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五课《灿烂的中华文化》私教案.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8241143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五课《灿烂的中华文化》私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五课《灿烂的中华文化》私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五课《灿烂的中华文化》私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五课《灿烂的中华文化》私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五课《灿烂的中华文化》私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五课《灿烂的中华文化》私教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灿 烂 的 中 华 文 化【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中华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了解传统美德的内容。 理解传统文化的影响和传统美德的品质。2、 能力目标: 具有感受中华文化特别是传统美德对我们产生的深刻影响的能力。 具有以实际行动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能力。3、情感目标: 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增强中华传统美德认同感并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教学难点: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教法学法】本课教学中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为主,辅以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感悟。以小组合作的

2、形式,使学生积极的参与课堂,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实现更多的信息交流。具体学法有:情感体验学习法,合作探究学习法等。【教学理念】以学生为本,以情感体验为主线,以和谐的教学氛围为基调,把学生看成是思想品德的共同创造者。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努力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搜集相关资料,编写教案。学生准备:搜集代表中华文化的典型材料,搜集传统美德小故事。2、教学流程本课采用发展情感类的活动教学流程,具体为:创设情境 引发问题-回忆中华文化通读教材 初步感知-细说中华文化合作交流 知识内化-品析中华文化自主探究 升华主题-感悟中华文化3、具体教学过程第一步:交流讨

3、论 引发问题-回忆中华文化 同学们提到中华文化大家最先想到的是什么呢?(传统节日)那同学们知道我们中华民族最隆重,最热烈的节日有哪些呢?这些节日里有哪些象征性的活动或传统的食品?家乡还有哪些文化?教师引导:其实,传统节日和文化习俗是中华文化大花园中极小的一部分,中华文化还包括哪些内容呢?设计意图:从家乡文化导入,拉近学生与文化的距离,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感性认识,充分调动学生思维,进入教学情景。过渡:中华文化还包括哪些内容呢?现在大家带着这些问题阅读一下课文看看你们能不能找到答案。第二步:通读教材 初步感知-细说中华文化 学生带问题研读课本,领悟基本观点,说出如下问题的答案:、灿烂的文化是谁创

4、造的?、中华文化包含哪些内容?、传统美德有哪些方面?你还能说出其他内容吗?设计意图:“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解决。”让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围绕问题在课本上做标识,初步了解教材,生成基本观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养成手到眼到心到的良好习惯,又为下一环节的学习储备知识。第三步:合作交流 知识内化-品析中华文化1、品析文化的特点活动一:“中华文化知多少”小组赛 学生分成三个小组参赛。让学生列举方方面面的文化事例,分享中华文化特有的文化情趣,品出文化的第一个特点(博大精深),结合泉州清源山的文明史,引导学生品出中华文化的第二个特点(源远流长)。2、品析文化的力量引导学生对比四大文明古

5、国,回顾中华文明历经磨难的历史,使学生深刻理解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列举赵州桥,四大发明,引导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丰富的创造力;通过全球华人祭孔大典,引导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的凝聚力。3、品析文化的影响活动二:说说我的座右铭 谈座右铭对我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影响。适时设疑:传统文化对国家的影响呢?对世界的影响呢?引导拓展:不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而且对人类的发展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设计意图: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座右铭,体会它们对自己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影响,感受传统文化对我们深远持久的影响。4、品析传统美德活动三:传统美

6、德故事会 讲讲你熟悉的传统美德故事。设计意图:中华传统美德博大精深,涉及修身、齐家等各个方面,通过交流故事,让学生了解传统美德的基本内容,在此基础上引导拓展:从董永卖身葬父到田世国捐肾救母,让学生理解传统美德的品质:生生不息、历久弥新。本环节中,我引导学生运用列举法(中华传统美德知多少小组赛),归纳法(中华传统美德的特点),让学生从熟知的文化事例和传统美德故事说起,体会中华文化的特点,了解传统美德的品质,层层深入,迎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体会。第四步:自主探究 升华主题-感悟中华文化探究:怎样以实际行动弘扬传统美德?设计意图:“给学生一片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道德教育是生活

7、经验的感悟、体验,给学生展开思考的空间,引导学生把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落实到行动中去。六、 板书设计: 灿烂的中华文化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深深地熔铸在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3、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中华文化的组成:(1)(2)(3)(4)(5)(6)4、中华文化的影响:(1)(2)七、说教学反思1、本课教学中,我搜集身边文化资源,从学生熟知的事物引导,创设情景,适时设疑,激励竞赛,让学生积极动脑,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师生活动处理较好,在展现知识的同时,渗透人文性,融入科学性,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思品课堂的精彩。2、未预料到的问题:在处理第一个活动“中华文化知多少”小组赛中,在学生举例基础上让学生再列举医学家,发明家,农学家时,气氛不够活跃,我想是与学生的认知层面较浅,课前准备不够充分有关,也告诉自己安排课前预习时要精心设计,充分考虑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新问题。中考考点: 1、中华文明绵延不绝,历久弥新的原因: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2中华文化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3、中华文化影响: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远影响。对推动人类的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