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中学山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8256868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62.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中学山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中学山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中学山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中学山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中学山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中学山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中学山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九上化学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马铃

2、薯是非常好的高钾低钠食品,很适合肥胖者食用。这里的“钠、钾”是指A元素B分子C原子D离子2下列物质能在空气中燃烧并产生白烟的是A铁丝B红磷C木炭D氢气3下列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Cu + 2AgNO3 = 2Ag +Cu(NO3)2BCO+CuOCO2+CuCNaOH + HCl= NaCl + H2ODCaO + H2O = Ca(OH)24由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下列各组物质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A干冰和冰B水银和汞C氧气和液氧D金刚石和石墨5微粒是构成化学物质的基础,下列对微粒的描述正确的是A仅由碳原子构成的物质属于单质B原子中一定含有质子、中子、电子CNaCl是由离子构成的,所

3、以HCl也是由离子构成的D科学家成功制备出了一种含铱元素(Ir)的阳离子,在这种离子中,铱元素显+9价,则该离子符号为IrO4+6下列物质分别加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能够得到溶液的是( )A蔗糖 B花生油 C面粉 D冰块7在化学符号2H、2Fe3+、2H2、2Cu、2H2O 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不尽相同,其中“2”的意义用来表示分子个数的有( )A1个B2个C3个D4个8小明同学撰写的“心目中的原子”短文中,闸述了以下观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原子可以转化为离子B原子是最小的微观粒子C有些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D原子可以“搭建”成分子9下列观点正确的是A铜丝在火焰上灼烧,灼烧后“铜丝”的质量增

4、加B一定条件下,CO和O2生成CO2,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C16g CH4完全燃烧生成16g CO2D某有机物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CO2和H2O,则该有机物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10利用盐酸和硝酸银探究铁、铜、银的金属活动顺序,下列实验可以不需要进行的是A铁+稀盐酸 B铜+稀盐酸 C银+稀盐酸 D铜+硝酸银溶液11金属看似坚不可摧,但能溶于各种各样的溶液中。下列溶液中的金属能够完全消失而没有固体存在的是A铁与硫酸B铜与盐酸C铝与硫酸铜D铜与硫酸锌12逻辑推理是学好化学的重要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置换反应中一定有单质生成,则有单质生成的化学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B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所

5、以纯净物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C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则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D催化剂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则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控制变量法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下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请你根据实验图示和资料信息回答有关问题。资料信息: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分别是40、240。(1)实验中,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是因为_。(2)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_,如果要让水中的白磷在水下燃烧,应采取的措施是._。(3)烧杯中的水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A 作反应物 B隔绝空气 C升高温度(4)燃着的白磷熄灭后. ,去掉铜片

6、上的白色固体,可看到铜片表面变黑。该黑色物质是_(填化学式)14下面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一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先燃着,酒精灯加热薄铜片中间部位的目的是_。该实验探究的燃烧的条件是_。(2)实验二能够证明镁的活动性大于铜的活动性的现象是_。写出实验二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实验三是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实验后验证燃烧产物时,为什么要等集气瓶温度冷却到室温后再向其中倒澄清石灰水,_。15同学们通过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1)上述实验方案中,合理的是_(填“实验1”或“实验2”。)(2)实验2中,天平的指针_(填字母序号),并请解释原因_。A 向左偏转 B

7、不偏转 C 向右偏转(3)实验3中,点燃蜡烛后,电子秤示数逐渐减小。蜡烛减小的质量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燃烧后生成物的总质量。16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利用下列装置进行相关气体制取的探究,请你填空。(1)写出图中仪器a的名称:a_。(2)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是_,判断CO2是否收集满的方法_。(3)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 填字母编号,下同),该装置中缺少的实验用品是_,若用盛满水的F 装置收集氧气,应从导管_,(填或)通入氧气。(4)甲烷是一种无色,且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实验室用加热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甲烷,则选择

8、的发生装置为_,收集装置_。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文文在实验室称取98g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在室温下冷却,称量得到剩余固体粉末的质量为69.2g。试计算98g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_。18为测定某纯碱样品中(仅含有少量的氯化钠杂质)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现称取11.9g样品放在烧杯中,加入50g水使之完全溶解。然后滴入稀盐酸,当恰好反应时消耗稀盐酸72.5g,产生了二氧化碳4.4g。试计算:(1)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

9、6分)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1)写出图中单质的化学式_。(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A【详解】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这里的“钠、钾”是指元素。故选A。2、B【详解】A、铁在空气不能燃烧,故A错误;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能够产生大量白烟,故B正确;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光,故C错误;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时的实验现象,解答时要注意火焰、光、烟雾等的区别3、A【分析】置换反应的特征是A+BC=B+A

10、C,其中A、B为单质。【详解】A、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该反应的反应物都是化合物,反应物中没有单质,不属于置换反应;C、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D、该反应是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过程,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A。4、D【分析】同一种元素往往能形成不同种单质,这些单质互称为同素异形体,互为同素异形体的物质要符合以下两个条件:同种元素形成,不同单质。【详解】A、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冰是固态的水,二者组成元素不同且都是化合物,故选项错误。B、水银是液态的金属汞,是同种

11、物质,故选项错误。C、氧气和液氧属于同一种物质,只是状态不同,故选项错误。D、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形成的不同物质,都是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选项正确。故选:D。5、D【详解】A、仅由碳原子构成的物质不一定属于纯净物,如金刚石和石墨仅有碳原子构成,但是混合物,故选项错误;B、原子中不一定含有中子,比如氢原子,故选项错误;C、NaCl是由离子构成的,HCl是由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D、IrO4+中氧元素显-2价,设铱元素的化合价是,由原子团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等于原子团的化合价,可得:+(-2)4=+1,则=+9价,故选项正确。故选D。6、A【解析】A、蔗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12、,属于溶液,正确;B、花生油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乳浊液,错误;C、面粉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悬浊液,错误;D、冰块与水混合属于纯净物,不属于溶液,错误。故选A。7、B【分析】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标在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根据标在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个数。【详解】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2H 表示2个氢原子;标在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个数;2Fe3+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为2个铁离子;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2Cu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为2个铜原子;标在分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

13、;2H2、2H2O中的“2”分别表示氢分子的个数为2、水分子的个数为2。“2”的意义用来表示分子个数的有2个。故选B。8、B【详解】A、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可以转化为离子,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观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以再分,故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C、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有些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9、A【解析】A、铜丝在火焰上灼烧,生成氧化铜,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氧化铜的质量等于铜丝的质量与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的和,所以灼烧后“铜丝”的质量增加,故选项A正确;

14、B、CO和O2生成CO2的化学方程式是,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改变,故选项B不正确;C、设16g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X=44g故选项C不正确;D、某有机物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CO2和H2O,则该有机物一定含有碳、氢,可能含有氧元素,故选项D不正确;故选:A。10、C【解析】由金属活动顺序表的应用,验证实验的设计思路为:根据三种金属与盐酸反应情况,可验证铁的活动性比铜、银强;然后利用金属铜和硝酸银的置换结果,验证铜的活动性比银强;对比四个实验,实验A证明金属铁能置换出酸中的氢;B证明金属铜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而实验D可以证明银的活动性小于铜,所以不做实验C也不影响三种金属活动性的判断。故选C。11、A【详解】A. 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