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年级语文必修二知识点整理.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8260405 上传时间:2022-12-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年级语文必修二知识点整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三年级语文必修二知识点整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三年级语文必修二知识点整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三年级语文必修二知识点整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三年级语文必修二知识点整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年级语文必修二知识点整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年级语文必修二知识点整理.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年级语文必修二知识点整理1.高三年级语文必修二知识点整理名句翻译: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尝不临文磋悼,不能喻之于怀。译:我每看到前人发生感慨兴叹的原因,发现都像符契那样相同相合,我曾对前人的文章嗟叹伤情,但往往不能明白为什么会如此。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译:何况人的寿命随着自然造化而有长有短,但最终都要完结!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译:壬戌年的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和客人在赤壁之下泛舟游览。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译:不一会儿,月亮从东山上升起来,在斗宿和牛宿之间徘徊。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译:我们任凭小船随意飘荡,越过那茫茫万顷的江面。客有吹洞萧

2、者,倚歌而和之。译:客人中有位吹洞箫的,按着歌曲的声调和节拍XX伴奏。其孰能讥之乎?译:难道谁能讥笑他们吗?余于仆碑,又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译:我对于倒下来的石碑,又因此感叹古书不存在,后世人弄错了它的流传(文字),而没有人能够说明白本来的情况,哪里说得清楚呢?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译:这就是治学的人不可以不深入思考而谨慎地采取的缘故啊。2.高三年级语文必修二知识点整理通假字: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通“非”)于嗟鸠兮,无食桑葚!(通“吁”)士之耽兮,犹可说也。(通“脱”)淇则有岸,隰则有泮。(通“畔”)岂不日戒?玁狁孔棘!(通“急”)曰归曰归,岁亦

3、莫止。(通“暮”)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通“彰”)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通“措”)忳郁邑余垞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通“郁悒”)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通“圆”)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通“罹”,遭受)终老不复取(通“娶”)槌床便大怒(通“捶”,敲打)箱帘六七十(“帘”通“奁”,盛物之器)蒲苇纫如丝(通“韧”,柔软而结实)府吏见丁宁(“叮咛”,嘱咐)虽与府吏要(通“邀”)摧藏马悲哀(同“脏”,脏腑)3.高三年级语文必修二知识点整理一词多义1、望:七月既望(农历每月十五,名词)西望夏口(向远处看,眺望,动词)2、长:抱明月而长终(永远,副词)而卒莫消长也

4、(增长,动词)3、然:其声呜呜然(拟声词词尾,表状态)何为其然也(这样,代词)4、于: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在,代词)月出于东山之上(从,介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介词)于是饮酒乐甚(于是,表示后一件事紧接前一事,连词)5、白:白露横江(白色的,形容词)不知东方之既白(亮,形容词)6、歌:歌窈窕之章(唱,动词)歌曰(歌词,名词)倚歌而和之(歌曲的声调或节拍)4.高三年级语文必修二知识点整理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1、徒: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类,属)2、出:其出人也远矣(超出)二、通假字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感也(受:通”授”)2、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三、一词多义1、

5、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流传)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名词,解释经书的著作)2、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老师)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名作动,从师)3、从:惑而不从师(动词,跟随)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介词,自)4、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用于句中,舒缓语气,可不译)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句末语气词,轻微感叹,可译为”啊”)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句末语气词,”呢”)5、则:于其身也,则耻师焉(转折连词,却)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条件连词,就)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副词,表判断,译为”就是”)6、于:师不必贤于弟子(介词,比)而耻学于师(介词,向)不拘于时(介词,被)其皆出

6、于此乎(介词,在)7、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介词,相当于”于”,译为”比”)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句末语气词,反诘语气)8、所以: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所用来,”以”作”用”讲,表凭借、手段)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的原因,表原因)四、词类活用1、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意动用法,以为耻)2、吾从而师之(师:名作动,学习)3、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形作名,圣人;愚:形作名,愚人)4、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师:名作动,学习)5、孔子师郯子(师:名作动,拜师学习)五、古今异义的词1、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2、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古

7、义:所用来;今义:因此,因果连词)3、吾从而师之(古义:跟随并且,今义:目的连词)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古义:不一定;今义:不需要)5、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古义:小的方面学习;今义:接受初等教育的地方)六、句式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判断句)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3、不拘于时,学于余(被动句)4、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介宾短语后置)5、而耻学于师(介宾短语后置)七、难句翻译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译:老师,就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决疑难问题的人。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译:所以无论高贵还是低贱,不分年纪大还是年龄小,道

8、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在的地方。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译:不知道文章的停顿,有的人就去求师学习,不能解决疑难问题,有的人却不求师学习,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我看不出他们有什么高明啊。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译:所以弟子不一定比不上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弟子贤能,知道道理有先有后,学问和技艺上各有各的专门研究,象这样罢了。5.高三年级语文必修二知识点整理古今异义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修长的样子/形容色彩繁杂)便可白公姥(告诉/常指一种颜色)共事二三年(一起生活/一起工作)可怜体无比(可爱/值得怜悯)汝岂得自由(自作主张/不受拘束)槌床便大怒(坐具/睡觉的地方)以此下心意(忍耐受委屈/下定主意)本自无教训(教养/训斥或从错误得到认识)自可断来信(使者,指媒人/书信)处分适兄意(处理、处置/对有错之人作出处罚决定)蹑履相逢迎(迎接/常指奉承、拍马)汝是大家子(大户人家/我们)奄奄黄昏后(暗沉沉的;形容气息微弱)叶叶相交通(交错相通/为运输、邮电事业的总称)高三年级语文必修二知识点整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