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教学设计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58251875 上传时间:2023-10-22 格式:DOC 页数:68 大小: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伙伴》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小伙伴》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小伙伴》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小伙伴》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小伙伴》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伙伴》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伙伴》教学设计(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伙伴教学设计 小伙伴教学设计1(2114字)教学目标1、认识餐、丢、矿、糟糕、粗、概、共、汽、记、保、管、夹13个生字。会写问、间、伙、伴、共、汽6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并学会分角色朗读。3、了解小伙伴们对待玛莎丢失背包这件事的不同态度,懂得要有乐于帮助他人的愿望和行动去关心帮助自己的小伙伴。教学重点:初步学习个生字。学写“伙”、“伴”两个生字。教学难点懂得要有乐于帮助他人的愿望,并能用行动去关心帮助自己的小伙伴。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挂图、抄写文段的小黑板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结合生活实际谈话,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师板书“小伙伴”,生跟随老师书写“

2、伙伴”两个生字(“伙、伴”都是左右结构,偏旁都是“单人旁”。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我们生活在集体里,大家都有很多小伙伴。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小伙伴有哪些?你经常和小伙伴一起做什么?练习用“我经常和小伙伴一起”的句式说话。二、提出要求,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这篇课文到底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下面就让我们读读这篇课文。(一)、采用多种形式学习生字。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全班拼读字卡,读准字音。2、去掉拼音再指名认读。3、小老师连词带读。4、识记重点生字:餐、糟、糕、粗、概,小结识字方法。(二)、再一次读课文,说说文中的小伙伴都有谁?他们发生了什么事?(出示挂图,初步认识四个小伙伴。)三、研读课文,

3、初步理解感悟。(一)、学习第一段。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你们知道了什么?2、指导读出奇怪的语气。(二)、学习课文24自然段。1、找找哪几个自然段写维加与玛莎的对话?(2、3、4)自由读读这一部分。2、小黑板出示句段,理解感悟,指导朗读。(1)指名读维加说的话。“你怎么不吃呀?”指导朗读,感受维加的关心、奇怪和着急的心理。(2)指导读玛莎说的话。板书:背包丢了认识省略号,体会其作用,感受玛莎难过的心情,指导朗读。(3)指读“维加一边一边”究竟发生了什么不好的事情让维加大喊糟糕?用“_这可真糟糕!”的句式说出玛莎的遭遇。板书:真糟糕抓住两个感叹号,读出维加的担心和关心。(4)图文结合,找认维加

4、和玛莎。(5)男女生分角色朗读24自然段。再次感受维加对玛莎的关心。(三)、学习课文57自然段。(1)安娜说了什么?(板书:真粗心)指导读出责备的语气。(2)玛莎怎么回答?指名读句子,抓住“小声”、“低下了头”感受玛莎愈加难过的心情。(3)安娜还说了什么?“大概”是什么意思?从安娜的话中读出她对玛莎的提醒。(4)图文结合,找认安娜。(5)分角色朗读57自然段。感受安娜的责备和提醒对玛莎也是一种帮助。(四)、学习8自然段。看到玛莎没有午餐吃,维加关心地询问她,安娜善意地提醒她,安东又会怎么做呢?(1)齐读第八自然段。安东说了什么?指导读好安东的话。(2)用笔划出描写安东动作的词语。(板书:走、掰

5、、放)(3)安东将一大半面包分给玛莎,他当时怎么想的?(4)图文结合,找认安东。(5)再读这一段,记住这个可爱的男孩安东。四、设问导思,拓展延伸。1、玛莎的三个小伙伴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板书:语言关心 行动帮助2、小结:每个小伙伴其实都很关心玛莎,只不过维加和安娜是用语言在关心她,而安东则是用行动在帮助她。我们知道,玛莎眼下最需要的是食物,只有安东明白这一点,赶快把自己的面包送给了她。你们看,安东多好啊!我们帮助小伙伴就要帮助到最需要的地方。五、总结全文。六、板书设计28 小伙伴玛莎 背包丢了维加 真糟糕语言关心安娜 真粗心小伙伴教学设计2(4623字)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

6、朗读课文。2、能随文读写“伙、伴、同”三个生字。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三个小伙伴为什么能把树栽好。懂得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大家要互相合作,才能把事情做好的道理。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三个小伙伴为什么能把树栽好。懂得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大家要互相合作,才能把事情做好的道理。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1、小朋友们喜欢听童话故事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童话故事,故事的名字是?请同学们伸出小手跟老师一起板书。板书:三个小伙伴。(“伙伴”用彩色粉笔)2、(伙伴)这两个字笔画较多,你认识它们吗?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两个字的?(这两个字都是单人旁,加上火就念伙,加上半就念伴。)真聪明,这两个字是

7、形声字。一部分表读音,一部分表意思。一起书空。好,让我们一起响亮地把题目读出来。(齐读课题)3、听着你们读课题,老师的脑海中立刻出现了两个小问号。你有吗?(三个小伙伴是谁?他们干什么?)板书两个问号。4、让我们带着问题一起走进这个故事吧。(播放课文朗读)二、初读课文1、喜欢吗?让我们端起书来读一读。回忆一下读书要求?(温馨小提示: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加字,不掉字。2、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生大声自由朗读课文。2、标出自然段,同桌检查。3、展示读课文,能做到正确流利吗?接龙分段读课文。三、细读课文(一)学习课文1和6自然段。1、刚才通过读课文,第一个小问号能解决

8、吗?三个小伙伴是谁?1)板书:小野猪、小象和小袋鼠。看,老师把它们带来了(课件出示三个小动物的图片),有礼貌的孩子赶紧和它们打个招呼。2)真有礼貌,老师喜欢你们。第二个小问号:他们干什么?(一起上山栽树)你从哪里知道的?(课文的第一自然段)3)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一段。4)这段中有一个生字,你能找到吗?(“同”)谁来讲一讲这个字?课文中怎么组词?你能给“一同”换个词吗?(出示第一自然段)(一块儿、一起)把它们换进句子中读一读。5)谁能试着用“一同”说个句子?6)这时候,他们的心情怎样呀?(高兴)那就带着高兴的心情再读一读这一段。2、在他们的努力下,小树栽好了,此时他们的心情比来的时候还要怎样?(

9、出示第六段内容。)(还要高兴、特别高兴、更高兴)自己试一试,读出他们的“特别高兴”。(自由读)谁来试一试?(个别读)一起来?(齐读)(二)学习2到5自然段。1、看这两幅图,细心的小朋友一定会发现问题。我们都知道栽树需要工具呀!需要什么工具?(锄头、筐子、水桶)是呀,你看他们来的时候带了吗?(没有)没带怎么栽树呢?他们会遇到困难吗?2、同桌一起读课文2到5自然段,到文中找一找,用红线划出他们遇到的困难。1)交流:把你划出的困难读给老师和同学们听?(播放课件,出示三个困难)2)遇到困难时,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着急)让我们带着这样的心情读这三句话。同桌互读,个别生读,齐读。开火车读。3、这些困难他

10、们是怎么解决的呢?请同学们在四人小组里学习讨论。(温馨小提示:1、用横线划出小动物们是怎么说的,用波浪线划出他们是怎么做的。2、仔细观察文中图画,认认野猪硬硬的嘴巴,找找袋鼠的皮口袋,看看小象长长的鼻子。3、想一想,小动物们是用怎样的语气说话的?(自豪的,胸有成竹的)4、交流(相机板书)1)怎么说的?怎么做的?(适时做动作引导理解“拱”)2)好,合上课本说一说:没有_怎么办?_说:“不要紧,不要紧,我有_。”不一会儿,_就用_。2)指导朗读,读出自豪、自信的语气。加上动作演一演。5、小练习小野猪用拱出了。小袋鼠用运来了。小象用吸足了水,把。(谁)用(什么)(干什么)?四、拓展延伸1、小树栽好了

11、,你觉得是谁的功劳?(三个小伙伴共同完成的)2、三个小伙伴共同栽树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是呀,生活中好多事情需要我们相互合作,互相帮助才能完成。所以,你今后应该怎么做呢?(互相团结,互相帮助)我们只有互相团结,互相合作,才能使自己越来越优秀,才能使我们的班级成为优秀班级。老师这时想到了一句名言,想送给你们。(播放课件):团结就是力量。(齐读)3、你还知道有关团结的名言吗?(齐读)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众人拾柴火焰高。人心齐,泰山移。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五、指导写字课本上描红“伙、伴、同”三个字。六、课后作业1、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2、几年过去

12、了,三个小伙伴栽下的苹果树结出了又大又红的苹果,它们又是怎样运回家的呢?发挥想象试着写一写。(播放课件)七、板书设计小野猪 硬嘴巴拱14、三个小伙伴 小袋鼠 皮口袋运小象长鼻子吸教学反思三个小伙伴是一篇童话,讲的是小野猪、小象、和小袋鼠一起上山栽树的故事。全文共六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三个小伙伴一同上山栽树。第二至第五自然段写三个小伙伴在栽树过程中,各自发挥长处,密切合作。第六自然段写小树栽好后,三个小伙伴非常高兴。课文的几幅插图形象地展示了故事的内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所以,教学中,我力求给

13、孩子们创设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紧扣“问、读、演、说”四个环节进行教学,初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首先紧扣一个“问”字,抓住了“他们在栽树的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这些困难他们是怎么解决的?”让孩子们在教材中找找,划划,鼓励孩子们通过自己阅读,自己解决“没有锄头挖树坑怎么办?”等三个问题,看小野猪、小象和小袋鼠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这样,让学生在探究中亲自去实践,不断提高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其次,是读。读是阅读的主线,读得好可以深切地传达课文的思想感情,“没有锄头挖树坑怎么办?”(着急,无奈) “不要紧”(语速可快可慢,让学生根据自己理解去读,急性子读快点,慢性子读慢点)在读中使学生情有所感

14、,心有所感,与作者产生共鸣。采取以读代讲的方法,个人读、同桌互读、小组读、集体读等多种方法,让孩子们在读书中不仅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课文,而且在读书中受到启迪。第三,紧扣一个“演”字,把孩子们带入课文情境中。多媒体的演示使学生视觉上得到了享受,而另一个演,则是让学生自觉、自主地成为文中一员,和文中的小伙伴同呼吸共命运,以学生最简单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感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进一步理解了课文内容,让学生更快、更容易的投入课文当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四,紧扣一个“说”字,说说“伙、伴、同”三个字的识记方法,用“一同”说个句子,说说三个小伙伴共同栽树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在这些说的过程中,启迪孩子的思维,提高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最后是“写”。低年级的小学生,写字指导至关重要。本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