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国Ⅱ卷论述类阅读命题特点、及备考建议.docx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8261503 上传时间:2023-11-2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全国Ⅱ卷论述类阅读命题特点、及备考建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8年全国Ⅱ卷论述类阅读命题特点、及备考建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8年全国Ⅱ卷论述类阅读命题特点、及备考建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8年全国Ⅱ卷论述类阅读命题特点、及备考建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8年全国Ⅱ卷论述类阅读命题特点、及备考建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年全国Ⅱ卷论述类阅读命题特点、及备考建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全国Ⅱ卷论述类阅读命题特点、及备考建议.docx(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守正创新 联系生活 在调整中前行 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论述类阅读命题特点、及备考建议西安市临潼区化工院中学 梁建宏 语文生活化,生活与文化,语文与生活息息相关,这是近年来的命题特点,也是今年语文试题的选材特色。全国卷一贯本着“稳中有变,以稳为主”的命题原则,今年也不例外,试卷的基本结构、题量、分值和往年基本相同。第一大题论述类文本阅读,该大题含3道小题(第1、 2、 3小题),合计9分。命题特点论述类文本阅读重点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分析原文论证以及综合文中信息进行推断的能力。阅读材料摘编自袁梦倩“被遗忘权”之争:大数据时代的数字化记忆与隐私边界一文,文本简明精练,条理清晰。体现对大

2、数据时代保障个人权利的反思,适合高中毕业水平考生的阅读和理解。3道题考点各不相同且指向明确,第1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第2题考查分析原文论证的能力,第3题考查综合文中信息进行推断的能力。该题有两点变化值得注意:一是第2小题通过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考查了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下称考试大纲)中新增的“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要求;二是第1小题要求选出正确的一项,以往均为选出错误的一项。备考建议通过分析20112018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论述类文本阅读”部分的考查内容,我们得出:1、考查内容主要为社科类文章,涉及文学理论、考据学、美学(文艺理论)、古代金融、考古等多方面。2

3、012年的考查内容涉及科技方面,2017年为关于气候治理的自然科学类文章,2018年的考查内容为关于大数据时代的数字化的社科类文章。2、2018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通过对考试大纲中今年新增的“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考查,对考生理解文本提出了更高也更具体的要求,而“准确深入地解读文本”恰恰是众多考生最容易忽略的地方。3、从2015年开始,命题更加强化“整体阅读”意识,要求考生在真正读懂的基础上作出选择,对原文语句、语段进行简单加工改造的选项很少,而对原义中相对分散、隐蔽的信息进行整合,或根据相关语句进行适当推理的选项较多。因此,以往的依据显性信息进行简单比对的思路已经无法满足答题的需要,而是

4、需要考生在真正读懂文本的基础上借助隐性信息进行判别。因此,我们在复习备考“论述类文章阅读”部分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读懂文本。(1) 在阅读过程中,养成逐段或逐层概述文意的习惯,以便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作者观点及个段落、层次之间的逻辑关系,提高阅读过程中的理解能力和信息整合能力。(2) 养成全神贯注、逐字逐句地细读细评的习惯,对文中涉及的表明时间、范围、程度或因果关系、条件关系,以及不同概念之间的异同,或事物发展变化情况等的词句,应格外关注,并随手勾画出来。(3) 树立整体理解的意识。碰到疑难词句,或与设问相关的原文语句,不要望文生义或断章取义,而要联系有关语句所处的语境,通过上下

5、文的语意关系来准确理解。2, 落实“三字方针”。一“读”,即读题干选内容,审清题意;二“找”,即“对题读文”,找出被选项在文中的检索范围;三“比”,即比较备选项和原文信息有无“漏”“衍”“换”等现象。3, 掌握比对方法。(1) 关注逻辑关系。要了解几种常见的复句,如因果、假设、条件、递进等,注意其所用关联词语。(2) 关注语意关系。如“部分”与“整体”、“已然”与“未然”、“原因”与“结果”、“有据”与“凭空”、“异位”与“异意”等。4,坚持限时训练。平时就要进行限时阅读训练,模拟考场情境,逐渐提高浏览文字的速度和进行信息处理的速度。总体来说,2018年高考语文试题渐趋稳定,没有出现新题型,面对这些题型,经过一年磨砺洗礼的同学们不会慌张无措。但是仔细观察,整张试卷对于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要求更高;整张卷子也释放出明显的信号,引导学生关注传统、关注现实、关注人性,让语文真正成为人学。最后,祝所有考生取得优异成绩。也希望新高三学生,能从本次高考中获得启示和思考,在未来一年的语文学习中能事半功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