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上海剧坛概观.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8235694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末民初上海剧坛概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清末民初上海剧坛概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清末民初上海剧坛概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清末民初上海剧坛概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末民初上海剧坛概观.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清末民初上海剧坛概观_ 时间:2011-07-03 08:47:52 作者:秩名论文导读::清末民初上海剧坛概观, 。论文关键词:清末民初,上海剧坛上海是海。六千多年前,今上海中心市区仍在汪洋大海中漂泊沉浮。七百多年前,当中华戏剧经历了原始戏剧与初级戏剧的发轫阶段,蹒跚走过漫长的演变与发展道路之后,在两宋时期终于成长为成熟形态的戏剧,并一度进入勃兴阶段。而元代中期(公元1292年)才设上海县,此时它还是初开垦的文学滩涂,仅有零星的戏剧创作及戏剧活动。有明一代至清中叶,上海初步完成建制,戏剧创作及戏剧活动才始放异彩。清末民初(1843年上海开埠1923年南社解散),峰回路转,风云变幻,在短短数十

2、年内,各地移民纷至沓来。随后太平天国、辛亥革命等战争相继爆发,大量避难人口又随之涌入上海。在多种因素合力的影响下,上海迅速崛起,人口也急遽膨胀,从而由一个未名的海隅小城一跃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戏剧是娱乐化、商业化的大众艺术,移民阶层纷繁多样的欣赏趣味与审美需求迫使各地剧种及艺人登沪,使上海逐渐成为融汇创新与兼收并蓄的南方戏剧中心。昆曲、徽剧、绍剧、粤剧、苏剧、京剧、甬剧、淮剧、话剧、锡剧、越剧、扬剧以及各地滩簧先后涌入上海,还有本土衍生剧种沪剧、文明戏等曲艺形式的变种滑稽戏等。它们一起彼此交流、相互借鉴、共同提高,使清末民初的上海剧坛逐渐形成了多元、竞争、自由、融合的特征,共同推动了“海派

3、”戏剧的繁荣。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戏剧的剧本创作与出版清末民初,传奇、杂剧的形式已经僵化,尤其是清代中期属于“花部”的地方戏兴起后,属于“雅部”的杂剧、传奇日趋衰微。然而京剧等地方戏的剧本创作不是这一时期戏剧创作的主流,杂剧、传奇仍然苟延残喘延续着失去活力的生命。据阿英晚清戏曲小说目记载:这一时期收录传奇54种,杂剧40种,共计94种。而梁淑安、姚柯夫中国近代传奇杂剧经眼录述及编著者亲见的清末民初的传奇杂剧剧本261种。极度发达的上海媒体与这些剧本的发表与出版结下了不解之缘。一些报纸杂志特别是小说期刊大量刊载传奇、杂剧剧本,如绣像小说、月月小说、小说林、小说月报等。还有清光绪三十年(

4、1904)汪笑侬与陈去病等联合发起以宣传反清革命、号召戏剧改良为主的期刊二十世纪大舞台的出现,不仅成为中国第一个戏剧刊物,而且刊载出版了一些戏剧剧本,用传统的传奇、杂剧形式去表现反清革命的政治意图。特别是戊戌变法直到辛亥革命后,这类清晰反映时代脉搏的作品大量涌现,形成了蔚为大观的声势。二、南北剧种竞争的中心舞台清末民初,上海在中国近现代戏剧发展史上的地位可谓居功至伟。正如某些学者指出 ,上海对于近代戏剧的贡献主要在于引进话剧、分化京剧、培育沪剧、重构越剧、改良淮剧、催生滑稽戏等。因上海自元、明以来就有古典戏剧的传统,其地理位置又与昆曲诞生地苏州毗邻,故昆曲是上海舞台上早期唯一的演出形式。明清时

5、期,上海昆剧的观演之风颇为兴盛。上海开埠后,经济迅猛发展,昔日繁荣的苏州、扬州实力渐弱,昆曲戏班、艺人纷纷登沪,本地戏班就大幅锐减。据王韬淞隐漫录名优类志记载:“沪上昔日盛行昆曲,大章、大雅、鸿福、集秀尤为著名。鸿福班中之荣桂,集秀班中之三多,俱称领袖。”其中大章、大雅、鸿福、集秀戏班皆为苏昆名班。据光绪七年(1881)重修老郎庙捐资碑记载,此时的苏州昆班几乎都涌入租界,“分设两班开演”而“暂为糊口”。咸丰元年(1851),上海最早的营业性戏园“三雅园”建成营业,专演昆剧,昆剧的市场化体现了戏曲从雅至俗的推移。1875年,三雅园与一桂轩竞演新戏,还出现了昆班互唱对台戏的热闹场面。清同治六年(1

6、867),英籍华人罗逸卿在上海建造“满庭芳”戏园,并从天津请来皮黄戏班登台演出,由此皮黄戏正式南下上海,最终被上海人定名为“京剧”。京剧的强势登陆对上海的昆曲演出活动形成了强大的冲击力,如申报刊登的一首竹枝词对京剧南下上海的情形作了形象的描述:“自有京班百不如,昆班杂剧概删除。街头招贴人争看,十本新排五彩舆。”其中提到轰动全城、海报四处张贴的五彩舆即是沪人争相观看的一出京剧剧目。据姚民哀南北梨园略史记载,京剧一到上海,“沪人初见,趋之若狂”。至清光绪年间,京剧独霸上海剧坛,导致昆曲及徽剧等诸腔渐遭冷落。据徐珂清稗类钞云,至光绪初年,“昆弋诸腔,已无演者;即偶演,亦听者寥寥矣。”而据申报载一桂轩

7、等戏园的昆曲演出“通园椅凳尚空者十之三四”,境况十分落魄。迫于生计,昆班等诸腔艺人不得不依附于京班戏园。在这场“昆乱之争”中,最终以昆曲的退场而告终。不过,在京剧与昆、徽、梆子等竞争与合演中,京剧与其他剧种相互交流借鉴、渗透与融合。诸多昆、徽班艺人纷纷加入京班,但多坚守传承之志。而京剧亦受到了以昆曲为主的其他诸腔的影响,在上海这个十里洋场逐渐褪去贵族的华衣,变成愉悦市民耳目的“海派京剧”。清末民初的上海剧坛,除独霸舞台的京剧外,还有被称为“新剧”、“文明新戏”的话剧,以及上海本乡本土的剧种也在渐渐成长,如由田野“山歌”到城区“本滩”,再到“申曲”,最终被定名的“沪剧”,追逐时尚、迎合潮流的特征

8、显露无遗。还有伴随商帮及流民而来的越剧与淮剧,进入上海后不断嬗变,最终经历了美丽的蝉蜕,最终在上海扎根。此外,昆曲、徽剧、滑稽戏、粤剧、闽剧及各种滩簧同生共存,相互之间兼收并蓄、融合创新,吸收、借鉴其他剧种、剧目及演艺手段的艺术质地与外在表现,通过嫁接与杂糅,使剧种原生态渐渐改变,呈现出不同的思想内涵与审美特质,最终形成“海派”戏剧的演剧理念和做派,使上海剧坛呈现空前繁荣的景象。三、戏剧演出活动繁荣为了满足各地移民纷繁多样的观剧需求与欣赏口味,各地剧种及艺人纷纷涌入上海,使清末民初的上海剧坛逐渐形成了多元、竞争、自由、融合的特征,并有“戏园之盛,甲于天下”之誉,可见当时戏曲演出活动之盛。形成这

9、种南北剧种在上海滩竞演的原因,除了满足各地移民娱乐之需,上海作为交通枢纽、商业中心的内在动因外,还有数量众多、档次各异的演剧场所,是这一时期戏剧演出活动超冠一时的重要基础。1851年,上海就有专演昆曲的“三雅园”;1867年,京剧南下登沪,上海先有专演京剧的“满庭芳”,随即“丹桂茶园”、“升平轩”、“金桂轩”等大小戏园也纷纷开张 ,最多时仅一条街附近就有50家之多。这种盛况在竹枝词中有大量的反映和描写:“洋场处处是逍遥,漫把情形笔墨描;大小戏园开满路,笙歌夜夜似元宵中国学术期刊网 。”以至于吸引了大量北京、天津的京剧名角纷至沓来登台演出。进入20世纪,戏剧演出场所开始发生变化。1908年,中国

10、第一座现代化戏院“新舞台”开业,镜框式的舞台、现代化的设备,开始关注不同层次的观众需求。1912年,“楼外楼”作为一种新型娱乐场所游乐场在上海的诞生,可以汇集多个剧种在内的演艺项目,使上海剧坛进一步呈现出多元竞争的空前盛况。相对于戏班、剧团,上海的剧场、戏院以及游乐场在商业运作上的能力更胜一筹。如戏院一天多演两三场,具有很高的效率。同时,戏院普遍采用班底制或院团一体制,以降低成本、保证演出收入。此外,极度发达的上海媒体,在营造声势、扩大影响方面,也给予戏曲演出强有力的支持,引起剧团、戏院、艺人的高度重视。如近现代上海影响较大的报纸申报,与戏剧演出结下不解之缘。如申报创刊近两月,就刊登了报刊业的

11、第一个戏曲广告。另外,得力于申报的影响力,“京剧”、“沪剧”、“越剧”等剧种名称都完成于申报的宣传。1904年,第一本戏剧专业期刊二十世纪大舞台在上海创刊,对于戏剧演出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此后,各剧种专业刊物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上海社会与文化环境的新变化,如租界的开辟,中西交汇的格局,使清末民初的上海剧坛也经历了从传统至近代的嬗变。如宽松的道德约束与评判标准、男女平等的风气等有利于突破戏剧的传统模式,致使观众、演员队伍性别结构发生变化,以女性为主体的戏剧演出团体登台演出,而妇女也可进行戏剧娱乐消费。在西学东渐的十里洋场中,不仅戏剧的内涵、结构、创作不同于传统戏剧,而且戏剧的表演方式以及观众的文

12、化消费心理、娱乐审美心态乃至戏班的管理经营都发生了新的突变,深刻影响了整个中国近现代戏剧的发展。四、戏曲演员及表演艺术为了取悦上海观众,无论是来自乡村的越剧、淮剧和本土沪剧,还是来自宫廷的昆曲、京剧和外国舶来品话剧,不仅在剧目上努力开掘,力求新奇别致、雅俗共赏,而且对于戏剧的演出风格、流派唱腔,乃至于演员的表演艺术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于是这一时期的上海戏剧呈现出流派纷呈、群星争辉的景象,当红艺人不断涌现,尽显其能、各领风骚。京剧出现了“五音联弹”,有麒派、盖派;越剧、淮剧、沪剧也出现了大批流派唱腔。以京剧为例,自1867年京班南下后,出现了“异曲同工、京徽争哄”的局面,不久京、徽、梆子同台演

13、出形式便流行起来。在合演过程中,京剧吸取了对方的长处,同化了演员、剧目、唱腔、表演艺术,从而呈现出与京派不同的特征。为愉悦观众,建立新式舞台,做工强烈火爆,唱工灵活流畅,剧目注重情节的曲折离奇,服装追求时尚新潮,机关布景极尽奇幻巧妙,连台本戏日益兴盛,。这种演出盛况,引起各路名伶、新秀纷纷来沪演出,期待在上海名利双收,如谭鑫培六次到上海演出,在上海赢得“伶界大王”的美誉。此外,还有孙菊仙、汪桂芬、杨月楼、梅兰芳等人先后来沪演出。在演出过程中,京沪两地演员不断交流与借鉴,逐渐实现京海两派的合流。五、戏曲改良运动中国戏剧由传统至近代的转型,主要依靠戏剧改良运动的理论鼓吹与舞台实践而展开的。清末民初,国运颓危、民族屈辱,一些受过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潮熏陶的学者,立足于戏剧与社会问题的角度进行思考,强调戏剧的社会作用及其艺术特征,极力主张戏剧的改革,以便发挥戏剧开启民智、改良社会、振兴国家的作用。而上海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与革命派的集中之地,尽管在政治主张与思想倾向上有根本的不同,但是他们对于戏剧改良的思考又殊途同归。为实现戏剧改良运动 ,他们创办戏剧杂志、发表文章、编写与演出时事戏,以配合其戏剧改良的理论宣传与舞台实践。 1/2 1 2 下一页 尾页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