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传热学试卷题库.docx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8266569 上传时间:2023-09-2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3.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同济大学传热学试卷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同济大学传热学试卷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同济大学传热学试卷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同济大学传热学试卷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同济大学传热学试卷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同济大学传热学试卷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同济大学传热学试卷题库.docx(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是非题1.傅里叶定律既适应于稳态导热,也适用于非稳态导热。对2.空间某一点处温度沿空间的最大变化率称为温度梯度。错3.q=-gradt=-tnn所表示的傅里叶定律只适用于各向同性物体的导热,而不适用于各向异性物体的导热。对4.工程上经常将材料导热系数随温度的变化关系表示成线性函数=01+bt,式中0是0时材料的导热系数。错5.无内热源物体的稳态导热方程可表示成2t2x+2t2y+2t2z=0, 方程中不涉及材料的导热系数,所以稳态导热时材料的导热系数大小不影响材料中稳态温度分布和导热量的大小。错6.虽然导热微分方程=a2t2x+2t2y+2t2z+qcp方程中不涉及材料的导热系数,所以稳态

2、导热时材料的导热系数大小不影响材料中稳态温度分布和导热量的大小。错7. 常物性一维稳态导热问题,如给定两个边界条件,则问题就有确定解。错8. 炉墙平壁用两层保温材料保温,两种材料的导热系数为1和2(12)。若将2的材料放在炉墙内侧,则保温效果要好一些。错9. 热力管道外用两层保温材料保温,两种材料的导热系数为1和2(12),厚度为1和2。若将2的材料放在炉墙内侧,则保温效果要好一些。对10. 温度计放置在测温套管内,管内放少许机油,以测量管道中流体的温度。为了控制测量误差,作如下传热分析。热量按以下传递路线传给温度计:流体测温套管外表面测温套管内表面机油温度计感温部分周围环境。错11. 一面绝

3、热的无限大平壁被流体加热(或冷却)过程中,与流体接触表面处平壁的tx最大。对12. 一面绝热的无限大平壁被流体加热(或冷却)过程中,与流体接触表面处平壁的xt最大。对13. 由牛顿冷却公式thFQD=可知,换热量Q与换热温差t成正比。错14. 一般地讲,对于同一种流体,自然对流时的对流换热系数要小于强制对流换热系数。对15.管内强制对流换热时,流速增加,对流换热系数就会增加。对16.同一流体,有相变时的对流换热系数比无相变时的对流换热系数要大得多。对17.在相同的流动和换热壁面条件下,导热系数较大的流体,对流换热系数就较小。错18.从本质上讲,对流换热是由贴附在换热面上的一层流体通过导热的方式

4、将热量传到流体中去,或由流体传至换热表面。所以,对流换热就是一种导热,而与流体的运动状况无关。错19. 研究流体运动时热量传递过程的能量微分方程是牛顿力学第二定律应用于流体微团儿导出的。错20. 研究流体运动规律的动量微分方程是牛顿力学第二定律应用于流体微团儿导出的。对21. 在锅炉换热的模型试验中,可以用空气代替烟气,以便简化试验过程,减少试验费用。对22. 由对流换热微分方程hx=-tw-tfxtxnw可知,在壁面温度tw和流体温度tf一定的情况下,局部对流换热系数hx与流体速度无关。错23.流体在无扰动情况下纵掠平板,层流边界层中垂直于流动方向流体的分速度为零。错24.一根长L外径d(L

5、d)的不锈钢管,放置在静止的空气中,管内用电加热,功率恒定,空气温度也恒定。在这种情况下,管子竖置时管壁平均温度比横置时要高。对25.由于边界层厚度沿壁面逐渐增加,所以流体沿竖直壁面自然对流换热时,管子越长,对流换热系数就越小。错26.蒸汽流速增加,不一定能使换热面上凝结换热系数增加。对27.相同条件下,同一流体的珠状凝结换热系数要大于其膜状凝结换热系数。对28.在压力和加热面温度相同的情况下,管内强制对流换热时的饱和沸腾换热系数要大于大空间饱和沸腾换热系数。对29.黑体的绝对温度增加一倍,其总辐射力增加16倍,而特定波长的单色辐射力也增加16倍。错30.材料A和B的单色发射率随波长变化关系(

6、A为减小,B为增加),则A和B温度升高时,它们的黑度(发射率)分别增大和减小。对31.有一固体(灰体),其发射率=0.1,则其吸收率=0.9。错32.加热钢锭的过程中,其颜色随温度升高而变化,颜色变化顺序为:黑暗红红橙黄白。对33.物体辐射某一波长辐射能的能力越强,其吸收这一波长辐射能的能力也越强。对34.物体的辐射能力越强,其吸收能力也越强。通俗地讲,善于发射必善于吸收。错35.同一温度下对于同一波长的辐射能,物体的单色吸收率与单色发射率相等,即=。对36.兰贝特定律(定向辐射定律)不仅适用于黑体,也适用于其它漫射辐射的非黑体。对37.两表面的温度相同时,两者的辐射换热量就均等于零。错38.

7、两表面的温度相同,则两者间的净辐射换热量就均等于零。对39.当两个灰表面组成封闭辐射换热系统时,表面发出的能量是Eb1F1,到达表面2的能量为Eb1F1X1,2。同理,表面2发出的到达表面1 的能量为Eb2F2X2,1。从而,两表面间的净辐射换热量为Q1,2=Eb1F1X1,2-Eb2F2X2,1。错40.半为R的两个灰表面圆盘平行放置,则两表面间的辐射换热量为Q1,2=0(T14-T24)1-1F11+1F1X1,2+1-2F22。错41.工程上常采用遮热板来减小辐射传热量。遮热板的黑度(发射率)越小,层数越多,则隔热效果越好。对42气体的黑度(发射率)均为0。错43.气体辐射的两个基本特点

8、是:一是对波长具有选择性;二是辐射和吸收发生在气体的整个容积内。对44.气温在0以上,草地上就不会结霜,即使会也会被空气加热而融化。错45.太阳能集热器表面应涂黑色,而辐射采暖板表面应涂白色。对46.金属的导热性能一定强于非金属。错47.为增强传热,换热器一般采用顺流布置。错48.加散热肋片一定能增强传热。错49.增强凝结换热的关键是增加液膜厚度,并促成膜状凝结。错50.在管内和管外加干扰物如金属丝、麻花铁等能增强对流传热。对51.蒸发器、冷凝器是混合式换热器。错52.对流换热与流态没有关系。错53.平面、凸面对自身的角系数等于0。对54.热边界层越厚,对流换热越强。错55.当室温、人体表面温

9、度、对流换热系数、发射率都一样时,夏天人站在房间内与冬天人站在房间内的散热也是一样的。错56.管道越短,进口段所占比例越大,对流换热越强。对二、填空题1、角系数仅与几何因素有关。2、普朗克定律揭示了黑体单色辐射力按波长和温度的分布规律。3、膜状凝结时对流换热系数小于珠状凝结。4、如果温度场随时间变化,则为非稳态温度场。5、一般来说,紊流时的对流换热强度要比层流时强。6、导热微分方程式的主要作用是确定导热体内的温度分布(温度分布或温度场)。7、当L/d 小于或“”50 时,要考虑入口段对整个管道平均对流换热系数的影响。8、已知某大平壁的厚度为15mm ,材料导热系数为0.15W/(mK) ,壁面

10、两侧的温度差为150 ,则通过该平壁导热的热流密度为q=t/= 0.15*150/0.015=1500w/m2)。9、已知某流体流过固体壁面时被加热,并且c=500W/(mK),q=20kW/m2流体平均温度为40 ,则壁面温度为q=ctw-tf=80。10、一般来说,顺排管束的平均对流换热系数要比叉排时小(或低)。11、已知某大平壁的厚度为10mm ,材料导热系数为45W/(m.K) ,则通过该平壁单位导热面积的导热热阻为/=2.22*104。12、已知某换热壁面的污垢热阻为0.0003(m2k)/W,若该换热壁面刚投入运行时的传热系数为340W/(m2k),则该换热壁面有污垢时的传热系数k

11、+1/Rc=308.5 W/(m2k)。13、采用小管径的管子是强化对流换热的一种措施。14、壁温接近换热系数较大一侧流体的温度。15、研究对流换热的主要任务是求解对流换热系数,进而确定对流换热的热流量。16、热对流时,能量与质量(或物质)同时转移。17、导热系数的大小表征物质导热能力的强弱。18、一般情况下气体的对流换热系数小于液体的对流换热系数。19、在一定的进出口温度条件下,逆流的平均温差最大。20、黑体是在相同温度下辐射能力最强的物体。21、在一台顺流式的换热器中,已知热流体的进出口温度分别为180和100,冷流体的进出口温度分别为40和80,则对数平均温差为120/ln140/20=

12、61.7 。22、已知一灰体表面的温度为127,黑度为0.5,则辐射力为0.51274=725.76w/m2。23、为了达到降低壁温的目的,肋片应装在冷流体一侧。24、灰体就是吸收率与波长(或)无关的物体。25、冬季室内暖气壁面与附近空气之间的换热属于复合换热。26、传热系数的物理意义是指冷热流体(热流体和冷流体)或间温度差为(或1K)时的传热热流密度。27、黑度是表明物体辐射能力强弱的一个物理量。28、肋效率为肋壁实际散热量与肋壁侧温度均为肋基温度时的理想散热量之比。29、在一个传热过程中,当壁面两侧换热热阻相差较多时,增大换热热阻较大(或大、或较高)一侧的换热系数对于提高传热系数最有效。3

13、0、导热系数是由式=-qtnn定义的,式中符号q表示沿n方向的热流密度,tn是物体温度沿n方向的变化率。31、可以采用集总参数法的物体,其内部的温度变化与坐标无关。32、温度边界层越厚,则对流换热系数越小,为了强化传热,应使温度边界层越薄越好。33、凝结换热的两种形式是珠状凝结和膜状凝结。34、保温材料是指导热系数小的材料。35、Pr(普朗特数)即Pr=a,它表征了动量扩散厚度(流动边界层)与能量扩散厚度(热边界层厚度)的相对大小。36、热辐射是依靠电磁波传递能量的,它可以在真空进行。37、同一温度下黑体的辐射能力最强、吸收能力最强。38、热水瓶的双层玻璃中抽真空是为了减小对流换热。39、换热

14、器传热计算的两种方法是平均温差法和效能-传热单元数法。40、Re(雷诺数)即ud/v,表征动量微分方程式惯性项与黏带力项相对大小41、Pe即Re Pr= UL/表征。42、Gr(格拉晓夫数)即Gr=gtl32,表征表示浮升力与粘性力的相对大小。43、按照导热机理,水的气、液、固三种状态中汽状态下的导热系数最小。44、热扩散率=/(p)是表征物体传递温度变化的能力的物理量。45、雪对可见光的吸收能力比对红外线的吸收能力低。46、导热系数是物性参数,它取决于物质的种类和热力状态(即温度、压力)。47、导热的第三类边界条件是指已知物体表面与周围介质之间的换热情况。48、影响对流换热的主要因素有流动状

15、态、流动起因、流体物性、流体相变情况和几何因素。49、凝结有珠状凝结和膜状凝结两种形式,其中珠状凝结比膜状凝结换热有较大的换热强度,工程上常用的是膜状凝结。50、某燃煤电站过热器中,烟气向管壁换热的辐射换热系数为20 W/(m2.K),对流换热系数为40W/(m2.K),其复合换热系数为20 。51、气体辐射具有2个特点:(1) 对波长有选择性;(2) 在整个容积中进行。52、已知某大平壁的厚度为15mm,材料导热系数为0.15W/(m.K),壁面两侧的温度差为150,则通过该平壁导热的热流密度为q=t/。53、导热微分方程及其单值性条件可以完整地描述一个具体的导热问题。54、表面辐射热阻应用于灰漫表面(或灰表面)辐射换热计算,其值可用数学式表示为1-F55、导热的第一类边界条件是已知任何时刻物体边界面上的温度值。56、导热的第二类边界条件是已知任何时刻物体边界面上的热流密度。三、简答题1、简述非稳态导热的基本特点(1)随着导热过程的进行, 导热体内温度不断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