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2016-2017高三期末生物监测试题.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8263268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汕头市2016-2017高三期末生物监测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汕头市2016-2017高三期末生物监测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汕头市2016-2017高三期末生物监测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汕头市2016-2017高三期末生物监测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汕头市2016-2017高三期末生物监测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汕头市2016-2017高三期末生物监测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汕头市2016-2017高三期末生物监测试题.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汕头市2016-2017学年度普通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监测试题生 物本试卷共?页,?小题,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清楚地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规定的位置,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与本人相符并完全正确及考试科目也相符后,将条形码粘贴在规定的位置。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黑色水签字笔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考生必须在答题卡各题目的规定答题区域内答题,超出答题区域范围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答选考题时,考生须先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按照要求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再用黑色水签字笔按照题目要求作答。答题内容与

2、所选题号不符,答题无效。作答的选考题号未涂,答题无效。选考题多答,按考生在答题卡上答题位置最前的题计分。5保持卡面清洁,不准折叠、不得弄破。第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有关生物体内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动物细胞特有的糖类是葡萄糖B细胞内主要的能源物质是脂肪C. 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都是核酸D. 生物体内调节生命活动的信息分子都是蛋白质 2下表是有关实验的目的及所用的试剂,错误的是 实验目的所用试剂A观察线粒体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剂B观察叶绿体蒸馏水 C观察质壁分离及复原30%蔗糖溶液、清水D分离叶绿体色素层析液3.下

3、列有关人体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分化的本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B细胞凋亡是由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控制的 C衰老个体中,细胞都处于衰老状态 D在条件适宜时,癌变细胞能无限增殖4.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肾上腺素和尿素均可存在于内环境中B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无机盐含量有关C神经元的兴奋传导与内环境中的Na+、K+有关D人体内的大部分代谢发生在内环境中5苯丙酮尿症(PKU)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根本原因是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A)发生突变,致病机理如下图所示。某人群中该病发病率为1/10000。我国部分地区对新生儿进行免费筛查并为患儿提供低苯丙氨酸奶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神经系统损伤

4、,智力低下 积累GTCCAGGTGCACCAGCAC谷氨酰胺(苯丙氨酸羟化酶)组氨酸(无活性的酶)苯丙氨酸酪氨酸苯丙酮酸酶正常基因A异常基因aAPKU是由于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中碱基替换引起的B父母正常而子代患PKU是基因重组的结果C新生儿患者减少苯丙氨酸的摄入可减轻症状 D某女子(Aa)与人群中某健康男子结婚的子代患病概率为1/2026. 下列有关免疫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接种乙肝疫苗可预防多种传染病BB细胞受乙肝病毒刺激后分泌淋巴因子与该病毒结合C第一次接种乙肝疫苗后,机体受刺激会产生特异性免疫D再次感染乙肝病毒时,机体产生的大量抗体进入细胞并消灭病毒第卷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5、。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33题第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一)必考题(11题,共129分)29.(9分)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实验装置内,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余的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1)光照下,该绿色植物固定CO2的场所是 ,光反应产生的 增多时会促进植物对CO2的固定和还原。 (2)该绿色植物呼吸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其原因是 。(3)若昼夜不停进行光照,则该植物生长的最适宜温度是 。若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均保持在30的条件下,该植物生长情况 (能/否)

6、,原因是 。 30.(11分)以下是关于生物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请回答相关问题。为探究生长素对植物不同器官生长的影响,将刚萌发的燕麦幼苗的胚根及胚芽顶端4mm切去,再将剩余的10mm的胚根切段或胚芽切段每10条一组,分别放入保持在25的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2天。据表回答问题:生长素溶液的浓度(molL-1)10-1210-1110-1010-910-810-710-610-52天后的平均长度(mm)胚芽12.312.713.514.716.015.112.210.8胚根12.112.713.612.612.010.910.010.0(1)生长素的化学成分主要是 。在正式实验之前应先进行 ,以避

7、免不必要的浪费。实验数据显示,在相同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下,胚根与胚芽的生长效应有所不同,可能的原因是 。 (2)某同学据表中数据绘出了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燕麦幼苗的胚根及胚芽的生长影响曲线,如图甲所示,但他忘记标出生长素浓度,若2d后胚芽自然生长的平均长度是12.2mm,图中b点的生长素浓度应是 ,c点的生长素浓度应是 。 脑梗死在中、老年人中有较高的发病率,主要是由于脑部动脉血管的粥样硬化后管腔狭窄所引起。(1)脑部神经元的直接生活环境是 。兴奋在神经元间传递时,神经递质通过 (方式)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这种方式的意义是使 ,从而保证兴奋的有效传递。 (2)脑梗塞病人血管阻塞使相关部位的内环境

8、理化性质发生改变,从而导致神经元 ,细胞坏死。病人如果出现运动性失语,则大脑皮层受损的可能是语言中枢的 区。31(11分)果蝇是二倍体生物(2N=8),易饲养、繁殖快,是用于遗传学研究的好材料。(1)对果蝇基因组进行研究,应测序 条染色体上的DNA。 (2)实验发现,长翅果蝇幼虫在25(正常培养温度)和35下培养,分别得到长翅和残翅的果蝇,但残翅果蝇在25下产生的后代仍是长翅果蝇,这说明性状受基因控制,同时也受 影响。(3)研究人员对某只果蝇进行基因检测,发现它的体细胞基因型为BbW,请就该个体的体细胞中只有一个W基因的出现作出合理的解释:若该果蝇未发生变异,则出现的原因是 。若该果蝇发生了变

9、异,则出现的原因可能是 。(4)基因突变大多数对生物有害,甚至导致死亡。一只突变型(棒状眼)雌性果蝇与一只野生型(正常眼)雄性果蝇交配后,产生的F1中野生型与突变型之比为2:1,且雌雄个体之比也为2:1。(注:野生型为纯合子,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如XBY或XbY也可被认为是纯合子。)据此分析,显性性状是 ,有关基因在 染色体上。出现上述比例关系的原因是母本 (填基因型)与父本杂交后,F1中 (填基因型)的个体致死。32.(8分)生态学家对某弃耕农田多年后形成的荒地进行调查。下表是此生态系统三个营养级的能量分析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单位:Jhm2a)营养级同化量未被利用量分解者分解量呼吸释放

10、量A2.4810112.001091.2010103.601010B2.401076.001054.001052.30107C7.501082.401076.001067.16108(1)输入该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的总能量是 Jhm2a,这部分能量是由表中 (填字母)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2)该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3)该弃耕农田上进行的演替类型为 。(4)生态学家为了监测和预报该生态系统鼠害的发生情况,对弃耕后田鼠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者通常采用 法估算该地区田鼠的种群数量。 调查结果表明,田鼠在最初呈“J”型增长,此时田鼠所处的环境条件应是 。该地区田

11、鼠的数量约有800只,若田鼠每繁殖代种群数量比原来增加a倍,则在此条件下繁殖b代后,田鼠的种群数量为 只。 (二)选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2道物理题、2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做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37.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专题(15分)孔雀石绿(C23H25N2Cl)常用作纺织业的染料,也可用作水产养殖业的杀菌驱虫剂。但它具有高毒性、高残留的危害,因此对孔雀石绿废水的处理已成为环境科学领域关注的热点。科研人员从某化工厂污水池

12、中分离获得了能降解孔雀石绿的细菌菌株A。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分析并回答:(1)从到的培养过程中培养液应加入 作为唯一碳源,此过程的目的是 和 。(2)在上使用涂布器涂布获得单个菌落的接种方法是 。活菌计数时一般选择菌落数在 的平板计数。在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中,必须在无菌条件下完成的操作是 (多项选择) A配制培养基 B倒平板 C接种 D培养(3)研究人员进一步研究了不同金属离子对菌株A降解孔雀石绿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右图。由上述结果可以看出,与不加金属离子的对照组相比,多数金属离子对菌株A降解孔雀石绿有 作用,唯有Pb2+的作用相反。若要排除Pb2+本身对孔雀石绿有降解作用,则应设置 的培养基样

13、本作为对照。 38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矮牵牛花色丰富,易于栽培,是世界上销量最大的花卉之一。科研人员尝试通过增加更多控制色素形成的基因(CHS基因)使红花矮牵牛花瓣颜色加深。(1)科研人员首先从红花矮牵牛的 细胞中提取mRNA,经反转录获得CHS基因。然后将CHS基因与运载体结合,通过 转化法,将其导入植物叶片中。将筛选出的成功导入CHS基因的叶片利用 技术培育获得转基因的矮牵牛植株。(2)与预期结果相反,许多转基因植株的花色为白色。为探究其原因,研究人员从白花转基因植株和 植株的细胞中分别提取总RNA,然后以 作为探针进行分子杂交,结果发现转基因植株中CHS基因的RNA量减少。由此推测,生物体外源CHS基因的转入并未增加CHS基因的表达,甚至连细胞的 基因表达也受到抑制,从而使花色为白色。 (3)对上述现象的解释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可能由于 酶未能识别基因首端的启动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