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作业-大学精神与校园文化建设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8254074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概作业-大学精神与校园文化建设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毛概作业-大学精神与校园文化建设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毛概作业-大学精神与校园文化建设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毛概作业-大学精神与校园文化建设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毛概作业-大学精神与校园文化建设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毛概作业-大学精神与校园文化建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概作业-大学精神与校园文化建设(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毛概作业一:从大学校园看加强人文素质的重要性论文:从校园文化建设看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摘要:人文素质教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前提和基础, 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 内容,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当前我国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日渐 式微,其原因主要在于办学导向的偏差、 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 人文教育的空泛 化和边缘化。高校应从转变教育观念、优化课程设置、弘扬传统文化、加强实践 环节、提高教师文化素质等方面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校园文化建设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一项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工 作。优秀的校园文化是大学人的精神家园, 它具有规范大学人行为, 凝聚大学人 精神与理想的作用, 是大学赖

2、以生存、 发展的重要根基和血脉。 校园文化体现在 高校的方方面面,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归根结底都是文化 育人。然而, 优秀的校园文化不可能自发形成, 需要大学主体主动地对本校的文 化进行提炼和总结, 并有意识地进行特色校园文化的建设。 在校园文化建设的具 体路径中,人文素质教育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涵盖人文精神、 人文科学和人文教育, 三者之间是紧密联系的。 人文精神是核心, 人文学科是载体, 人文教育是过程。 人文精神的培养主要是以 人文学科为载体, 通过人文教育有目的、 有计划的实践活动而实现的。 大学生不 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 而且要具备丰富的人文科学知

3、识和高尚的人文精神。 大 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理应作为高等教育份内之责, 理应成为校园文化建设应有之 义。我国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式微的原因分析当前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式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1办学导向的偏差 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进步, 受经济利益驱使, 高校更加注重科技人才和经济管理 人才的培养。 以市场为导向办学, 的确培养了大批应用型人才, 但体现人文精神 的人文社会科学因不能直接带来经济利益则发展比较缓慢。 企业在用人时, 首先 看学生的外语和计算机能力, 然后看其专业能力, 至于人文素质如何, 大部分企 业并不过问。 在企业这种用人导向下, 学校千方百计强化外语、 计算

4、机和专业课 的教学与考试,而高校中仅能反映人文精神的“两课”和几门选修课的教学,则 成了学生学习外语、 计算机和专业课之余的消遣课程, 甚至被看成是浪费时间的 课程。“ 60 分万岁,多一分浪费,少一分窝囊废”成了不少学生学习这些课程 的原则。这种情况使我们在享受自然科学带来硕果的同时, 也不得不咽下因人文 精神的弱化所酿造的苦酒,直接导致我国高校人文精神教育的缺失。2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市场经济一方面激发了大学生的进取意识, 促进了他们开拓创新的精神, 给现代 大学教育带来了新的活力。另一方面,也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从学校层面看, 有些高校专业设置往往只单纯地考虑市场需求,看重眼前利益,忽视长

5、远利益, 忽视高校应有的价值追求; 只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考虑课程设置, 从而使得与市 场经济不密切的人文学科受到排挤, 影响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和塑造。 从学 生层面看, 市场经济强化了大学生对自身利益的追求, 价值取向日趋功利化, 这 也是导致大学生热衷功利价值而人文精神日渐式微的一个重要原因。3人文教育的空泛化与边缘化 当前,高校人文教育更多重视的是大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 而忽视对学生的 政治、哲学以及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教育,很多看起来没有直接用处的知识,如 哲学、艺术、文学都被排斥或被边缘化,这些课程名为必修或必选,但实际上并 未受到重视,远不如专业技能“实用”。目前,高校对大学生

6、人生观、价值观、 道德观和法律观缺少硬性指标的评价和具体的教育措施, 缺乏行之有效的思想道 德评价标准。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中人文教育所占的比重不仅比较小, 而且 在这较小的人文教育课程中, 其内容也显得过分单薄。 在进行人文教育时, 往往 停留在书本上、 课堂上,不注重与社会生活实际相联系, 只注重人文知识的传授, 忽视人文精神的内化,教学内容的单一化和方法的陈旧化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们知道,人文知识的传授固然是人文教育的主要方面, 但在传授人文知识的过 程中更应该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然而,现实并非如此,一些学校常常忽视 构建良好的人文环境,忽视学生在选择、内化人文传统的校园文化

7、中应起到的主 体作用。学生对人文知识的了解和内化基本上是通过被抽象化、 概括化的书本知 识得到的,人文教育成了空洞的说教,无味的道白。人文素质教育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人文素质教育是在知识教育与人文教育失衡问题越来越突出并日益影响到人才 培养质量的背景下提出的。人文素质教育力求改变以往大学教育存在的专业口径 狭窄、教学内容陈旧、教育模式单一、评价体系偏颇、文化陶冶淡化等问题。它 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 以尊重学生个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 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人格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它着眼于提高大学 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大学的文化品位与格调,同时强调与大学生思想政治

8、教育紧 密结合,促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共同提高。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对大学生加强文学、 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 方面的教育以及对文科学生加强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他们的文化品位、 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传统高等教育重视学科专业的系统性,相对忽视人的完整 性和发展性,对健全人格、个性等培养重视不够;侧重“教书”,突出知识技能 的传授,相对忽视“育人”,即对人的思想道德、综合素质能力的培育重视不够; 学校建设往往侧重于硬件设施的建设,相对忽视观念和制度层面的建设,对教学 观念、办学理念的探讨和总结、宣传相对欠缺。这种教育指向带有较大的偏离性, 往往使教育活动参与者走进大学教育的认知误

9、区,导致教育实践活动的僵化。从校园文化角度来看,在这种教育观念和方式下,学校没有表现出独具特色的文化 自觉和文化蕴涵,尤其缺乏学校整体形象和文化气质的设计和塑造。 这种校园文 化的淡薄恰恰是由于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一所大学独特文化的形成,最关键的是作为学校主体的学生和老师文化意识的树 立和营造。在校园文化的构成中,器物文化和制度文化都依赖于观念文化的更新 和发展。传统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尤其表现在知识层面,例如学科和专业的设置、 知识的结构等一些基本内容,而人文素质教育(包括人文精神和科学素质两方面 的培养)明显不足。其实,校园文化不仅要求体现在对知识的传授上,还要求体 现在对理智和智慧的人生态度

10、和方法的追求,对个体的品格与人文精神的塑造, 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等方面。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中,无法离开 人文素质教育这个主渠道。从某种意义上讲,要想在校园文化建设上“除旧立新”, 就不得不藉由人文素质教育的推行。实施人文素质教育,可以带动高校从教育思想观念、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从而重组、整合、 优化教育资源与育人过程,能够有效加强大学成员的人文修养和文化素质, 提升 学校文化品位。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过程,是高等学校从更新的角度、更高的层 面上注重自身完善与发展的过程,也是高校不断突显办学特色、提高办学水平的 过程,是一个

11、从整体上提高学校的精神理念与办学格调的过程。因此,人文素质教育成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重要的前提和切入点。三、人文素质教育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人文素质教育不是空洞的理论,而是体现在各种具体实际的校园教育教学和文化 活动中,主要内容包括以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为主要内容的各种系列讲座; 各种读书活动、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社团活动、文艺活动、体育活动和社会实践 活动(即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着力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促进专业教学与文 化素质教育的结合等方面。此外,从器物层面加强校园人文环境的建设以及开展 文化素质教育理论研究,推动实践与理论研究相得益彰、良性互动等也是人文素 质教育的重要工作内容。

12、人文素质教育通过以上内容、途径、方法等各方面的系 统构建,将无形的校园文化融入到有形的人文素质教育活动中,将学校的内在精神理念外化为各种可见的文化符号,从而对校园文化的培育和形成起到了极为重 要的平台作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不只是人文素质教育, 但是人文素质教育天然 就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和实质是超功利主义的, 其出发点是人的发展, 它以文化为 载体,着眼于精神建设, 直接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 人文素质教育力求通过丰富 多彩的活动赋予大学生一种文化意识和文化底蕴, 同时有效激励学生参与到与老 师和管理者共同建设校园文化行动中。 通过人文素质教育熏陶, 可以有效营造一 种有

13、利于开发学生潜能, 培养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校园文化环境, 从而促进学 生、老师间思想的交流。利用人文素质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行为准则、 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 能增强 学校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促进学校教学、 科研和管理的 创新,并通过其辐射功能对社会文化产生影响。 人文素质教育所包括的人文精神 不是人文学科知识的教育, 而是以知识体系为基础, 通过重构教育目标、 阐释教 育内容、强化师生关系以及优化校园环境, 揭示与塑造人文精神的教育。 人文精 神注重人的发展与完善, 强调对人的价值、 生存意义和质量的关注, 强调对他人、 社会和人类进步事业的投入奉献, 要求对人类生

14、存的自然环境关心和改善, 并对 人类未来命运与追求进行负责的思考和探索。 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不能由教师直 接传授,只能通过长期的教育培养,使学生自己通过知识学习、观察、实践逐渐 内化形成。 这正是人文素质教育要达到的目的, 这种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融合 必定会对人的全面发展起到良好作用, 在这种教育理念支配下的大学教育也必定 可以产生优秀的校园文化。四、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亟待加强的几个问题1转变教育观念,注重大学生素质培养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育, 教育观念的转变是根本。 高等教育要传承文明, 把 握时代精神,必须树立现代教育理念。高校不仅要有发展科学文化的科学追求, 更要有“文化成人”的人文理

15、想,为使科学技术发展造福人类,应注重将大学生 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才,而不是工具型人才。为此,迫切要求改变重技术、轻人 文的教育观念, 改变那种片面按照市场的需要塑造现代大学教育的理念, 把追求 自由、追求科学、追求创新精神作为现代大学的精神 , 把人格的培养和人自身的 完善作为现代大学的教育目标, 真正使学生成为专业与通识、 个体与群体、 人格 与修养高度统一的全面发展的人才。2优化课程设置,充实人文教育内容人文素质教育的落实主要通过教学来实现, 没有完善的课程体系, 没有丰富的人 文素质教育的内容, 不注重专业知识和人文科学知识的协调和统一, 人文素质教 育是难以实现的。 实际上, 大学人文

16、素质教育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 比如以弘扬 爱国主义为主要目的的我国历史与民族文化教育; 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与 道德观教育; 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主要内容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教育; 以陶冶高尚 情操为主要目的的文学艺术教育; 以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化成果为目标的国际文 化教育等。当前,人文课程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往往停留在概论上, 泛泛而谈,浅浅而论,“填 鸭式”灌输,使学生不仅得不到美的享受,反而产生强烈的逆反、厌学心理。加 强人文教育, 就是要改变课程结构, 使人文课程进入整个课程体系, 确立在课程 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 使课程成为把教育思想、 观念、目的和宗旨转变为教育实 践的中介。要改革教学方法, 因材施教,特别是“两课”的教改,要把愉快教育、 情境教育、成功教育、情感教育等纳入教学之中,让学生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 接受,在心灵上有所触动,真正在思想上解决深层次问题,力求实效。3注重修为修德,弘扬传统文化精神文化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延续性、 继承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