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中阶段测试卷.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8258721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5.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中阶段测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中阶段测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中阶段测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中阶段测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中阶段测试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中阶段测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中阶段测试卷.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中阶段测试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绮户(y) 更定(gng) 毳衣(cu) 朝晖夕阴(hu)B沉璧(b) 霏霏(fi) 雾凇(sng) 浩浩汤汤(tng)C红晕(yn) 坦荡(tn) 勃发(b) 飞奔(bn)D忧戚(q) 凝望(nng) 枉然(wng) 祖籍(j)2、下面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诘责 更胜一筹 禁锢 恪尽职守B亵渎 龙吟凤秽 清洌 通宵达旦C阑语 相得益彰 混淆 翻来复去D惬意 神秘莫测 沉缅 断壁残园3、下列句子中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短短一个世纪

2、,中国从一文不名的穷小子摇身一变成了世界银行家,而欧洲正截然相反。B七月的盐城,气温居高不下,室外暑热如火,我们坐在室内,吹着空调,却如坐春风,十分惬意。C有人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不过就这一点小失误,影响不了大局,不足为训。D七月流火,季节进入一年中最难熬的酷暑阶段。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璀璨的亚洲文明是世界文明的精彩篇章。B扫黑除恶不仅具有现实意义,而且还有长远的政治意义。C经典咏流传深受观众喜爱的原因是它新颖的内容和独特的风格造成的。D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提供了无限可能。5、下面句子没有使用修辞的一项是( )A林子里很多

3、地方还积着厚厚的雪,高山杜鹃花却等不及,径自开了起来。B这景色不见得很美,却是一幅秋日风情画。C自由和平等的爽朗金秋如不到来,黑人义愤填膺的酷暑就不会过去。D今天第一次看到这棵果实如此丰硕的柚子树,霎时间,心头充满了喜悦与新奇。6、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它是目前世界上仅存的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如果还能在互联网上写出140个字发表自己的看法,那就更了不起了。作为一个中国人,能把汉字学好,并且还可以通过书写与人交流,是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同时它也是世界上最复杂的文字,音、形、义三者结合在一起,却又无规律可言。汉字是中国人用智慧发明的文字。A B C D7、古诗文默写。 (1)四

4、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_。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2)_。鬓微霜,又何妨!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3)莫听穿林打叶声,_。 (苏轼定风波)(4)_?_。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秋瑾满江红)(5)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讲述求学遭到“先达”训斥的时候,自己“_,_,_”的做法,是为了劝勉马生重视礼仪、虚心学习。二、文言文阅读。(15分)(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

5、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乙)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饮酒者游。旬朔之间,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故虽有勤苦之劳,而常废于善忘。比读齐史,见孙搴qin 云:“我精骑三千,足敌军羸卒数万。”心善其说,因取“经”“传”“子”“史”事之可为文用者,勒为若干卷,题曰精骑集云。噫!少而不勤,无如之何矣。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秦观序(注释)滑稽,比喻能言善辩。旬朔,十天或一个月。比:近来。惩艾:惩治,惩

6、戒。曩:从前。寻绎:推求探索。省:记。孙搴,人名。勒:此处译为编辑。庶几:或许,差不多。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同舍生皆被绮绣一见辄能诵喜从滑稽酒者游殆不如曩时十一二2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A烨然若神人 秦王怫然怒B心善其说 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C久而乃和 而聪明衰耗D然负此自放 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3用斜线为下列句子断句,限三处。每 阅 一 事 必 寻 绎 数 终 掩 卷 茫 然 辄 复 不 省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5宋濂和秦观在学习方面有何异同?三、现代文阅读。(30分)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

7、小题。户外运动,当遵守法纪敬畏自然盛玉雷如今,户外运动已成为一种时尚的运动方式。其多样化、个性化等特点,让人能够在拥抱自然的同时挑战自我,受到不少人的追捧。然而,近些年来,一些户外项目越来越刺激,安全之弦却没有越绷越紧;部分户外运动爱好者的足迹越来越广,安全印记却没有越来越清晰。有人为了逃避景点门票,在未开发的区域追求刺激;有人拒绝大众化的旅游路线,追求不顾风险的自然体验;有人在经验和装备都不足的情况下,仓促开启“说走就走”的户外探险每一起户外运动爱好者被困、失联、遇难的事故,都打破了敬畏自然、爱护生命、遵守法规的出行原则,都耗费了救援力量和公共资源高速运转的巨额成本,不仅严重威胁自身安全,而

8、且给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参与户外运动,需要我们懂得,再罕见的风景也不及生命的珍贵。近日,一则“90后小伙在羌塘无人区失联50天被找到,却拒绝接受行政处罚”的新闻,最终以“穿越者认罚,交齐了5000元罚款”而落下帷幕。该事件一连串的波折引发的公众讨论,值得我们好好反思。在此次穿越无人区的三人小团队中,有人曾成功纵穿羌塘,有人曾攀登过雪山高峰,堪称户外运动的资深玩家。正是那些极限挑战与奇特经历,推涨了他们自我挑战的勇气和底气。但勇敢不是逞强,冒险不是弄险。尽管那位失联的穿越者创造了“断粮7天,只能吃草根、苔藓”的生命奇迹,这样的户外运动却不值得提倡,更何况一行人穿越羌塘无人区的活动属于法律法规明令禁

9、止的行为。追求挑战乐趣,需要我们牢记,再遥远的眺望也要留意脚下的土地。有生态人士指出,一个易拉罐被大自然完全分解需要200年,塑料制品需要1000年,一个玻璃瓶需要长达200万年。对生态脆弱的自然保护区而言,宁静才是最大的守护。青藏高原西北部的羌塘荒原是中国最大的无人区,探险者在无人区的一举一动,比如留下一张包装纸、扔掉一个干粮袋、点燃一堆柴火,都会变成高寒地区的一道疤痕,造成难以修复的生态损失。可以说,以亲近自然之名行破坏自然之举,既不是户外运动的风向标,也绝不会成为极限运动的功勋章。每个人都有探索远方的权利,但这种权利绝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损害公众利益、浪费公共资源为代价。我们乐于见到失联

10、小伙最终得救的暖心,也欣慰于非法穿越无人区的行为受到处罚,但不接受“拒不认错”的任性。事实上,违规犯险穿越等越轨行为,不会被真正成熟自律的户外运动爱好者所认同,也不会被日臻完善的法律法规所容忍。当户外运动爱好者以身犯险,及时进行援助不是“迁就”,而是尊重生命至上的人道主义;当户外运动爱好者被救脱险,严厉进行处罚不是“伤口撒盐”,而是划出清晰的法律红线。截至目前,已有数千人登顶珠峰,数百人进入过太空。矢志探索的魅力,就表现在永不言弃的心志、突破极限的精彩。这些活动都突破了人生的边界,却绝不碰触道德法律的底线。而这,也应该成为每一项极限运动的自我修养。(选自人民日报2019年5月17日)1为什么作

11、者认为“冒险户外运动是碰触道德底线的行为”?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说明。2文章第段画线句中的加点词能不能删去?为什么?然而,近些年来,一些户外项目越来越刺激,安全之弦却没有越绷越紧;部分户外运动爱好者的足迹越来越广,安全印记却没有越来越清晰。3文章第段划线句子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你喜欢户外运动吗?读了本文后你有什么启发?请结合文章内容并联系你的生活实际简要谈谈。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梁衡语文学习的方法固然很多,但我以为最基本的也是最简便的方法之一就是背书。一切知识都是以记忆为基础的。语文学习更是如此。要达到一般的阅读、书写水平,你总得记住几千个汉字;要进

12、一步使文字自然、流畅、华丽、优美,你就得记住许多精词妙句;如要再进一步使文章严谨、生动、清晰、新奇,你就得记住许多体式、结构。正像跳舞要掌握基本舞步一样,只有肚子里滚瓜烂熟地装上几十篇范文,才能循规为圆,依矩成方,进而方圆自如,为其所用。至于文章内容的深浅,风格的高下,那是其他方面的修养,又当别论。当然,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便于记忆,所以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时要尽量讲清字、词、文章的含义。但遗憾的是人脑的生理规律正好相反,年轻时长于记忆,稍长时长于理解,如果一切等理解之后再记便会“失之东隅”。因此有必要少时先背诵记忆一些优秀诗文,以后再慢慢加深理解。我国古代的幼儿语文教学多用此法,现在国外教育也很注

13、意这点。苏联在小学低年级教材中就加进普希金的诗歌,让学生背诵。这种知识的积累方法,好比先贮存上许多干柴,以后一有火种,自然会着。前不久,我在娘子关看瀑布,那飞泉后的半壁山上长满青苔葛藤,密密麻麻,随风摆动。我观察良久,总难对眼前景物加以描绘。猛然想起柳宗元小石潭记里“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的描写何其传神!当初对柳文只是记住了,理解得并不深,现在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印证,便立即融会贯通。这有点像老牛吃草,先吃后嚼,慢慢吸收。但是假如牛事先不吃进草去,它闲时卧在树下,就是把自己的胃囊全翻出来,也是不会反刍出新养分的。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文章之“炊”,就是从字、词、句之“米”组成的。要使自己

14、的语言准确、生动,便要有足够的后备词句来供选择,这就要记要背。比如那鸟的动作吧,小时作文只须一个“飞”字,就全部解决。后来背的诗多了,脑子里记下许多:燕剪春风、鹰击长空、雁横烟渚、莺穿柳浪等,亦后再遇到这种情况,那笔握在手里,却晃来晃去,半晌落不下去,好像笔干得流不出墨一样,其实是脑子里干得想不出恰当的词。这时就更恨当初记得少。强调背和记,决不是限制创造,文学是继承性很强的,只有记住了前人的东西,才可能进一步创新。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名句都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作。宋词人秦观的“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就是君隋炀帝杨广“寒鸦千万点,流水绕孤村”的诗中化来;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则脱于庾信的“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就是毛泽东诗词中也有不少如“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取于古人的句子。试想王勃肚子里如果不装有前人的那么多佳词丽句,决不可能即席挥就那篇滕王阁序。高明的文章在熟读前人文章的基础上,不但能向前人借词、借句,还能借气、借势,翻出新意。文章相因,从司马迁到韩愈、柳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