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知识点.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8262382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地理知识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一地理知识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一地理知识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一地理知识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一地理知识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地理知识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地理知识点.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地理知识点1、方向、周期、速度:(1)方向:三种方向(在北极俯视地球,逆时针自西向东;在南极俯视地球,顺时针自西向东;侧视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2)周期:两个周期(恒星日和太阳日)扩展思维:用圆盘演示另三种情况时恒星日和太阳日的关系。A、当自转方向为自东向西,公转为自西向东时:恒星日太阳日(23小时52分8秒)B、当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公转为自东向西时:恒星日太阳日C、当自转方向为自东向西,公转为自东向西时:恒星日太阳日(24小时) 结论:当自转与公转同向时,恒星日太阳日(3)速度:角速度:每小时转过的角度。 =3600/24小时 即150/小时或4分钟/10 , 南北极点除外处处都相

2、等。线速度:每小时转过的弧长。 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V= 2cos R(周长)/ 24小时(时间) 结论:南北两极,既无角速度,又无线速度。2、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1)昼夜更替 作图判断:侧视、俯视、立体图、各种变式图等。判断晨线和昏线。(图略)(2)产生地方时差地方时:经度不同,地方时也不同。每隔经度15度,时间相差1小时。东边的时间比西边的时间早。时区:国际上划分时区的方法。规律:A、全球共有24个时区,东西各12时区,东西十二时区合为一个时区。 B、每个时区都跨经度15度。 C、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度数=时区数15度 D、东边的时区比西边的时区时间早 E、算时区:经度数/150 (四舍五

3、入)区时:每个时区共同使用的时间称为区时。区时都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共同使用的时间。北京时间: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 乌鲁木齐时间:新疆采用的东六区的区时。世界时:0度经线上的地方时。日界线:原则上规定1800经线为日界线,但实际的日界线是曲折的向东越过日界线日期减一天;向西越过日界线日期加一天。 把全球分为两个日期的分界线是1800 和零时经线中国跨五个时区:(东五东九) (730E1350E)(3)产生偏向 作图分析:北半球、南半球、赤道地区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情况。(图略) *分析偏向对地理事物产生的影响:影响大气环流和大气运动(举例说明:气旋与反气旋、大气环流); 影响大洋环流(

4、举例:太平洋); 影响河流的冲刷、堆积 (4)影响地球形状:三轴椭球体 (二)地球公转1、公转的方向、轨道、周期、速度 (1)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一个回归年365天5时48分46秒 一个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2)公转轨道与速度 特点:每年1月初过近日点,公转速度快,太阳照射南半球。 每年7月初过远日点,公转速度慢,太阳照射北半球。影响:北半球夏半年的时间长于冬半年的时间。北极点的极昼天数(186天)比南极点的极昼天数(179天)长7天。2、黄赤交角及其影响黄赤交角产生的原因:(1)地球倾斜着围绕太阳公转,倾斜角度为66034。(2)地轴在宇宙空间的方向不因季节而变化。(3)黄赤交角和

5、极昼极夜出现的最低纬度的关系为互余。影响: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往返移动(以一年为周期)在各种图上会画出黄道、赤道,标出黄赤交角和太阳直射点移动路线。(图略)3、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1)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往返移动(2)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周年变化 了解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 正午太阳高度:在太阳直射点为900;在晨昏线上为00规律:随纬度变化规律:夏至日-H由北回归线向南北逐级递减。 冬至日-H由南回归线向南北逐级递减。 春秋分日- H由赤道向南北逐级递减。 随季节变化规律:每年夏至日,北回归线以北的纬度带H达最大。南回归线以南的纬度带H达最小值。每年冬至日,北回归线以北的纬度带

6、H达最小。南回归线以南的纬度带H达最大值。计算公式推导略:结论: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H=90|,表示所求点纬度,表示太阳直射点纬度。|可以看作所求点与太阳直射点之间的“距离”(纬度差),这个“距离”越小,则正午太阳高度越大(3)引起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分时段分析:北半球日期 太阳直射点 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春分日秋分日 北半球 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春分日夏至日 北半球 昼长夜短,且昼渐长,极昼范围扩大。夏至日 北回归线 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夏至日秋分日 北半球 昼长夜短,且昼渐短。秋分日春分日 南半球 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秋分日冬至日 南半球 昼短夜长,且昼渐短,极夜

7、范围扩大冬至日 南回归线 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冬至日春分日 南半球 昼短夜长,且昼渐长。二分日 赤道 全球昼夜平分 *晨昏线上除春秋分日,日出时刻处处不等。(4)引起四季更替天文四季:夏季-白昼最长,太阳最高的三个月(5、6、7三月) 冬季-白昼最短,太阳最低的三个月(11、12、1三月)传统四季:四立划分 (5)形成地球五带:回归线与极圈划分五带。4*补充(1)根据经度数值判断两点的东西方向。 两点如在同一经度区内有两种可能:一是同在东经度地区,那么经度数大的点在东方,另一点在西方;二是同在西经度区内,那么经度数小的点在东方,另一点在西方。 两点若处不同经度区内:两地经度数之

8、和,若小于180,则处东经度区的点在东方,西经度区的点在西方;若大于180,处西经度区的点在东方,东经度的点在西方;若等于180,既可说是东方也可说是西方。 (2)物体的影子 规律: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物体的影子永远朝北(除北极点朝南)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物体的影子永远朝南(除南极点朝北)影子朝向与太阳入射方向相反。正午太阳高度越小,影子越长。北半球冬至日正午日影最长,南半球夏至日正午日影最长请说说下图中各点此时日影的朝向和正午日影的朝向:(3)利用经纬网计算距离在经纬网图上可以根据经纬度量算两点之间的距离。同一条经线上纬度1的间隔长度都相等(因为所有经线的长度都相等),大约是111km/

9、1。赤道上经度1的间隔长度最大,约为111千米,由于各纬线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南北纬60纬线上的长度为赤道上的一半,所以在各纬线上经度差1的弧长就不相等。在同一条纬线上(假设此纬线的纬度为)经度1对应的实际弧长大约为111coskm。因此,两地若在同一条纬线上,只要知道两点经度差就可以计算出两点间的弧长。(4)太阳升落方向:一年中只有二分日全球太阳(正)东升,(正)西落;北半球夏半年,全球太阳东北升,西北落;南半球夏半年,全球太阳东南升,西南落。(5)太阳的周日视运动对任一地而言:太阳轨迹是平行的;当地地理纬度:北回归线以北(原因)读下左图判断:正午太阳高度、日出日落方向、白昼长短、太阳直射点的

10、纬度位置读右上图描述太阳周日视运动图的作法下图为四个地点二至日太阳周日视运动图,读图思考四地可能所在半球和节气。三、重难点剖析在高中地理的学习中,我们遇到的日照图有两种,一种是球面日照图,另一种是平面日照图。球面日照图又可分为侧视日照图和极视日照图。日照图看似简单,却包含着丰富而复杂的地理知识,成为考试中必选的题目,因而很有必要对日照图中涉及的考点进行分析、总结,寻求解题窍门,掌握答题规律,提高答对率。教学中通过反复尝试,主要有以下几点认识。一、考点范围(常考查的知识点) 1判断半球及地球自转的方向。2画晨昏线或太阳光线。3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4.判断日期、节气(季节)。5太阳高度角的分布规

11、律。6昼夜长短的分布、变化规律。7判断晨线和昏线。8考查日出和日落的时间。9判断相对方向。10地球自转、公转的速度。11计算区时(地方时)。12计算昼夜长短。13气压带的移动及气候类型的特点。14海陆气压类型的分布及季风、洋流的方向。二、考点解析 1判断半球及地球自转的方向 (1)东西半球:明确20W和160E两条经线把地球分为东西两半球。(2)南北半球:北极上空看地球逆时针方向自转,南极上空看地球顺时针方向自转。2画晨昏线或太阳光线:晨昏线与太阳光线相互垂直。3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要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就要判断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和经度。(1)纬度位置:根据现在的教学要求,有三种情况,即太阳

12、直射在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和赤道上,判断的依据是观察极圈内的昼夜状况。4日期、节气(季节)由日照图确定日期和节气(季节),日期主要有四种: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日期为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时,日期为9月23日或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日期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对应的节气依次是夏至、秋分或春分、冬至;季节是夏季、秋季或春季、冬季,此处应注意节气和季节的区别。判断推理的过程是:由极圈内的昼夜状况到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再到日期节气(季节)。5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 (1)太阳直射点上的太阳高度为90,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等于o,昼半球的太阳高度大于0,夜半球的太阳高度小于0。(2)正午太阳高

13、度的分布规律。一是纬度分布规律: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如夏至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二是季节分布规律:夏至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冬至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3)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首先要明确两个纬度: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和所求地的纬度,根据以下公式计算:某地正午太阳高度=90(太阳直射点和该地间的纬度差,可用线段法分析计算)。6昼夜长短的分布、变化规律就教材的要求而言,主

14、要考查三种情况。以北半球为例,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春分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同时还要分清回答昼夜状况还是昼夜变化趋势,这就要注意以下规律: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南、北半球),哪个半球昼长于夜;太阳直射点向哪方(南方、北方)移动,哪个半球昼变长夜变短。7判断晨线(黎明)或昏线(黄昏)首先明确图中给出的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太阳光线的方向,如果地球自转方向向着太阳光线,此半球的晨昏线部分为晨线;如果地球自转方向背向太阳光线,此半球的晨昏线部分为昏线。8日出、日落 (1)晨线上的各地同时日出,昏线上的各地同时日落。(2)根据某地昼夜长短计算日出日落时刻,先计算出该地昼长的时间,然后以正午12时为起点,减去昼长时间的12就是日出时间,加上昼长时间的12就是日落时间。9判断相对方向经线指示南北,向着北极是北方,向着南极就是南方;纬线指示东西,即左西右东。10地球自转、公转的速度 (1)自转:自转的角速度各地相同,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两极既无角速度也无线速度。(2)公转:夏至日速度较慢且还在变慢,冬至日速度较快且还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