫商,开店的叫贾。商人亲近儒家文化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中国从西周开始,就是一个宗法社会,或叫宗族社会。西周创立了四种制度:经济制度是井田制,政治制度是封建制,社会制度是宗法制,文化制度是礼乐制。秦汉以后,井田制和封建制没有了,但是宗法制和礼乐制完整地保留了下来。儒家思想与宗法制、小农经济相适应,最适合这个制度。所以商人不能例外,天然地会亲近儒家思想。第二个原因,独尊儒术以后,历朝历代有一个制度,只有学习儒家的经典才能通过正

9、常的途径走入仕途。而秦汉以后我们的社会就是一个官本位的社会,皇帝、皇族以下,地位最高的就是官员,我们又是个宗法社会,宗法社会讲的就是光宗耀祖。怎样才能光宗耀祖呢?读书做官。商人积累了一定的财富之后,说得难听点,就像黑社会要变成“白社会”一样,他们总觉得自己社会地位低下。因为秦汉以后,平民分四等,士农工商。有人说中国历史上是轻商的,其实严格的说不是这样的,对商业这个行当,从来没有哪个王朝会宣布商业是非法的,只是把位置排到最低,是瞧不起商人的。慈传媒中国慈善家:为什么传统中一直瞧不起商人?易中天:由于从秦始皇开始到清朝,一直是中央集权,但未必是专制主义,并不是中国历代王朝都是专制主义,应该说开始的

10、时候是集权不专制,但是慢慢的从集权走向专制,从专制走向独裁,到了康熙、雍正的时候完全就是独裁了,不仅是专制而且是独裁了。这样的制度,是不允许民间资本超过政府的经济力量的,政府非常担心。民间资本一旦超过了政府的力量,它就会颠覆政权,因此大量地制造不当舆论,比方说无商不奸、为富不仁。这样的词汇深入人心,以致于很多人一提起商业、商人、商品就认为是贬义词,甚至可以把商业、商品、商人作为一个贬义的前提来问你问题,比方说你对学术商品化怎么看?这个问题实际上已经隐含了贬义在里面,一旦商品化就是无耻的、下流的、没有底线的、不道德的,等等,这是误导。慈传媒中国慈善家:在这样的制度环境中,商人虽然有钱,很难得到真

11、正的尊敬?易中天:商人是富而不贵,商人还要想成为“贵人”。汉代规定商人再有钱,不能穿丝绸,不能坐什么车。商人觉得赚了那么多钱都白赚了,所以汉代有个规定是可以买官的,从汉武帝时就开始卖官了,政府的钱不够用了。商人就可以改换身份,像胡雪岩,就是为了换一个黄马褂。慈传媒中国慈善家:所以他也因此受到诟病。易中天:这个事情,我认为要给予历史的同情。当时,作为商人,第一要安全,第二是生存,第三是发展,都需要有官方背景,就捐官。平时胡雪岩也不穿官服,但是碰到一些官员欺负他,他的官服就起作用了。如果捐得个四品道台,县太爷就不敢欺负他,还得给他行礼。他获赏黄马褂,黄马褂是很管用的。慈传媒中国慈善家:同时,胡雪岩

12、也做大量慈善,与获取黄马褂会有关联吗?易中天:不能说胡雪岩做慈善是为了黄马褂。他的黄马褂不是靠做慈善换来的,是给朝廷效力换来的,比如给左宗棠借军费,说是报效朝廷。慈传媒中国慈善家:为了安全,和政治连接在一起,这是中国历朝历代商人的宿命?易中天:宿命。慈传媒中国慈善家:现在这个宿命还存在吗?易中天:我们就不说现在了。慈传媒中国慈善家:那还是回到企业家自身。现在,从大众来看,大众喜欢追捧企业家;从企业家的言行看,他们是否真的改变了历朝历代的自卑?易中天:我说中国的企业家不容易,尤其是民营企业家不容易。虽然他钱赚得很多,但是在人格和精神上好像总是低人一等,也由此造成部分企业家和富二代心理变态,暴发户

13、到处摆阔,不懂得“朴素的牛B,低调的奢华”。民间称之为“大金牙文化”,敲掉真牙,装上满嘴金牙,戴一块金表。因为他除了钱以外没有别的,社会没有给那些确实靠自己的诚信、智慧、努力致富的人足够的尊重,总认为你的钱来路不明,当然我们也必须肯定有些人的钱就是来路不明,官商勾结,这也是事实。但是也有企业家确确实实在扎扎实实地做事,他有钱不一定做了腐败的事情,他是有智慧的。比如一台机器坏了,谁都修不好,请来了一个美国的技师,美国技师拿着榔头敲一下,机器好了。说收费多少?一万。这一榔头就是一万呀?他说,这一榔头1美元,知道这一榔头敲在哪儿了就是9999美元。很多企业家能快速致富,他就知道钱应该投在哪儿,真的靠

14、这种智慧致富也是合法收入,我们也要尊重,不能因为人家钱来的快就不尊重人家,这没有道理。另外,我觉得我们的企业家应该很坦然,如果你钱挣得很干净,为什么不能挺直腰杆,堂堂正正宣布你的光荣?为什么就为富不仁?不能为富有仁吗?为什么说安贫乐道,不能安富乐道吗?谈中国慈善基因:慈善观是儒家的“仁”慈传媒中国慈善家:在美国,基督教新教是美国大商人积极做慈善的源动力。那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慈善基因”来自在哪些方面?儒家还是佛教?易中天:传统社会,慈善观还是要归到儒家。仁义礼智信,第一条就是仁,仁者爱人,仁就是爱,孔子、孟子都说得很清楚。仁里有一条最可贵的,是推己及人,将心比心,也就是孟子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

15、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孔子的仁学结构,核心是爱,爱是基于什么呢?基于亲情,叫亲亲之爱,亲亲是儒家思想最核心的。孔子认为亲亲是爱父母、爱子女,这是不需要教育的,是人的天性,天然会爱。但是这也只能做到爱父母、爱子女。所以亲亲又涉及两条:一条是对等相爱,一条是顺序延伸。对等相爱就是子女爱父母,这叫孝,父母也要爱子女,叫慈,一定是双向的。顺序延伸,从孝来讲,爱父母,还有爱父母的父母?往上延 伸,一直到祖宗;爱子女,还要爱子女的子女?一直到子孙万代。横向是悌,悌就是兄弟姐妹之间的爱,亲兄弟姐妹要爱,堂兄弟姐妹要爱,表兄弟姐妹要爱? 等同于兄弟姐妹的国人要爱。中国人做慈善的根基在这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16、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这是“泛爱”。跟西方的博爱不是一个概念。博爱的前提是大家都是上帝创造的,大家都是上帝的罪人,上帝面前人人平等。我们不是。慈传媒中国慈善家:佛家的慈悲似乎与慈善也是相通的。你怎么看?易中天:佛家讲慈悲,儒家讲仁爱。慈悲是两个词组成的,一个慈,一个悲,慈是希望所有人都幸福,悲是希望所有人都不痛苦,不一样的。慈善的“慈”是仁 慈的“慈”,是爱。由于爱而做善事,叫做慈善。这跟慈悲有差别。佛家会讲不杀生,这是悲悯情怀,属于悲的范畴。寺院到灾年也会赈灾、施粥,都是基于慈。最原始的佛教没有寺庙,释迦牟尼建立佛教并没有寺庙,他到处走来走去,一无所有,不留任何钱财。谈企业家做慈善:是权利,不是义务慈传媒中国慈善家:民营企业历经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