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8228880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3课 两汉经济的发展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情况,包括水利兴修与农业生产的进步、手工业技术的提高以及商业繁荣的主要史实,为学生进一步体会我国古代历史上的两汉盛世奠定基础。 通过思考和概括两汉农业和手工业的成就,培养学生综合归纳的能力;通过思考和总结两汉时期经济繁荣的原因,提高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作用与反作用有一个初步认识。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两汉是我国封建社会经济的发展时期,农业生产有很大的发展,手工业取得许多新的成就,居当时世界的领先地位,这是炎黄子孙的骄傲。这和两汉四百年的政治统一、文化积累是

2、分不开的。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一、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主题是两汉经济发展的表现,课文紧扣此题从三个方面展开叙述。首先,农业的进步,包括黄河的治理,耕犁的进步,耧车的出现,小麦、水稻和桑麻的普遍种植。第二,手工业的新成就,包括丝织业的发展和冶铁技术的提高。第三,商业的繁荣,包括交通的发达,钱币的铸造以及长安、洛阳的繁荣。 “治理黄河和农业的进步”“丝织和冶铁技术的提高”是本课的重点子目。古代经济的发展,主要是反映在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上。两汉农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兴修水利、改进农耕技术、粮食作物的种植以及桑麻的种植等。两汉手工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丝织和冶铁技术的提高。在讲述这两个重点子目时,不要仅

3、局限于讲述其具体表现,还应注意其内在联系,如农业的发展,为手工业的进步提供了有利条件,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又促进了商业的兴盛。 如何正确分析认识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是本课的一个难点。讲述经济发展的内容,不能就事论事,忽略它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相互关系,这样就不容易讲深讲透。因此,在讲解时,既要深入分析本课课文的内容,又要跳出本课,结合前后篇目,联系到两汉时期的政治、文化、民族关系等等,注意贯彻历史的、辩证的观点。二、教法建议 1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复习前课的内容而导入新课。如提问:西汉和东汉初年统治者采取了什么经济政策?出现了什么局面? 2讲述农耕技术的改进时,可分为两个方面讲解:一是农具的

4、改进,包括犁壁和接车的发明;二是牛耕技术的改进,普遍使用二牛抬杠的耕作法。对于这些,学生由于接触太少,不易理解,教师可借助于计算机、录像片、投影仪、挂图或模型进行讲解,增强直观性,启发学生的想像力。 3讲完农业生产的进步后,可提问:“两汉农业的进步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呢?”学生回答后,教师可通过计算机或投影展示下列图示。 农业的进步 水利 汉武帝治理黄河 汉明帝时王景治理黄河 农具 耕犁:安装了犁壁(二牛抬扛耕作方法) 耧车:播种工具 农作物 南北分别以水稻、小麦为主 桑麻广泛种植 4农业的进步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教师由此进入第二个问题的讲述。可先提出问题:“两汉手工业的兴盛主要体现在哪些行业上呢

5、?又有哪些世界领先的成就呢?”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思考解答此问题,根据学生解答问题的实际情况教师进行补充说明。如讲述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丝织品的趣闻。又如借助多媒体动画或投影、挂图,展示水排模型,启发学生讲述其工作原理,弄懂后,教师可进一步提出问题:“东汉以前已经有了皮囊鼓风、畜力鼓风,利用水力鼓风的水排和它们相比有哪些优点呢?”学生答后,教师小结,指出其优点是节约人力、畜力,供风稳定,能量较大,大大提高了炉温,提高了冶铁质量。正因为如此,两汉时期,先是农具,后是兵器,铁器逐渐取代了青铜器。要强调水排的利用,比欧洲早一千多年,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5关于两汉商业的繁荣情况,可将重点放在介绍

6、长安、洛阳的繁盛,包括城市的规模、布局、商业活动等方面。可结合本课的课后思进行讲解。关于本目小字中提到的汉代统治者的(重农)抑商政策,对于程度较好的学生可简单解释,对于程度较差的学生不必强调。 6讲完全课,教师可对以下两方面进行强调,一是农业、手工业、商业三者间的关系,可利用下列图示:二是对两汉经济繁荣原因的分析。对于程度较好班级,可鼓励学生自由讨论回答,对于程度较差的班级,教师应提示、启发,引导其回答,最后进行小结。 三、学法指导 1本课导入框的提示、子目中间的小字、引用的史料原文、插图、插问及课后思部分是对正文的形象说明和补充,教师要指导学生有选择地阅读和思考,以加深对正文的理解和认识。如

7、利用导入框提示了解白渠的“衣食京师,亿万之口”的作用,以便对汉代水利兴修有一较全面的认识。又如指导学生阅读引自后汉书的描述水排功效的史料,有助于学生理解水排的发明给当时生产、生活带来的好处。再如指导学生观察东汉市集画像砖一图,有助于学生体会两汉商业的繁荣景象。 2本课所涉及的人物主要有三位,对于汉武帝,学生通过前一课学习已了解其雄才大略在政治、思想等方面的体现,学习本课时可引导学生将汉武帝重视农业生产的作为补充进去,使学生对这一重要人物形成较完整认识,为学完整个两汉历史后全面评价这一人物奠定基础。对于王景、杜诗两位人物,记住其功劳即可。 3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是本课的重点,可指导学生列表归纳掌

8、握。 类 别 成 就 农业 兴修水利 汉武帝治理黄河,汉明帝时王景治理黄河 生产工具 耕犁安装便于翻土碎土的犁壁 ,发明播种工具耧车 耕作技术 牛耕普遍使用二牛抬扛的耕作方法 农作物 南、北方分别以种植水稻、小麦为主,桑麻的广泛种植 手工业 丝织 使用提花机,丝织品精美 冶铁 南阳太守杜诗发明水力鼓风冶铁工具水排 四、问题探究 动脑筋 1阅读左边这段文字,说一说田蚡为什么不让武帝治河?武帝为什么会听他的话? 田蚡是为了个人的私利不让治河的。因为他的田产在黄河北岸,河道南移,可使他的田地免除水患。武帝有迷信思想,所以才会听田蚡的话。 2两汉时期,在城市中有一些规定:如,市场贸易时间有一定限制;春夏不得掏鸟窝的卵,不得“弹射飞鸟”;城内民宅必须种树,否则要受罚。这些规定对不对?你怎么看? 这些规定很对,有利于市场管理和环境保护。 练一练 B 课后思 1看图分析:看上面的西汉长安平面图,想一想,东市、西市为什么在城的西北角?又为什么用墙围起来? 汉朝实行抑商政策,所以长安的东、西两市不设在城中心,而设在西北角,并用墙围起来,以便于官府的控制和管理。 2找一找:西汉时期提高生产效率的科技发明有哪些? 有犁壁、耧车、水排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