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特殊学生的关爱制度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8237730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2.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特殊学生的关爱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对特殊学生的关爱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对特殊学生的关爱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对特殊学生的关爱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对特殊学生的关爱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特殊学生的关爱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特殊学生的关爱制度(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特殊学生的关爱制度篇一:小学特殊群体关爱制度小学特殊群体关爱制度为进一步加强我校 “特殊群体学生”的关爱和教育工作,根据教育局的文件通知精神,结合我校及片区学校实际情 况,特制定特殊群体学生关爱和教育工作制度。、指导思想:依据每个学生独特的个性、兴趣、能力和学习需要实施教 育和教学,注重集体合作,满足不同学生需求,平等对待特 殊群体学生,以崇高的师德和深深地关爱促进特殊学生的健 康成长,及时化解学校“特殊学生”可能引发的各种矛盾,达 到建设平安和谐校园。二、领导小组:组 长:副组长:成 员:三、八类“特殊群体学生”的界定:(1)家庭贫困学生;(2)学习困难学生;(3)单亲及孤儿学生;(4)外

2、来务工人员子女;(5)留守儿童;(6)随班就 读残疾儿童;(7)家庭条件特别优越的学生;(8)学习成绩 特别优秀的学生。四、工作要求:1建立特殊群体学生档案:每学期初,各班班主任老师对自己班级全体学生摸底排查,了解每个学生的具体情 况,建立八类特殊群体学生特别档案,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要求班主任每学期开学后两周内完成,并由教务处汇总。2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要经常找特殊学生个别谈话,及时了 解思想和心理动态,了解他们的需要,及时解决问题。同时 做好每次的谈话记录。3每月通过学生座谈会及家访等方法加强对特殊学生的关爱和跟踪教育,并记录下教育策略、教育效果、经验与教训, 学校将定期组织相关的“班主任交流

3、会”。4班主任要经常向任课教师、学生了解特殊学生在课上、 课后以及作业完成等各方面的情况,征求任课教师对特殊学 生的教育方法,形成共同关注、教育特殊学生的氛围。5班主任要经常与特殊群体学生的监护人保持联系,及时沟通学生在家、在校表现情况,争取监护人的支持。6对随班就读的残疾学生,要唤起班级全体学生的爱心,让这类学生感受集体的温暖,平等的力量,并有计划地帮助 残疾学生进行康复训练。7实施个性化教育。结合不同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在学习方面的特殊要求,通过选课走班制为他们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计 划,促进他们的成才和成长。8加强特殊群体学生的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过集体心理辅导,心理课,或者个别咨询等

4、方式,帮助他 们形成健康心理,构建体现包容、平等、关爱等教育理念的 校园文化,用学校的文化感染和塑造学生。9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特殊学生家长(监护人)座谈会”对特殊学生进行教育方法交流,家校共同寻找有效策略。10每学期结束时,班主任要对一学期以来特殊群体学生关爱和教育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并写出详实的教育案例。五、完善保障机制:1加强对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指导特殊群 体学生的能力。2完善评价措施。对按照学校有关规定,在特殊群体学生 关爱和教育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的班主任和教师优先评优 并进行表彰。不能出现对特殊学生的歧视和偏见。篇二:特殊群体学生关爱制度随班就读特殊学生关爱制度为加强我校

5、“随班就读特殊学生”的关爱教育工作,结合我 校实际情况,特制定小学随班就读特殊学生关爱制度。一、指导思想:建立我校“随班就读特殊学生”的关爱教育工作机制,发挥班主任在学生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关注和关爱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及时化解学校“随班就读特殊学生”可能引发的 安全事故隐患,防止突发事故的发生,达到建设和谐校园的 目标。二、领导小组:组 长:成 员:三、“随班就读特殊学生”的界定“特殊学生”一般指:1)有智力、肢体、听视力、心理障碍的学生;2)离异家庭或单亲家庭子女;3)监护人中有精神病史的学生;4)5)孤儿;6)实施过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的在校学生7)家庭经济特困的学生;8)监护人中有

6、服刑、劳教或者刑释解教人员的子女;9)有先天性疾病(如心脏病、食物过敏等);10)另外需要说明的特殊学生等。四、工作要求:1、每学期初,各班班主任老师对自己班级摸底排查,了解班内家庭不健全学生、违纪生、学习后进生、经济特困生和心理健康重点服务对象等特殊学生的基本情况。 2、班主任经常找学生个别谈话,及时了解思想动态,有效地帮助其 转变,同时做好每次的谈话记录。3、每月通过观察、家访、与学生谈话等方法对该生跟踪教育,并将教育策略、教育效果、经验与教训及时记载起来。4、班主任要经常向任课教师、学生了解特殊学生在课上、课后以及作业完成等各方面的情况,征求任课教师对特殊学 生的教育方法,形成共同关注、

7、教育特殊学生的氛围。5、班主任要经常与该生监护人保持联系,及时沟通该生在 家、在校表现情况,争取监护人的支持。6、班主任要多关注学生的心理表现,发现问题及时疏导。7、班主任对个别特殊学生教育方法不当或有其他特殊情 况,应及时向学校领导汇报情况。学校及时介入,共同做好 帮教、转化工作。对严重违反学校规章制度,报校长商量, 制订教育计划,采取相应措施。8、校长及时将有关情况向村委会、监护人、反馈,建立学 校、家庭、社会三级大网络。 9实施“亲子共成长”工程,加强特殊群体学生的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过集体心理辅导,心理课,或者个别咨询等方式,帮助他们形成 健康心理,构建体现包容、平等、关爱等

8、全纳教育理念的校 园文化,用学校的容雅文化感染和塑造学生。五、完善保障机制:1、特殊群体摸底制度。学校要求各班级开学前两周内认真摸清班级内留守少年、单亲学生、学困生、纪律后进生和心 理困境生的人数。2、思想优先交流制度。强化思想交流活动,要求教师依据特殊群体学生思想特点,预先做好交流预案,优先与这些学生进行沟通,随时掌握其思想动态,做好引导工教育工作。3、学习优先辅导制度。在特殊群体分类的基础上,将辅导责任落实到每位任课教师的身上,由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辅导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目标,并为 他们建立“学习成长”档案,并随时根据情况的变化更新辅导 措施。 4、生活优先照顾制度。针

9、对特殊群体学生的家庭状况,要求教师加大对他们的日常关注,帮助他们解决学习、 生活上遇到的困难,对于留守少年、单亲学生则要求后勤减 免他们的部分生活费用,使他们感到学校的人性化关怀,体 会和谐校园的温暖。5加强对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指导特殊群 体学生的能力。6完善评价措施。对按照学校有关规定,在特殊群体学生 关爱和教育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的班主任和教师优先评优 并进行表彰。若出现对特殊学生的歧视、偏见或者不当教育 方式造成不良后果的班主任和教师,取消评优资格。各班要对工作中形成的好的工作经验、工作方法和管理手段进行研讨总结,并使之固化成为今后我们学生管理工作的 有效手段和管理机制。同时

10、,对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个人(如 设立“特殊学生”进步奖等)和集体要进行表彰和奖励。篇三:对特殊学生群体的教育、关爱帮扶的具体措施对特殊学生群体的教育、关爱帮扶的具体措施(一) 健全机制,发挥学校主阵地的作用:制订具体工作计划,实施“留守儿童” “进城务工子女”等特殊群体教育工作方案,加强领导,总结经验,树立典型,推 动“留守儿童” “进城务工子女” 教育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 化和经常化。使学校真正成为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 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主渠道。1、成立领导机构,明确职责分工。成立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保证各项工作要 求全面认真落实到位。学校教务处、总

11、务处、等部门要结合 各自工作职能,加强上下联系和沟通,做到相互配合和协作, 切实做好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组长:lyq副组长:gwm cgh成 员: wdywjwlhtsjhmjydyxhhzwww2、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学校要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其基本内容: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 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 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学校安排负责学籍档案管理 的人员对留守儿童的档案进行管理,并根据学生变动情况, 及时补充或变更联系卡的有关内容。通过联系卡制度的

12、建 立,加强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以 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3、真情关爱,“三个优先”。(1) 学习上优先辅导。学校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 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每 个留守儿童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 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2) 生活上优先照顾。学校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食堂要注意营养搭配均衡,有益身体发育。守儿童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要指导寄宿学生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3

13、) 活动上优先安排。学校要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 活能力。4、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在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和其他教 职工。配对帮扶教师和其他教职工要经常与留守学生谈心, 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教 职工关爱留守儿童成长日记,培养更多的优秀教师成为 “代理家长”。凡寄宿在校的留守儿童,教师要不时与留守儿童 互相交流、沟通,掌握留守儿童的思想、生活情况;非寄宿 的儿童,教师要定期走访与临时监护人交流,及时反馈儿童 的情况,帮助做好儿童的思想工作。让留守儿童在 老师、同学

14、群体中成长,对已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 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5、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儿童的谈心制度。学校要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 人座谈会。要求班主任每月与 “留守儿童” “进城务工子女”谈心一次,详细填好记录卡,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人格发 展不健全、道德发展失范、涉嫌违法的 “留守儿童” “进城务工子女”要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 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开展人文关爱活动。让留守学生通过教师和集体的温暖弥 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通过定期举行主题班会、团队活动,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 动,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

15、乐、和睦的氛 围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 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6、建立关爱留守儿童的应急机制。建立留守儿童和进城务工子女、学校、家长(监护人)、政 府之间完备的联系方式和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留守儿童在 校期间遇到突发事件,要 30分钟内告知委托监护人,1小时内告知在外务工家长,2 小时内报告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乡 党委政府,以保证留守儿童的安全第一的要求,不得拖延推 诿。与教职工层层签订学校安全工作责任书,明确责任,确 保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成长。7、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学校要着重开 设心理教育课,大力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 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 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按照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要求,积极探索利用地方课程或学校课程开设心理健康 教育课,引导留守学生走过人生发展时期。充分利用现代化 的教育资源,积极开通亲情专用电话或电子信箱开设 (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