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公共课心理学复习指要.doc修改版2.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8262901 上传时间:2022-11-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7公共课心理学复习指要.doc修改版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07公共课心理学复习指要.doc修改版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07公共课心理学复习指要.doc修改版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07公共课心理学复习指要.doc修改版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07公共课心理学复习指要.doc修改版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07公共课心理学复习指要.doc修改版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7公共课心理学复习指要.doc修改版2.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07公共课心理学复习指要第一章 心理学概观1心理学的定义 p3 研究心理和行为的科学2心理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p8-14观察法、实验法:控制无关变量,操纵自变量从而了解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相关法、调查法、个案法自变量:由实验者操纵的变量,它被假定为影响行为的可能原因。因变量:是自变量所造成的结果。无关变量:除自变量以外的所有可能影响因变量的条件。3心理学诞生的标志p15 1879年德国莱比锡大学哲学教授冯特创立了世界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4现代心理学的三大派别及其主要观点与代表人物p17-20 行为主义:美国 华生 (1)、主张将行为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反对结构主义和功能主义将意识作为心理学

2、研究对象。(2)心理学的目的是揭示刺激和反应,刺激和反应构成行为的共同的基本因素。(3)、主张客观法,反对内省法。(4)、行为是环境作用的结果,环境的差异导致行为的差异。反对遗传作用。(5)、了解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关系,就可以将其应用与预测和控制人与动物的行为。 精神分析:奥地利精神医学家弗洛伊德 (1)、研究对象:人的潜意识。(2)、目的:了解人当前的观念和行为(特别是异常行为或症状)的潜意识根源。(3)方法:自由联想法。即在医生的引导下病人无顾及地将头脑中的想法、回忆和愿望等说出来。(4)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经验通常是被压制的,因为它们与文明社会的道德观念相冲突。但压抑不能消除,过度压抑正是心

3、理疾病的根源。心理治疗是病人领悟症状与潜意识内容的关系并宣泄被压抑的能量。 人本主义:美国 马斯洛 以人为本 主张研究人性的积极方面,反对精神分析以心理病理现象为基础的理论。第二章 心理的生物学基础1 神经元(神经细胞)的结构(由细胞体及其发出的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组成)、功能p28-29(接受刺激、传递、整合)2 神经冲动的传导p29-30遵循 全或无原则突触 传递媒介3 神经系统的结构p30中枢神经系统:脑与脊髓4 大脑皮层的分区联合皮层区p37i. 布洛卡区说话ii. 威尔尼克区理解他人的话5 大脑两半球功能差异p37 左半球:言语、阅读、书写、数学运算、逻辑推理等活动 右半球:觉知物体的空

4、间关系、情绪、欣赏音乐和艺术等活动 它们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6 双生子研究的意义p48-49:区分遗传和环境的影响。结果:同卵双生子比异卵双生子在许多方面都更为相似 人与人之间的分数变异在很大程度上都和遗传有关。第三章 动机1 动机的定义:引起个体活动、维持该活动并使该活动朝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动力。功能:(1)始动功能,即引起某种活动。(2)、导引功能,即使目标朝向特定的目标进行。(3)、维持和调节功能,即维持某种活动直到达到目的,并在此过程中调节有机活动的强度和具体途径。p522 需要:人的行为的基本动力,是引起动机的内在条件、驱力:有机体缺乏某种东西所引起的内在促动力量,这种力量迫使有机体去

5、获得这种东西。缺乏-需要-紧张-驱力-行为。诱因:凡能引起个体动机的外部刺激(正诱因-奖励、负诱因-惩罚)。动机:需要、驱力等内部的推动力和诱因的外部拉动力量p53-543 叶克斯-多德森定律:关于动机强度、工作难度、工作效率三者之间关系的研究结果。我们做任何工作都必须具备相当的动机水平,否则无法维持注意而导致工作效率下降。在简单的工作情况下,较高的动机强度会导致最佳的成绩;在难度适中的工作情况下中等强度的动机会导致最佳的成绩;在难度较大的工作情况下较低的动机强度会导致较佳的成绩。p544 母性动机瓦顿实验p62-63如图:A-B-C 将一只被剥夺了某种需要的白鼠放在A,将其所需要的物体(诱因

6、)放在C,白鼠要得到目标必须通过一个遭电击的栅阁B,并且每当白鼠即将得到诱因时就将其重新放回A。用白鼠穿过栅阁的次数来表示驱力的强度。结果:母性驱力最强烈。母鼠为了到它的一窝小鼠身边去,在二十分钟内冒着电击的痛苦穿过栅阁22.4次。5 习得性无助(因一系列失败经验而造成的无能为力的绝望心境)实验的过程及对现实生活的启示p71-72塞里格曼以狗为被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实验组的实验分两个阶段(1)、将狗置于一个遭受电击(不会致命但很痛苦)且无法逃脱的装置中(2)、然后将狗置于中间立有隔板的房间里,隔板一边通电,另一边不通电。隔板的高度是狗可以轻易跳过。将经过第一阶段的狗放入通电的一边,它们

7、除了在头半分钟内惊恐一阵之外,就一直卧倒在地板上接受电击的痛苦。控制组的狗不经过第一阶段,直接从第二阶段开始,结果全能逃脱电击的痛苦。成就动机是影响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的心理因素,我们不要让暂时的挫败损害我们的成就动机。6 韦纳的归因论p76-77一个人对自己行为的成败进行归因时,通常从以下六方面着手:对自己能力高低的评估,对自己努力程度的反省,对工作难度的评价,对运气好坏的感受,对身心状况的认知以及他人对于事情成败所起的作用。不同人的归因倾向也不同。(1)外在与内在。(2)能自控与不能自控(主观原因与客观原因)。(3)、稳定与不稳定。7 班杜拉的自我效能论p77-78(概念,影响因素4)

8、:个人对某种事物有过一些成败经验后,对自己相应的能力所形成的一种评估。(1)直接经验(2)间接经验(3)书本知识(4)体能训练8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p78-80(简答)人有五种基本需要,这五者具有层次性,由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越是低层次的需要,越力求优先得到满足。只有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较高层次的需要才会出现。越是高级需要,在种系和个体发展中出现得越迟,越能体现人类的特征和人的价值。第四章 学习1 学习的定义基于经验导致行为或行为潜能发生的相对持久的变化p82-83与分类(1)接受学习(传授者将学习内容以某种定论或确定形式传授给学习

9、者)与发现学习(学习者去发现学习内容,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2)意义学习(通过文字、符号使学习者在头脑中获得响应的认知内容的学习)与机械学习(死记硬背)2 经典条件作用p87-93a) 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b) 条件刺激/无条件刺激c) 条件反射的建立与消退3 操作条件作用a) 桑代克的著名实验-效果律p94将饥饿的猫关在设计好的迷笼中,而迷笼外放着鲜鱼,猫只能看吃不到。结果:猫开始在笼中乱抓乱咬直到它的一个偶然的动作触及了笼门的开关,笼门打开,猫出来吃到鱼。猫随着逃离迷笼次数的增加,它逃出迷笼花费的时间会减短。在练习中越来越熟练,错误的行为则倾向于消失。b) 斯金纳的实验-操作条件作用论

10、p94-95:由于行为结果的作用,导致有机体行为出现的概率发生改变的学习形式。c) 经典条件作用与操作条件作用的比较p96经典条件作用操作条件作用反应的性质早先就有的反应(流口水)新的有效行为(踩机关)反应的主动性反射性的自主的强化的顺序在反应之前(灯光食物口水)在反应之后(踩机关食物)强化的作用建立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物之间的联系(灯光食物)奖励有效的行为学习的内容刺激物之间的信号关系(灯光是食物出现的信号)特定的反应适合于解释信号学习、情绪学习动作技能学习d) 正强化(在行为发生之后,呈现或增强某种刺激从而使行为在将来出现的概率增加)、负强化(在行为发生后,撤消或减弱某种刺激从而使行为在将

11、来出现的概率增加)、惩罚(伴随行为出现的可以降低行为在将来发生概率的事件)的区别p97-1004 潜在学习(已经发生却没有从行为中展示出来的学习)-认知地图p103-1045 观察学习(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而非通过直接经验产生的学习)-替代强化(间接强化,因看到别人的行为受到强化因而自己的相应行为倾向间接地受到强化的情况)的含义及其对教育的影响p104-107(榜样的作用)6 依据学习原理探析行为习惯的养成或消除?第五章 认知过程1 感觉的含义p111:感觉器官接受刺激并将信息传输到中枢神经系统,进而完成信息属性分辨的过程。2 心理物理法对感觉的测量p112-115a) 绝对阈限(能够引起感觉的

12、最小刺激量)与差别阈限(最小可觉差,辨别两个强度不同的刺激所需要的最小差异值)b) 韦伯定律:差别阔限(I不同刺激强度下能够觉察到的两个刺激的最小差异量) / 标准刺激量(I) = 韦伯分数(K)3 基本的感觉现象p116-117a) 后像(刺激停止,感觉有一种残留现象)b) 感觉适应(因刺激作用持久或缺乏而使感觉器官的敏锐度发生变化的现象)c) 感觉对比(不同的刺激作用某一感觉器官,使感觉体验发生变化的现象)4 知觉的定义(大脑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并赋予整体意义的加工过程)及其与感觉的联系p122:感觉提供了我们体验世界的线索,知觉是我们体验世界的方式。感觉和知觉共同组成了我们了解外部世界

13、的通道,事实上是一个难以分开的连续过程。称感知觉。5 知觉的特性p122-127(理解性、选择性、整体性、恒常性)6 运动知觉现象p132(选择)a) 真动b) 似动:自主运动、诱导运动、动景运动c) 相对运动7 记忆(经验的保留过程)及记忆的基本环节p134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基本环节8 记忆信息加工模型p134环境(外来刺激)-感觉记忆通过注意-短时记忆经过复述-长时记忆9 感觉记忆的容量(图像记忆9-20个项目,声像记忆5个项目)、编码(视觉代码,听觉代码)、储存时间 (图像记忆0.250.3秒,声像记忆4秒),p13510 短时记忆的容量(7+-2个块)、编码(听觉代码,视觉代码

14、,语义代码)、储存时间(2秒-5分钟)p136-13711 前摄抑制(先实记的材料对后记的材料造成抑制)和倒摄抑制(后实记的材料对先实记的材料造成抑制。p137-13812 长时记忆的类型(1)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2)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和储存方式p138-140(储存方式:语义编码为主)13 长时记忆的遗忘p141(先快后慢)因素:时间,材料的性质,系列材料的位置,学习程度,加工深度,动机。14 思维的分类p142(辐合、发散)15 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p147-148(1)表征 。(2)定势。(3)功能固着。 (4)认知结构第六章 情绪、压力与适应1 情绪的三种表情p152:面部表

15、情,身体姿势表情,言语表情2 四种基本情绪p153:快乐,愤怒,恐惧和悲哀3 几种主要的情绪理论a) 詹姆斯-兰格的躯体反应理论p157-158(知道)b) 沙赫特和辛格的认知评价理论p159-1604 生活压力的来源p163-165(心理因素):(1)日常烦恼 (2)生活改变 (3)心理因素:挫折,冲突,非理性信念 (4)A型行为模式5 心理冲突p166:(1)双趋冲突 (2)双避冲突 (3)趋避冲突 (4)多重趋避冲突6 非理性信念(错误的认识)及其改变方法p166-167,176:第一、通过认真反省来认识那些使自己感到痛苦的想法 第二、评价自己想法的正确性 第三、找出与自己所持的非理性信念相反的想法。第四、从心理表扬自己以示奖励7 你生活中有什么压力,用什么心理学方法应对?(生活压力的调节变量:可以改变个体对于压力源反应的心理变量)p170、社会支持:由他人提供的应对资源。个人社会支持感。p174、应对压力的主要心理学方法:压力思想灌输,控制非理性信念,降低唤醒水平,坚持身体锻炼pp175-178)第七章 意识1 意识的含义:(1)意识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