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本纪》学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8255918 上传时间:2022-07-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项羽本纪》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项羽本纪》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项羽本纪》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项羽本纪》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项羽本纪》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羽本纪》学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项羽本纪学案教学目标:1、积累有关文言知识。2、感受传主独特的人格魅力。重点:1.积累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以及句式的特点。2.了解项羽一生的主要经历,体会其性格特点对命运的影响。3.了解司马迁等人对项羽的评价,进而形成自己对项羽的认识和评价。难点:1、初步了解史记及其艺术特色。 2、整理文言知识,疏通文意。简单介绍史记和作者1、司马迁(前145-前90),字子长,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继父职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辩护,入狱遭宫刑,后发奋著书,历尽艰辛,著成史记2、“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3、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叙了自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约三千年的历史。全书共13

2、0篇,52万6千余字,由本纪、书、表、世家、列传五体组成。本纪共12篇,主要叙述帝王事迹;表十篇,是各代的历史大事记;书八篇,是天文、历法、水利、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专史;世家30篇,主要叙述贵族侯王的历史;列传70篇,主要是各种不同类型、不同阶层的人物的传记,少数是叙述国外和国内少数民族首领的历史。其中本纪、世家、列传是全书的主体,其写法上的共同特点是“以人系事”。五体之外,互见法和“君子曰”的评论也是史记的重要体例,对后世亦有重大影响。4、项羽本纪司马迁史记中的项羽本纪,是史记人物传记中写得最富文学色彩的篇章之一。全文依次描述了起义反秦;巨鹿之战、坑杀秦卒、鸿门宴、杀义帝、封诸侯、楚汉

3、纷争、垓下之围和乌江自刎等一系列重要场景,记录了项羽一生的主要业迹,情节生动,形象鲜明;本文所节选的,是项羽本纪的几个章节:“少怀壮志”、“叱咤风云”、“垓下悲歌”。少怀壮志字词句:1)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 )2)其季父项梁 ( )3)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 )4)学书不成,去 ( )一人敌万人敌 ( )5)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 )6)毋妄言,族矣 ( )7)梁以此奇籍 ( )8)力能扛鼎 ( )9)才气过人 ( )10)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 )11)其九月 ( )12)后则为人所制 ( )13)使公及桓楚将 ( )14)谕以所为起大事( )15)谕以所为起大事 ( )16)遂

4、举吴中兵 ( )17)使人收下县 ( )18)徇下县 ( )叱咤风云1)楚、汉相持未决 ( )2)老弱罢转漕 ( )3)天下匈匈数岁者 ( )4)徒以吾两人耳 ( )5)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 ( )6)汉王笑谢曰 ( )7)乃自被甲持戟挑战 ( )8)手不敢发 ( )9)遂走还入壁 ( )10)汉王使人间问之 ( )11)乃项王也 ( )12)于是项王乃即汉王相与临广武间而语 ( )13)淮阴侯已举河北 ( )14)韩信因自立为齐王 ( )15)彭越复反,下梁地 ( )16)则汉欲挑战 ( )17)慎勿与战 ( )18)勿令得东而已 ( )19)定梁地,复从将军 ( )20)乃东 ( )21)外

5、黄恐,故且降 ( )22)莫肯下矣 ( )23)项王然其言 ( )24)汉果数挑楚军战 ( )25)尽得楚国货赂 ( )26)则引兵还 ( )27)两人尝有德于项梁。( )28)汉军方围钟离昧于荥阳东( )29)悉令男子年十五已上诣城东( )垓下悲歌1)项王军壁垓下 ( )2)翻译: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3)常幸从 ( )4)自为诗曰 ( )5)项王泣数行下 ( )6)左右皆泣 ( )7)于是项王乃上马 ( )8)汉军乃觉之 ( )9)以五千骑追之 ( )10)田父绐曰:“左。” ( )11)翻译:以故汉追及之12)乃有二十八骑 ( )13)翻译:所当者破,所击者服14)翻译:然今卒困

6、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15)引兵而东 (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 )16)翻译: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17)今独臣有船籍独不愧于心乎? ( )18)翻译:我何渡为? ( )19)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 )从课文三部分我们看到怎样的项羽少怀壮志 叱咤风云 垓下悲歌 参考答案:少怀壮志字词:1文言字词句的理解(1)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判断句)(2)其季父项梁 (排行在后的)(3)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被动句)(4)学书不成,去 (文字)一人敌万人敌 (抵挡)(5)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完成)(6)毋妄言,族矣 (灭族,名作动)(7)梁以此奇籍 (意动,认为奇特

7、)(8)力能扛鼎 (双手举起)(9)才气过人 (才能和勇气)(10)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即使)(11)其九月 (那年)(12)后则为人所制 (被动句)(13)使公及桓楚将 (统率、率领)(14)谕以所为起大事代词“所”和介词“为”组成名词性结构,表做事的缘由或目的(15)谕以所为起大事 (告诉,使知道)(16)遂举吴中兵 (发动)(17)使人收下县 (收取)(18)徇下县 (以兵威降服地方)叱咤风云1)楚、汉相持未决 (决出胜负)2)老弱罢转漕 (通“疲”,疲困)3)天下匈匈数岁者 (同“汹汹”,动荡不安的样子)4)徒以吾两人耳 (只是;因为)5)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 (徒然)6)汉王笑谢

8、曰 (拒绝)7)乃自被甲持戟挑战 (通“披”,披着)8)手不敢发 (拉弓)9)遂走还入壁 (跑回)10)汉王使人间问之 (暗中)11)乃项王也 (竟是)12)于是项王乃即汉王相与临广武间而语 (交谈)13)淮阴侯已举河北 (攻下)14)韩信因自立为齐王 (趁机)15)彭越复反,下梁地 (攻下)16)则汉欲挑战 (如果)17)慎勿与战 (省略句,省宾语“之”)18)勿令得东而已 (向东进发,名作动)19)定梁地,复从将军 (平定;会合)20)乃东 (向东进军,名作动)21)外黄恐,故且降 (姑且)22)莫肯下矣 (归顺)23)项王然其言 (意动,认为对)24)汉果数挑楚军战 (多次)25)尽得楚

9、国货赂 (财物)26)则引兵还 (带领)27)两人尝有德于项梁。(状语后置句)28)汉军方围钟离昧于荥阳东(状语后置句)29)悉令男子年十五已上诣城东(定语后置句)垓下悲歌1)项王军壁垓下 (名作动:驻军;修筑营垒)2)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汉军都已占领了楚地吗?这里为什么这么多楚人呢?3)常幸从 (被宠爱、受到宠爱)4)自为诗曰 (创作)5)项王泣数行下 (动词作名词,眼泪)6)左右皆泣 (小声地哭)7)于是项王乃上马 (就)8)汉军乃觉之 (才)9)以五千骑追之 (用、率领)10)田父绐曰:“左。” (名作动,往左走)11)以故汉追及之因为这个缘故,汉军追上了他们。12)乃有二十八

10、骑 (才)13)所当者破,所击者服那些胆敢抵挡我的人都被我打败,那些我所攻击的人都向我屈服。14)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然而今天我终于被围困在这里,这是天意要灭亡我,并不是我不会作战的过错。15)引兵而东 (东,向东进发,名作动)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向东,名作状)16)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江东的地盘虽然小,但是地域方圆有千里之大,民众有几十万人,这也足够称王了。17)今独臣有船籍独不愧于心乎? (只、仅难道,表反问)18)我何渡为? (“为”,表反问)我为什么还要渡江呢? 19)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使动用法,使我称王)从课文三部分我们看到怎样的项羽少怀壮志:少怀大志,力勇过人,有叛逆精神。不肯竟学,则显出其粗疏的一面。叱咤风云:英勇非凡,霸气十足。但不沉稳,易怒,莽撞。 垓下悲歌:性情中人,豪气冲天。但在谋略方面欠缺,看不清战争的实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