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第一章人口地理环境单元练习.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8241904 上传时间:2022-08-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第一章人口地理环境单元练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地理第一章人口地理环境单元练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地理第一章人口地理环境单元练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地理第一章人口地理环境单元练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地理第一章人口地理环境单元练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理第一章人口地理环境单元练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第一章人口地理环境单元练习.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 人口与地理环境 单元练习一、选择题1.下图表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A.B.C.D.下图是“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某新兴城市人口增长示意图”。读图回答24题。2.1992年至1993年,该城市的人口增长率是A.1.67B.1.43C.0.9D.1.23.1991年至1998年,该城市人口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出生率高B.人口死亡率低C.大量人口迁入D.原有人口基数小4.该城市人口迅速增长,近期可能导致的主要问题是A.人口老龄化突出B.城市经济缺乏活力C.社会劳动力不足D.城市用地压力增大5.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共有12.95亿人

2、,图 中“”表示人口年龄构成状况,其中014岁人口的比重约是A.93%B.23%C.13%D.60%6.下图为“甲、乙两个地区的人口年龄组成示意图”。若甲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a,乙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b,那么a与b的数量关系是A.abB.abC.a=bD.ab7.人口增长模式决定于A.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总数B.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社会生产率C.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D.人口出生率、人口总数、社会生产率8.有关世界人口增长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全世界总体上人口增长模式已处于现代型阶段B.世界各国或地区人口增长模式转变具有同步性C.发达国家已基本完成人口增长模式

3、的转变D.人口增长模式转变过程是由各地的人口数量决定的9.下列国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A.美国B.日本C.德国D.澳大利亚10.根据各洲人口状况和下表资料,正确的地区亚洲大洋洲拉丁美洲非洲欧洲*北美人口自然增长率19%12%22%28%3%7%*北美指不含墨西哥的北美洲A.欧洲出生率最高,死亡率也最高B.世界新增人口最多的洲是非洲C.拉丁美洲的新增人口至少是北美的3倍D.欧洲新增人口最少11.下面是一些国家的轮廓图(比例尺不同),请判断属于“传统型”人口增长模式的国家是 A.B.C.D.12.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一直是人口迁入地区(或国家)的是A.西欧B.拉美C.澳大利亚D.西亚13.下列

4、人口空间移动属于人口迁移的是A.游牧民的迁移B.有两处或多处居住地的人在不同居住地之间流动C.日本人去美国定居D.中国人去欧洲旅游14.大庆、攀枝花等城市的兴起,吸引了大量人口迁入,其影响因素主要是A.气候条件优越B.重大政治变革C.经济的发展变化D.矿产资源的开发读“人口迁移示意图”,据此回答1517题。15.若此图表示二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A.从北美迁往拉美B.从亚洲迁往拉美C.从非洲迁往西亚D.从欧洲迁往非洲16.若该图表示近年来我国民工流动的主要方向,则该图表示的可能是A.从湖南流往广东B.从河北流往山东C.从新疆流往内地D.从湖北流往重庆17. 下列因素中,有利

5、于人口从甲地迁移到乙地的是A.乙地较低的工资待遇B.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C.家庭成员甲、乙两地分居D.甲地优美的环境18.20世纪末,非洲卢旺达和刚果地区出现数以百万计难民大迁移,其产生的原因是 A干旱灾害 B部族战 C气候变迁 D蝗虫灾害19.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人口迁移的特点有A.从城市迁往农村 B.规模小、频率低C.由内地迁往边疆D.流动人口大量增加20.我国“十一黄金周”,大批国内外游客前往四川九寨沟,这种现象属于A.国际人口迁移B.国内人口迁移C.省际人口迁移D.人口流动21.20世纪80年代,我国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的设立,吸引了大量的人口迁入,其主要原因是A.政治因素B.

6、经济因素C.气候因素D.资源开发因素22.二战以后,由人口迁入变为迁出地区的是 A.北美洲 B.欧洲 C.大洋洲D.拉丁美洲23.环境人口容量是指A.一个地区人均资源量的极限值B.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能否最大限度地利用C.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量D.一个地区环境质量的好坏24.我国人口承载量最高应控制在A. 12亿左右B. 15亿左右C. 60亿左右D. 16亿左右25.下列因素中,会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有人口的消费水平资源和科技发展水平社会政治制度婚姻、生育观念A.B.C.D.26.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是A.人口的精神生活需求B.人口的生活消费水平C.资源状况D.人口的智力及技术条件27

7、.可导致环境人口容量降低的因素有A.科学技术水平提高B.环境质量相对稳定C.资源过度使用、利用效率低下 D.社会经济水平逐步提高28.下图是某四国人口金字塔示意图,可能出现人口就业压力和近年来可能有大批青壮年移民流入的国家分别是 A.B.C.D.29.有关地球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最合理的A.未来世界人口最终会达到人口容量极限,但会经历漫长的时间B.地球环境人口容量在150亿左右C.目前世界上的人口太多,已大大超过了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D.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公布的报告认为,将全球人口稳定在110亿或略多一些,可使地球上的人维持健康的生活30.许多人认为地球环境人口容量在A.100亿左右

8、B.150亿左右C.80亿左右D.120亿左右二、综合题31.读下表,完成有关问题。国家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韩国1.50.6印度2.91.0尼日利亚4.31.3埃及2.90.8德国0.931.09(1)这些国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_,最低的是_,印度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_。(2)目前埃及的人口增长模式为_,德国的人口增长模式为_。(3)德国死亡率较高的原因: (4)尼日利亚等国家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_,对该国社会产生的影响是_ ,应采取的人口政策是_ _。德国所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_,对该国社会发展的影响是_ ,应采取的人口政策是_。32、根据材料解决问题(10分)材料一:北欧国

9、家芬兰从18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的人口变化情况,堪称世界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代表。18世纪中期即前工业化时期,芬兰实行土地私有制,使农业经济得到较快发展,那时需要较多的劳动力,但由于生存环境较恶劣,人口死亡率也高。 工业化开始后, 尤其是1825-1830年期间,虽然死亡率明显下降,但出生率仍然很高。二战以后,制造业的发展产业工人人数增加,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芬兰许多居民点扩大,导致城市化,20世纪70年代人口增长模式开始进入现代型。材料二:芬兰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示意图。(1)人口增长模式是由 、 、 三项指标共同构成。芬兰在前工业化时期人口增长模式为 ,这种增长模式的特点表现为 。(

10、2)在图中将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的时间段用 符号表示,并在符号上标明现代型。(3)根据图示分析,芬兰人口增长模式进入现代型后,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 。(4)总体来看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处于 阶段。我国由于大力开展 工作,人口增长模式已基本上进入 型。33.读“20世纪80年代下半期我国务工经商流动人口示意图”,回答问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口迁入数量比较多的省级行政区是_、_、_。这三个地区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_。(2)四川人口大量外迁对本省的积极影响是_。(3)这一时期人口迁移的特点主要表现为_的大量增加,人口迁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_ 。(4)20世纪90年代以来,重庆、湖北出现了新的移民高

11、潮,原因是 3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所示的人口迁移是_国家历史上和_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式。(2)大量农村人口迁入城市,既积极地推动城市的_发展,同时也给城市的_造成了巨大的压力。(3)图中字母代表的内容,对人口迁移而言,属于吸引力的是_,属于排斥力的是_,属于中间阻力的是_。35.读“上海市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及自然增长率” 图和“1982年与1996年上海市人口年龄构成比较”图,回答问题:(1)50年代,上海市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均 ;自国家推行 措施后,1975年人口自然增长率,降到 左右,1992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现 。 (2)1996年与1982年相比,上海市014岁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趋于 ,65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重趋于 ,这表明上海人口年龄构成已出现 的趋势。(3)目前以及今后一段时间内,上海上述人口问题将带来 等社会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