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面对称反上思改.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8110272 上传时间:2022-09-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镜面对称反上思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镜面对称反上思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镜面对称反上思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镜面对称反上思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镜面对称反上思改.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镜面对称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设计思想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就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镜面对称(教材第69页)是在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后进行教学的。镜面对称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之一。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感知镜面对称的特点,发展

2、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二、教材分析镜面对称属于第一学段“空间与图形”的内容(见人教版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第69页)。通俗地说,“镜面对称”是指相对于一个平面的对称。对于这一内容的教学,数学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具体目标中指出:“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和对称现象”,在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够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让学生在具体的实践中学习数学,用学得的知识解决数

3、学现象。本课通过两个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让学生认识镜面对称,初步感受镜面对称的特点,知道生活中很多常见的现象中包含着重要的数学思想。湖面的倒影是相对水平平面的对称,而照镜子是相对竖直平面的对称,这是最常见的两类镜面对称,学生通过观察,可以很直观地理解镜面对称的两边的图形有什么关系。下面的“做一做”呈现的是照镜子的活动,意图是通过镜面内外人的上下、前后、左右位置的关系进一步感受镜面对称的性质。对称作为一种基本的图形变换,在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处处都有体现,与学生的日常实际联系较多,故在二年级上册引入“对称”这一常见变换应该说是必要的。对称的表现方式很多,如中心对称、平移对称、旋转对称、轴对称、镜面对

4、称等,囿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教材只对轴对称和镜面对称作了介绍,其中镜面对称是教材新增加的内容。三、学情分析镜面对称是在学习了“轴对称图形”的知识后来学习的内容,它是前一课时知识的延伸和拓展,但又不同于轴对称,它富有变化性。湖面的倒影,人在镜子里可以成像,都是学生在生活中经常看到的,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理解起来也比较方便。因此,在教学中主要让学生来体验,在“玩”中学,从体验中获得知识。也有部分学生可能对镜面对称的特征不容理解,可能会对镜面对称特征的感知、描述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时采用动静结合的方法,在操作体验中理解镜面对称的特点。四、教学过程分析(一)、创设情境,故事导入,引出水面

5、对称以生动猴子捞月的故事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通过观察生动有趣的情境,并结合平时的认知,初步悟出人在镜子里可以成像,像和人的动作一样。(二)、镜面对称,探究镜面对称的特征把学生喜欢做的游戏和课堂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在游戏中解决问题,在游戏中学习数学清晰地感知镜面对称的特点和相对性。(三)、巩固练习说明:在这个游戏中,教师也可先请几个学生与教师合作,其他学生判断这名学生做得对不对。这样设计是照顾一部分学困生。整个游戏活动在课堂上掀起了一个高潮,全体学生在游戏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创造力,设计出丰富多彩、形式各异的动作,既巩固了镜面对称的

6、性质的理解和运用,又培养学生们的合作精神、创新能力,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做”中思,让学生的体验丰满起来。五、板书设计镜子中的数学镜面对称不变 前后 左右变 上下 互换六、案例反思:这节课学生始终在玩中学,在玩中体验了镜面对称所蕴含的知识。在新课程的理念下,倡导学生从身边,从生活中提炼数学知识,并将数学知识有效地运用于生活中去,让数学不在是纸上的数学题,更多地成为生活中的数学,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习数学变得生动起来。在学习过程中敢于让学生“闹”,让学生“乱”,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去体验有趣的学习过程,因为学习知识的过程,是学生内化的过程。问题研讨在本课的设计过程中,学生在选择单个物体时,容易理解左右的位置变化,但在考虑一排物体时不够严密,不能理解它的左右变化。其二,有一小部分学生“玩”的目的性不明确,课堂上如何引导,也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