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法学的知识谱系.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8268194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后现代法学的知识谱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后现代法学的知识谱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后现代法学的知识谱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后现代法学的知识谱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后现代法学的知识谱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后现代法学的知识谱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后现代法学的知识谱系.doc(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后现代法学的知识谱系 近20年来,西方特别是在美国涌现了大量冠以“后现代”(postmodern)名称的法学著作。其中代表性的著作有costas douzinas和ronnie warrington的后现代法学,1mary joe frug的后现代女权主义法学,2gary mida的后现代法学运动,3以及douglase litowitz的后现代哲学与法律4。可见,后现代主义法学在当代西方社会已经形成一个比较明确的法学流派,是一股新兴的法学思潮。它是20世纪中叶以来的后现代主义哲学影响法学的发展,从而导致学科交融研究的结果。 后现代主义法学出现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其一,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

2、来一些后现代思想家开始关注政治和法律的问题。例如福柯(m. foucault)后期的代表作规训与惩罚(1975)研究了现代监狱制度的诞生,他指出现代社会的各种制度是规训(discipline)权力与知识复杂地交织在一起运作的产物。51989年后现代哲学家德里达(j. derrida)在卡多佐法律评论上发表了法律的力量(the force of law)。6在这篇文章中德里达回应了各种对他的解构主义的指责,并且集中阐释了他的正义理论。后现代思想家的法学观点得到了法学界的热烈反应,随后就出现了一大批研究后现代主义者法学思想的作品,如英国学者alan hunt和gary wickham出版了福柯与法

3、律一书,使用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集中阐述了福柯的法学思想。7在专题性的研究文章方面,出现了一些研究福柯、德里达等后现代哲学家的法学思想的文章。8其二,从法学的自身发展来说,20世纪上半叶西方法学界经历了三足鼎立的法学流派(即新自然法学、社会法学、分析法学)的纷纷扰扰,最终使得法学研究走向了多元化的道路。在这种自由宽容的法学研究氛围中,美国的批判法学运动异军突起。70年代以来,罗伯特。昂格尔、邓肯。肯尼迪的批判法学的矛头直指传统的法学研究范式,传统法学的一些重大的问题从而被揭示出来,诸如法律与意识形态、法学与知识社会学、法学与语言学等等具有后现代色彩的法学课题逐渐获得深入的研究。20世纪90年代以

4、来,批判法学逐渐融入到后现代法学中,出现了二者合流的现象,9这更加壮大了后现代法学的声势。总之,后现代法学一方面是后现代哲学和法学学科交叉研究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法学的自身发展趋势的一个反映。一、后现代主义的内涵虽然出现了这么多后现代法学的论著,但是西方学者对于什么是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法学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这主要是由于“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本身是一个含混多义的概念,而且后现代主义思潮的起源是多元的。“后现代”一词最早是被西方的艺术家们使用的。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西方艺术家们使用过该词,它被用来指称一种虚无主义的艺术流派。10后来在20世纪50年代它被用于文艺批评中

5、,在60和70年代又被用艺术和建筑的批评中。80年代开始后现代思潮开始向社会科学渗透,至80年代中期,法国作家让佛朗索瓦。利奥塔(lyotard)的后现代状态:关于知识的报告一书被翻译成英文出版,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时髦的口号已经是家喻户晓了。那么究竟什么是“后现代主义”呢?按照美国研究后现代主义法学的学者李特维茨(litowitz)对后现代主义的界定,当今的“后现代主义”可以在三个层面上来理解。11第一,后现代主义是指近几十年来在绘画、电影、音乐、建筑和文学等艺术生活方面的一个运动,后现代主义艺术强调多维视角(perspectives),解构现代艺术中的宏大叙事方式,从而瓦解现代艺术的作者身份

6、和中心主题。如毕加索的绘画、福克纳的小说、电影罗拉快跑都是后现代艺术的代表。第二,后现代主义是对西方工业社会的一种描述,利奥塔的后现代状态和大卫?哈维(david harvey)的后现代性状态都是对后现代社会进行了特征概括。简言之,后现代社会的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由于信息交流的加快,导致文化多元和文化融合;二是资本的扩张导致了经济的全球化。这样的后现代主义基本上可以和“后工业社会”一词等同起来。12第三,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批判启蒙、批判现代性的哲学思想。后现代主义哲学认为启蒙以来的近代西方哲学是建立在一些虚构的概念之上的,诸如主体、自我意识、理性、真理等等,都是启蒙哲学的意识形态。现代性的哲学

7、话语影响到法学上就产生了天赋人权、正义公平、自由民主等政治法律口号。后现代主义的学者则质疑这些现代性的哲学话语,追问它们的合法性,最终解构自我、理性、正义等宏大叙事。应当指出,第三种意义上的后现代主义是哲学意义上的范畴,其不仅具有深厚的哲学底蕴,而且影响也比较深远。而且法学上探讨后现代主义问题也大多是由此获得智识上的资源,所以本文将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法学主要就定位在这里。那么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批判性的哲学,它的内涵到底怎样呢?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后现代主义是相对于“现代”(modern)或“现代性”(modernity)而言的。因此我们可以借助与现代性哲学话语的比较,来界定后现代主义。现代

8、哲学就是启蒙哲学。康德在答复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运动”?中指出,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启蒙的内涵就是“公开地运用理性的自由”。13因此,一切启蒙思想和现代性哲学的元哲学根基就是“理性主义”(rationalism)。十六世纪以来的哲学家如培根、笛卡尔、洛克、卢梭、康德、黑格尔、马克思等等都可以算作“理性主义者”。不管这些哲学家的观点是多么的不同,彼此之间相互批判,但他们都是启蒙哲学家,他们都承认一些共同的前提性哲学话语。例如他们都认为人有自主地运用自己的理性的能力,通过人类的理性可以发现世界的客观规律;自我意识是一些哲学和科学的起点,“我思故我在”(笛卡尔)是创造

9、了主客二元的哲学模式;一切事物都有一个唯一的真理可循,人的理性最终能够认识这个绝对的真理;人类的历史发展,是一个不断的上升的过程,历史最后会到达人类全体的解放。然而在后现代思想家看来,例如利奥塔认为所有的上述的哲学话语和政治话语都是一种“元叙事”(meta-narratives),而后现代思想则恰恰是建立在这些元叙事的瓦解之上,所谓后现代就是对所有的元叙事的持续怀疑。14后现代哲学与启蒙哲学针锋相对,其矛头直指启蒙运动的意识形态。二、后现代主义的知识谱系后现代主义在西方思想中的起源是多重的。但无论如何,尼采(nietzche)应该被认为是后现代主义的始作俑者。一般的哲学史都把尼采或者划入生命哲

10、学的阵营,把他与狄尔泰、柏格森等人并提,或者把他当作存在主义的先驱。15当然这样理解未尝不可,但实际上尼采对后现代哲学家的影响是最有贡献的,后现代主义的主力人物大都研究过尼采,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16那么尼采究竟有何魅力呢?简言之,尼采提出的若干问题,例如上帝死了、酒神精神、权力意志、价值的翻转、理性的覆灭、自我的解体、语言的牢笼等等,都构成了后现代思想的重要题域。尼采于1900年去世,历史也正好步入20世纪,所以用尼采来标志后现代主义作为一场运动、一种席卷西方的思潮的来临是比较恰当的。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哲学上的智识活动,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几个知识谱系。(一)结构主义(structural

11、ism)、后结构主义(post-structuralism)1结构主义:后现代的发端结构主义发端于语言学家费尔迪南。德。索绪尔(saussure)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他几乎成为所有的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的学说的起点。17索绪尔在其名著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了若干革命性的观点:(1)索绪尔首先把语言现象划分为语言(language)和言语(parole),前者是指某种语言的整体系统,后者则是日常情境中由说某种语言的人发出的言语(speech)的话语。语言学研究的对象是前者,即语言的本质现象是语言的整体结构。18(2)语言是一种符号,这种符号可以分为“能指”(signifi, signifier)和“

12、所指”(signifiant,signified)两个方面,前者是指概念,即符号的意义,后者是音响形象,即符号的物质载体,二者对应起来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语言符号。索绪尔指出语言的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对应关系并不是看上去的那样是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如中文把“树”的概念叫做“树”,英文把“树”的概念叫做“tree”,这不是一种自然的必然性,而是一种人为的约定,所以“语言符号是任意的”。语言是使用这种语言的人类共同体所决定的。19(3)语言是一个整体的系统,单独的语言符号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一个语言符号必须在与其他语言符号的互相区别和对立中才能显现出来,从而确立自身,这就是语言的差异性的特点。也就是说,语言

13、的本质不是单个的语言符号,而各个语言符号之间的差异关系才是语言的本质。所以索绪尔说:“语言之中只有差别”。20索绪尔因此把这种研究语言的差异和语言的结构语言学称为“共时性的语言学”。综上所述,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核心观点是:首先,能指与所指关系的任意性指明了“词”与“物”之间不存在必然的联系,一切都是人为的、偶然的。其次,语言和言语的区别指明了语言的本质是整体的语言系统,而不是个别的言语。语言的差异性也说明了一个词的意义不是靠本身来明确的,而只有在与其他的词语的差别中、在整个语言系统中才能确认个别的词语的意义。语言的结构和词语之间的差异才是语言的本质。这样,结构主义语言学至少引起如下的方法论上的革

14、命:其一,延伸结构主义的方法至其他人类文化制度的分析上,可知任何单个的原子事物的存在并不能说明事物的本质,而事物之间的关系才是本质性的。事物之间的关系构成了事物的本质深层结构。事物的本质既然在于其深层的结构,那么传统的人文科学的研究对象现在就要转向这些深层的结构问题。21这引起了此后的哲学家纷纷研究人类社会制度的无意识的深层结构的兴趣。如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lvi-strauss)的结构人类学,阿尔都塞(l. althusser)的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雅克。拉康(jacques lacan)的语言精神分析学,福柯的知识考古学等等。无论这些作者是否承认自己被贴上的结构主义或者后结构主义的标签,

15、在方法论上,他们都受到了结构主义的感染。其二,近代主体性哲学中笛卡尔的“我思”式的主体以及个体的在先性地位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孤独的个体其实并不存在,人就是某种结构或者关系所编织的一个巨大的网状物中的一个小小的网节,人永远都是被决定的,自由意志的主体从来没有实现过。“理性主体”、“单子”、“自我意识”等等都是近代哲学虚构出来的。这其实预示了后现代哲学中的“主体离心化”的问题。22其三,由语言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是任意性原则,推论到一切人类的符号现象,那么其实所有的文化制度归根到底都不具有天然的合理性,特定的文化是特定的人类共同体生活中约定俗成的。由此可见,任何文化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任何知识

16、都有其地方的合理性。如此,西方所谓的启蒙话语的元叙事必然要被瓦解殆尽。利奥塔的后现代知识社会学正是“语言任意性”这个逻辑的延伸。结构主义语言学产生以后沿着两条路线继续发展。(1)在语言学和符号学领域以及在文学批评中,20世纪上半叶美国的语言学家萨皮尔、布龙菲尔德、乔母斯基把结构的观念彻底地贯彻在语言学研究中,俄国的形式主义学派、布拉格学派,包括托多洛夫、雅各布森、格雷马斯等人,发展了索绪尔的任意性、共时性语言学思想。23最后由罗兰。巴尔特(roland barthes)完成了结构主义语言学和符号学向后结构主义的过渡。(2)二战之后至60年代末,法国的部分学者把索绪尔的结构语言学应用到其他人文科学的研究中。代表人物是列维斯特劳斯,他把索绪尔的结构语言学贯彻到人类学的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